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联合豁痰息痉汤对脑梗死合并癫痫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16
1
作者 侯晓强 杨娜 李壬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45-1247,共3页
目的:评价并分析针刺联合豁痰息痉汤对脑梗死合并癫痫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于在医院进行诊断并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合并癫痫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字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5例)、实验组(45例)。对照组患者仅采... 目的:评价并分析针刺联合豁痰息痉汤对脑梗死合并癫痫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于在医院进行诊断并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合并癫痫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字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5例)、实验组(45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豁痰息痉汤进行治疗,而实验组则采用针刺、豁痰息痉汤联合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症状自评量表的评分(SCL-90)、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的评分、症状自评量表的评分以及日常生活的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则为75.56%,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采用针刺联合豁痰息痉汤对脑梗死合并癫痫患者进行治疗,有效降低了患者神经功能的损害,且极大地改善了神经功能,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豁痰息痉汤 脑梗死 癫痫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郑秀芬 赵惠荣 +4 位作者 许亚茹 元小冬 王岩 王秀艳 邓红亮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7期587-590,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直接经济损失,明确引起经济损失的各项费用来源。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调查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于老年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85例,选择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和无医院感...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直接经济损失,明确引起经济损失的各项费用来源。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调查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于老年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85例,选择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和无医院感染患者,根据配对条件配成35对,包括病例组(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组)和对照组(未发生医院感染组),比较两组间各项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病例组医疗费用中位数14 193元,对照组11 913元,两组差异有显著(Z=-5.159,P<0.001);住院费用中,支出费用最多是药品费用,病例组药品费用中位数8801元,对照组6642元(Z=-5.143,P<0.001);病例组较对照组住院日延长,差异有显著性(Z=-5.179,P<0.001)。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增加了直接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脑梗死 医院感染 下呼吸道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状态变化与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
3
作者 张萍淑 薛晶 +4 位作者 邢爱君 王连辉 马倩 符永山 元小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48-553,共6页
背景脑卒中患者通常伴有睡眠状态紊乱失衡,这在临床治疗中极易被忽视,且目前针对睡眠状态是否对该类疾病预后产生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探究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状态变化与预后影响的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3年12月在... 背景脑卒中患者通常伴有睡眠状态紊乱失衡,这在临床治疗中极易被忽视,且目前针对睡眠状态是否对该类疾病预后产生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探究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状态变化与预后影响的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3年12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诊治的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病例组,根据患者出院时改良Rankin(mRS)评分,将病例组分为预后良好亚组45例,预后不良亚组15例。选取同时期无脑血管狭窄且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及临床资料,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昼夜睡眠-觉醒节律、日间睡眠-觉醒节律、夜间睡眠-觉醒节律指标以及预后良好亚组与预后不良亚组梗死脑区分布的差异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睡眠周期颠倒、日间睡眠增多、夜间入睡困难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日间总睡眠时间、入睡后清醒时间、浅睡眠期、深睡眠期、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期、快速眼动(REM)睡眠期、REM睡眠期占比、深睡眠期占比高于对照组,NREM睡眠期占比、浅睡眠期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夜间总睡眠时间、浅睡眠期、NREM睡眠期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亚组桥脑梗死占比高于预后良好亚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日间深睡眠期(OR=1.203,95%CI=1.032~1.401)、桥脑梗死(OR=16.497,95%CI=1.142~238.391)是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HI增高,睡眠状态特征为睡眠周期颠倒、日间睡眠增多、夜间入睡困难,且日间深睡眠期、桥脑梗死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梗死 后循环 睡眠状态 预后 病例对照研究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并发认知和心理障碍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31
4
作者 崔燕 元小冬 +2 位作者 王淑娟 吴宗武 孟令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67-1170,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并发认知和心理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 12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并发认知和心理障碍患者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两组入院后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以及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摄食训练和低频电刺...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并发认知和心理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 12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并发认知和心理障碍患者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两组入院后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以及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摄食训练和低频电刺激等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认知功能和心理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分别应用洼田饮水试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吞咽功能均显著改善(P<0.001),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MMSE评分显著提高(P<0.001),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而对照组评分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AMD评分和HAMA评分显著降低(P<0.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而对照组仅HAMA评分降低(P<0.05)。结论在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的同时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并发认知和心理障碍患者给予认知和心理治疗,不仅能改善认知功能和心理状态,还有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认知障碍 心理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颈内动脉闭塞脑侧支循环血流代偿与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张萍淑 吴小英 +4 位作者 宋婧源 孟燕 钱琳琳 张健 元小冬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79-1182,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单侧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EICAO)的脑动脉侧支循环开放和患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单侧EICAO患者96例,其中左侧EICAO 46例和右侧EICAO 50例。应用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前交通动脉(AC... 目的分析慢性单侧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EICAO)的脑动脉侧支循环开放和患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单侧EICAO患者96例,其中左侧EICAO 46例和右侧EICAO 50例。应用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前交通动脉(ACOA)、后交通动脉(PCOA)、眼动脉(OA)侧支循环血管开放率、远端MC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等,头颅MRI检查MCA供血区脑梗死灶发病率。结果左侧与右侧EICAO的ACOA开放率(63.04%vs 60.00%),PCOA开放率(60.87%vs 66.00%)无明显差异(P>0.05),OA开放率有明显差异(69.57%vs 56.00%,P=0.040)。左和右侧EICAO患者患侧MCA的Vs、Vd和Vm均明显低于健侧(P<0.05,P<0.01)。侧支循环单支开放、双支开放和3支开放脑梗死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75%vs 61.36%vs 45.00%,P=0.002)。结论 EICAO患者有不同程度的ACOA、PCOA和OA侧支循环开放,但患侧MCA供血区仍然易发低灌注性脑缺血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动脉闭塞性疾病 侧支循环 血流动力学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建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小洁 郭菊秋 +2 位作者 许绍忠 张寒 刘振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24-1626,共3页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后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28名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并加服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后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28名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并加服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于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入选病例治疗前首次TCD检查无侧支循环开放。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侧支循环均有开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IHSS评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4 d时治疗组侧支循环和NIHSS评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促进侧支循环开放,降低NIHSS评分,对脑梗死患者治疗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侧支循环 T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发作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继华 崔永鹏 +2 位作者 刘宝军 裴斐 杨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36-1338,共3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继发癫痫发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2年9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收治的158例自发性SAH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构成,年龄,体质指数,吸烟、饮酒情况,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继发癫痫发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2年9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收治的158例自发性SAH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构成,年龄,体质指数,吸烟、饮酒情况,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发生情况,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Fisher评分和Hunt-Hess评分(HHS)。并将可能继发癫痫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58例自发性SAH患者中23例继发癫痫发作,发生率为14.6%(23/158)。经单因素分析,其中癫痫组饮酒率及脑梗死、GCS 3~8分、Fisher评分3~4分的发生率与非癫痫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sher评分3~4分〔OR=1.778,95%CI(1.069,2.678),P=0.046〕、脑梗死〔OR=3.124,95%CI(1.221,7.184),P=0.012〕进入回归方程。结论较高的Fisher评分和脑梗死史是自发性SAH继发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对于Fisher评分较高和(或)有脑梗死史的患者给予预防性抗癫痫治疗可能会更好地预防癫痫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癫痫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癫痫发作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娜 祁秀峰 +3 位作者 徐燕 刘扬 高旭光 刘献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病因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癫痫发作125例,非癫痫发作误诊为癫痫发作14例。结果主要病因为脑血管病(46.4%),其次为病因不详(29.6%)。125例癫痫发作患者中,部... 目的探讨老年人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病因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癫痫发作125例,非癫痫发作误诊为癫痫发作14例。结果主要病因为脑血管病(46.4%),其次为病因不详(29.6%)。125例癫痫发作患者中,部分性发作86例(68.8%),全面性发作39例(31.2%);53例行常规脑电图检查,12例(22.6%)出现非特异性异常,1例(1.9%)出现癫痫样电发放;43例行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38例(88.4%)出现癫痫样电发放。14例非癫痫发作均误诊为癫痫发作。结论脑血管病是老年患者癫痫发作最常见的病因,部分性发作为老年患者癫痫发作最常见的发作形式。Todd麻痹和非抽搐性癫痫持续状态为癫痫发作的特殊形式,极易误诊。代谢障碍性疾病、晕厥、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所致的非癫痫发作与癫痫发作的鉴别诊断较为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脑电描记术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脑血管障碍 误诊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酸与纤维蛋白原Bβ链7个位点基因多态性及其功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元小冬 张楠楠 +2 位作者 王淑娟 李静 邓红亮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研究尿酸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Bβ链-1420G/A、-993C/T、1689T/G、BsmAIG/C、I6I/D、345C/T和HinfIA/C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及其血浆Fib和聚合功能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开滦集团离退休职工940例,均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生... 目的研究尿酸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Bβ链-1420G/A、-993C/T、1689T/G、BsmAIG/C、I6I/D、345C/T和HinfIA/C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及其血浆Fib和聚合功能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开滦集团离退休职工940例,均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生化、尿酸、血浆Fib,以及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FMPV)、最大吸光度(Amax)和FMPV/Amax等反映Fib聚合功能的指标,并检测Fib Bβ链7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依据尿酸值将人群分为高尿酸血症组111例和正常尿酸组829例,分析尿酸异常与血浆Fib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高尿酸血症组-1420GG型、-993CC型、1689TT型、BsmAIGG型、HinfIAC+CC型人群FMPV/Amax明显低于正常尿酸组,I6II型、345CC型人群Fib、FMPV、Amax、FMPV/Amax明显低于正常尿酸组(P<0.05);以尿酸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依次筛选出男性、VLDL-C、肌酐、体质量指数、尿素、血糖、高血压及FMPV/Amax等指标(P<0.05,P<0.01)。结论高尿酸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非仅通过影响血浆Fib系统发挥作用,而可能还与高脂血症、血糖异常以及引发的特殊类型慢性炎性反应共同参与其发病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纤维蛋白原 高尿酸血症 基因型 高脂血症 高血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后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刚 元小冬 +5 位作者 刘文兴 张萍淑 宋江华 张攀攀 江茜茜 王淑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412-418,共7页
目的观察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后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动态改变。方法昆明小鼠64只随机分为脑缺血组48只、正常组4只和假手术组12只。脑缺血组用线栓法制作小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TTC染色观察缺血1、3、6、12、24和48h的脑缺血部位及范... 目的观察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后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动态改变。方法昆明小鼠64只随机分为脑缺血组48只、正常组4只和假手术组12只。脑缺血组用线栓法制作小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TTC染色观察缺血1、3、6、12、24和48h的脑缺血部位及范围;HE染色法观察不同缺血时间海马神经元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不同缺血时间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脑缺血组3、6、12、24和48h脑梗死体积显著增加[(19.67±5.46)%,(33.68±3.46)%,(54.65±6.13)%,(76.85±7.15)%,(81.81±4.09)%,P=0.000]。HE染色显示,脑缺血组缺血侧海马神经元产生损伤并不断加重,缺血6h后出现不可逆性损伤。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相比,脑缺血组缺血侧海马各区GFAP表达随缺血时间的延长数量不断增多(P<0.05),细胞体肿胀,突起不断增粗延长,GFAP阳性细胞增长在6h时增速最快,48h达到高峰(P<0.05)。结论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后,可引起缺血侧海马神经元损伤,并刺激星形胶质细胞过度反应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脑缺血 星形细胞 海马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三酯与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慧 吴寿岭 +3 位作者 李晓芳 姜宇 武爱萍 刘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0-474,共5页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与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系。方法:选择开滦研究人群(卒中队列5 219例、老年人群队列1 754例、妊娠高血压队列1 561例、外周血管疾病筛查人群14 088例)共22 622例完成baPWV检测,采用偏相关分析甘油三酯与b...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与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系。方法:选择开滦研究人群(卒中队列5 219例、老年人群队列1 754例、妊娠高血压队列1 561例、外周血管疾病筛查人群14 088例)共22 622例完成baPWV检测,采用偏相关分析甘油三酯与baPWV的相关性,多因素线性回归、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甘油三酯对baPWV的影响。结果:在22 622例人群中,排除甘油三酯缺失909例,最终纳入研究队列的为21 713例。结果显示,随着甘油三酯水平的增加,平均baPWV水平和baPWV≥1400 cm/s的检出率均呈上升趋势,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甘油三酯与baPWV之间呈正相关(r=0.235),校正年龄、性别后甘油三酯与baPWV仍呈正相关(r=0.080)。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甘油三酯第二分位组、第三分位组、第四分位组与甘油三酯第一分位组相比均是baPWV≥1 400 cm/s的危险因素,比值比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1.161(1.035~1.302)、1.312(1.165~1.476)、1.652(1.463~1.865)。结论:甘油三酯与脉搏波传导速度呈正相关,甘油三酯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独立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 脉搏波传导速度 动脉僵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性偏头痛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娜 高旭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1-222,共2页
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migraine,VM)是逐渐被人们了解的疾病,患者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或不稳感,而这些患者在发病时或发病前同时具有偏头痛史。迄今,国际头痛协会仍未将VM包括在头痛疾病的分类中。国内外医师对其诊断标准、病理机... 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migraine,VM)是逐渐被人们了解的疾病,患者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或不稳感,而这些患者在发病时或发病前同时具有偏头痛史。迄今,国际头痛协会仍未将VM包括在头痛疾病的分类中。国内外医师对其诊断标准、病理机制以及治疗方案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的争议,该病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前庭疾病 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传播途径连续调查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贺永 吴丽丽 +2 位作者 张倩 元小冬 陶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10-612,625,共4页
目的连续观察开滦总医院2011—2016年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的分布与耐药性变化情况,回顾医院感染防治的长期效果。方法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实验,用改... 目的连续观察开滦总医院2011—2016年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的分布与耐药性变化情况,回顾医院感染防治的长期效果。方法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实验,用改良Hodges试验筛选产碳青霉烯霉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ases,KPC)菌株。结果6年中共分离出非重复KPN2155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 lactamase,ESBLs)菌有715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有128株,并在2014年有小规模暴发流行。结论KPN易在年老体衰与自身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体内引起感染,直接接触传播仍是当前最重要的院内感染传播方式,严格的院内感染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缓KPN感染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小洁 郭菊秋 +1 位作者 许绍忠 张寒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438-2440,共3页
目的应用丹红注射液及通心络胶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住院阶段2周,对照组基础用药,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第二阶段对照组基础用药,治疗组服用通心络胶囊连续6月。在治疗前、后行同型半胱氨... 目的应用丹红注射液及通心络胶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住院阶段2周,对照组基础用药,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第二阶段对照组基础用药,治疗组服用通心络胶囊连续6月。在治疗前、后行同型半胱氨酸(Hcy)、简明精神状态评定量(MMSE)评分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Hcy下降,MMSE评分有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Hcy及MMSE评分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MSE评分变化更明显。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血流速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流速减缓,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流速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CA、BA变化最明显。结论丹红联合通心络可减低AD患者Hcy,提高MMSE评分,提升脑血流速,改善AD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通心络胶囊 阿尔茨海默病 同型半胱氨酸 简明精神状态评定量 经颅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terprise支架治疗老年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红亮 赵宇 +4 位作者 金旻 刘奇 祥丽 陈洁 杜彬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评估Enterprise支架治疗老年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火箭军总医院神经介入医学科接受Enterprise支架治疗的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且年龄≥60岁的患者55例,其中男性31... 目的评估Enterprise支架治疗老年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火箭军总医院神经介入医学科接受Enterprise支架治疗的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且年龄≥60岁的患者55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60~81(66.4±8.0)岁。术前及术后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强化调脂治疗,采取多模态影像指导下的支架成形术,术后6个月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支架再狭窄情况,观察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及靶血管供血区脑卒中复发率。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100.0%,术前及术后即刻残留狭窄率(86.6±10.0)%、(29.9±13.2)%。围术期发生1例(1.8%)穿支脑梗死事件,术后随访期有1例脑出血,2例支架内急性闭塞,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事件,术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3.6%。有36例(65.5%)患者接受了DSA复查,血管狭窄率为(34.3±22.8)%,8例(22.2%)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Enterprise支架治疗老年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是安全的,且能有效预防供血区脑卒中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大脑中动脉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降血脂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胃肠功能障碍表现重症肌无力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陆慧 黄安琪 +2 位作者 王茜 刘恒 李海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91-694,共4页
本文报告1例伴有胃轻瘫和不全肠梗阻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主要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腹胀及便秘,胸部CT提示胸腺瘤,疲劳试验阳性,结合患者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考虑重症肌无力诊断明确,患者接受手术切除胸腺瘤、甲强龙... 本文报告1例伴有胃轻瘫和不全肠梗阻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主要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腹胀及便秘,胸部CT提示胸腺瘤,疲劳试验阳性,结合患者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考虑重症肌无力诊断明确,患者接受手术切除胸腺瘤、甲强龙冲击治疗后继续口服溴吡斯的明、糖皮质激素、他克莫司,上述症状完全缓解。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表现为骨骼肌受累,少见胃肠道功能障碍,但神经内科医师应当意识到MG与包括胃肠功能障碍在内的自主神经症状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瘤 胃轻瘫 肠梗阻 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自身免疫 自主神经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性的基于知识付费的卒中远程视频打卡教学模式研究
17
作者 徐蔚海 龚珠萍 +4 位作者 赵尧辉 李晓强 杨秀平 韩凝 张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10-615,共6页
目的研究基于知识付费的卒中远程视频打卡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方法在2019年12月和2020年4月进行了2次远程视频打卡教学(内容为卒中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和规范治疗)。学员为丁香园网站注册的临床医师,并同意付费参加1个月的线上教育。教学... 目的研究基于知识付费的卒中远程视频打卡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方法在2019年12月和2020年4月进行了2次远程视频打卡教学(内容为卒中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和规范治疗)。学员为丁香园网站注册的临床医师,并同意付费参加1个月的线上教育。教学流程包括:播放预先录制的教学视频[播放界面为powerpoint(PPT)制作的演示文稿和音频];打卡督查学习和师生的定期在线答疑;事后奖酬(参与度高的学员免除学费)。采集数据包括:(1)学员的社会学特征,包括性别、职称、城市特征和医院级别。(2)参与度数据,包括分时段播放人数、分时段人均播放时间、到课率、完课率。(3)学员对课程的评价(5分为满分)。结果全国共有超过132个城市的456名学员付费报名(第1次291人,第2次165人),其中第1次实际教学参与学员为260人(89.34%),第2次实际教学参与学员为151名(91.52%)。2次课程中学员社会学特征相似,第1次与第2次女性分别占49.62%(129/260)、54.97%(83/151;χ^2=3.128,P=0.209);均以初级和中级职称[第1、2次分别占56.92%(148/260)、56.95%(86/151);χ^2=0.000,P=0.995]、二三线城市[第1、2次分别占60.77%(158/260)、62.25%(94/151);χ^2=0.088,P=0.766]、三级甲等医院[第1、2次分别占53.08%(138/260)、55.63%(84/151);χ^2=0.251,P=0.617]的学员为主。18∶00-23∶00是2次教学播放人数最多的时间段,其中最高峰时间均为21∶00;8∶00-17∶00的工作时间段中,10∶00-17∶00是主要的听课时段,呈现均匀分布状态。第1次教学和第2次教学的第1个课时到课率分别为71.48%(208/291)、70.30%(116/165),完课率分别为64.26%(187/291)、60.00%(99/165),随着课程的推进呈现不断下降,最后1次到课率和完课率均低于20%。第1次教学47.42%(138/291)和第2次教学54.55%(90/165)的学员参加课程评价,2次课程的平均评分分别为4.84分和4.83分。结论基于知识付费的远程视频打卡的卒中教学模式是可行的,具有较好的学员评价,但是学员的参与度和互动度仍需提高。未来的卒中远程教学应根据学员的社会学特征制定出依赖于知识需求的课程内容,探索进行长期自由性或者短期束缚性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远程教学 知识付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肌酶谱在不同类型肌肉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原源 俞萌 +5 位作者 李晓芳 谢志颖 李雪迎 张哲 袁云 王朝霞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9-335,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肌酶谱在不同类型肌肉病与病毒性肝炎之间的表达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1-9月确诊的578例肌肉病和5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检测其血清肌酶谱[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AST/ALT比... 目的探讨血清肌酶谱在不同类型肌肉病与病毒性肝炎之间的表达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1-9月确诊的578例肌肉病和5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检测其血清肌酶谱[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AST/ALT比值]变化,并比较不同类型肌肉病,以及肌肉病与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肌酶谱表达的差异性。结果不同类型肌肉病患者CK(χ^2=107.710,P=0.000)、LDH(χ^2=36.382,P=0.000)、AST(χ^2=47.608,P=0.000)和ALT(χ^2=31.722,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肌营养不良症患者CK和LDH高于炎性肌肉病(Z=9.297,P=0.000;Z=2.475,P=0.040)和代谢性肌肉病(Z=6.765,P=0.000;Z=5.983,P=0.000),AST高于代谢性肌肉病(Z=-5.363,P=0.000),ALT高于炎性肌肉病(Z=5.619,P=0.000);代谢性肌肉病患者LDH亦高于炎性肌肉病(Z=4.590,P=0.000)。肌肉病与病毒性肝炎血清肌酶谱比较,前者CK(Z=-10.975,P=0.000)、LDH(Z=-6.967,P=0.000)和AST/ALT比值(Z=-5.605,P=0.000)升高、ALT降低(Z=3.949,P=0.000);ROC曲线提示,CK、LDH、AST、ALT、AST/ALT比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3(95%CI:0.919~0.966,P=0.000)、0.818(95%CI:0.756~0.881,P=0.000)、0.446(95%CI:0.350~0.542,P=0.217)、0.323(95%CI:0.224~0.422,P=0.000)、0.745(95%CI:0.671~0.819,P=0.000),其中CK和AST/ALT比值鉴别诊断肌肉病与病毒性肝炎的灵敏度为0.880和0.512、特异度0.961和0.882、最大Youden指数0.841和0.394。结论不同类型肌肉病患者血清肌酶谱表达变化存在一定规律性,可为肌肉病临床分型提供线索。AST/ALT比值对鉴别诊断肌肉病与病毒性肝炎具有一定提示意义,不明原因肝酶谱升高者应测定血清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疾病 肌酸激酶 乳酸脱氢酶类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类 丙氨酸转氨酸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细胞焦亡的调控作用及对小胶质细胞NLRP3炎症小体、Caspase-1及ZO-1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孙玉洁 张楠楠 赵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7期1291-1294,共4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细胞焦亡的调控作用及对小胶质细胞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3(NOD-likereceptorpyrin domain containingthree,NLRP3)炎症小体、半胱天冬酶-1(Caspase-1)及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细胞焦亡的调控作用及对小胶质细胞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3(NOD-likereceptorpyrin domain containingthree,NLRP3)炎症小体、半胱天冬酶-1(Caspase-1)及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1,ZO-1)的影响。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对照组)、白藜芦醇处理组,每组15只。线栓法建立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模型后,比较不同方式处理对SD大鼠脑组织中凋亡相关分子(促进类、抑制类)、小胶质细胞NLRP3炎症小体、Caspase-1及ZO-1表达的影响。结果:假手术组促凋亡相关分子(CytC、AIF、Caspase-8、Caspase-9、Fas, FasL)含量显著低于IR对照组、白藜芦醇组,而IR对照组促凋亡相关分子含量显著高于白藜芦醇组(P<0.05)。假手术组抑制凋亡相关分子含量显著高于IR对照组、白藜芦醇组,而IR对照组促进类凋亡相关分子含量显著低于白藜芦醇组(P<0.05)。白藜芦醇组脑组织各炎性指标水平(IL-10、 IL-6、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显著低于IR组(P<0.05)。小胶质细胞NLRP3炎症小体、Caspase-1含量在假手术组中最低,其次依次为白藜芦醇组、IR对照组,ZO-1含量在在假手术组中最高,其次依次为白藜芦醇组、IR对照组。结论:白藜芦醇可有效抑制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细胞焦亡,提高小胶质细胞NLRP3炎症小体、Caspase-1水平,降低ZO-1水平,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细胞焦亡 小胶质细胞 白藜芦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人群血尿酸对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丹 王剑利 +3 位作者 陈朔华 周靖 李慧心 吴寿岭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98-1102,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60岁)男性人群血尿酸水平对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参加2006~2007年开滦集团健康体检年龄≥60岁男性18202例职工为观察对象,以血尿酸三分位数值分为三组:第一分位组(血尿酸51~... 目的:探讨老年(≥60岁)男性人群血尿酸水平对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参加2006~2007年开滦集团健康体检年龄≥60岁男性18202例职工为观察对象,以血尿酸三分位数值分为三组:第一分位组(血尿酸51~266μmol/L,n=6106)、第二分位组(血尿酸267~336μmol/L,n=6002)、第三分位组(血尿酸337~983μmol/L,n=6094)。平均随访(9.16±2.08)年,收集心脑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事件,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发病风险。结果:随访期间发生心脑血管事件2076例(11.41%),第一、二、三分位组分别为653例(10.69%)、634例(10.56%)、789例(12.95%);随访期间发生全因死亡事件4118例(22.62%),第一、二、三分位组分别为1254例(20.54%)、1344例(22.39%)、1520例(24.94%)。校正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第一分位组相比,第二、三分位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RR值分别为1.01(95%CI:0.90~1.14)、1.24(95%CI:1.11~1.39),全因死亡的RR值分别为0.98(95%CI:0.91~1.06)、1.06(95%CI:0.98~1.14)。结论:基线血尿酸水平升高是老年男性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酸 心脑血管病 死亡率 老年男性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