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何首乌炮制过程中多糖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贾彬 陈启文 +5 位作者 赖嘉敏 张龙开 向超群 郭拓 程敏 肖雪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1-488,共8页
该研究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何首乌在蒸制过程中多糖含量变化的快速定量模型。采用蒽酮浓硫酸法测定了不同蒸制时间何首乌的多糖含量并结合采集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建立模型,以校正集相关系数(R^(2)_(c))、预测集相关系数(R^(2)_(p))... 该研究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何首乌在蒸制过程中多糖含量变化的快速定量模型。采用蒽酮浓硫酸法测定了不同蒸制时间何首乌的多糖含量并结合采集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建立模型,以校正集相关系数(R^(2)_(c))、预测集相关系数(R^(2)_(p))、交叉验证集均方根误差(RMSECV)和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MSEP)作为评价指标,考察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和变量筛选方法的效果。结果显示,随着蒸制时间的延长,何首乌多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并趋于平稳,采用平滑+变量标准化+随机蛙跳变量筛选建立的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的R^(2)_(c)=0.96,RMSECV=0.74,R^(2)_(p)=0.96,RMSEP=0.28;外部预测相对偏差小于3.0%。所建立的多糖含量定量模型质量较高,预测能力较强,可为探索何首乌炮制工艺标准化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多糖 近红外光谱 无损测定 蒸制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白术鉴别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龙开 覃婕媛 +6 位作者 赵维波 马换换 陈晓丹 林伟斌 刘亚凤 朱海龙 张丹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3期203-206,254,共5页
[目的]对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河北及河南6个产地白术进行性状特征、挥发油含量及化学组分对比分析,为不同产地白术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传统性状鉴定法比较6个不同产地白术药材性状差异;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 [目的]对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河北及河南6个产地白术进行性状特征、挥发油含量及化学组分对比分析,为不同产地白术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传统性状鉴定法比较6个不同产地白术药材性状差异;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计算其挥发油含量;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组分,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各产地白术药材在形状、大小及表面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挥发油含量为0.58%~1.22%,由高到低分别为湖南(1.22%)>浙江(1.20%)>安徽(1.02%)>湖北(0.94%)>河南(0.86%)>河北(0.58%);6个产区白术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6个组分,共有成分14个,相对百分含量之和大于90%,油中主含苍术酮(>60%)、(E,E)-1,5-dimethyl-8-(1-methylethylidene)-1,5-Cyclodecadiene、3,7(11)-蛇床二烯、β-芹子烯、β-石竹烯等。[结论]各产区白术在性状特征、挥发油含量及组分等方面的差异揭示了产地与白术内在质量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性状特征 挥发油 化学成分 产地 鉴别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切片中黄芪甲苷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淑珍 孙恬 +6 位作者 谭丽容 金晓敏 宋志萍 徐小飞 杨清苑 游淦秀 郭爱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9期166-167,171,共3页
[目的]按黄芪商品规格研究不同直径规格、种植年限、部位的黄芪切片中黄芪甲苷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黄芪[含量测定]测定方法进行。[结果]不同直径规格、种植年限、不同部位的黄芪切片中黄芪甲苷含量的变化... [目的]按黄芪商品规格研究不同直径规格、种植年限、部位的黄芪切片中黄芪甲苷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黄芪[含量测定]测定方法进行。[结果]不同直径规格、种植年限、不同部位的黄芪切片中黄芪甲苷含量的变化差异显著。在种植方式、种植年限、采收时间基本一致的前提下,2年生黄芪统货切圆片的直径在0.4~1.2 cm,黄芪甲苷含量与其切片直径大小显著相关,随着切片直径增大含量显著降低;种植2年的黄芪甲苷含量明显较种植3年的含量低;黄芪芦头黄芪甲苷含量较主根低。[结论]该研究为保证黄芪药效和中药精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黄芪甲苷 含量 变化规律 直径规格 种植年限 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及产地木耳中多糖含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振 陈结梅 +2 位作者 刘贤钊 谭丽容 孙红梅 《农学学报》 2021年第3期25-29,共5页
建立木耳多糖新的测定方法,比较不同品种及产地木耳多糖含量的差异,为木耳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采用蒽酮-硫酸法分别测定黑木耳、毛木耳不同产地的多糖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葡聚糖在3.27~23.61μg/mL范围内,其浓度与对应的吸光度呈... 建立木耳多糖新的测定方法,比较不同品种及产地木耳多糖含量的差异,为木耳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采用蒽酮-硫酸法分别测定黑木耳、毛木耳不同产地的多糖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葡聚糖在3.27~23.61μg/mL范围内,其浓度与对应的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3),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为3.5%(n=9)。浙江江山、辽宁本溪、福建漳州产黑木耳中多糖含量分别为4.1%、3.0%和3.5%;浙江江山和江苏徐州产毛木耳中多糖含量分别为4.1%和3.6%。蒽酮-硫酸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适用于木耳中多糖含量的测定。不同产地的黑木耳多糖含量有一定的差异,不同产地的毛木耳多糖含量差异不明显,同产地或地域位置相近的不同产地黑木耳与毛木耳品种间的多糖含量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毛木耳 多糖 蒽酮-硫酸法 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季节桑叶芦丁含量及砷含量动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淑珍 谭丽容 +2 位作者 金晓敏 宋志萍 孙恬 《南方农业》 2020年第35期137-137,142,共2页
检测不同生长季节桑叶中芦丁及砷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时间、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桑叶中芦丁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果桑品种芦丁含量7月最高,蚕桑品种11月最高;芦丁含量与品种有关,强桑1号芦丁含量较高,桂桑系列芦丁含量偏... 检测不同生长季节桑叶中芦丁及砷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时间、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桑叶中芦丁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果桑品种芦丁含量7月最高,蚕桑品种11月最高;芦丁含量与品种有关,强桑1号芦丁含量较高,桂桑系列芦丁含量偏低。不同采收时间桑叶中重金属砷含量均存在明显的差异,4月、7月样品中砷含量较低;11月砷含量达到最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动态变化 芦丁 砷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食用历史及安全性材料追溯 被引量:9
6
作者 钟显 程敏 林微微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期80-83,共4页
本文通过实地走访及查阅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及周边霍山县、绩溪县、岳西县的县志办藏书、当地图书馆及当地大学古籍室资料,收集到大量关于灵芝食用历史、种植历史等方面的记载。此外,还通过网上搜集关于灵芝的古籍记载资料、政府公告、... 本文通过实地走访及查阅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及周边霍山县、绩溪县、岳西县的县志办藏书、当地图书馆及当地大学古籍室资料,收集到大量关于灵芝食用历史、种植历史等方面的记载。此外,还通过网上搜集关于灵芝的古籍记载资料、政府公告、近现代食用历史记载、国外灵芝食用记载及国内外有关灵芝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及遗传毒性方面毒理学研究,均未见灵芝相关的毒副作用。本文可为灵芝的食用安全性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食用历史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