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胸径法预测儿童心脏体积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建华 孙绪荣 +4 位作者 王衡 隗开玉 朱荣风 李瑾 李生楷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49-51,共3页
用胸径法预测儿童心脏体积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王建华,孙绪荣,王衡新疆泽普石油医院隗开玉,朱荣风,李瑾,李生楷本文测量了703例3~7岁维吾尔族、汉族儿童心脏体积和15个胸廓径线,建立了用胸径线预测心脏体积的方程,并... 用胸径法预测儿童心脏体积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王建华,孙绪荣,王衡新疆泽普石油医院隗开玉,朱荣风,李瑾,李生楷本文测量了703例3~7岁维吾尔族、汉族儿童心脏体积和15个胸廓径线,建立了用胸径线预测心脏体积的方程,并与传统的体表面积法方程比较,证实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体积 儿童 胸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中肠扭转影像及临床诊断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陈瑞刚 朱笑年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中肠扭转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诊断意义。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手术证实的新生儿中肠扭转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摄胸腹部正立卧位片和腹部侧位片,45例行上消化道造影,7例行钡灌肠;2007年1月后有20例同时做超声检... 目的:探讨新生儿中肠扭转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诊断意义。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手术证实的新生儿中肠扭转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摄胸腹部正立卧位片和腹部侧位片,45例行上消化道造影,7例行钡灌肠;2007年1月后有20例同时做超声检查,1例行CT检查。结果:53例患儿首先摄腹部平片,8例显示双泡征,8例见局限性右中上腹及中上腹管状、狭细、小跨度充气小肠肠管伴肠壁增厚,下腹部肠管内充气量少;28例(其中18例连续复查)见充气肠管少且分布不均,9例示广泛充气扩张壁厚肠段,腔内有浅液平。45例行上消化道造影均见造影剂通过受阻十二指肠与空肠交界处的狭窄由鸟喙状过渡为呈螺旋形向下行走。7例行钡灌肠,盲肠移位5例。超声检查诊断率约60%。1例做CT检查见肠系膜漩涡征。结论:腹部平片简便易行且能迅速提供肠道气体的异常信息,配合上消化道造影是临床诊断本病的首诊检查方法,但腹部X线表现须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表现和动力性肠梗阻相鉴别,钡灌肠、超声、CT可辅助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扭转 婴儿 新生 放射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直肠和乙状结肠比值的测量及其意义
3
作者 贺新民 王建华 邢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X线测量直肠和乙状结肠比值及其意义,提高对新生儿不典型巨结肠病的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X线测量先天性巨结肠病14例、非先天性巨结肠病22例的直肠和乙状结肠正侧位的最大横径R和S,并计算其比值(R/S)。结果:先天性巨结肠病组... 目的:探讨X线测量直肠和乙状结肠比值及其意义,提高对新生儿不典型巨结肠病的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X线测量先天性巨结肠病14例、非先天性巨结肠病22例的直肠和乙状结肠正侧位的最大横径R和S,并计算其比值(R/S)。结果:先天性巨结肠病组的R/S比值,正位:0.625±0.227;侧位:0.586±0.292。非先天性巨结肠病组的R/S比值,正位:1.056±0.254,侧位:0.997±0.291。非先天性巨结肠病组的R/S比值明显大于先天性巨结肠病组。结论:新生儿直肠和乙状结肠正侧位的横径的比值约为0.6时,对于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先天性巨结肠 直肠和乙状结肠的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