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洲猪瘟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马春霞 张洋 +5 位作者 欧云文 刘雪霜 吴亚 潘琴 任绍科 邓书明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7期79-85,共7页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猪群引起的一种高度急性、烈性传染病。ASFV为有囊膜的双链DNA病毒,遗传变异多样,免疫逃逸机制复杂,尚无可靠疫苗用于猪群免疫,防控难度较高。...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猪群引起的一种高度急性、烈性传染病。ASFV为有囊膜的双链DNA病毒,遗传变异多样,免疫逃逸机制复杂,尚无可靠疫苗用于猪群免疫,防控难度较高。自2018年传入我国后,ASF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近年来,随着对ASFV的不断深入研究,相关诊断技术、疫苗和防控药物已取得显著成果。文章系统总结了ASF诊断技术、疫苗、中西药和生物安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我国ASF防控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病毒 诊断技术 疫苗 中药 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3年四川开江县口蹄疫、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抗体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潘琴 欧云文 +3 位作者 任绍科 张洋 邓书明 翟佳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6-82,共7页
为准确掌握2018-2023年四川开江县猪群中口蹄疫(FMD)、猪瘟(CSF)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免疫效果,从辖区359个场(点)随机采集猪血清342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FMD、CSF和PRRS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FMD、CSF和PRRS... 为准确掌握2018-2023年四川开江县猪群中口蹄疫(FMD)、猪瘟(CSF)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免疫效果,从辖区359个场(点)随机采集猪血清342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FMD、CSF和PRRS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FMD、CSF和PRRS场(点)阳性率分别为79.94%、89.97%和67.41%,样品阳性率分别为83.92%、91.96%和76.05%,FMD和CSF免疫抗体阳性率逐年呈波浪式整体上升趋势,PRRS呈逐年下降趋势;在不同区域方面,所有乡镇的FMD和CSF样品阳性率均达到农业农村部规定标准,其中淙城街道的FMD和CSF场(点)阳性率、样品阳性率均最高,灵岩镇PRRS样品阳性率未达到农业农村部规定标准;在场点类型方面,屠宰环节的场(点)阳性率显著低于养殖环节(P<0.05),规模场(存栏量≥500头)的场(点)阳性率、样品阳性率均高于适度规模场(存栏量<500头)和散养户;从不同生长阶段来看,种畜样品阳性率均最高,分别为91.82%、95.33%和87.15%;在不同季节方面,FMD和CSF样品阳性率最高为夏季,分别为90.36%和96.70%,最低为春季。监测结果表明,开江县猪群中FMD、CSF和PRRS的整体免疫效果较好,建立了有效的免疫保护屏障,结果为进一步做好3种主要病毒性疫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猪瘟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免疫抗体 监测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开江县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现状分析与建议
3
作者 齐艳宁 邓辉祥 《山东畜牧兽医》 2022年第9期67-69,共3页
为全面了解开江县机构改革和乡镇区划调整后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状况,对全县219个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村级动物防疫员 现状分析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江县布鲁氏杆菌病发生现状及净化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邓辉祥 《湖北畜牧兽医》 2017年第12期18-19,共2页
介绍了开江县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净化措施,供参考。
关键词 开江县 布鲁氏杆菌病 现状 及防控措施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V-2、PCV-3、PCV-4三重PCR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5
作者 王勤 欧云文 +3 位作者 汪洋 潘琴 刘俐君 何博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6,共7页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鉴别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圆环病毒3型(PCV-3)、猪圆环病毒4型(PCV-4)的方法,试验设计合成PCV-2、PCV-3、PCV-4特异性鉴别检测引物,经一步法三重RT-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PCV-2、PCV-3、PCV-4三重PCR鉴别检...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鉴别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圆环病毒3型(PCV-3)、猪圆环病毒4型(PCV-4)的方法,试验设计合成PCV-2、PCV-3、PCV-4特异性鉴别检测引物,经一步法三重RT-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PCV-2、PCV-3、PCV-4三重PCR鉴别检测方法。该方法对PCV-2、PCV-3、PCV-4、PCV-2/PCV-3/PCV-4可分别扩增出216、415、678 bp、216 bp/415 bp/678 bp的特异性条带,检测PRV、PPV、PRRSV、CSFV、PEDV、TGEV均为阴性,对PCV-2、PCV-3、PCV-4的最低检测量分别为1.0×102、1.0×10^(3)、1.0×10^(3)拷贝/μL,与PCV-2、PCV-3、PCV-4单项PCR方法的符合率均为100%,应用该方法检测85份临床病料样品,PCV-2、PCV-3、PCV-4阳性感染率分别为21.17%、14.12%、4.71%。说明建立的PCV-2、PCV-3、PCV-4三重PCR鉴别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和临床适用性,为PCV-2、PCV-3、PCV-4的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一种简便、快速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V-2 PCV-3 PCV-4 三重PCR 鉴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洋 欧云文 +5 位作者 马春霞 任绍科 潘琴 邓书明 翟佳佳 杨山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004-5013,共10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养猪事业的高速发展,猪流行性腹泻(PED)已成为猪群的重要传染病,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以腹泻、呕吐、脱水为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PED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哺乳仔猪最易感,死亡率可高达100%,... 近年来,随着中国养猪事业的高速发展,猪流行性腹泻(PED)已成为猪群的重要传染病,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以腹泻、呕吐、脱水为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PED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哺乳仔猪最易感,死亡率可高达100%,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PEDV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具有4个主要结构蛋白、16个非结构蛋白和1个辅助蛋白ORF3。自2010年以来,该病毒变异株传播范围不断扩大,流行趋势日益复杂,经典毒株(CV777)相关疫苗已无法提供有效保护。因此,开发更加安全、有效的疫苗已迫在眉睫。灭活疫苗安全性高,但需多次接种且保护效果不佳;弱毒疫苗免疫原性良好,但存在毒力返祖风险;亚单位疫苗不携带病毒其他蛋白结构,使用安全、价格便宜,但其免疫原性差;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可诱导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但安全性不足;重组细菌活载体疫苗能口服刺激机体黏膜免疫,并且载体具有佐剂作用,但其免疫效率不高;转基因植物疫苗安全稳定,但表达量低且研发周期长;核酸疫苗研发周期短、灵活性高,但安全性不高、外源基因易与宿主基因重组。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各类疫苗研究已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笔者就PED灭活疫苗、弱毒疫苗、亚单位疫苗、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重组细菌活载体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核酸疫苗进行综述,以期为PED的防治和新型疫苗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流行特点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达州市家畜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蕾 欧云文 +6 位作者 刘俐君 赵小波 唐慧伦 杨青 李成 高嵩 李清竹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27,共5页
为准确掌握2022年达州市家畜O型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 FMD)免疫效果,从辖区180个场(点)随机采集猪、牛和羊血清2 879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O型FMD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家畜O型FMD免疫抗体场(点)阳性率为88.8... 为准确掌握2022年达州市家畜O型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 FMD)免疫效果,从辖区180个场(点)随机采集猪、牛和羊血清2 879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O型FMD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家畜O型FMD免疫抗体场(点)阳性率为88.89%,样品阳性率为88.78%,均达到农业农村部规定标准。在不同种类家畜方面,牛场(点)阳性率和样品阳性率均最高,分别为93.94%和93.41%;在场(点)类型方面,屠宰环节的场(点)阳性率显著低于养殖环节(P<0.05),规模场(存栏量≥500头/只)的场(点)阳性率、样品阳性率均高于适度规模场(存栏量<500头/只)和散养户;在不同区域方面,通川区场(点)阳性率和样品阳性率均最高,渠县最低;在不同季节方面,场(点)阳性率最高为夏季(92.31%),而样品阳性率最高为冬季(90.76%);从不同生长阶段来看,种畜场(点)阳性率和样品阳性率均最高,分别为96.72%和92.62%。监测结果表明,达州市家畜O型FMD免疫效果较好,建立了有效的免疫保护屏障,可为进一步做好FMD科学防控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 O型 口蹄疫 免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3型四川株Cap蛋白的截短表达及其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8
作者 欧云文 潘琴 +5 位作者 汪洋 代军飞 任绍科 张洋 翟佳佳 张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56-3066,共11页
【目的】原核截短表达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PCV3)四川株Cap蛋白(1-197位氨基酸),并建立其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为PCV3血清学调查提供材料。【方法】以PCV3四川分离株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获得Cap蛋白编码基因片段... 【目的】原核截短表达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PCV3)四川株Cap蛋白(1-197位氨基酸),并建立其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为PCV3血清学调查提供材料。【方法】以PCV3四川分离株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获得Cap蛋白编码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30a-PCV3-Cap。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表达,Ni-NTA树脂亲和层析纯化,获得具有良好抗原性的重组Cap蛋白。基于纯化的重组Cap蛋白建立间接ELISA方法,确定最佳抗原包被浓度、待检血清最佳稀释比例、酶标抗体稀释比例和阴阳性临界值,对间接ELISA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相关性和符合率进行分析,并对2018-2022年采自川东北地区猪场的351份临床猪血清进行检测,分析该区域PCV3流行情况。【结果】试验成功构建pET30a-PCV3-Cap重组表达载体,实现重组Cap蛋白(1-197位氨基酸)的原核截短表达,蛋白大小约为26 ku,可与PCV3阳性猪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确定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1 ng/μL,待检血清最佳稀释比例为1∶100,酶标抗体稀释比例为1∶60000,阴阳性临界值D_(450 nm)为0.684;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与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和猪细小病毒1型(PPV1)阳性猪血清均不发生交叉反应,敏感度达1∶1600,批内变异系数和批间变异系数均<10%,与病毒中和试验(VNT)结果呈正相关,与Western blotting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95.8%;2018-2022年川东北地区的351份猪血清样品阳性率为7.12%。【结论】本研究成功截短表达了PCV3四川株Cap蛋白(1-197位氨基酸),建立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和符合率高的PCV3间接ELISA方法,为PCV3的血清学调查和检测试剂盒的开发提供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3型(PCV3) CAP蛋白 截短表达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猪轮状病毒的实验室诊断及VP7基因序列分析
9
作者 唐慧伦 欧阳璐 +1 位作者 李清竹 欧云文 《湖南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14-17,共4页
为确定湖南省怀化市某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原因,采用RT-PCR试验方法对病死仔猪肠道内容物及粪便进行流行性腹泻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检测,并对RT-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仔猪腹泻为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经... 为确定湖南省怀化市某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原因,采用RT-PCR试验方法对病死仔猪肠道内容物及粪便进行流行性腹泻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检测,并对RT-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仔猪腹泻为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经序列分析发现该毒株与G9亚型毒株位于同一分支上,且同源性最高,为95.8%,因此判断此次引起仔猪发病为G9型猪轮状病毒感染所致,为当前省内流行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腹泻 轮状病毒 实验室诊断 VP7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两种基因型双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勤 何博 +4 位作者 欧云文 刘俐君 杨磊 潘琴 张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29,共6页
为建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双重RT-PCR检测方法,根据BVDV-1(AF091605.1、KF501393.1、MK204904.1、MN513404.1和MG923683.1)和BVDV-2(AF502399.1、MG436782.1、AF145969.1、KC176777.1和MN513411.1)流行毒株5′-UTR保守序列设计2对... 为建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双重RT-PCR检测方法,根据BVDV-1(AF091605.1、KF501393.1、MK204904.1、MN513404.1和MG923683.1)和BVDV-2(AF502399.1、MG436782.1、AF145969.1、KC176777.1和MN513411.1)流行毒株5′-UTR保守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可同时检测BVDV-1和BVDV-2的双重RT-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重复性好、特异性强,可分别检测出BVDV-1和BVDV-2核酸,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V)、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猪瘟病毒(CSFV)均不发生交叉反应;最低检测量为1×103拷贝/μL和1×102拷贝/μL;对达州及周边地区的332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地区BVDV-1阳性率为7.83%,BVDV-2阳性率为0.90%,未检出BVDV-1和BVDV-2混合感染的临床样品。综上所述,建立的双重RT-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临床适用性,可用于BVDV的临床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 双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结构蛋白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欧云文 刘俐君 +3 位作者 代军飞 马炳 张永光 张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6-163,共8页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出血性的猪传染性疫病,给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ASFV 作为双股DNA 病毒,含有150-167 个开放阅读...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出血性的猪传染性疫病,给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ASFV 作为双股DNA 病毒,含有150-167 个开放阅读框(ORFs),编码200 余种蛋白质,其中结构蛋白约50 种。结构蛋白作为病毒颗粒的主要组分,在病毒吸附、侵入和复制等感染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综述了ASFV 结构蛋白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以期为ASFV 结构蛋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结构蛋白 致病机理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18年达州市羊布鲁氏菌病监测及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俐君 欧云文 +6 位作者 赵小波 王勤 张蕾 李清竹 黎丁箕 何丽霞 李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0-324,共5页
目的掌握达州市羊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情况,评估全市羊场布病净化的效果。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015—2018年达州市3199个场(户)的69630份羊血清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与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并以问卷形式对养殖场基本情... 目的掌握达州市羊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情况,评估全市羊场布病净化的效果。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015—2018年达州市3199个场(户)的69630份羊血清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与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并以问卷形式对养殖场基本情况、饲养管理、生物安全措施和养殖场相关人员对布病的知信行(KAPs)等进行调查。结果59个阳性场(户)共检出835份布病阳性血清,样品平均阳性率为1.20%(835/69630),场(户)平均阳性率为1.84%(59/3199),其中2015—2018年场(户)阳性率分别为6.31%、2.34%、0.85%和0.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3199,χ^2=66.415,P<0.05),样品阳性率分别为4.55%、1.90%、0.61%和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69630,χ^2=1121.088,P<0.01),均呈下降趋势;该地区除渠县外,其余6个县(市、区)不同规模的养殖场(户)均检出布病阳性样品,其中存栏量小于50只的场(户)阳性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3199,χ^2=0.497,P>0.05),达川区与其他区域场户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3199,χ^2=34.612,P<0.05);问卷调查发现近1年内引羊(OR=9.11,95%CI:1.08~77.29)等3个因素为主要风险因素。结论2015-2018年,达州市羊布病样品阳性率和场(户)阳性率均逐年下降,从外地引羊,以及业主对生物安全和布病的认知较差是该地区羊感染布鲁氏菌的主要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调查 血清学检测 达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4
13
作者 欧云文 代军飞 +4 位作者 马炳 张杰 邓辉祥 李潇 张欣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6-231,共6页
旨在制备猪圆环病毒2型(PCV2)Cap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以PCV2毒株(CAU0673)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目的片段大小约为702bp,构建pET30a-PCV2-Cap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对目的蛋白进行Ni-NTA树脂亲和层析纯化、复性,... 旨在制备猪圆环病毒2型(PCV2)Cap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以PCV2毒株(CAU0673)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目的片段大小约为702bp,构建pET30a-PCV2-Cap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对目的蛋白进行Ni-NTA树脂亲和层析纯化、复性,并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将纯化后的重组Cap蛋白与弗氏佐剂混匀乳化,经背部皮下多点注射4次,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成兔抗Cap蛋白多克隆抗体,采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验证兔抗血清特异性,并用间接ELISA测定抗血清抗体效价。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ET30a-PCV2-Cap构建正确;重组Cap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大小约为34kD,复性后重组Cap蛋白可与PCV2阳性猪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制备的多克隆抗体与PCV2重组Cap蛋白和全病毒抗原均可发生反应,ELISA抗体效价>1∶12800,显著高于商品化疫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CAP蛋白 多克隆抗体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O抗原与毒力基因检测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11
14
作者 罗干 邹宏 +6 位作者 任绍科 吴春霞 邹瑶 娄银莹 周洋 程方俊 郭建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3-721,共9页
【目的】探究荣昌、大足和隆昌三地鸭大肠杆菌分离株的O抗原、毒力基因及耐药性。【方法】将2014年—2021年鸭病料中分离得到的107株细菌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中划线进行培养纯化,通过16S rDNA基因扩增测序和生化试验进行细... 【目的】探究荣昌、大足和隆昌三地鸭大肠杆菌分离株的O抗原、毒力基因及耐药性。【方法】将2014年—2021年鸭病料中分离得到的107株细菌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中划线进行培养纯化,通过16S rDNA基因扩增测序和生化试验进行细菌鉴定,采用PCR技术对O抗原和16种毒力基因进行检测,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07株分离株鉴定为大肠杆菌;O抗原鉴定试验鉴定出9种O抗原,其中优势抗原为O78(37.00%)、O7(25.00%),O121和O145(均为15.00%),并检测到5株O78+O145和O7+O145融合株;共检测出11种毒力因子,其中强致病性毒力基因有Tsh基因(检出率为25.23%)、fyuA基因(检出率为31.78%)、estB基因(检出率为31.78%)、Vat基因(检出率为2.80%)、iucA基因(检出率为44.56%)。3种毒力基因ompA、yijP和ibeB的携带率最高,分别为100.00%、96.26%和85.98%;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米诺环素和多黏菌素最为敏感,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和克林霉素耐药,分离株均为多重耐药菌,30.00%的分离株表现为7重耐药。【结论】本研究鉴定到107株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其致病性和耐药性较强,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和耐药性检测发现大肠杆菌的致病力与其耐药性存在一定关系;O抗原检测发现了5株新型O抗原融合株,优势O抗原不断变化,说明西南地区大肠杆菌遗传结构正发生变化,可能存在新的菌体抗原。本研究结果为中国西南地区鸭大肠杆菌病防控及疫苗制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源大肠杆菌 O抗原 毒力基因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6型ORF 2基因的截短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
15
作者 欧云文 潘琴 +4 位作者 汪洋 代军飞 任绍科 张洋 张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87-2495,共9页
【目的】原核截短表达猪细小病毒6型(Porcine parvovirus type 6,PPV6)ORF 2基因,并制备PPV6 VP1(348 aa-675 aa)蛋白多克隆抗体,为后续研究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材料。【方法】以PPV6分离毒株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获得ORF 2截短基因... 【目的】原核截短表达猪细小病毒6型(Porcine parvovirus type 6,PPV6)ORF 2基因,并制备PPV6 VP1(348 aa-675 aa)蛋白多克隆抗体,为后续研究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材料。【方法】以PPV6分离毒株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获得ORF 2截短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30a-PPV6-ORF2。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表达,Ni-NTA树脂亲和层析纯化,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纯化后重组蛋白。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与弗氏佐剂混匀乳化,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Western blotting、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间接ELISA鉴定免疫兔血清特异性。【结果】成功构建了pET30a-PPV6-ORF2重组表达载体,原核截短表达了PPV6 VP1(348 aa-675 aa)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PPV6 VP1(348 aa-675 aa)蛋白大小约为40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该蛋白可与PPV6阳性猪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Western blotting间接与ELISA结果显示,纯化后免疫兔血清与PPV6全病毒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抗体效价为1∶25600;IFA鉴定结果表明,PPV6 VP1(348 aa-675 aa)蛋白兔源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本研究成功原核截短表达了PPV6 ORF 2基因并制备了兔抗PPV6 VP1(348 aa-675 aa)蛋白多克隆抗体,为PPV6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和PPV6 VP1蛋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6型(PPV6) ORF 2基因 截短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