-
题名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的超声诊断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张璟
姜玉新
孙惠文
戴晴
吕珂
谭莉
-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超声诊断科
张家口市第三附属医院超声科
-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58-1060,共3页
-
文摘
目的腹膜后纤维化(RPF)是一种十分少见的疾病,其中特发性占2/3。起病隐匿,无典型症状、体征和特异性的实验室及影像学表现,诊断困难。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回顾我院的特发性RPF病例,总结其超声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患者,记录其就诊原因、主要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①18例患者,男女比例为2.6∶1,平均年龄47.6岁。经腹腔镜或手术活检病理证实者13例,其余5例为临床诊断。从出现症状到做出诊断平均14.9个月。②均无明确的用药史、感染、手术、外伤及肿瘤的病史。最常见的就诊原因和实验室异常结果分别为:疼痛和血沉加快。③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55.6%的患者发现腹膜后病变,主要表现为腹膜后弥漫性低回声,无血流信号,并伴有肾积水;另有22.2%的患者只有肾积水;少数患者出现血管受压的表现。本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需要与腹主动脉瘤伴发血栓、腹膜后恶性肿瘤或淋巴结转移、多发性大动脉炎鉴别。结论特发性RPF无典型的症状、体征和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的敏感性较低,原因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是检查者对这一疾病缺乏认识,从而忽视了腹膜后的检查;二是患者的客观条件,影响了腹膜后病变的显示。
-
关键词
腹膜后纤维化
超声检查
-
Keywords
Retroperitoneal fibrosis
Ultrasonography
-
分类号
R593.2
[医药卫生—内科学]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