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值对川芎嗪在豚鼠心肌电生理-机械特性的影响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白琴 孔旭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0年第4期298-299,303,共3页
目的:观察调节pH至7.4的川芎嗪与不调节pH的川芎嗪对豚鼠心室乳头状肌电生理-机械特性的影响。方法:常规电生理方法,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结果:①调节 pH至 7.4与不调节 pH的低浓度川芎嗪(3.0~ 30μmol)... 目的:观察调节pH至7.4的川芎嗪与不调节pH的川芎嗪对豚鼠心室乳头状肌电生理-机械特性的影响。方法:常规电生理方法,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结果:①调节 pH至 7.4与不调节 pH的低浓度川芎嗪(3.0~ 30μmol)均使豚鼠乳头状肌慢反应电位(SAP)的动作电位幅值(APA),动作电位时程(APD),最大除极速度Vmax及收缩力(FC)呈剂量依赖性抑制;②调节pH至7.4的高浓度川芎嗪(0.1~3.0 mmol/L)使豚鼠乳头状肌 SAP的 APA、APD、Vmax及FC呈剂量依赖性增强;而不调节pH的高浓度川芎嗪(0.1~3.0 mmol/L)使豚鼠乳头状肌SAP的APA、APD、Vmax及FC呈抑制效应。结论:①川芎嗪对豚鼠心肌电生理-机械特性有双重影响作用,即低浓度抑制,高浓度增强。②川芎嗪本身的酸性影响川芎嗪对豚鼠心肌电生理-机械特性的正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川芎嗪 乳头肌 动作电位 心肌收缩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激活因子在心肌缺血过程中的变化和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清 曹海伟 申宝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8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损伤过程中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变化和意义,研究牛磺酸心肌保护作用与PAF的关系。方法:应用PAF活性测定方法在家兔心肌梗塞模型和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上研究PAF的变化及意义。结果:心肌缺血...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损伤过程中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变化和意义,研究牛磺酸心肌保护作用与PAF的关系。方法:应用PAF活性测定方法在家兔心肌梗塞模型和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上研究PAF的变化及意义。结果:心肌缺血过程中血浆PAF显著升高,PAF拮抗剂可显著减轻心肌缺血损伤。牛磺酸可抑制心肌缺血过程中PAF的增加并显著减轻心肌损伤。结论:PAF是促进心肌缺血损伤的重要因素,牛磺酸保护缺血心肌的作用与抑制PAF合成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酯 缺血再灌注 心肌梗塞 血小板激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侧网状巨细胞核对脊髓背表面电位的影响
3
作者 柏李 曹星灿 李鸿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7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观察对侧网状巨细胞核(NGC)对脊髓伤害性信息传递的调制作用。方法:以浅麻醉和麻痹大鼠为对象,利用计算机平均技术,记录强电流刺激腓肠神经诱发的脊髓背表面电位(CDP),观察对侧网状巨细胞核微量注射 L-谷氨酸钠,使神经细胞体兴奋后... 目的:观察对侧网状巨细胞核(NGC)对脊髓伤害性信息传递的调制作用。方法:以浅麻醉和麻痹大鼠为对象,利用计算机平均技术,记录强电流刺激腓肠神经诱发的脊髓背表面电位(CDP),观察对侧网状巨细胞核微量注射 L-谷氨酸钠,使神经细胞体兴奋后对 CDP 的影响。对照组向对侧 NGC 内注射等量的人工脑脊液。CDP 变化用对照的百分数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 t 检验,以 P<0.05为有显著性意义。结果:对侧 NGC 微量注射 L-谷氨酸钠后,CDP 中N_1波无显著性改变(P>0.05),P_1波及 N_3波分别减少到对照的70.68%±2.66%(P<0.01)和78.94%±7.91%(P<0.05),P_2波明显减小到对照的4.33%±3.1%(P<0.01),N_4波消失。结论:对侧 NGC 对细纤维诱发的 CDP 成分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背表面电位 网状巨细胞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