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平衡饲粮对1~30日龄清远麻鸡生长性能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欧建存 黄健 +5 位作者 丘婷 岑明珠 郑朝军 王文河 黄威龙 张辉华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9-1010,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平衡饲粮对1~30日龄清远麻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清远麻鸡母鸡960只,按照体重无差异原则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平衡饲粮对1~30日龄清远麻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清远麻鸡母鸡960只,按照体重无差异原则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蛋白质水平为21%),3个试验组(A、B、C组)分别饲喂较基础饲粮蛋白质水平降低1%、2%、3%的试验饲粮(蛋白质水平为分别为20%、19%、18%)。试验饲粮通过添加晶体氨基酸保持与基础饲粮一致的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色氨酸、缬氨酸比值。试验期为30 d。结果显示:1)低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平衡饲粮对清远麻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2)C组清远麻鸡30日龄的粗蛋白质、粗灰分及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A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试验组的十二指肠绒隐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低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平衡饲粮对清远麻鸡1~30日龄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饲粮蛋白质水平降低1%或2%并平衡必需氨基酸,可显著改善清远麻鸡30日龄十二指肠组织形态;饲粮蛋白质水平降低3%并平衡必需氨基酸,可显著改善清远麻鸡30日龄十二指肠和空肠组织形态,并显著提高粗蛋白质、粗灰分及磷的表观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质饲粮 必需氨基酸平衡 清远麻鸡 生长性能 肠道组织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必需氨基酸平衡低蛋白质饲粮对31~60日龄清远麻鸡生长、养分消化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2
作者 欧建存 黄健 +5 位作者 丘婷 岑明珠 郑朝军 王文河 黄威龙 张辉华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2-1112,共11页
【目的】研究7种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平衡低蛋白质饲粮对31~60日龄清远麻鸡生长及消化功能的影响,探讨低蛋白质饲粮在清远麻鸡上的应用。【方法】选取31日龄健康清远麻鸡960只(母),... 【目的】研究7种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平衡低蛋白质饲粮对31~60日龄清远麻鸡生长及消化功能的影响,探讨低蛋白质饲粮在清远麻鸡上的应用。【方法】选取31日龄健康清远麻鸡960只(母),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对照组鸡饲喂基础饲粮(CON,粗蛋白质水平为17.5%),试验组鸡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降低至16.5%(A组)、15.5%(B组)和14.5%(C组)的饲粮(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水平同对照组),试验期为30 d。60日龄时称重、采血、屠宰取样,测定清远麻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肠道组织形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①试验组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B组鸡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③对于十二指肠,3个试验组鸡隐窝深度均显著升高(P<0.05),A和B组鸡绒隐比均显著降低(P<0.05);对于空肠,C组鸡绒毛高度显著升高(P<0.05),B组鸡隐窝深度显著升高(P<0.05),绒隐比显著降低(P<0.05);对于回肠,A组鸡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平衡7种必需氨基酸的条件下,饲粮中粗蛋白质水平降低至16.5%、15.5%、14.5%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清远麻鸡肠道组织形态的发育,但对生长性能、血清生化等指标无明显负面影响。综合考虑,清远麻鸡氨基酸平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以15.5%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质饲粮 氨基酸平衡饲粮 清远麻鸡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肠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0日龄清远麻鸡代谢能和粗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3
作者 李欢 欧建存 +7 位作者 黄健 柒启恩 朱翠 龙丽娜 冯鑫 王文河 黄威龙 张辉华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95-3606,共12页
[目的]探究1~30日龄清远麻鸡代谢能和粗蛋白质的需要量,[方法]选取2 160只健康且体重相近的1日龄雌性清远麻鸡随机分为9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采用3(代谢能水平)×3 (粗蛋白质水平)双因素设计,代谢能水平分别设为12.77、1... [目的]探究1~30日龄清远麻鸡代谢能和粗蛋白质的需要量,[方法]选取2 160只健康且体重相近的1日龄雌性清远麻鸡随机分为9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采用3(代谢能水平)×3 (粗蛋白质水平)双因素设计,代谢能水平分别设为12.77、12.35、11.93 MJ/kg,粗蛋白质水平分别设为21.5%、20.5%、19.5%。试验为期30 d,计算清远麻鸡1~30日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以及料重比。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随机挑选5只鸡,2只取血样和胸肌,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和胸肌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剩余3只测定体成分与能量、粗蛋白质沉积率。[结果](1)饲粮代谢能水平由12.77 MJ/kg降至11.93 MJ/kg,清远麻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随着代谢能水平升高而下降(P<0.05)。高代谢能组清远麻鸡平均日采食量及低代谢能组的终末体重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2)血清分析发现,高代谢能组清远麻鸡的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低代谢能组(P<0.05),而当代谢能水平降低至11.93 MJ/k时,血清中尿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当饲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至19.5%时,血清中尿酸含量也显著降低(P<0.05)。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水平对清远麻鸡血清总胆固醇和尿酸含量存在交互作用(P<0.05)。(3)代谢能水平由12.77 MJ/kg降至11.93 MJ/kg,清远麻鸡胸肌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4)在体成分方面,当代谢能水平由12.77 MJ/kg降至11.93 MJ/kg时,清远麻鸡机体的能量及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质水平降至最低时,机体粗脂肪含量也显著降低(P<0.05)。(5)随着代谢能水平的降低,清远麻鸡能量及粗蛋白质的沉积率逐级显著减少(P<0.05)。高和中等水平粗蛋白质组清远麻鸡能量和粗蛋白质沉积率显著高于低水平粗蛋白质组(P<0.05)。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水平对清远麻鸡能量、粗蛋白质沉积率均有交互作用(P<0.05),当代谢能水平最高,粗蛋白质水平越低时,粗蛋白质的沉积率越高。(6)结合BW^(0.75)和ADG建立清远麻鸡代谢能和粗蛋白质需要量模型,得到1~30日龄清远麻鸡代谢能与粗蛋白质需要量分别为12.28 MJ/kg和20.07%。[结论]1~30日龄清远麻鸡生长性能受饲粮代谢能水平主导,而饲粮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水平共同影响血清生化指标及体成分,且存在交互作用。结合需要量模型,得到1~30日龄清远麻鸡代谢能与粗蛋白质需要量分别为12.28 MJ/kg和2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远麻鸡 粗蛋白质需要量 代谢能需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鸡住白细胞虫病并发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
4
作者 黄威龙 王永龙 +1 位作者 陈建红 张济培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3年第5期19-20,共2页
本文报道了广东某地一群16日龄土鸡发生卡氏白细胞虫病及疑似并发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情况。该群小鸡发病急,死亡快。卡氏白细胞虫感染病灶在全身广泛分布,同时见胸肌、腿肌和法氏囊出血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变。对发病小鸡群采用磺胺类药物... 本文报道了广东某地一群16日龄土鸡发生卡氏白细胞虫病及疑似并发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情况。该群小鸡发病急,死亡快。卡氏白细胞虫感染病灶在全身广泛分布,同时见胸肌、腿肌和法氏囊出血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变。对发病小鸡群采用磺胺类药物和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抗体治疗,控制了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鸡 卡氏住白细胞虫病 传染性法氏囊病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0日龄清远麻鸡饲粮代谢能与粗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5
作者 李本宽 欧建存 +7 位作者 黄健 柒启恩 朱翠 龙丽娜 冯鑫 王文河 黄威龙 张辉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25年第8期5225-5237,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31~60日龄清远麻鸡饲粮代谢能与粗蛋白质需要量,为清远麻鸡精准饲养提供依据。试验采用3×3试验设计,设高(12.98 MJ/kg)、中(12.56 MJ/kg)、低(12.14 MJ/kg)3个代谢能水平和高(18.5%)、中(17.5%)、低(16.5%)3个粗蛋... 本试验旨在研究31~60日龄清远麻鸡饲粮代谢能与粗蛋白质需要量,为清远麻鸡精准饲养提供依据。试验采用3×3试验设计,设高(12.98 MJ/kg)、中(12.56 MJ/kg)、低(12.14 MJ/kg)3个代谢能水平和高(18.5%)、中(17.5%)、低(16.5%)3个粗蛋白质水平,共配制9种试验饲粮。选取2160只31日龄的健康清远麻母鸡,按体重一致原则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1)饲粮代谢能水平对末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高代谢能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中、低代谢能组(P<0.05),料重比则显著低于中、低代谢能组(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末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表现为高代谢能组显著高于中、低代谢能组(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血清中白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表现为低粗蛋白质组显著高于中粗蛋白质组(P<0.05)。饲粮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水平对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素氮含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饲粮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水平对胸肌粗蛋白质与粗脂肪含量以及空体总能、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4)饲粮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水平对能量和蛋白质沉积率均有显著影响,且二者对能量和蛋白质沉积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其中高代谢能高粗蛋白质组的能量和蛋白质沉积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本试验条件下,根据试验数据建立的31~60日龄清远麻鸡每日代谢能和粗蛋白质需要量模型为ME_(i)=3.6937×BW^(0.75)+12.1656×ADG和CP_(i)=0.0218×BW^(0.75)+0.3474×ADG(ME_(i)为每日代谢能需要量;CP_(i)为每日粗蛋白质需要量;BW^(0.75)为代谢体重;ADG为平均日增重)根据上述模型和平均日采食量,计算得出31~60日龄清远麻鸡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需要量分别为12.49 MJ/kg和16.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远麻鸡 代谢能 粗蛋白质 蛋白质沉积率 能量沉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