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流行趋势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韩全乐 王桂苹 +6 位作者 刘晓堃 尚小明 张琦 吴寿岭 高竟生 张华 王晓晓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92-1196,共5页
目的综合评价世界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流行趋势,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基础参考资料。方法系统检索Pub Med、Springer、Elsevier、EMBase、SSC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 目的综合评价世界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流行趋势,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基础参考资料。方法系统检索Pub Med、Springer、Elsevier、EMBase、SSC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MFD)及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CPFD)中关于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相关心血管事件的文献。检索时间为2010年1月—2014年3月。采用Rev Man 3.1.0软件对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文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0篇,总样本量为519 052人。世界人群具有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人数发生率为0.47%〔95%CI(0.22%,1.03%)〕,具有5~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人数发生率为16.26%〔95%CI(11.18%,23.05%)〕。亚组分析显示,女性人群具有5~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人数发生率为23.25%〔95%CI(19.34%,27.69%)〕,男性人群具有5~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人数发生率为8.08%〔95%CI(4.56%,13.92%)〕,不同性别间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人数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7,P=0.008)。结论世界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发生率较低,女性优于男性。建议关注并采取积极干预措施,提高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 流行病学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积总胆固醇暴露值对新发脑卒中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皇甫春梅 宋永健 +4 位作者 闫丽丽 李雪梅 袁建新 杨娜 吴寿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67-1273,共7页
背景基线总胆固醇(TC)是新发脑卒中的影响因素,而国内外尚无关于累积总胆固醇暴露值(cumTC)对新发脑卒中影响的研究。目的 探究cumTC对新发脑卒中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06-2010年在开滦总医院等共计11家医院进行... 背景基线总胆固醇(TC)是新发脑卒中的影响因素,而国内外尚无关于累积总胆固醇暴露值(cumTC)对新发脑卒中影响的研究。目的 探究cumTC对新发脑卒中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06-2010年在开滦总医院等共计11家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52 427例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对象完成2010年度健康体检时点为随访起点,以新发脑卒中事件、死亡或至随访结束(2017-12-31)为随访终点。依据cumTC四分位进行分组,观察各组人群基线资料和新发脑卒中发病率。经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发病率,以LogRank法进行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cumTC组对新发脑卒中事件的影响,采用似然比检验比较不同模型的拟合程度。结果 不同cumTC水平组间年龄、男性占比、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指数(BMI)、cumTC、TC、HDL-C、FBG、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吸烟、饮酒、高血压病及糖尿病检出率、服调脂药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6.89±0.72)年,共新发脑卒中1 611例(缺血性脑卒中1 415例、出血性脑卒中229例)。第一分位组~第四分位组脑卒中累积发病率分别为2.53%(331/13 089)、2.92%(384/13 148)、4.18%(547/13 085)、4.36%(571/13 105);缺血性脑卒中累积发病率分别为2.17%(284/13 089)、2.51%(330/13 148)、3.71%(485/13 085)、3.99%(523/13 105),经Log-Rank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3.15,P<0.001;χ^2=109.13,P<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变量后,与cumTC第一分位组相比,第四分位组发生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的HR (95%CI)分别是1.27(1.10,1.48)、1.37(1.16,1.60),第三分位组发生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的HR(95%CI)分别是1.22(1.05,1.41)、1.27(1.08,1.50),增加校正基线TC水平、服调脂药后,经似然比检验后,模型的拟合程度并未得到优化(P>0.05)。校正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变量后,与高胆固醇血症累积暴露0年相比,累积暴露≥4年发生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的HR(95%CI)分别是1.20(1.02,1.40)、1.28(1.08,1.50),增加校正基线TC水平、服调脂药后,高胆固醇血症累积暴露对新发生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经似然比检验后,模型的拟合程度并未得到优化(P>0.05)。结论 高TC暴露是新发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胆固醇 累积暴露值 卒中 影响因素分析 前瞻性研究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人群中各型高血压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宋绍敏 姚涛 +9 位作者 董岩 周剑辉 李占杰 陆昆 阮晓兰 张晓辉 孙静 吴寿岭 金成 王志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70-774,782,共6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人群中各型高血压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依据开滦研究(Chi CTR-TNC-11001489)的资料,选取符合本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的6 34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描述糖尿病人群中各型高血压的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回... 目的了解糖尿病人群中各型高血压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依据开滦研究(Chi CTR-TNC-11001489)的资料,选取符合本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的6 34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描述糖尿病人群中各型高血压的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各型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 (1)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51.2%(3 252/6 349),男性为52.6%(2 798/5 318),女性为44.0%(454/1 031)。糖尿病人群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及双期高血压(SDH)的患病率分别为12.4%(790/6 349)、8.0%(508/6 349)及30.8%(1 954/6 349)。(2)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体力劳动、吸烟、饮酒、喜咸、体育锻炼、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体质指数(BMI)、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 GFR)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体力劳动、吸烟、饮酒、平均年龄、FPG、TG、LDL、HDL、BMI及e GFR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3)ISH组、IDH组及SDH组患者间性别、体力劳动、吸烟、体育锻炼、平均年龄、收缩压、舒张压、TC、TG、HDL、BMI、e GFR及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喜咸、FPG及L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均年龄、FPG、HDL、BMI及e GFR对糖尿病患者合并ISH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饮酒、喜咸、平均年龄、TC、BMI、e GFR及hs-CRP对糖尿病患者合并IDH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体力劳动、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平均年龄、FPG、TC、HDL、BMI及e GFR对糖尿病患者合并SDH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糖尿病合并不同类型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血压 影响因素分析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时和短时收缩压变异性指标与老年人群肾脏损害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施继红 宋路 +7 位作者 朱晨蕊 熊海亮 王永芝 李春慧 赵华灵 王一鸣 陈朔华 吴寿岭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7-471,共5页
目的:探讨长时和短时收缩压变异性指标与老年人群肾脏损害的关联。方法:在参加开滦研究队列第三次健康体检的人群中,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按照25%比例随机抽取年龄≥60岁的开滦集团离退休员工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等检查。在随机抽取的3... 目的:探讨长时和短时收缩压变异性指标与老年人群肾脏损害的关联。方法:在参加开滦研究队列第三次健康体检的人群中,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按照25%比例随机抽取年龄≥60岁的开滦集团离退休员工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等检查。在随机抽取的3 064例观察对象中,符合入选标准的为2 464例。收缩压变异性(SBPV)采用标准差(SSD)、独立变异性(VIM)、极差(MMD)和平均真实变异性(ARV)四种指标;肾脏损害采用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微量白蛋白(ALBU)两种指标。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不同长时和短时SBPV指标与eGFR、ALBU的关联。结果:(1)在2 464例观察对象中,年龄平均为(67.41±6.05)岁。其中,男性1 667例(67.7%),女性797例(32.3%)。(2)在逐步线性回归分析中,不同长时SBPV指标均与eGFR、ALBU无线性相关;四项24h SBPV指标、三项日间SBPV指标(SSD、MMD、ARV)均与eGFR呈负线性相关,24 h ARV、日间MMD、日间ARV均与ALBU呈正线性相关,夜间SBPV指标均与eGFR、ALBU无线性相关。结论:不同短时收缩压变异性指标与eGFR、ALBU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压变异性 老年人群 肾小球滤过率 尿微量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人群正常高值血压的管理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寿岭 邢爱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7期32-35,共4页
我国中青年人群血压处于正常高值血压者约3.6亿,且呈现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特点,因此该人群正面临更严重的不良结局。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尽早启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能减少心脑血管事件,且不会增加医疗成本。
关键词 中青年人群 正常高值血压 心血管事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不同血糖水平男性人群动脉僵硬度的即时影响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何荣 张丽 +5 位作者 李鹏 张晓玲 张国 臧懿然 吴寿岭 孙丽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997-3004,共8页
背景以往有氧运动获益的研究主要关注有氧运动对长期心血管健康及结局的影响,即规律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动脉僵硬度,而有研究指出高血糖是增加动脉僵硬度的因素,因此推测高血糖可能削弱了有氧运动改善动脉硬化的作用。目的探究有氧运动对... 背景以往有氧运动获益的研究主要关注有氧运动对长期心血管健康及结局的影响,即规律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动脉僵硬度,而有研究指出高血糖是增加动脉僵硬度的因素,因此推测高血糖可能削弱了有氧运动改善动脉硬化的作用。目的探究有氧运动对不同血糖水平人群动脉僵硬度的即时影响。方法本研究以既往参加开滦研究2018—2020年第6次随访体检且被抽取参加2020年第5次国民体质监测并于开滦集团旗下四家企业完成功率车二级负荷试验前、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测量者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一般情况(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降压药史等)、人体测量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和生化检测指标(空腹血糖等),根据空腹血糖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Q1组(n=220):<5.00 mmol/L、Q2组(n=240):5.00~<5.40 mmol/L、Q3组(n=230):5.40~<5.81 mmol/L、Q4组(n=234):≥5.81 mmol/L。以功率车二级负荷试验作为有氧运动的形式,以baPWV水平作为反映四肢动脉僵硬度的指标,收集研究对象功率车二级负荷试验前、后baPWV相关资料〔SBP、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baPWV水平、代谢当量(MET)、最大摄氧量(VO2max)等〕,试验前记作1,试验后记作2;并计算前、后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值(记作ΔbaPWV等)。比较Q1组、Q2组、Q3组、Q4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baPWV相关资料的差异;采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评估不同血糖水平对功率车二级负荷试验前、后baPWV水平的影响。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924例,平均年龄为(36.9±7.7)岁。各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比较结果显示,四组的年龄、高脂血症、高血压、降压药史、SBP、DBP、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功率车二级负荷试验前、后的baPWV相关资料比较结果显示,Q1组、Q2组、Q3组HR2高于HR1(P<0.01);Q1组、Q2组、Q3组、Q4组的baPWV2高于baPWV1(P<0.01);四组间的SBP1、SBP2、DBP1、DBP2、MAP1、MAP2、baPWV1、baPWV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aPWV1相比,不同血糖水平人群baPWV2平均下降36.0 cm/s。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混杂因素后,与Q4组相比,Q1组的ΔbaPWV水平降低〔B(95%CI)=-18.96(-36.96,-0.96),P=0.04〕。结论有氧运动能即时改善动脉僵硬的程度,但高血糖减弱了有氧运动改善动脉僵硬度的作用,临床医生要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不同的有氧运动方案,以改善动脉硬化延缓血管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糖尿病 血管硬化程度 有氧运动 血糖 动脉僵硬度 脉搏波传导速度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实践指南中家庭血压监测时间和频率的推荐意见对比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云兰 任梦娟 +7 位作者 王子君 苏仁凤 罗旭飞 郭强强 余静 邢爱君 周晓阳 陈耀龙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399-408,共10页
目的对比分析临床实践指南中家庭血压监测(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HBPM)时间和频率的推荐意见,以帮助临床医生遴选最佳推荐意见,同时为未来指南推荐意见的形成提供建议。方法系统检索和筛选近5年发表的高血压相关临床实践指南... 目的对比分析临床实践指南中家庭血压监测(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HBPM)时间和频率的推荐意见,以帮助临床医生遴选最佳推荐意见,同时为未来指南推荐意见的形成提供建议。方法系统检索和筛选近5年发表的高血压相关临床实践指南,提取HBPM时间和频率的推荐意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包含HBPM时间和/或频率相关推荐意见的指南21篇,分别由16个国家或地区的机构制定。对于HBPM时间,所有指南均推荐每天进行早晚两次血压测量,早上血压测量时间为服用降压药前(94.4%,17/18)、早餐前(72.2%,13/18)和排尿后(55.6%,10/18),晚上血压测量时间为晚餐前(50.0%,8/16)、睡前(37.5%,6/16)和晚餐后2 h(6.3%,1/16)。对于HBPM频率,9篇(40.9%,9/22)指南建议就诊前1周至少连续测量3 d,其他指南则建议至少连续测量4 d(18.2%,4/22)、5 d(13.6%,3/22)或7 d(27.3%,6/22)。结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指南关于HBPM时间和频率的推荐意见存在较大差异,建议未来在形成推荐意见时应全面检索、评价和综合证据,充分考虑利弊平衡、可行性、患者偏好与价值观等因素,同时结合指南的实施环境,形成最佳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指南 家庭血压监测 推荐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