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海马CA1区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焦继超 马玉德 +2 位作者 李小亮 付爱军 孙林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6-81,共6页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海马CA1区自噬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ham组(假手术组,12只)、SAH组(12只)、NMDP组(SAH+尼莫地平,12只)、3-MA组(SAH+尼莫地平+3-甲基腺嘌呤,12只)。颈...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海马CA1区自噬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ham组(假手术组,12只)、SAH组(12只)、NMDP组(SAH+尼莫地平,12只)、3-MA组(SAH+尼莫地平+3-甲基腺嘌呤,12只)。颈内动脉刺破法制备SAH动物模型。NMDP组造模成功后30 min腹腔注射尼莫地平。3-MA组于造模前1 h腹腔注射3-MA,且造模后30 min腹腔注射尼莫地平。干预24 h后给予穿梭箱实验观察大鼠神经功能,随后取海马CA1区脑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观察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SAH组大鼠躲避反应次数减少[(17. 9±2. 6)次比(26. 3±2. 7)次],躲避反应时间延长[(10. 0±3. 3) s比(3. 5±1. 0) s],海马CA1区正常形态神经细胞数目减少[(72±28)个比(118±27)个,P <0. 05],Beclin-1及LC3-Ⅱ阳性细胞增多[分别为(39±9)个比(22±11)个、(39±12)个比(12±5)个],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0. 59±0. 12比0. 36±0. 03),LC3-Ⅱ/LC3-Ⅰ比率上升(0. 51±0. 13比0. 20±0. 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与SAH组比较,NMDP组大鼠躲避反应次数[(22. 3±2. 3)次]增多,躲避反应时间[(5. 0±1. 5) s]减少,海马CA1区正常神经细胞数目[(86±20)个]增多,Beclin-1及LC3-Ⅱ阳性细胞[分别为(50±11)、(48±11)个]增多,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0. 97±0. 24)增高,LC3-Ⅱ/LC3-Ⅰ比率(0. 87±0. 12)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而3-MA组大鼠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尼莫地平可增强自噬的激活,减少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损伤,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蛛网膜下腔出血 大鼠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肠穿孔的超声诊断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沈铁柱 毕小霞 +4 位作者 黄小求 李雯 马静 张全福 苗瑞杰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肠穿孔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4年8月间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120例,其中术后病理证实肠穿孔患者48例,非肠穿孔患者72例,术前均在发病3小时内经超声及X线腹片检查。超声对120例患者以&qu...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肠穿孔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4年8月间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120例,其中术后病理证实肠穿孔患者48例,非肠穿孔患者72例,术前均在发病3小时内经超声及X线腹片检查。超声对120例患者以"双层气体征"及"小气泡征"方法进行腹腔游离气体的扫查,并与X线腹片检查结果进行对照;观察肠壁节段性或局部增厚、局部肠管的扩张及肠管麻痹征、肠间局限性积液、大网膜"包裹征"、"填塞征"及"聚集征"等征象且与术后病理结果相对照,判断是否存在肠穿孔。分析各种征象,评价其在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肠穿孔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48例肠穿孔患者中通过观察"双层气体征"及"小气泡征"发现腹腔游离气体44例(91.7%),高于X线发现膈下游离气体35例(72.9%,P<0.05)。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肠穿孔的超声征象包括:膈下及腹壁下游离气体40例[敏感性83.3%(40/48),特异性100%(72/72)],肠间局限性积液内及组织周边"小气泡征"44例[敏感性91.7%(44/48),特异性98.6%(71/72)],肠壁节段性或局部增厚25例[敏感性52.1%(25/48),特异性97.2%(70/72)],及大网膜"包裹征"、"填塞征"及"聚集征"18例[敏感性37.5%(18/48),特异性95.8%(69/72)]。结论:超声在快速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肠穿孔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损伤 超声 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联合利塞膦酸钠对地塞米松诱导大鼠骨丢失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志斌 吴春芳 +6 位作者 张国彬 迟博婧 王玉丹 刘子洪 王宝 马超 田发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2-748,共7页
目的分析辛伐他汀和利塞膦酸钠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对地塞米松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使用雌性3月龄SD大鼠,分为五组(每组8只):对照组、骨质疏松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利塞膦酸钠组和联合用药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 目的分析辛伐他汀和利塞膦酸钠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对地塞米松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使用雌性3月龄SD大鼠,分为五组(每组8只):对照组、骨质疏松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利塞膦酸钠组和联合用药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皮下注射地塞米松(2.5 mg,每周2次),药物干预组分别给予辛伐他汀5 mg/kg、利塞膦酸钠0.1 mg/kg和两者联合干预,均为每天1次,8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取材。取左侧股骨检测其骨密度后,采用三点弯曲实验分析其最大载荷,取左侧胫骨经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检测近端松质骨骨量及微观结构参数。取右侧股骨脱钙石蜡包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OPG和RANKL的表达,提取右侧胫骨RNA,检测骨保护素(OPG)和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的表达。结果(1)骨密度:模型组(0.207±0.02)g/cm^2显著低于其余各组,辛伐他汀组(0.226±0.023)g/cm^2、利塞膦酸钠组(0.237±0.021)g/cm^2显著低于对照组(0.282±0.013)g/cm^2、联合用药组(0.257±0.012)g/cm^2(P<0.05)。(2)生物力学:最大载荷:模型组(90.2±7.1)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联合用药组(P<0.05)。(3)micro-CT:模型组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体积分数(BV/TV)显著低于其他4组,骨小梁分离度(Tb.Sp)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辛伐他汀组(21.6±2.8)、利塞膦酸钠组(21.9±2.6)BV/TV显著低于对照组(29.5±2.7)、联合用药组(25.3±2.9),Tb.S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免疫组化染色:OPG:模型组、利塞膦酸钠组、联合用药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组和E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利塞膦酸钠组、联合用药组RANKL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5)PCR:模型组(0.74±0.17)OPG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16)、辛伐他汀组(1.27±0.19)(P<0.05);RNAKL在模型组表达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辛伐他汀组(1.31±0.16)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18)。结论地塞米松可诱发建立大鼠骨丢失模型,辛伐他汀和利塞膦酸钠联合应用治疗可部分阻止该模型骨丢失和骨质量下降,效果优于单独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利塞膦酸钠 骨丢失 生物力学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