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0—2022年中国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临床分离菌的耐药监测
1
作者 刘静 闫慧源 +46 位作者 闫钢风 陆国平 付盼 王传清 金丹群 童文佳 张晨宇 陈建莉 林谊 雷佳 成怡冰 张群群 高凯杰 陈媛媛 肖署芳 何娟 蒋立 许惠敏 李玉霞 丁航海 陈赫赫 郑耀 陈群英 王莹 任宏 张晨美 陈振杰 周明明 张育才 周益平 柏振江 黄赛虎 黄莉莉 杨卫国 马伟科 孟青 诸澎伟 李勇 徐燕 王义 杜彦强 蔡慧君 朱碧溱 施惠萱 洪少贤 黄育坤 黄美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311,共9页
目的了解重症感染患儿细菌感染及耐药现状,为指导抗感染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国内17所三级甲等儿童教学医院和综合医院儿科。抗生素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药敏试验仪器法及纸片扩散法... 目的了解重症感染患儿细菌感染及耐药现状,为指导抗感染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国内17所三级甲等儿童教学医院和综合医院儿科。抗生素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药敏试验仪器法及纸片扩散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22年判断标准。结果共监测了10688株临床分离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别为39.2%和60.8%。临床分离株63.6%分离自下呼吸道标本,其次为血液(19.1%)和尿液(7.0%)标本。金黄色葡萄球菌1453株(13.6%)、鲍曼不动杆菌1067株(10.0%)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58株(9.9%)是最常见的临床分离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41.1%,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的检出率为19.4%,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CRECO)检出率为8.8%,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检出率为30.9%,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为67.4%,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检出率28.8%。耐药监测结果显示,肠杆菌目细菌整体对头孢菌素耐药率超过50%,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接近25%。多重耐药菌(MDRO)对多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CRE和CRAB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80%,仅对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的耐药率较低;CRPA对哌拉西林、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第三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39.8%。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及替加环素均敏感,脑膜炎肺炎链球菌及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中PRSP对利福平、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均为0。流感嗜血杆菌中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BLNAR)菌株检出率为43.3%。结论MDRO菌株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较为普遍,对临床多种抗菌药物较为耐药,建立有效的多学科协作机制对监测和遏制儿童耐药菌的感染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重症感染病原耐药监测协作网2023年细菌耐药监测
2
作者 周金兰 陆国平 +55 位作者 闫钢风 刘静 闫慧源 付盼 王传清 张育才 周益平 张泓 潘芬 王莹 任宏 李娟珍 黄卫春 黄娇甜 刘健龙 张晨美 陈振杰 周明明 成怡冰 张群群 高凯杰 肖署芳 何娟 蒋立 陈赫赫 郑耀 陈群英 杨卫国 马伟科 孟青 陈建莉 林谊 江倩倩 朱碧溱 施惠萱 马晓波 王义 杜彦强 王增国 柏振江 黄赛虎 黄莉莉 金丹群 童文佳 张晨宇 洪少贤 黄育坤 黄美恋 诸澎伟 李勇 唐晨杰 许惠敏 李玉霞 丁航海 陈媛媛 周树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7-175,共9页
背景中国儿童重症感染病原耐药监测协作网(China PICU pathogen surveillance network,CHIPS)于2021年成立,每年对国内18家三级甲等医院PICU细菌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以了解PICU主要感染细菌及其耐药情况。目的分析2023年PICU主要... 背景中国儿童重症感染病原耐药监测协作网(China PICU pathogen surveillance network,CHIPS)于2021年成立,每年对国内18家三级甲等医院PICU细菌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以了解PICU主要感染细菌及其耐药情况。目的分析2023年PICU主要感染细菌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国内18家三级甲等医院的PICU病房。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仪器法或纸片扩散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2023年标准。主要结局指标PICU主要的细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2023年CHIPS共分离5706株非重复临床菌株,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别占41.4%和58.6%。分离的前5位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7.5%),肺炎链球菌(8.8%),鲍曼不动杆菌(8.6%),肺炎克雷伯菌(8.4%),铜绿假单胞菌(7.6%)。下呼吸道是最主要的标本来源(68.6%),其最主要的分离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1.5%)和肺炎链球菌(11.2%)。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检出403株、479株、489株、433株,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carbapenem-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CRE)、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的检出率分别为4.5%、20.0%、56.2%、19.9%。除天然耐药菌株外,其他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和肠杆菌目细菌对替加环素、黏菌素、多黏菌素B均高度敏感,耐药率为0~2.6%。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中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分别为69.9%和100%,对阿奇霉素的非敏感率分别为58.3%和47.7%。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人亚种分别检出999株、201株、145株,其中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MRSE)和甲氧西林耐药人葡萄球菌人亚种(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hominis ss.hominis,MRSH)的检出率分别为36.9%、83.5%和84.9%,甲氧西林耐药菌株相比于甲氧西林敏感菌株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表现出更高的耐药性,尚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2023年,PICU患儿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高度耐药性,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和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较儿童整体检出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重症监护室 细菌耐药 CHIPS 20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18年11所医院儿童血培养分离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景春梅 许红梅 +21 位作者 赵瑞秋 王传清 俞蕙 邓继岿 赵瑞珍 华春珍 陈英虎 陈学军 陈益平 杨锦红 张婷 张泓 邓慧玲 曹三成 曹清 王星 林爱伟 王世富 赫建华 高巍 黄圆圆 冀旭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8-87,共10页
目的了解2016-2018年11所医院儿童血培养阳性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根据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技术要求,对血培养阳性分离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按照2018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进行结果判读,用WHONET 5.6软件对数据... 目的了解2016-2018年11所医院儿童血培养阳性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根据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技术要求,对血培养阳性分离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按照2018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进行结果判读,用WHONET 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2018年自血培养中共分离得病原菌1407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9141株,占64.9%;革兰阴性菌4937株,占35.1%,前五位分离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克雷伯菌属和肠球菌属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1.6%和81.4%。除四环素外,粪肠球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屎肠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仅为1.6%,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4.4%和21.5%。结论儿童血培养分离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MRSA仍然是革兰阳性菌感染中的主要问题。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逐年增加,应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以遏制此类菌株的传播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细菌 耐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7所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真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3
4
作者 于文文 李政 +9 位作者 王传清 陈学军 赵瑞珍 杨锦红 余建华 高巍 李静 张春艳 寇琳娜 王世富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5-330,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临床分离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促进儿童临床抗真菌药物的合理选择。方法对国内7所儿童医院临床无菌体液分离的真菌,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进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和EUCAST标准判断药敏结果。结果2016年1月1日-2018年12... 目的分析儿童临床分离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促进儿童临床抗真菌药物的合理选择。方法对国内7所儿童医院临床无菌体液分离的真菌,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进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和EUCAST标准判断药敏结果。结果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共获临床无菌体液分离真菌199株,以念珠菌为主,包括近平滑念珠菌36.2%、白念珠菌28.1%、热带念珠菌13.6%、光滑念珠菌4.0%。近平滑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为4.0%,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为8.7%,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高达37.5%。热带念珠菌的分离率及其对氟康唑的耐药率在逐年增加,其他念珠菌的耐药率基本稳定。结论热带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防和经验抗真菌治疗,应首选卡泊芬净等棘白菌素类药物。临床需要继续做好真菌耐药性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真菌构成 儿童 真菌耐药性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2023年儿童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9
5
作者 付盼 王传清 +22 位作者 俞蕙 吴霞 许红梅 景春梅 邓继岿 王红梅 华春珍 陈英虎 周明明 陈益平 杨锦红 李继安 王世富 曹清 王星 邓慧玲 蔡慧君 郝建华 周宇阳 黄园园 项红霞 卓志强 黄美恋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2-280,共9页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汇总和分析,以了解儿童感染性病原学变化和耐药现状。目的分析2023年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旨在指导儿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汇总和分析,以了解儿童感染性病原学变化和耐药现状。目的分析2023年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旨在指导儿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ISPED成员单位细菌室,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E-test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22年标准。主要结局指标儿科菌群分布特征及主要分离株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变化,多重耐药菌(MDROs)在儿科群体中的检出情况。结果2023年ISPED单位共分离到58335株临床有效菌株,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分别占40%和60%。前5位分离株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4.5%)、肺炎链球菌(12.4%)、金黄色葡萄球菌(11.8%)、流感嗜血杆菌(10.2%)和卡他莫拉菌(6.4%)。新生儿组和非新生儿组最主要分离株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7%)和大肠埃希菌(14.4%)。下呼吸道是最主要的标本来源(47.1%),最主要分离株为肺炎链球菌(24.3%)和流感嗜血杆菌(19.4%)。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产β-内酰胺酶的比例较高,分别为74.7%和98.6%。肺炎链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高度耐药。脑脊液来源和非脑脊液来源的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93.2%和9%。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1.2%和77.2%。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CRE)、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分别为3.7%、8.1%和30.8%。新生儿组CR-PA的检出率高于非新生儿组(19.7%vs 7.4%,P<0.01),而CR-AB检出率低于非新生儿组(23.2%vs 32.1%,P<0.05)。新生儿组CR-AB对多种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非新生儿组(P<0.05)。ICU中MRSA、CRE、CR-PA和CR-AB的检出率均高于其他科室(P<0.001),尤其是CR-AB比例高达62.9%,高于血液科(23.5%,P<0.01)和其他科室(28.1%,P<0.001);此外,血液科患儿CRE的比例为12.8%,高于其他科室(3.5%,P<0.001)。结论2023年,中国儿童CRE和MRSA检出率较往年有所下降;CR-AB和CR-PA总体检出率较前2年有所升高,其中新生儿组CR-PA检出率较高,非新生儿组CR-AB的检出率较高。应重点加强ICU和血液科MDROs的主动筛查和持续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 儿童 20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胸径法预测儿童心脏体积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建华 孙绪荣 +4 位作者 王衡 隗开玉 朱荣风 李瑾 李生楷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49-51,共3页
用胸径法预测儿童心脏体积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王建华,孙绪荣,王衡新疆泽普石油医院隗开玉,朱荣风,李瑾,李生楷本文测量了703例3~7岁维吾尔族、汉族儿童心脏体积和15个胸廓径线,建立了用胸径线预测心脏体积的方程,并... 用胸径法预测儿童心脏体积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王建华,孙绪荣,王衡新疆泽普石油医院隗开玉,朱荣风,李瑾,李生楷本文测量了703例3~7岁维吾尔族、汉族儿童心脏体积和15个胸廓径线,建立了用胸径线预测心脏体积的方程,并与传统的体表面积法方程比较,证实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体积 儿童 胸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邓慧玲 张玉凤 +21 位作者 蔡慧君 俞蕙 王传清 许红梅 景春梅 林爱伟 李娜 陈英虎 陈静 曹清 黄卫春 张婷 肖芳菲 陈益平 温正旺 杨锦红 邓继岿 施君 黄园园 冀旭峰 郝建华 张聪慧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6-460,共5页
目的了解儿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现状和临床特点,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资料来源于 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全国11所三级甲等儿童医院。细菌鉴定采用全自动快速生物质谱检测系统;抗菌... 目的了解儿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现状和临床特点,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资料来源于 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全国11所三级甲等儿童医院。细菌鉴定采用全自动快速生物质谱检测系统;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或 K-B纸片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M100判断标准,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性进行分析;回顾性分析249 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共检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 453株,分离株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占48.5%,其次是血液和肺泡灌洗液,分别占25.1%和5.9%。该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敏感率较高,达90%以上;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达70.4%;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仅为44.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主要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引起肺炎、脓毒血症等,多发生于有基础疾病、侵袭性操作、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等高危患儿。结论儿童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率高,仅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较敏感,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防止菌株产生耐药和流行。同时,临床医师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侵袭性操作,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规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耐药性 临床特点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儿童流感嗜血杆菌临床株耐药性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贾艳会 华春珍 +17 位作者 周明明 俞惠 付盼 王传清 许红梅 景春梅 邓继岿 陈运生 张婷 张泓 林爱伟 王世富 曹清 周云芳 邓慧玲 曹三成 赫建华 高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51-956,共6页
目的了解2020年中国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儿童株的耐药模式,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中国不同地区9家儿童医院组成ISPED协作组,由专人对Hi进行培养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法和MIC法,β-内酰胺酶测定采用... 目的了解2020年中国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儿童株的耐药模式,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中国不同地区9家儿童医院组成ISPED协作组,由专人对Hi进行培养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法和MIC法,β-内酰胺酶测定采用头孢硝噻吩法。结果2020年共分离到Hi菌株2244株,2104株(93.4%)来自患儿的呼吸道标本,78株(3.47%)来自阴道分泌物标本,12株(0.53%)来自血液标本,6株(0.26%)来自脑脊液标本。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1451株,占64.6%,耐氨苄西林的Hi占72.1%,其中β-内酰胺酶阴性耐氨苄西林的菌株占7.7%(175/1451)。菌株对复方磺胺甲恶唑、阿奇霉素、头孢呋辛、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5.8%、42.7%、47.5%、35.0%、6.9%和0.6%。β-内酰胺酶阳性且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536株,占23.9%。呼吸道来源Hi菌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钠、头孢呋辛、复方磺胺甲恶唑、阿奇霉素的耐药率高于非呼吸道来源菌株(P<0.01)。结论中国Hi儿童株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产β-内酰胺酶的Hi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也较高,头孢噻肟等第三代头孢菌素可作为我国儿童Hi感染的首选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嗜血杆菌 儿童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2017年儿童细菌感染及耐药监测 被引量:65
9
作者 付盼 王传清 +19 位作者 俞蕙 许红梅 景春梅 邓继岿 赵瑞珍 华春珍 陈英虎 陈学军 陈益平 杨锦红 张婷 张泓 邓慧玲 曹三成 曹清 王星 林爱伟 王世富 赫建华 高巍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6-411,共6页
目的了解目前中国大陆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方法菌株资料来源2017年1至12月国内10所三级甲等儿童教学医院,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17年标准。结果共监测到67 ... 目的了解目前中国大陆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方法菌株资料来源2017年1至12月国内10所三级甲等儿童教学医院,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17年标准。结果共监测到67 774临床分离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42.1%,革兰阴性菌占57.9%,前5位分离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8 904株,肺炎链球菌8 35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 976株,流感嗜血杆菌6 515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 618株。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孢菌在新生儿组及非新生儿组分别占17.9%和9.5%、42.9%和55.4%、39.5%和24.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两组检出率为35.8%和39.5%。非脑膜炎来源肺炎链球菌分离株中,青霉素不敏感株在新生儿组和非新生儿组分别为23.2%和21.7%,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检出率在两组分别为54.8%和59.9%。结论我国儿童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检出比例逐年升高,新生儿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 儿童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2020年儿童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40
10
作者 何磊燕 付盼 +22 位作者 吴霞 王传清 俞蕙 许红梅 景春梅 邓继岿 王红梅 华春珍 陈英虎 陈学军 张婷 张泓 陈益平 杨锦红 林爱伟 王世富 曹清 王星 邓慧玲 曹三成 郝建华 高巍 黄园园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14-420,共7页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2015年成立后,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以代表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情况。目的对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进行监测汇总,以期指导儿童抗生素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ISPED要...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2015年成立后,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以代表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情况。目的对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进行监测汇总,以期指导儿童抗生素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ISPED要求成员单位统一细菌培养、鉴定方法以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条件和方法,要求以统一格式上报分离到的有效菌株和细菌耐药资料,汇总数据后统计中国大陆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国内11所三级甲等儿童教学医院,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E-test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20)判断标准。主要结局指标儿科菌群分布特征及细菌耐药性变化,重点为多重耐药菌(MDROs)在儿科群体中的检出情况。结果共对42786临床分离株进行监测,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的比例分别为38.5%和61.5%。前5位分离株依次是:大肠埃希菌(16.4%)、金黄色葡萄球菌(12.6%)、肺炎链球菌(9.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3%)和肺炎克雷伯菌(7.0%)。新生儿组前3位主要致病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9.3%)、大肠埃希菌(18.6%)和肺炎克雷伯菌(13.2%),非新生儿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6.2%)、金黄色葡萄球菌(11.7%)和肺炎链球菌(11.2%)。呼吸道标本的比例由2019年的53.9%降至2020年的45.2%。MDROs对临床多种抗生素呈现高水平耐药,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分别为4.9%、9.5%和33.5%,其中CR-PA在新生儿组检出率高于非新生儿组(19.4%vs 9.2%),CR-AB在新生儿组的检出率低于非新生儿组(14.8%vs 37.1%);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31.5%和75.9%。结论2020年MDROs在儿童患者中的总体检出率较2019年降低,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也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 儿童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 20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BCR-ABL1阳性伴(-7)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1例报告 被引量:3
11
作者 翟凯齐 张丽娜 岳磊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16-717,共2页
髓淋双系列混合急性白血病是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ixed phenotype acute leukemia,MPAL)中的一个类型,为髓系原始细胞及原始淋巴细胞2个系列同时发生的急性白血病。目前国内多以个案报告为主,儿童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报道较少。现报告... 髓淋双系列混合急性白血病是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ixed phenotype acute leukemia,MPAL)中的一个类型,为髓系原始细胞及原始淋巴细胞2个系列同时发生的急性白血病。目前国内多以个案报告为主,儿童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报道较少。现报告开封市儿童医院诊断的1例患儿的形态学特征、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结果。1临床资料患儿,女,6岁6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R-ABL1 急性白血病 原始淋巴细胞 细胞遗传学 开封市儿童医院 免疫分型 PHENOTYPE 髓系 急性髓系白血病 幼稚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2022年儿童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23
12
作者 付盼 王传清 +22 位作者 俞蕙 吴霞 许红梅 景春梅 邓继岿 王红梅 华春珍 陈英虎 陈学军 陈益平 杨锦红 林爱伟 王世富 曹清 王星 邓慧玲 曹三成 郝建华 高巍 黄园园 项红霞 卓志强 黄美恋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41-348,共8页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每年对纳入的12家成员单位的儿童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了解儿童感染性病原学变化和耐药现状。目的分析2022年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旨在指导儿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方...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每年对纳入的12家成员单位的儿童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了解儿童感染性病原学变化和耐药现状。目的分析2022年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旨在指导儿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菌株来源于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ISPED成员单位细菌室,抗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自动化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或扩散纸片法,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E-test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22年标准。主要结局指标儿童人群菌群分布特征及主要分离株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变化,多重耐药菌(MDROs)的检出情况。结果2022年ISPED单位共分离到50399株临床菌株,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的比例分别为38.8%和61.2%。前10位分离株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4.3%)、流感嗜血杆菌(11.8%)、金黄色葡萄球菌(11.4%)、肺炎链球菌(11.3%)、卡他莫拉菌(7.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8%)、肺炎克雷伯菌(5.3%)、铜绿假单胞菌(4.4%)、鲍曼不动杆菌(2.3%)及粪肠球菌(2.1%)。大肠埃希菌是新生儿、学龄期和青春期儿童主要分离菌,流感嗜血杆菌是婴儿主要分离菌,肺炎链球菌是幼儿和学龄前期儿童主要分离菌。青霉素不敏感菌株(PNSP)在脑脊液和非脑脊液来源肺炎链球菌中的比例分别为88.9%和6.6%。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CRE)、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分别为32.8%、4.5%、7.6%和24.3%。MRSA、CRE和CR-PA在新生儿组检出率分别为33.2%、6.4%和11.3%,高于非新生儿组的32.6%、4.2%和7.5%;CR-AB在新生儿组的检出率为10.9%,低于非新生儿组的26.3%。结论2022年MDROs检出率较往年呈现下降趋势,应高度警惕和防范MRSA、CRE和CR-PA在新生儿中的定植、感染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 儿童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 20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2018年儿童细菌感染及耐药监测 被引量:62
13
作者 付盼 王传清 +20 位作者 俞蕙 许红梅 景春梅 邓继岿 赵瑞珍 华春珍 陈英虎 陈学军 张婷 张泓 陈益平 杨锦红 林爱伟 王世富 曹清 王星 邓慧玲 曹三成 郝建华 高巍 黄园园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1-326,共6页
目的了解目前中国大陆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中国大陆11所三级甲等儿童医院。细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药物敏感试验采用E-test法,结果判断采用美... 目的了解目前中国大陆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中国大陆11所三级甲等儿童医院。细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药物敏感试验采用E-test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17年判断标准。结果共对62212临床分离株进行监测,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的比例分别为42.2%和57.8%。前5位分离株分别是:肺炎链球菌(12.9%)、大肠埃希菌(12.4%)、流感嗜血杆菌(11.8%)、金黄色葡萄球菌(10.3%)和卡他莫拉菌(7.2%)。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新生儿最主要的致病菌(17.0%)。57.0%的标本来源于呼吸道,其中下呼吸道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上呼吸道主要致病菌为化脓性链球菌。肠杆菌科细菌中耐碳青霉烯类药物(CRE)的比例为8.7%,其中新生儿组CRE检出率远高于非新生儿组(16.8%vs 7.2%)。CRE总体耐药率较高,对Ⅰ~Ⅳ类头孢类和酶抑制剂复合制剂耐药率均>85%。鲍曼不动杆菌中,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CR-ab)比例为63.2%,非新生儿组中检出率(69.7%)高于新生儿组(35.2%)。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比例为27.2%,在新生儿组和非新生儿组检出率分别为25.0%和27.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比例分别为34.9%和77.3%。化脓性链球菌对青霉素不敏感率0.1%,非脑脊液来源的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不敏感菌株(PNSP)比例为21.3%。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检出率为61.1%。结论呼吸道感染占儿童细菌性感染的首位。碳青霉烯类耐药菌对多种抗生素呈现高水平耐药,新生儿组CRE比例高于非新生儿组,CR-ab比例低于非新生儿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 儿童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检测组 20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2019年儿童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51
14
作者 付盼 何磊燕 +21 位作者 王传清 俞蕙 许红梅 景春梅 邓继岿 赵瑞珍 华春珍 陈英虎 陈学军 张婷 张泓 陈益平 杨锦红 林爱伟 王世富 曹清 王星 邓慧玲 曹三成 郝建华 高巍 黄园园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49,共7页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2015年成立后,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以此代表中国监测儿童细菌耐药情况。目的对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进行监测汇总,以期指导儿童抗生素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ISPED...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2015年成立后,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以此代表中国监测儿童细菌耐药情况。目的对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进行监测汇总,以期指导儿童抗生素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ISPED要求成员单位统一细菌培养、鉴定方法、抗菌药物敏感实验条件和方法,要求以统一格式上报分离到的有效菌株和细菌耐药情况,汇总数据后统计中国大陆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国内11所三级甲等儿童教学医院,细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药物敏感试验采用E⁃test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19年判断标准。主要结局指标观察儿科菌群分布特征及细菌耐药性变化,重点监测多重耐药菌在儿科群体中的检出情况。结果共对76287临床分离株进行监测,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分别占41.0%和59.0%。前5位分离株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2.5%)、肺炎链球菌(11.5%)、流感嗜血杆菌(11.5%)、金黄色葡萄球菌(11.2%)和肺炎克雷伯菌(6.9%),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新生儿人群最主要分离菌,非新生儿人群最主要分离菌是肺炎链球菌。多重耐药菌(MDROs)在儿童中较为普遍,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CRE)、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分别为8.7%、23.2%和54.0%,其中CRE在新生儿人群检出率高于非新生儿人群(11.7%vs 7.6%),CR⁃PA和CR⁃AB在新生儿人群的比例低于非新生儿人群(19.2%vs 23.3%,30.4%vs 57.7%);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35.0%和76.4%。呼吸道是CRE、CR⁃PA、CR⁃AB和MRSA的最主要标本来源。MDROs对临床多种抗生素呈现高水平耐药,其中CR⁃AB对临床监测的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70%。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检出率为63.9%。结论MDROs在儿童患者分离菌株中较为普遍,建立有效的多学科协作机制遏制儿童细菌耐药发生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 儿童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 20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2021年儿童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37
15
作者 付盼 王传清 +24 位作者 俞蕙 吴霞 许红梅 景春梅 邓继岿 王红梅 华春珍 陈英虎 陈学军 张婷 张泓 陈益平 杨锦红 林爱伟 王世富 曹清 王星 邓慧玲 曹三成 郝建华 高巍 黄园园 项红霞 卓志强 黄美恋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5-362,共8页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以监测中国儿童感染性病原学变迁和耐药情况。目的对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进行监测汇总,以期指导儿童抗生素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菌株...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以监测中国儿童感染性病原学变迁和耐药情况。目的对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进行监测汇总,以期指导儿童抗生素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国内13所三级甲等儿童教学医院,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E-test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21年标准。各成员单位统一细菌培养、鉴定方法、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条件和方法,每年以统一格式上报分离到的有效菌株和细菌耐药资料,进行数据汇总和统计分析。主要结局指标儿科菌群分布特征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变化。结果2021年ISPED单位共分离到63508株临床有效菌株,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比例分别为39.9%和60.1%。前10位分离株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2.7%、肺炎链球菌12.3%、金黄色葡萄球菌11.6%、流感嗜血杆菌11.4%、卡他莫拉菌6.5%、肺炎克雷伯菌5.2%、铜绿假单胞菌4.0%、表皮葡萄球菌3.7%、鲍曼不动杆菌2.4%和化脓性链球菌2.1%。不同年龄组的主要分离菌分布不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新生儿中分离率最高(18.7%),肺炎链球菌是>28 d至5岁儿童主要分离菌(13.6%~20.8%),大肠埃希菌是>5岁儿童最主要分离菌(22.4%)。青霉素不敏感的肺炎链球菌为9.6%。多重耐药菌(MDROs)对临床多种抗生素呈现高水平耐药,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分别为4.6%、14.8%、6.7%和30.7%,CR-PA在新生儿组检出率较高,CR-AB在非新生儿组检出率较高,CR-PA和CR-AB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在非新生儿组中均明显高于新生儿组。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3.2%。结论2021年MDROs在ISPED中总体检出率较往年降低,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也有所降低,应警惕新生儿群体中CR-PA的感染与定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 儿童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 20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弱视矫治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蔚茹 谢春红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5期449-450,共2页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弱视训练,寻求解决术后低视力的最佳方法。方法3~6岁学龄前儿童白内障患者100例180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及时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矫正屈光不正、综合治疗并坚持弱视训练,观察视力...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弱视训练,寻求解决术后低视力的最佳方法。方法3~6岁学龄前儿童白内障患者100例180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及时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矫正屈光不正、综合治疗并坚持弱视训练,观察视力及视功能的变化。结果随访1~4a,全部病例视力均在0.1以上,0.5以上者144眼,78例患儿建立了立体视功能。结论学龄前儿童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及时治疗并发症、重视屈光矫正、综合治疗并坚持弱视训练可获得良好的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人工晶状体 弱视 立体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双眼视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琳 黄蔚茹 王乐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77-778,共2页
目的观察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选取168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行斜视矫正手术。手术前后应用同视机检测I级视功能和Ⅱ级视功能,用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观察Ⅲ级视功能,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8例患儿... 目的观察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选取168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行斜视矫正手术。手术前后应用同视机检测I级视功能和Ⅱ级视功能,用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观察Ⅲ级视功能,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8例患儿中,术前Ⅰ级视功能82例,术后增加到130例,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Ⅱ级视功能54例,术后增加至13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发现,术前远立体视19例,术后增加至71例,82例患者术前有不同程度的近立体视,术后增加至136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手术治疗有助于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双眼视功能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外斜视 立体视觉 双眼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肺阳虚论治儿童哮喘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若楠 张题培 +4 位作者 韩慧珍 宋桂华 任芳芳 彭明浩 张冰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40-42,共3页
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防治哮喘反复发作的重要环节就是持续期和缓解期治疗。“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先”,因此非发作期应以调理肺脾肾三脏功能,消除伏痰夙根为则。其中,肺是哮喘的... 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防治哮喘反复发作的重要环节就是持续期和缓解期治疗。“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先”,因此非发作期应以调理肺脾肾三脏功能,消除伏痰夙根为则。其中,肺是哮喘的核心病位,而历代医家多从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肾阳虚辨治持续期和缓解期,鲜少提及肺阳。然吾师宋桂华教授经过多年临床经验及理论研究,提出在哮喘发病中肺阳虚一证多见,且创制经验方“参芪青龙汤加减”,基于肺阳虚理论从持续期和缓解期论治儿童哮喘,持续期以散寒化饮为主,兼以温补肺阳,理气化痰;缓解期以温阳固本、温肺固表为主,兼以散寒化痰祛瘀,标本兼顾,扶正祛邪,分期据症加减,主次不同,各有侧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阳虚 儿童哮喘 持续期 缓解期 参芪青龙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对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倪敏 周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05-106,共2页
目的 分析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对于儿童癫痫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选取的患儿均接受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结合患儿年龄特征进行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分布规律分析.结果 <3... 目的 分析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对于儿童癫痫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选取的患儿均接受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结合患儿年龄特征进行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分布规律分析.结果 <3岁患儿血药浓度<50μg/ml占比显著高于3~5岁、6~12岁,且P<0.05;3~5岁、6~12岁患儿血药浓度<50μg/ml的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岁、6~12岁患儿血药浓度为50~100μg/ml的占比均显著高于<3岁患儿,且P<0.05;3~5岁、6~12岁患儿血药浓度为50~100μg/ml的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岁、3~5岁、6~12岁患儿血药浓度为>100μg/ml的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戊酸钠血药浓度>100μg/ml的患儿中毒率显著较高,且P<0.05;丙戊酸钠血药浓度<50μg/ml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均低于其他患儿,且显著低于50~100μg/ml血药浓度的患儿(P<0.05).结论 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在进行丙戊酸钠治疗后,其血药浓度水平呈现差异化,另外,不同的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水平的疗效也存在差异.因此,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丙戊酸钠给药方案调整,并及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确保丙戊酸钠的治疗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血药浓度 儿童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袋皱缩综合征病因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秦素英 兰芳 +2 位作者 毋艳君 霍永军 慕同禄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73-876,共4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袋皱缩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为减少白内障术后囊袋皱缩综合征提供可靠有效的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袋皱缩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为减少白内障术后囊袋皱缩综合征提供可靠有效的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1028例(1242眼),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诊,观察患者视力、前囊口形态及直径、IOL位置及形态。结果 1242眼中19眼发生囊袋皱缩综合征,发生率1.53%。19眼中发生时间在术后3个月内者15眼(78.95%),术中未行前囊膜抛光16眼(84.21%),撕囊口直径过小(≤5 mm)16眼(84.21%),植入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15眼(78.95%),合并全身或眼部疾病10眼(52.63%),术后炎症反应重8眼(42.11%)。囊袋皱缩综合征可引起视力下降、远视漂移。结论白内障术中撕囊口直径过小、前囊膜下晶状体上皮细胞残留是术后发生囊袋皱缩综合征的重要因素。人工晶状体的选择、合并全身或眼部疾病、术后炎症反应均是发生囊袋皱缩综合征的影响因素。术中大小适宜的环形撕囊、前囊膜下环周晶状体上皮细胞清除抛光可有效预防囊袋皱缩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囊袋皱缩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