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素序贯疗法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川崎病的效果
1
作者 丁建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345-348,共4页
目的观察激素序贯疗法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川崎病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22年1—12月医院收治的100例经免疫球蛋白治疗无应答的川崎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观察激素序贯疗法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川崎病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22年1—12月医院收治的100例经免疫球蛋白治疗无应答的川崎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激素序贯疗法。观察患儿症状消退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WBC)]、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12周,记录心血管损害情况。结果观察组各主要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RP、ESR、WBC、MMP-9、VEGF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周,观察组心血管损害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素序贯疗法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免疫球蛋白无应答的患儿,可促进症状改善,减轻炎症反应,降低MMP-9、VEGF表达,降低心血管损害风险,安全性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儿童 免疫球蛋白 激素序贯疗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A和DAE方案用于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治疗远期疗效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董静 赵亚楠 +2 位作者 张秀英 高慧 罗继霞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6期98-99,共2页
目的 对比分析柔红霉素+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DHA)和柔红霉素+阿糖胞苷+依托泊苷(DAE)方案用于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接诊的82例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按照随机... 目的 对比分析柔红霉素+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DHA)和柔红霉素+阿糖胞苷+依托泊苷(DAE)方案用于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接诊的82例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DHA组和DAE组,每组患者均为41例。DHA组采用如下治疗方法 :40-45mg/m^(2)柔红霉素,2-2.5mg/m^(2)高三尖杉酯碱,100-150mg/m^(2)阿糖胞苷静脉;DAE组采用如下的治疗方案:40-45mg/m^(2)柔红霉素,100-150mg/m^(2)阿糖胞苷;100mg/m^(2)依托泊苷。两种治疗方案的周期均为28天,保证连续治疗2个疗程,而且跟随观察2年。记录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达到正常值时间等数据,以及在治疗阶段产生的不良反应,来进行比较两组患儿的远期疗效。结果 DHA组患者治疗临床结果 有效率(65.85%)明显高于DAE组患者(43.9 0%,P<0.05);DHA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达到正常值的时间均短于DAE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DHA方案在治疗儿童患者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方面的远期治疗效果方面,优于DAE方案,可以有效延长儿童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身体水平,具有临床应用的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儿童 DHA DAE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在儿童癫痫持续状态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楠 张梦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第4期15-16,27,共3页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在儿童癫痫持续状态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以我院儿科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癫痫持续状态患儿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地西泮和苯巴比妥联合治疗,观察组进行咪达唑仑(MDZ)静脉推注给药,待病...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在儿童癫痫持续状态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以我院儿科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癫痫持续状态患儿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地西泮和苯巴比妥联合治疗,观察组进行咪达唑仑(MDZ)静脉推注给药,待病情稳定后进行输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情况,血清中神经肽Y(NPY)、甘丙肽(GAL)、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S100B蛋白的含量,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起效快,且病情控制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中NPY、GAL、BDNF、S100B含量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PY、GAL、BDNF、S100B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50%,对照组为85.00%,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要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SE患儿采取MDZ静脉注射比地西泮和苯巴比妥联合治疗效果要好,具有高疗效、低副作用的优点,且起效时间短,用药量少,预后良好,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地西泮 苯巴比妥 癫痫持续状态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董静 张秀英 +1 位作者 赵亚楠 安小康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41-43,共3页
目的 探究雾化吸入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RSVP)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RSVP患儿6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n=38)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n=30)另外给予雾... 目的 探究雾化吸入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RSVP)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RSVP患儿6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n=38)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n=30)另外给予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肺功能、免疫功能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PEF、FVC、FEV1、CD3+、CD4+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CD8+、IL-6、PCT、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于RSVP患儿,采用雾化吸入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临床疗效较佳,能明显提高患儿的肺功能及免疫功能,有效降低患儿机体的炎症反应,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吸入 干扰素α2b注射液 RSVP 临床疗效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5
作者 靳宁超 胡青青 杨双杰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75-80,共6页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11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8例。两组均予以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此基础上参照组予以氢化可的松治疗,研究组予以乙酰...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11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8例。两组均予以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此基础上参照组予以氢化可的松治疗,研究组予以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 d后,T细胞亚群、血清炎症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CD3^(+)、CD4^(+)/CD8^(+)均高于参照组,CD8^(+)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氢化可的松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可改善机体炎症状态、提高免疫力、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半胱氨酸 琥珀酸氢化可的松 支原体肺炎 T细胞亚群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阿昔洛韦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治疗作用
6
作者 靳宁超 胡青青 杨双杰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179-184,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与阿昔洛韦联合治疗疱疹性咽峡炎(HA)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8例HA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54例。单药治疗组予以阿昔洛韦治疗,联...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与阿昔洛韦联合治疗疱疹性咽峡炎(HA)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8例HA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54例。单药治疗组予以阿昔洛韦治疗,联合治疗组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心肌损伤指标、炎性因子和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6.30%,高于单药治疗组的85.19%,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单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联合治疗组心肌损伤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及CD3+低于单药治疗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及CD4+高于单药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6%,与单药治疗组5.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与阿昔洛韦联合治疗HA患儿有助于抑制炎性反应,恢复心肌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性咽峡炎 重组人干扰素Α2B 阿昔洛韦 炎性因子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伸护理服务在癫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祁睿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8期1503-1504,共2页
目的观察延伸护理服务在癫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开封市儿童医院86例癫痫患儿,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延伸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癫痫... 目的观察延伸护理服务在癫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开封市儿童医院86例癫痫患儿,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延伸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癫痫患儿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IE-31)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较对照组高,发作担忧、药物影响较对照组低(均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93.02%(40/43)]较对照组[76.74%(33/43)]高(P<0.05)。结论延伸护理服务应用于癫痫患儿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延伸护理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马新影 郭蓓 王琳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6期123-124,共2页
目的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外科围手术期间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100例,按照是否实行FCC,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外科围手术期间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100例,按照是否实行FCC,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护理质量,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两组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数据,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观察期间,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以及对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间采用FCC能有效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及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这不仅减少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院声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护理 先心病 围术期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低血糖与脑易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晴晴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12期19-20,共2页
目的评价新生儿低血糖与脑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我院收治的新生儿低血糖症患儿,通过脑部MRI检查,根据其是否有脑部损伤将100患儿分为脑损伤组(n=34)和无脑损伤组(n=66)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血糖水平、低血糖的持续时间、首次... 目的评价新生儿低血糖与脑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我院收治的新生儿低血糖症患儿,通过脑部MRI检查,根据其是否有脑部损伤将100患儿分为脑损伤组(n=34)和无脑损伤组(n=66)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血糖水平、低血糖的持续时间、首次诊断的时间以及血清学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新生儿低血糖与脑易损性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新生儿血糖水平首次诊断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损伤组新生儿血糖水平显著低于无脑损伤组,而低血糖的持续时间、脐带血GFAP、MBP、NSE和S100水平则显著高于无脑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结果表明,新生儿低血糖与脑易损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新生儿低血糖与脑易损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及时监测新生儿的血糖,有利于提升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低血糖 脑易损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措施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蓓 马新影 翟晓楠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7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380例在开封市儿童医院进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分为常规护理组(190例)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组(190例)。制定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 目的探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380例在开封市儿童医院进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分为常规护理组(190例)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组(190例)。制定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比于常规护理组,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的护理质量、患儿家庭满意度均显著提高。另外,家庭参与的护理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符合儿童护理的特点,对护理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还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中借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 护理模式 小儿扁桃体切除术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0”健康教育模式在新生儿巨结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邵丽 张爱玲 +4 位作者 张伟 李莉 马艳玲 霍春梅 张林娜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3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360"健康教育模式在新生儿巨结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巨结肠保守治疗患儿43例为观察组,均接受"360"健康教育。另选取2013年1月—12月巨结肠保守治疗患儿41例为对照组,均接... 目的探讨新型"360"健康教育模式在新生儿巨结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巨结肠保守治疗患儿43例为观察组,均接受"360"健康教育。另选取2013年1月—12月巨结肠保守治疗患儿41例为对照组,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儿家属预手术期家庭护理能力、患儿术前一般情况及术前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预手术期家庭护理能力(91.22±1.93)分,高于对照组的(76.83±2.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术前年龄、体质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营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前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为2.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51%(P<0.05)。结论 "360"健康教育模式由医、护、患三方共同参与,有效提升新生儿巨结肠保守治疗患儿家属的家庭护理能力,为患儿术前准备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新生儿巨结肠 保守治疗 护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