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菌群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宇航 贾晓静 +3 位作者 郭莉 邢园园 李皓楠 许鹏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分析肠道菌群与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经PCI治疗的150例CHD,以出院后1年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无MACE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目的分析肠道菌群与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经PCI治疗的150例CHD,以出院后1年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无MACE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CHD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发现,CHD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率为32.67%(49/150)。与无MACE组比较,MACE组年龄≥60岁比例、合并高血压比例高,Gensini评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碱性磷酸酶水平高,乳酸杆菌数量、双歧杆菌数量、大肠杆菌数量少(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高血压、Gensini评分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碱性磷酸酶水平高、乳酸杆菌数量少、双歧杆菌数量少是CHD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减少是CHD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肠道菌群紊乱与CHD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肠道菌群 乳酸杆菌 双歧杆菌 影响因素分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STEMI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差异及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付强 王君妤 李拥军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5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差异,并分析STE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STEMI患者1 120例,男661例、女459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追踪临床结局。分析不同性别STEMI患者临床特征...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差异,并分析STE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STEMI患者1 120例,男661例、女459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追踪临床结局。分析不同性别STEMI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STE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女性STEMI患者年龄,合并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例数,多支冠脉病变比例、冠脉狭窄率、Gensini评分,PCI后TIMI心肌灌注(TMPG)分级0、1级比例,以及全因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例数均高于男性(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PCI后TMPG分级0、1级是STE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均<0.01)。结论女性STEMI患者年龄更大,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并发率更高,冠脉病变程度更重,PCI后更易发生心肌灌注不良,预后更差;女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PCI后TMPG分级0、1级是STE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性别 临床特征 治疗方案 全因死亡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