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饮水氟暴露对成年男性血清睾酮及雄激素结合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崔蕊蕊 丁中 +7 位作者 崔留欣 杨如璞 席豫 程学敏 任丽君 段丽菊 后加祥 巴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0-753,共4页
目的:探讨男性睾酮(T)及雄激素结合蛋白(ABP)与饮水氟暴露的关系。方法:应用现况调查研究,在河南省某县随机选择7个村庄作为调查点,分别为高氟村2个、改水村2个和对照村3个;采集各调查点生活饮用水。整群抽取所选调查点本地出生的... 目的:探讨男性睾酮(T)及雄激素结合蛋白(ABP)与饮水氟暴露的关系。方法:应用现况调查研究,在河南省某县随机选择7个村庄作为调查点,分别为高氟村2个、改水村2个和对照村3个;采集各调查点生活饮用水。整群抽取所选调查点本地出生的18~50岁男性作为调查对象,分别采集晨尿和空腹静脉血。应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饮用水和尿中氟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ABP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T。结果:高氟组饮水氟浓度为(2.44±1.88)mg/L,高于对照组的(0.37±0.15)mg/L和改水组的(0.36±0.30)mg/L(F=12.289,P〈0.001)。高氟组尿氟浓度为(2.49±1.40)mg/L,高于对照组的(1.04±0.49)mg/L及改水组的(1.38±0.67)mg/L(F=71.563,P〈0.001),改水组亦高于对照组(P〈0.05)。高氟组血清ABP含量为(16.01±10.83)nmol/L,低于对照组的(27.94±31.90)nmol/L及改水组的(22.42±28.12)nmol/L(F=28.807,P〈0.001)。对照组、改水组、高氟组血清T含量为(4.31±1.30)、(4.42±1.37)和(4.74±2.17)n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68,P=0.765)。在对照组和改水组中,血清T含量与年龄呈负相关(β=-0.238、-0.262,P均〈0.05)。结论:环境氟暴露可影响男性血清AB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结合蛋白 睾酮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东农村地区成人低中度氟暴露、握力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姜楠 孙仁杰 +8 位作者 张洛铭 AFRIM Francis Kojo 段雷振 张艳丽 马军 朱静媛 左其亭 巴月 周郭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探讨豫东农村地区成人低中度氟暴露、握力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于2017年4~5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河南开封市某县585名成人为调查对象开展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样本收集获得研究对象的基本人口学资料以及生物... 目的:探讨豫东农村地区成人低中度氟暴露、握力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于2017年4~5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河南开封市某县585名成人为调查对象开展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样本收集获得研究对象的基本人口学资料以及生物样本。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尿氟质量浓度,利用苦味酸比色法测定尿肌酐。分别使用超声骨密度仪、Jamar握力计测量研究对象骨密度(T)及握力。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氟暴露、握力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尿氟与骨密度无相关关系(P>0.05)。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年龄、性别、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值)后,握力每增加1.0 kg,T值增加0.02(95%CI为0.01~0.03),研究对象发生骨质异常总风险降低5%(95%CI为1%~10%),患骨质疏松的风险降低8%(95%CI为2%~13%)。握力和尿氟对骨密度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P交互=0.099)。结论:在低中度氟暴露地区,成人握力与骨密度呈正相关,低中度氟暴露可能对高握力人群骨密度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握力 骨密度 骨质疏松 成人 豫东 农村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病区成人血清钙、镁含量与卵泡刺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周郭育 巩飚 +8 位作者 赵明旭 杨如璞 丁中 程学敏 周桐 李世宏 段丽菊 崔留欣 巴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3-48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氟暴露水平地区汉族人群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基因rs1394205多态性与血清钙、镁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分别在氟病区(305例)、改水区(250例)和对照区(465例)选择居住5 a以上18-55岁者为观察人群,采用... 目的:探讨不同氟暴露水平地区汉族人群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基因rs1394205多态性与血清钙、镁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分别在氟病区(305例)、改水区(250例)和对照区(465例)选择居住5 a以上18-55岁者为观察人群,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FSHR基因rs1394205多态性;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人群尿氟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钙、镁含量。结果:不同氟暴露组男性人群之间血清钙、镁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13、6.553,P均〈0.05),不同氟暴露组女性人群之间血清钙、镁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60、6.879,P均=0.001)。男性人群中,携带AG基因型者改水组血清钙含量低于对照组和病区组,携带GG基因型者改水组血清镁含量低于对照组和病区组(P均〈0.05)。女性人群中,携带AA、AG基因型者改水组血清镁含量低于对照组和病区组(P均〈0.05)。结论:氟暴露和FSHR基因rs1394205多态性的相互作用可能影响人群血清钙、镁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刺激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暴露儿童ERα基因甲基化水平与氟斑牙及血清钙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科妍 崔蕊蕊 +4 位作者 丁中 崔留欣 赵明旭 程学敏 巴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7-630,共4页
目的:分析雌激素受体α( ERα)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儿童氟斑牙及血清钙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某县氟病区2所小学8~12岁儿童174人,采用Dean分级法对儿童氟斑牙进行分级,并依据病情分为正常组(n=8... 目的:分析雌激素受体α( ERα)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儿童氟斑牙及血清钙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某县氟病区2所小学8~12岁儿童174人,采用Dean分级法对儿童氟斑牙进行分级,并依据病情分为正常组(n=85)、轻度组(n=53)和中重度组(n=36)。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钙含量,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尿氟含量,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ERα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结果:中重度组男性儿童ERα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2.61±0.95)%,高于正常组儿童的(1.89±0.74)%和轻度组儿童的(1.99±0.89)%(P均<0.05);3组女性儿童ERα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85, P=0.559)。 ERα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与血清钙水平呈负相关(r=-0.172,P=0.024)。结论:ERα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可能与儿童氟斑牙患病程度有关,且存在性别差异;ERα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血清钙水平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斑牙 雌激素受体Α DNA甲基化 血清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暴露与成人血清肌酐、尿素氮和尿酸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利花 马军 +4 位作者 高明慧 周郭育 朱静媛 黄辉 巴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1-616,共6页
目的:探讨氟暴露与成人血清肌酐、尿素氮和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河南省通许县6个村庄为调查点,整群抽取当地居住年限大于5年的18~60岁人群为调查对象。利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和苦味酸法分别测定尿氟和尿肌酐含量,并以尿肌酐作... 目的:探讨氟暴露与成人血清肌酐、尿素氮和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河南省通许县6个村庄为调查点,整群抽取当地居住年限大于5年的18~60岁人群为调查对象。利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和苦味酸法分别测定尿氟和尿肌酐含量,并以尿肌酐作为协变量调整尿氟。随后根据尿氟浓度将调查对象分为高氟暴露组(n=278)和对照组(n=849)。采用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调查对象血清中肌酐、尿素氮和尿酸水平。将调查对象按尿氟浓度的四分位间距分成4组,以评估血清肌酐、尿素氮和尿酸随尿氟增加的变化趋势。结果:高氟暴露组人群血清尿素氮[(5.65±1.44)vs(5.19±1.33)mmol/L]及尿酸水平[(281.82±76.78)vs(266.08±79.16)μmol/L]均高于对照组人群(P均<0.05)。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无论性别分层与否,人群血清尿素氮水平均与尿氟浓度呈正相关(P均<0.05);而血清尿酸水平仅与女性尿氟浓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氟暴露可引起成人血清尿素氮、尿酸水平改变,且一定程度上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暴露 成人 肾脏 肌酐 尿素氮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病区成人雌激素受体α基因PvuⅡ多态性与骨组织异常的关系
6
作者 段雷振 杨跃进 +7 位作者 周桐 崔留欣 丁中 李世宏 程学敏 赵明旭 周郭育 巴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α基因PvuⅡ多态性与氟暴露地区成人骨组织异常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氟病区及对照区选择当地出生或居住5 a以上18~55岁的人群为观察对象;采用PCR-RFLP法分析ERα基因PvuⅡ多态性;采用X线检查...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α基因PvuⅡ多态性与氟暴露地区成人骨组织异常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氟病区及对照区选择当地出生或居住5 a以上18~55岁的人群为观察对象;采用PCR-RFLP法分析ERα基因PvuⅡ多态性;采用X线检查两区人群骨组织改变。结果:暴露组和对照组人群骨组织异常率分别为65.34%和4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pp基因型为参照,暴露组携带Pp/PP人群骨组织异常的危险性增高(PR=1.087,95%CI=1.053~1.437或PR=1.145,95%CI=1.104~1.318)。结论:携带ERαPvuⅡPp/PP基因型可能增加骨组织对氟暴露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