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盛铃期补施钾肥对不同群体棉花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0
1
作者 李伶俐 马宗斌 +3 位作者 张东林 杜远仿 房卫平 谢德意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2-666,共5页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中期(7月28日)补施75 kg/hm^2钾肥对去叶枝常规密度群体和留叶枝稀植大棵群体后期棉花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类型棉花群体中期补施钾肥,均能延缓叶片衰老,保持生育后...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中期(7月28日)补施75 kg/hm^2钾肥对去叶枝常规密度群体和留叶枝稀植大棵群体后期棉花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类型棉花群体中期补施钾肥,均能延缓叶片衰老,保持生育后期有较高的叶面积,并能显著提高棉花生育后期主茎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效率、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和气孔导度Cs;显著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从而提高了后期群体和叶片对光能的利用;有效地增加了总铃数和铃重,使子棉产量提高8.9%~9.3%,纤维比强度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肥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产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叶片衰老特性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伶俐 房卫平 +3 位作者 谢德意 马宗斌 杜远仿 张东林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9-285,共7页
研究了大田条件下15个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叶片衰老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扩展期叶片的SOD活性和MDA含量较高,以后又下降,而POD活性较平稳;中期叶片的SOD、POD活性和MDA含量均不断提高,叶绿素含量高,光合速率强;后期叶片的POD活性... 研究了大田条件下15个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叶片衰老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扩展期叶片的SOD活性和MDA含量较高,以后又下降,而POD活性较平稳;中期叶片的SOD、POD活性和MDA含量均不断提高,叶绿素含量高,光合速率强;后期叶片的POD活性和MDA含量继续提高,SOD活性出现两种变化趋势:一种是继续升高或保持平稳,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衰减慢;一种是显著下降,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下降快。品种间生理指标相关分析表明,后期叶片SOD活性与叶绿素含量、光合效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5408*,0.7189**),与MDA呈极显著负相关(r=-0.8896**);而后期叶片MDA与叶绿素含量、光合效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r=-0.5533*,-0.84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衰老 SOD POD MDA 叶绿素 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植留叶枝棉花的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伶俐 马宗斌 +3 位作者 房卫平 谢德意 张东林 台国琴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12,共5页
在大田条件下,以3.75万株.hm-2常规栽培去叶枝棉为对照,研究了2.25万株.hm-2简化栽培留叶枝棉的光合特性、生态特性及产量品质,结果表明:简化栽培的棉行间通风透光条件较差,霜前花率低,叶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和中下部叶片光合速率明显... 在大田条件下,以3.75万株.hm-2常规栽培去叶枝棉为对照,研究了2.25万株.hm-2简化栽培留叶枝棉的光合特性、生态特性及产量品质,结果表明:简化栽培的棉行间通风透光条件较差,霜前花率低,叶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和中下部叶片光合速率明显低,纤维比强度降低5.2%。但两种处理间的主茎叶绿素含量、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气孔导度Cs、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纤维长度、麦克隆值、整齐度、成熟度及产量没有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稀植 留叶枝 光合特性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和鸡粪对棉花氮、磷、钾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谢德意 房卫平 +3 位作者 李伶俐 马宗斌 杜远仿 张东林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3-65,共3页
在中产条件下,研究了施用鸡粪及不同施氮量对棉花品种豫杂37氮、磷、钾的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225 kg/hm^2范围内,増施氮肥促进豫杂37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配施鸡粪比施等量氮、磷、钾的纯化肥促进效果好;施氮在... 在中产条件下,研究了施用鸡粪及不同施氮量对棉花品种豫杂37氮、磷、钾的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225 kg/hm^2范围内,増施氮肥促进豫杂37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配施鸡粪比施等量氮、磷、钾的纯化肥促进效果好;施氮在0-337.5 kg/hm^2范围内,铃数和铃重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籽棉产量随施氮量增加显著提高;施鸡粪处理的籽棉产量比施氮225 kg/hm^2处理的高1.8%,表明等量氮、磷、钾条件下,配施鸡粪比单施化肥效率高。养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增加而下降,而配施鸡粪的氮肥利用率比施等氮量化肥处理略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豫杂37 施氮量 鸡粪 氮磷钾 吸收利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胆碱对棉花产量及某些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伶俐 杜远仿 +1 位作者 李文 魏培军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30-331,共2页
关键词 氯化胆碱 棉花 产量 棉铃 转化酶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杂交棉干物质积累、分配和氮磷钾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44
6
作者 李伶俐 房卫平 +3 位作者 谢德意 马宗斌 杜远仿 张东林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7-353,共7页
在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施氮0、75、150、225、300和375kg·hm-2对杂交棉干物质积累、分配和氮、磷、钾的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与杂交棉的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间均表现显著正相关,増施氮肥促进了杂交棉的干物... 在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施氮0、75、150、225、300和375kg·hm-2对杂交棉干物质积累、分配和氮、磷、钾的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与杂交棉的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间均表现显著正相关,増施氮肥促进了杂交棉的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但是当施氮量增加到300kg·hm-2后,促进效果不显著。施氮量与各器官干物质、氮、磷、钾的分配比例关系:与叶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棉花生育中期与茎呈负相关,生育后期呈正相关,在棉花生育中期与蕾、花、铃呈显著正相关,生育后期呈显著负相关。施氮量增到300kg·hm-2后,棉花生育后期干物质和氮磷钾在生殖器官的分配比例明显下降,在茎叶的分配比例明显提高,表现营养生长过旺。氮积累和分配与磷、钾积累和分配间表现很好的正相关,从产量水平看,以每公顷施氮300kg的子棉产量最高,比施氮225kg的增产1.66%,增产不显著。施氮量达375kg·hm-2时,子棉产量比300kg·hm-2的减产3.92%、比225kg·hm-2减产2.23%。随施氮量增加,氮肥利用率明显下降,而磷和钾的利用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棉 施氮量 干物质 积累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杂交棉氮、磷、钾吸收利用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1
7
作者 李伶俐 房卫平 +3 位作者 马宗斌 谢德意 杜远仿 张东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63-667,共5页
在高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杂交棉氮、磷、钾的吸收利用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显著提高了杂交棉氮、磷、钾的积累量,特别是显著提高了杂交棉后期氮、磷、钾的积累量和积累比例。施氮量N300 kg/hm2的子棉产量最高... 在高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杂交棉氮、磷、钾的吸收利用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显著提高了杂交棉氮、磷、钾的积累量,特别是显著提高了杂交棉后期氮、磷、钾的积累量和积累比例。施氮量N300 kg/hm2的子棉产量最高,比施氮量N 225 kg/hm2处理增产0.9%,但差异不显著。氮、磷、钾养分利用效率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但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施氮可以显著提高纤维长度和纤维比强度,而不同施氮量处理间纤维长度和比强度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棉 施氮量 氮、磷、钾 吸收利用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杂交棉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9
8
作者 李伶俐 房卫平 +3 位作者 谢德意 马宗斌 杜远仿 张东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83-1189,共7页
在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施N 0、75、150、225、300和375 kg/hm2对杂交棉主茎叶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 0~300 kg/hm2条件下,随叶龄增长,施氮量增加光合... 在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施N 0、75、150、225、300和375 kg/hm2对杂交棉主茎叶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 0~300 kg/hm2条件下,随叶龄增长,施氮量增加光合生理活性指标增长快,衰减慢;而施N 375 kg/hm2时衰减快,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在棉花生长前期(7月5日)各处理间光合生理活性指标差异不显著。到中后期,施氮量则对这些指标有明显影响,表现出施N0~225 kg/hm2,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高;但施N 300、375 kg/hm2,与施N 225 kg/hm2相比,并没有显著提高,而且施N375 kg/hm2,在植株生长后期这些指标反而比施N300 kg/hm2处理降低。随施氮量增加,棉花总铃数、烂铃率和生物产量随之增加,收获系数下降。施N0~300 kg/hm2,铃重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施N375 kg/hm2则下降。衣分受施氮量影响较小,施N 0~225 kg/hm2,子棉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产;而施N300 kg/hm2时,子棉产量比施N225 kg/hm2的仅增产1.66%,施N375 kg/hm2水平,其子棉产量比施N225和300 kg/hm2处理减产2.23%和3.92%。此外,施氮比对照显著提高了纤维长度和纤维比强度,而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施N225~300 kg/hm2范围内,有利于显著提高杂交棉主茎叶光合生理活性,延长叶片高光合持续期,显著提高杂交棉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棉 施氮量 光合生理特性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钾配合施用对短季棉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9
作者 李伶俐 房卫平 +3 位作者 马宗斌 谢德意 杜远仿 张东林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79-384,共6页
大田条件下,采用施尿素225kg.hm-2、300kg.hm-2两个水平和施氯化钾0kg.hm-2、120kg.hm-2、195kg.hm-2三个水平,研究了不同组合对短季棉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钾水平下,高氮比低氮的叶片光合能力和产量略有提高,... 大田条件下,采用施尿素225kg.hm-2、300kg.hm-2两个水平和施氯化钾0kg.hm-2、120kg.hm-2、195kg.hm-2三个水平,研究了不同组合对短季棉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钾水平下,高氮比低氮的叶片光合能力和产量略有提高,高氮比低氮的增产效应随钾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的肥效随钾肥的增加而明显提高;在相同施氮水平下,2个施钾的比不施钾的光合能力、产量和纤维品质均显著提高;不同施钾处理间子棉产量差异极显著;本试验条件下,以尿素300kg.hm-2、氯化钾195kg.hm-2组合产量最高。在充足的氮肥条件下,保证适量钾肥的供应,维持氮钾平衡对提高短季棉的氮肥利用效率、产量和纤维品质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组合 光合特性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棉与常规棉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吸收分配及产量比较 被引量:10
10
作者 房卫平 李伶俐 +3 位作者 谢德意 马宗斌 张东林 杜远仿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01-1406,共6页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杂交棉豫杂35和常规棉中棉41在施N 225、P2O590、K2O 135 kg/hm2条件下的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吸收分配及产量形成特点。结果表明,杂交棉和常规棉的干物质及氮、磷、钾的阶段积累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而杂交棉的干...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杂交棉豫杂35和常规棉中棉41在施N 225、P2O590、K2O 135 kg/hm2条件下的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吸收分配及产量形成特点。结果表明,杂交棉和常规棉的干物质及氮、磷、钾的阶段积累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而杂交棉的干物质和氮、磷、钾在各时期的积累量和日积累强度均明显高于常规棉。随着生长发育进程杂交棉后期干物质和氮、磷、钾的阶段积累比例比常规棉的高,表明杂交棉在后期有较强的生长和积累的优势。所以,加强杂交棉的后期管理能更好地发挥其增产潜力。杂交棉和常规棉的干物质和氮、磷、钾在各器官的分配均表现随生长发育转向生殖器官的比例不断提高,但杂交棉略高于常规棉。在本试验条件下,杂交棉皮棉产量1778.23 kg/hm2,一生吸收N、P2O5、K2O总量分别为242.92、82.12、247.76 kg/hm2,N∶P2O5∶K2O=1∶0.34∶1.02;常规棉皮棉产量1377.21 kg/hm2,一生吸收N、P2O5、K2O总量分别为195.42、65.64、194.09 kg/hm2,N∶P2O5∶K2O=1∶0.34∶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棉 常规棉 干物质 氮、磷、钾 积累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期喷施氮、锌肥对麦套夏棉某些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伶俐 马宗斌 +2 位作者 王文亮 邰国琴 杜远仿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3-35,共3页
研究结果表明,麦套夏棉叶面喷施Zn或N+Zn,棉花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NR)活性明显增强,主茎叶片NR活性、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显著提高,单株结铃数比对照分别提高17 3%,25 3%,产量分别增加18 5%和24 5%.
关键词 夏棉 生理特性 产量效应 套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后直播短季棉不同群体光合特性及产量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伶俐 谢德义 +5 位作者 马宗斌 林同保 杜远仿 张东林 李志敏 台国琴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9-242,253,共5页
在麦后直播条件下,通过5个不同密度及留果枝数处理结合DPC系统化控试验,研究了短季棉不同密植群体的产量性状,以及群体叶面积、光合势、净同化率、生长率和干物重积累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9~15.75万株·hm-2的密植范围内,每公顷... 在麦后直播条件下,通过5个不同密度及留果枝数处理结合DPC系统化控试验,研究了短季棉不同密植群体的产量性状,以及群体叶面积、光合势、净同化率、生长率和干物重积累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9~15.75万株·hm-2的密植范围内,每公顷总铃数、产量和霜前花率均随密度增加而提高,达显著正相关;而密度超过15.75万株·hm-2后,由于单株生长受到过度限制,单株铃数和铃重显著降低,导致群体生产力下降,每公顷铃数减少,产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季棉 种植密度 产量性状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植留营养枝对杂交棉豫杂35通风透光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宗斌 李伶俐 +2 位作者 房卫平 谢德意 张东林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94-98,共5页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稀植、留营养枝对杂交棉豫杂35通风透光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8万株/hm^2并留3个强势营养枝,2.1万株/hm^2并留2个强势营养枝和2.4万株/hm^2并留2个强势营养枝比1.5万株/hm^2并留3个强势...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稀植、留营养枝对杂交棉豫杂35通风透光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8万株/hm^2并留3个强势营养枝,2.1万株/hm^2并留2个强势营养枝和2.4万株/hm^2并留2个强势营养枝比1.5万株/hm^2并留3个强势营养枝的棉花,群体叶面积动态及中下部透光合理,干物质积累多,群体开花量大,单位面积结铃数显著增加,皮棉产量增加9.5%~10.5%,达到显著水平。而在1.8~2.4万株/hm^2密度范围内,棉花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在高产条件下,杂交棉豫杂35密度弹性大,密度可由目前的(2.25~3.00)万株/hm^2降低到1.80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植 营养枝 通风透光 棉花 产量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棉叶片衰老特点及高产生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伶俐 林同保 +3 位作者 房卫平 马宗斌 张东林 杜远仿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1-345,共5页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杂交棉生育后期主茎倒3叶的衰老、抗衰老生理指标及叶片光合性能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豫杂35和中棉29与中棉19相比较,主茎叶的叶绿素含量高,随叶龄增加下降慢;叶片生长前期气孔导度大,生长后期叶片中SOD和POD活性高...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杂交棉生育后期主茎倒3叶的衰老、抗衰老生理指标及叶片光合性能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豫杂35和中棉29与中棉19相比较,主茎叶的叶绿素含量高,随叶龄增加下降慢;叶片生长前期气孔导度大,生长后期叶片中SOD和POD活性高、MDA含量低、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大,光合速率高而且随叶龄增加下降缓慢.3个品种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的日变化均表现为倒抛物线型,但是豫杂35和中棉29的日变化曲线平缓、中午下降幅度小,对强光利用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棉 衰老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杂交棉干物质及氮、磷、钾积累和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伶俐 房卫平 +3 位作者 谢德意 马宗斌 杜远仿 张东林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5-629,634,共6页
在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施氮0,75,150,225,300和375 kg.hm-2对杂交棉豫杂37号在不同生育阶段其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显著提高了杂交棉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量,特别是显著提高了杂交棉后期干... 在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施氮0,75,150,225,300和375 kg.hm-2对杂交棉豫杂37号在不同生育阶段其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显著提高了杂交棉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量,特别是显著提高了杂交棉后期干物质与氮、磷、钾的积累量及积累比例.就产量水平看,本试验以施氮量300kg.hm-2的子棉产量最高,比施氮量225 kg.hm-2的增产1.66%,但增产不显著;而施氮量达375 kg.hm-2,其子棉产量比300 kg.hm-2的减产3.92%、比225 kg.hm-2减产2.23%.随施氮量增加,氮肥利用率明显下降,而磷和钾的利用提高.就纤维品质指标看,施氮可以提高纤维长度和纤维比强度,而施氮处理间纤维长度和比强度差别不大,以225 kg.hm-2处理的纤维比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棉 施氮量 干物质 积累量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密度与缩节安用量对麦后短季棉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伶俐 杜远仿 +2 位作者 张东林 马宗斌 谢德意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1-54,共4页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度和缩节安用量对麦后短季棉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万株/hm2的密度条件下,喷施120g/hm2缩节安,其群体LAI动态变化和最大值较适宜,纤维品质好,产量最高。
关键词 短季棉 缩节安 密度 光合特性 产量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肥对麦后直播短季棉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伶俐 房卫平 +3 位作者 谢德意 马宗斌 张东林 杜远仿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8-50,共3页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麦后直播短季棉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肥能有效提高短季棉中后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减缓叶片衰老和后期叶片脱落,使棉花中后期维持较高的叶面积和较高的光合速率,从而极显著增...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麦后直播短季棉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肥能有效提高短季棉中后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减缓叶片衰老和后期叶片脱落,使棉花中后期维持较高的叶面积和较高的光合速率,从而极显著增产,改善纤维品质,其中以施KCl 225kg/hm^2的产量最高,195kg/hm^2的纤维品质最优。综合试验结果,施钾量在195~225kg/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肥 棉花 光合速率 叶绿素荧光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棉豫杂35不同肥力条件下适宜密度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伶俐 房卫平 +4 位作者 马宗斌 谢德意 杨铁钢 杜远仿 张东林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10,共3页
在不同肥力条件下 ,对杂交棉豫杂 35四个种植密度水平下的群体生产特点、产量构成及产量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豫杂 35在中等以下地力条件下 ,密度不宜低于每公顷 3万株 ,在 3.75万~4.5万株较好 ;而中等以上肥力水平条件下 ,获得... 在不同肥力条件下 ,对杂交棉豫杂 35四个种植密度水平下的群体生产特点、产量构成及产量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豫杂 35在中等以下地力条件下 ,密度不宜低于每公顷 3万株 ,在 3.75万~4.5万株较好 ;而中等以上肥力水平条件下 ,获得同等产量水平 ,种植密度弹性较大 ,每公顷 2 .2 5万~4.5万株 ,仍表现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尤其是霜前子棉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杂35 杂交棉 肥力水平 适宜密度 种植密度 产量水平 产量构成 条件 增加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麦套杂交春棉生产技术规程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宗斌 房卫平 +3 位作者 谢德意 贺桂仁 李伶俐 张东林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5-47,共3页
针对近年来河南省主产棉区麦套杂交棉栽培技术不规范,杂交棉优势难以发挥的问题,制订了《河南省麦套杂交棉生产技术规程》。除阐述了其适宜区域和生育进程外,重点对麦棉配套品种、麦棉配置、高低垄种植、适宜的密度、育苗移栽以及加强... 针对近年来河南省主产棉区麦套杂交棉栽培技术不规范,杂交棉优势难以发挥的问题,制订了《河南省麦套杂交棉生产技术规程》。除阐述了其适宜区域和生育进程外,重点对麦棉配套品种、麦棉配置、高低垄种植、适宜的密度、育苗移栽以及加强苗期、蕾期和开花后的田间管理等提出了规范化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棉套种 杂交春棉 生产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_(3307)浸种对棉苗生长及某些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伶俐 杜远仿 +1 位作者 魏培军 李文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7-19,共3页
研究了质量浓度为10~40mg·L-1S3307浸种24h对棉苗生长及某些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3307浸种明显抑制棉苗胚根伸长,并随用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但能有效地促进棉苗侧根生长,单株干重显著增加,根... 研究了质量浓度为10~40mg·L-1S3307浸种24h对棉苗生长及某些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3307浸种明显抑制棉苗胚根伸长,并随用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但能有效地促进棉苗侧根生长,单株干重显著增加,根冠比增大,幼苗根系活力,SOD,POD和NR活性增强,棉苗脚高降低,外观健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苗 S3307 浸种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