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雨-干燥交替作用下泥质岩耐崩解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6221-6227,共7页
泥质岩在自然界频繁的降雨-干燥交替作用下发生崩解,从而引发一系列地质灾害。为了进一步研究泥质岩的崩解特性,采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模拟自然界中降雨的实际环境,对江西省赣南地区的泥质岩制成4种不同块度的试样,开展干湿循环作用下... 泥质岩在自然界频繁的降雨-干燥交替作用下发生崩解,从而引发一系列地质灾害。为了进一步研究泥质岩的崩解特性,采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模拟自然界中降雨的实际环境,对江西省赣南地区的泥质岩制成4种不同块度的试样,开展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室内崩解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百分含量关系曲线呈现出3种变化趋势,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不同粒径百分含量不断减小、先增大后减小以及不断增大;在试样各粒组百分含量关系曲线中,不同循环次数条件下,曲线都存在一个明显的峰值,且基本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峰值前,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曲线的位置逐渐向下移动;而在峰值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曲线的位置则逐渐的向上移动。块度较大的泥质岩崩解后各粒组累计百分含量与粒径的关系曲线呈"S"形,而块度较小的泥质岩崩解后则为双曲线形。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不断增加,泥质岩崩解物各粒组累计百分含量关系曲线逐渐向着较小粒径的方向整体发生移动;各曲线之间的空隙不断减小,最后基本重合,反映出泥质岩的崩解速率逐渐减小且最后趋于稳定。推导了基于优化级配方程的相对耐崩解性指数,并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随着试样块度的不断增大,其耐崩解性指数与相对耐崩解性指数均不断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解 泥质岩 降雨 干湿循环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环境下块度对泥质岩崩解能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6期10894-10899,共6页
为了研究块度不同对泥质岩崩解特性的影响,采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模拟自然界中降雨的实际环境,对江西省赣南地区的泥质岩制成80~70、70~60、60~50、50~40 mm 4种不同块度的试样,开展了模拟降雨与干燥条件下的崩解试验,并对其崩解的能... 为了研究块度不同对泥质岩崩解特性的影响,采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模拟自然界中降雨的实际环境,对江西省赣南地区的泥质岩制成80~70、70~60、60~50、50~40 mm 4种不同块度的试样,开展了模拟降雨与干燥条件下的崩解试验,并对其崩解的能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样各粒组百分含量关系曲线中,不同循环次数条件下,曲线都存在一个明显的峰值,曲线基本表现出先增加至峰值而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峰值逐渐向粒径减小的方向发生移动。在峰值前,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曲线的位置逐渐向下移动;而在峰值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曲线的位置则逐渐向上移动。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各粒组百分含量曲线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且最后4次干湿循环条件下各粒组百分含量曲线非常接近,表明泥质岩的崩解逐渐趋于稳定。分析了岩石崩解过程累计新增比表面积与循环次数的变化关系,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各试样累计新增比表面能在循环次数较小时先迅速增大,在第2次干湿循环之后增速逐渐放缓,最后基本达到稳定。随着试样块度的逐渐增加,试样累计新增表面能逐渐减小。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求得了累计新增比表面能与循环次数的关系式,并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解 泥质岩 降雨 能量耗散 干湿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条件下泥质岩崩解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8-120,124,共4页
针对泥质岩遇水易发生崩解的特点,采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模拟自然界中降雨的实际环境,将泥质岩制成不同块度的试样,开展了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室内崩解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不同粒径百分含量关系曲线呈现出不断减小、... 针对泥质岩遇水易发生崩解的特点,采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模拟自然界中降雨的实际环境,将泥质岩制成不同块度的试样,开展了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室内崩解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不同粒径百分含量关系曲线呈现出不断减小、先增大后减小及不断增大3种变化趋势。分析了泥质岩矿物组成对其崩解特性的影响,采用优化级配方程描述了泥质岩崩解物的级配曲线,其相关系数都在0.98以上,且曲线与试验散点非常接近,验证了优化级配方程对泥质岩崩解物级配描述的适用性。推导了基于优化级配方程的相对耐崩解性指数,并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两者非常接近,从而验证了推导模型的正确性。随着试样块度的不断增大,其耐崩解性指数与相对耐崩解性指数均不断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解 泥质岩 降雨 干湿循环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