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化县菌种生产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德兴 沈秀法 郑明海 《食药用菌》 2010年第3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开化县 食用菌 菌种生产 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化县黑木耳袋栽菌株适应性比较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方国平 余维良 《食药用菌》 2014年第1期51-52,共2页
为筛选适应浙江开化地区栽培的优质高产黑木耳菌株,从国家食用菌产业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引进9个袋栽新品种,与当地主栽品种916进行常规栽培对比试验,结果如下。1试验材料供试菌株H-1、H-2、H-6、H-7、H-8、H-9、H-10、H-11、H-12由国家... 为筛选适应浙江开化地区栽培的优质高产黑木耳菌株,从国家食用菌产业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引进9个袋栽新品种,与当地主栽品种916进行常规栽培对比试验,结果如下。1试验材料供试菌株H-1、H-2、H-6、H-7、H-8、H-9、H-10、H-11、H-12由国家食用菌产业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提供,对照菌株916为当地主栽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菌株 发菌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木耳接种期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3
作者 程全通 陈青 +1 位作者 余维良 郑明海 《食药用菌》 2014年第2期94-95,共2页
自2003年浙江省代料黑木耳技术取得突破以来,产量从当年的3.3万吨增长到2012年的31.9万吨,生产效益始终稳中有升。栽培方式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之中,呈现出多样性,除占主流的全露地栽培外,出现了设施栽培、吊袋式立体栽培等方式。
关键词 黑木耳 接种期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料理化性状与秀珍菇菌丝营养和生殖生长的相关性 被引量:8
4
作者 陈青 陈再鸣 +4 位作者 钱琼秋 余维良 郑明海 王松 水狄云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63-768,共6页
以秀珍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料配制、灭菌等条件下的理化性状对其菌丝营养和生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料装袋后放置时间超过4 h,会导致理化性状劣变,对菌丝营养和子实体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培养料袋经1~5次常压灭菌处理后,其容... 以秀珍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料配制、灭菌等条件下的理化性状对其菌丝营养和生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料装袋后放置时间超过4 h,会导致理化性状劣变,对菌丝营养和子实体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培养料袋经1~5次常压灭菌处理后,其容重和电导率(EC值)随着灭菌次数的增加而升高,通气孔隙度、含水量和p H值则下降。上述5个处理组菌丝满袋时间分别为42,49,56,63和70 d,生物转化率分别为52.26%,45.85%,45.19%,40.10%和40.91%,说明灭菌次数与菌丝营养和生殖生长呈现负相关性。研究表明,培养料装袋后4 h内采用常压灭菌,100℃下保持10 h,可保持良好的理化性状,有利于秀珍菇栽培的优质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珍菇 培养料 理化性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菌种新技术在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郑明海 陈再鸣 +2 位作者 何伯伟 余维良 张丽永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11期1707-1708,1711,共3页
采用最新研制的液化菌种新技术与常规固体菌种比较,进行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用液化菌种接种的菌瓶在营养生长期菌丝体生长旺盛、洁白、浓密,菌丝满瓶时间为20 d,比常规固体菌种接种提早8 d;成品率99.5%,比对照高出3百分点;... 采用最新研制的液化菌种新技术与常规固体菌种比较,进行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用液化菌种接种的菌瓶在营养生长期菌丝体生长旺盛、洁白、浓密,菌丝满瓶时间为20 d,比常规固体菌种接种提早8 d;成品率99.5%,比对照高出3百分点;在生殖生长期出菇整齐、均匀,原基形成时间为10 d,比对照组缩短2 d;每瓶产金针菇301 g,生物转化率达97.1%,比对照组增加6.8百分点;全生育期比对照组缩短1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菌种 金针菇 工厂化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液化菌种在金针菇季节性栽培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郑明海 陈再鸣 +2 位作者 方平 余承勇 傅家林 《食药用菌》 2020年第5期338-339,343,共3页
为探索液化菌种与农户分散栽培相结合的可能性,破解食用菌手工作坊生产模式对品质与产量的制约,比较金针菇季节性栽培中应用固体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接种技术的栽培效果,结果:固体液化菌种比常规固体菌种,栽培袋用种量减少92.5%,生... 为探索液化菌种与农户分散栽培相结合的可能性,破解食用菌手工作坊生产模式对品质与产量的制约,比较金针菇季节性栽培中应用固体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接种技术的栽培效果,结果:固体液化菌种比常规固体菌种,栽培袋用种量减少92.5%,生产直接成本节省65.9%;菌袋成品率提高3.1个百分点;全生育期缩短13天;1级菇比例高11个百分点;子实体单袋产量增加45 g,生物转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种液化 金针菇 季节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标准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沈秀法 李德兴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标准化栽培技术 金针菇 规模化生产 市场份额 大中城市 生产管理 产地环境 出菇 大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配方袋栽金针菇对比试验 被引量:4
8
作者 方国平 李德兴 +1 位作者 余春江 郑明海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42-43,共2页
  本试验旨在探索用桑枝粉、芒杆屑来栽培金针菇的适宜配方,以达到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为了探索不同配方对金针菇产量、质量的影响,笔者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关键词 金针菇 桑枝粉 产量 袋栽 出菇管理 对比试验 比较试验 可靠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壳生料免棚栽培平菇技术 被引量:7
9
作者 叶仲顺 郑明海 邵云华 《食药用菌》 2012年第2期110-111,共2页
板栗是浙西山区的主要经济作物,每年都有百万吨板栗壳废弃堆积。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近年来,本所利用板栗壳生料进行了平菇栽培试验,效果良好,生物转化率可达100%~120%。现将该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栽... 板栗是浙西山区的主要经济作物,每年都有百万吨板栗壳废弃堆积。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近年来,本所利用板栗壳生料进行了平菇栽培试验,效果良好,生物转化率可达100%~120%。现将该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栽培季节安排根据平菇生料栽培的生物学特性,结合本地区气候条件,一般安排10月中旬至12月下旬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壳 平菇 栽培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栽培料配方筛选试验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明海 余维良 +1 位作者 邵云华 程国林 《食用菌》 2011年第3期36-36,38,共2页
为了筛选栽培金针菇的优良配方,笔者设计了桑枝屑、杂木屑两组12个配方进行金针菇出菇对比试验。通过对不同配方的金针菇农艺性状和商品性状的比较分析,筛选出栽培金针菇适宜高产配方。现将金针菇配方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关键词 桑枝屑 杂木屑 配方筛选 培养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秀珍菇固体专用菌种液化生产自动接种技术与固液两态菌种的出菇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余维良 郑明海 +1 位作者 方国平 余承勇 《食药用菌》 2015年第2期102-105,共4页
介绍秀珍菇液化菌种生产自动接种技术,其工艺流程为专用固体菌种(菌丝块)→菌种液化(原始液制备)→二级液化工艺→流水线自动接种→菌袋菌丝培养→开袋出菇→采收。总结液化菌种袋与固体菌种袋出菇的比较试验结果:液化种菌袋比固体种菌... 介绍秀珍菇液化菌种生产自动接种技术,其工艺流程为专用固体菌种(菌丝块)→菌种液化(原始液制备)→二级液化工艺→流水线自动接种→菌袋菌丝培养→开袋出菇→采收。总结液化菌种袋与固体菌种袋出菇的比较试验结果:液化种菌袋比固体种菌袋的菌丝粗壮,结实;栽培袋成品率液化种为98.8%,固体种为93.5%;液化种的秀珍菇总产量比固体种提高4.7%。比较指出两种接种方式的接种效率、菌种成本和产量质量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珍菇 液化菌种 固体菌种 自动接种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肚菌菌种培养基的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崔文浩 叶勇金 +1 位作者 郑明海 郑江程 《食用菌》 CAS 2021年第1期37-40,共4页
为进一步了解利用羊肚菌种质资源,收集、组织分离了5个羊肚菌菌株。通过观察羊肚菌菌株在培养基配方和田间栽培时的生长特性,发现5个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特征、菌核特征、平均产量、单菇重均有差异。其中菌株Y-Q1和Y-Q4综合性状最... 为进一步了解利用羊肚菌种质资源,收集、组织分离了5个羊肚菌菌株。通过观察羊肚菌菌株在培养基配方和田间栽培时的生长特性,发现5个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特征、菌核特征、平均产量、单菇重均有差异。其中菌株Y-Q1和Y-Q4综合性状最优,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比较4种母种培养基,配方1在菌丝长速、颜色、密度和产核情况均优于其他配方,可作为羊肚菌母种培养基的配方。在4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中,只有配方3对菌株Y-Q3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他配方对羊肚菌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菌株 培养基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茶籽壳栽培茶树菇及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要点 被引量:3
13
作者 程全通 汪明德 《食药用菌》 2011年第6期64-65,共2页
浙江省开化县音坑乡后贩村三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利用当地山茶籽壳资源栽培茶树菇,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投资47万元建成的日产2万袋的菌袋生产线和1320平方米彩钢结构出菇房,层架栽培茶树菇40万袋,年产鲜菇148.5吨,按平均售价8... 浙江省开化县音坑乡后贩村三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利用当地山茶籽壳资源栽培茶树菇,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投资47万元建成的日产2万袋的菌袋生产线和1320平方米彩钢结构出菇房,层架栽培茶树菇40万袋,年产鲜菇148.5吨,按平均售价8.4元/千克计,年销售收入为124.8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籽壳 资源循环利用 茶树菇 姬松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的病虫害防治 被引量:2
14
作者 方平 《食药用菌》 2008年第4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金针菇 病害 虫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种植黑木耳的产量和烂棒率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余维良 方国平 +1 位作者 陆久忠 余运贵 《食药用菌》 2016年第3期187-188,共2页
为了研究桑园、旱地、水稻田等连续两年以上套种、连作或轮种黑木耳菌棒对黑木耳产量和烂棒发生的影响,2014年我们开展了本项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 桑园 旱地 水稻田 黑木耳 种植方式 产量 烂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海拔地区夏季香菇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江程 方国平 +2 位作者 崔文浩 余维良 查波 《现代园艺》 2015年第21期50-51,共2页
1场地选择宜选择水源充足或地下水资源丰富,四周空旷通风,排灌方便的水稻田或可保水的田块,作为低海拔地区夏季香菇栽培场所。2品种选择低海拔地区夏季栽培的香菇品种,应选择菌龄短、易转色、较耐高温,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 1场地选择宜选择水源充足或地下水资源丰富,四周空旷通风,排灌方便的水稻田或可保水的田块,作为低海拔地区夏季香菇栽培场所。2品种选择低海拔地区夏季栽培的香菇品种,应选择菌龄短、易转色、较耐高温,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作为夏栽品种,如:南山一号、L18、9319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栽培 低海拔地区 栽培季节 地下水资源 转色 菌棒 出菇 菌袋 接种室 水稻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枝屑栽培杏鲍菇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国平 《食药用菌》 2012年第2期106-107,共2页
近年来,桑枝屑栽培杏鲍菇已成为浙江省开化县发展名优新食用菌的推广项目,被列为县生态循环农业特扶项目,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变废为宝,为开化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新增一条渠道。本文介绍的是桑枝屑栽培杏鲍菇的技术要点。1生物学特性1.1... 近年来,桑枝屑栽培杏鲍菇已成为浙江省开化县发展名优新食用菌的推广项目,被列为县生态循环农业特扶项目,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变废为宝,为开化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新增一条渠道。本文介绍的是桑枝屑栽培杏鲍菇的技术要点。1生物学特性1.1水分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以60%~6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6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屑 杏鲍菇 栽培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燃煤节能灭菌灶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夏秋 余维良 +1 位作者 余承勇 傅松福 《食药用菌》 2013年第5期312-315,共4页
以改柴为煤作燃料,研究灭菌灶形制大小、材料选用、设计方案和制作工艺技术等,所研制的新型燃煤节能灭菌灶,实际应用效果良好。2008—2012年在衢州全市推广应用1 579台,累计灭菌36 974万袋,减少林木消耗73 948立方米,产量增幅达11.4%~2... 以改柴为煤作燃料,研究灭菌灶形制大小、材料选用、设计方案和制作工艺技术等,所研制的新型燃煤节能灭菌灶,实际应用效果良好。2008—2012年在衢州全市推广应用1 579台,累计灭菌36 974万袋,减少林木消耗73 948立方米,产量增幅达11.4%~22.6%。并创新设计水循环使用、小孔泄压和配套的《灭菌灶质量技术》和《技术操作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生产 灭菌灶 研制 节能 水循环 使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栽培香菇不同覆土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文浩 方国平 +2 位作者 甘宏信 查波 郑江程 《食用菌》 2016年第3期48-49,共2页
通过对夏季栽培香菇泥土、粗沙、细沙三种覆土比较试验,结果粗沙比泥土和细沙产量分别提高了1.8%和7.1%,香菇单重分别增加了17.7%和6.1%,烂棒率则降低了86.8%和52.3%。
关键词 栽培方法 夏季 香菇 覆土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黑头病的防治技巧
20
作者 傅家林 《农家科技》 2008年第8期15-15,共1页
1.病害症状。金针菇黑头病又叫细菌性褐斑病.病菌呈杆状,形成白色菌落。细菌性褐斑病是引起金针菇褐腐的细菌性病害。对生产影响很大。病菌一般只侵染子实体的表面组织,不深入菌肉。子实体被侵染初期,菌盖表面出现小的黄色或苍褐... 1.病害症状。金针菇黑头病又叫细菌性褐斑病.病菌呈杆状,形成白色菌落。细菌性褐斑病是引起金针菇褐腐的细菌性病害。对生产影响很大。病菌一般只侵染子实体的表面组织,不深入菌肉。子实体被侵染初期,菌盖表面出现小的黄色或苍褐色变色区,随后变成暗褐色的凹陷病斑。菌盖上.的病斑初成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黑头病 细菌性褐斑病 防治 表面组织 细菌性病害 病害症状 子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