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化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成效 被引量:2
1
作者 叶为诺 叶巧丽 《南方农业》 2024年第5期141-144,150,共5页
介绍了在“两山”理论指导下浙江省开化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同时从优化顶层设计、创新发展模式、推进深度融合、强化要素保障等方面阐述了开化县中药材产业的主要做法,并总结出做优产品、做精品牌、做强龙头、做深融合... 介绍了在“两山”理论指导下浙江省开化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同时从优化顶层设计、创新发展模式、推进深度融合、强化要素保障等方面阐述了开化县中药材产业的主要做法,并总结出做优产品、做精品牌、做强龙头、做深融合、做大投入等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产业 做法 成效 启示 浙江省开化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化县标准农田土壤肥力现状与改良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程全通 李荣会 +1 位作者 陈星红 汪传荣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8期60-62,共3页
通过采用野外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对浙江省开化县9626.6hm2标准农田土壤pH值、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等主要评价指标进行测试,了解标准农田土壤肥力现状,将检测结果和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其变化原因... 通过采用野外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对浙江省开化县9626.6hm2标准农田土壤pH值、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等主要评价指标进行测试,了解标准农田土壤肥力现状,将检测结果和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其变化原因,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土壤培肥及改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农田 土壤肥力 改良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西地区羊肚菌菌种制作及大田设施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苏干光 邹晓霞 +4 位作者 徐肖平 叶为诺 苏煌 叶巧丽 余维良 《食药用菌》 2024年第1期72-76,共5页
从四川引进羊肚菌品种并试种,经3年大田设施栽培试验获得成功,2022年每667 m^(2)产量超350 kg,产值达24 000元。根据实践经验,从原料选择处理、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消毒接种、培养检查方面总结羊肚菌栽培种制作要点。并从品种选择、菌... 从四川引进羊肚菌品种并试种,经3年大田设施栽培试验获得成功,2022年每667 m^(2)产量超350 kg,产值达24 000元。根据实践经验,从原料选择处理、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消毒接种、培养检查方面总结羊肚菌栽培种制作要点。并从品种选择、菌种质量检查、播种时间安排、播前准备、播种操作、外源营养袋制作与放置、田间管理、采收、干制与储藏、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羊肚菌大田设施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菌种制作 外源营养袋 设施栽培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化县食用菌老产区产业复兴的可行模式探讨
4
作者 余维良 傅家林 +3 位作者 万琳涛 陆久忠 叶仲顺 苏干光 《食药用菌》 2022年第2期99-102,共4页
针对开化县食用菌老产区食用菌栽培萎缩,产业发展衰退的现状,指出当地重振食用菌产业具有的优势条件,提出推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和“公司+经济薄弱村+合作社+农户”订单式生产模式扶持产业发展,并概算菌棒加工厂的... 针对开化县食用菌老产区食用菌栽培萎缩,产业发展衰退的现状,指出当地重振食用菌产业具有的优势条件,提出推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和“公司+经济薄弱村+合作社+农户”订单式生产模式扶持产业发展,并概算菌棒加工厂的生产设施、设备和原料的投资成本及投资回报率;得出实行统一流转生产场地、统一原辅材料采购、统一菌棒生产、统一回收产品,分户出菇管理,可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使食用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产业 乡村振兴 发展对策 成本概算 生产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化清水鱼品质提升与标准化实施路径分析
5
作者 方进林 金婷 +2 位作者 毛继晟 叶勇 戴芬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282-1284,共3页
2021年3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正式提出了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的基本概念。文章通过开化清水鱼标准化养殖技术的阐述,开化清水鱼与普通草鱼之间品质的差异性比较,提出开化清水鱼的品质提... 2021年3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正式提出了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的基本概念。文章通过开化清水鱼标准化养殖技术的阐述,开化清水鱼与普通草鱼之间品质的差异性比较,提出开化清水鱼的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以及标准化实施路径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化清水鱼 品质提升 标准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球盖菇稻田畦床栽培技术
6
作者 苏煌 邹晓霞 +2 位作者 邹雯 苏干光 余维良 《食药用菌》 2024年第6期426-430,共5页
大球盖菇菌丝降解作物秸秆能力强,栽培后的菌渣就地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耕地质量,从而使农作物秸秆通过“肥料化、原料化、基料化”利用,实现绿色循环发展。推广应用大球盖菇稻田畦床栽培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土地综合种植效益... 大球盖菇菌丝降解作物秸秆能力强,栽培后的菌渣就地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耕地质量,从而使农作物秸秆通过“肥料化、原料化、基料化”利用,实现绿色循环发展。推广应用大球盖菇稻田畦床栽培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土地综合种植效益。本文基于浙西地区的实践经验,从适宜时间安排、场地选择、原料处理、播种方式、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方面详细总结大球盖菇稻田畦床栽培技术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稻田 畦床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蔬菜大棚栽培黄色金针菇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明海 金群力 +1 位作者 余承勇 苏干光 《食药用菌》 2021年第5期450-452,共3页
为探索蔬菜大棚栽培黄色金针菇技术,在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及浙江省租赁蔬菜大棚进行黄色金针菇栽培实践。应用浙江大学食用菌研究中心液化工艺生产的活力强、产量高的菌种,采取“卧式催蕾、立式出菇、倒式养菌、立式转潮”管理模式... 为探索蔬菜大棚栽培黄色金针菇技术,在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及浙江省租赁蔬菜大棚进行黄色金针菇栽培实践。应用浙江大学食用菌研究中心液化工艺生产的活力强、产量高的菌种,采取“卧式催蕾、立式出菇、倒式养菌、立式转潮”管理模式,有效提高菌袋成菇率,减少开袋搔菌后的菌丝徒长,优质菇率可提高15.3%,比普通室内栽培每袋单产增加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金针菇 蔬菜大棚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竹荪品种在开化地区栽培适应性试验
8
作者 余维良 傅家林 +2 位作者 陆久忠 叶仲顺 苏干光 《食药用菌》 2021年第3期232-233,共2页
竹荪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好,且栽培操作简单,经济效益高。为筛选适宜开化当地栽培的竹荪品种,从福建省古田县引进‘古D1’‘D89’两个品种作适应性试验,结果‘D89’表现适应性较强,发菌速度快,产量和生物转化率高,适宜在开化地区栽培。
关键词 竹荪品种 适应性栽培 发菌速度 子实体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镉富硒水稻品种的筛选 被引量:2
9
作者 关浩然 张恒磊 +2 位作者 丁利群 夏川 郑雯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6-359,共4页
低镉(Cd)富硒(Se)水稻品种筛选是Cd污染土壤安全利用协同Se资源有效开发的重要工作。对19个水稻品种开展田间小区试验,以稻米Cd、Se含量和水稻产量为评价指标筛选出低Cd富Se水稻品种并进行稳定性验证。结果显示,19个水稻品种的稻米Cd、S... 低镉(Cd)富硒(Se)水稻品种筛选是Cd污染土壤安全利用协同Se资源有效开发的重要工作。对19个水稻品种开展田间小区试验,以稻米Cd、Se含量和水稻产量为评价指标筛选出低Cd富Se水稻品种并进行稳定性验证。结果显示,19个水稻品种的稻米Cd、Se质量浓度分别为0.017~0.547、0.014~0.469 mg/kg。聚类分析得到,中浙优H7、甬优15、嘉禾优1号、泰丰优2、中浙优8号和嘉丰优911属于低Cd富Se品种,其中嘉禾优1号、泰丰优2、中浙优8号和嘉丰优911稻米Cd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的Cd限量标准(0.20 mg/kg),Se满足《富硒稻谷》(GB/T 22499—2008)的富Se标准(0.04~0.30 mg/kg),但嘉禾优1号产量低于浙江省水稻产量的常规水平(7500 kg/hm2)。经过第2年稳定性验证,泰丰优2、中浙优8号和嘉丰优911表现出稳定的低Cd富Se能力和保产能力。因此,兼顾稻米Cd、Se含量和水稻产量,推荐可稳定重现的泰丰优2、中浙优8号和嘉丰优911为浙西高Cd富Se稻田推广种植的优选水稻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大豆蛴螬田间药效试验研究
10
作者 金婷 方屹豪 +4 位作者 郑勇 程全通 万琳涛 余土根 汪明德 《大豆科技》 2024年第6期23-27,共5页
为明确25%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大豆蛴螬田间防效,筛选最佳使用剂量,文章以不同用量25%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播前包衣处理大豆种子,探究其对大豆蛴螬田间防效。结果表明,25%咯菌腈·... 为明确25%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大豆蛴螬田间防效,筛选最佳使用剂量,文章以不同用量25%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播前包衣处理大豆种子,探究其对大豆蛴螬田间防效。结果表明,25%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大豆蛴螬田间防效佳,4、5、6 g/kg种子用量对大豆蛴螬防效分别为78.17%、84.67%和88.25%。其中大豆播前种子包衣施药用量为6 g/kg种子时田间防效佳,为适宜大豆蛴螬田间防治推荐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 大豆 蛴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企业共同经营”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绩效研究——基于A村的案例
11
作者 付怡 汪明德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4年第6期115-117,共3页
通过案例研究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企业共同经营”这种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内部管理分析了其绩效。A村集体经济主要的治理模式是“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企业共同经营”,这种模式强调市场化和合作伙伴的重要性,通... 通过案例研究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企业共同经营”这种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内部管理分析了其绩效。A村集体经济主要的治理模式是“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企业共同经营”,这种模式强调市场化和合作伙伴的重要性,通过合作,村集体与企业的共同努力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用获得的收益不断扩展产业发展,构建了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通常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有望提高就业机会和社会稳定性,并能加强内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集体经济 乡村企业经营模式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企业内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好气栽培法的应用效果及增产原理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根贤 胡名力 +3 位作者 江苏 杨发贵 党建红 陈惠哲 《中国稻米》 2008年第4期46-49,共4页
水稻好气栽培法是利用自然降水或水稻生理需水时灌水,并应用其它配套技术,使稻田土壤长期处于干湿通气状态的栽培方法。多年试验研究表明,好气法能提高水稻产量,促进根系生长,增加枝梗分化数,分蘖发生早,后期绿叶数多、叶片功能期长,且... 水稻好气栽培法是利用自然降水或水稻生理需水时灌水,并应用其它配套技术,使稻田土壤长期处于干湿通气状态的栽培方法。多年试验研究表明,好气法能提高水稻产量,促进根系生长,增加枝梗分化数,分蘖发生早,后期绿叶数多、叶片功能期长,且基部茎节粗短。经示范与推广,水稻好气法栽培技术充分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生态效应和省工节本的高产高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土壤通气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对杂交稻浙粳优1578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湛立伟 汪成法 +5 位作者 叶靖 巫明明 翟荣荣 朱国富 张小明 叶胜海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3期443-444,共2页
以杂交水稻浙粳优1578为材料,进行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研究行株距分别为30 cm×30 cm、27 cm×27 cm、30 cm×20 cm、27 cm×20 cm、23 cm×20 cm和20 cm×20 cm 6个处理对其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 以杂交水稻浙粳优1578为材料,进行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研究行株距分别为30 cm×30 cm、27 cm×27 cm、30 cm×20 cm、27 cm×20 cm、23 cm×20 cm和20 cm×20 cm 6个处理对其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杂交水稻浙粳优1578的产量有显著影响;种植行距20 cm的产量高于27和30 cm行距,株距则以23~27 cm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粳优1578 产量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黄色菌株筛选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明海 金群力 +1 位作者 余承勇 余志华 《食用菌》 CAS 2021年第4期34-35,共2页
为筛选适宜浙江省开化县自然季节栽培的金针菇黄色菌株,进行了9个金针菇菌株比较试验。试验结果,川金631号、开试2、931、F8四个菌株的子实体商品性状较好,产量高,生物转化率在130%以上,可以在当地推广。
关键词 金针菇 菌株 筛选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金婷 万琳涛 +3 位作者 徐肖平 戴芬 方进林 郑霖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前市场对农产品的主要需求已从过去的“求量”转化为现在的“求质”,甚至是“求精”。本文基于开化近五年来农业品牌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钱江源”区域公用品牌发展实践,分析研究了品牌农业标准化发展对山区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研究提... 目前市场对农产品的主要需求已从过去的“求量”转化为现在的“求质”,甚至是“求精”。本文基于开化近五年来农业品牌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钱江源”区域公用品牌发展实践,分析研究了品牌农业标准化发展对山区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研究提出了全方位提高基层农产品标准化管理水平,能够稳步推进品牌建设管理、保障品牌效应,标准化建设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公用品牌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液化菌种在黑木耳短袋栽培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余承勇 陈再鸣 +2 位作者 郑明海 余志华 郑扬 《食药用菌》 2023年第2期136-139,共4页
为探索固体液化菌种工艺在黑木耳栽培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常规固体三级菌种扩繁工艺为对照,进行黑木耳短袋栽培试验。结果显示:高压灭菌料袋接种固体液化菌种的黑木耳菌丝洁白、浓密,发满袋时间为49天,菌袋成品率99.3%,每袋平均产量达37.6... 为探索固体液化菌种工艺在黑木耳栽培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常规固体三级菌种扩繁工艺为对照,进行黑木耳短袋栽培试验。结果显示:高压灭菌料袋接种固体液化菌种的黑木耳菌丝洁白、浓密,发满袋时间为49天,菌袋成品率99.3%,每袋平均产量达37.6 g,显著早于和高于接种常规固体菌种处理的55天、95.2%和32.33 g,表明固体液化菌种工艺能提高黑木耳菌丝活力与产量。效益分析显示,应用固体液化菌种较常规固体菌种可减少黑木耳短袋栽培直接生产费用58%,表明其可代替固体三级菌种扩繁工艺用于黑木耳集约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液化菌种 黑木耳 短袋栽培 菌袋成品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秸秆栽培竹荪配方比较试验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明海 崔文浩 +1 位作者 苏干光 余维良 《食用菌》 CAS 2021年第5期39-40,共2页
为高效利用废弃高粱秸秆,设计4个含高粱秸秆的培养基配方栽培竹荪,并以当地竹屑培养料配方做对照。结果:培养料添加20%、40%高粱秸秆均能提高竹荪产量,其中添加20%高粱秸秆的料面土层菌丝健壮,菌丝封面比对照快2 d,提早3 d形成竹荪菌蛋... 为高效利用废弃高粱秸秆,设计4个含高粱秸秆的培养基配方栽培竹荪,并以当地竹屑培养料配方做对照。结果:培养料添加20%、40%高粱秸秆均能提高竹荪产量,其中添加20%高粱秸秆的料面土层菌丝健壮,菌丝封面比对照快2 d,提早3 d形成竹荪菌蛋,产量提高18.1%,为栽培竹荪优选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荪 高粱秸秆 培养料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液对玉米德单123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姚光伟 付怡 汪文静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11期2552-2554,共3页
开展不同沼液用量和化肥常规用量对玉米各经济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沼液比施用化肥玉米产量明显提高,沼液处理后的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得到有效改善,调酸效果明显,土壤肥力提高明显,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不同程度提高。
关键词 沼液 玉米 土壤肥力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通气式栽培密度与施肥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根贤 方屹豪 +2 位作者 江苏 杨发贵 党建红 《浙江农业科学》 2008年第6期715-718,共4页
通过试验初步明确通气栽培水稻的最佳密度与施肥处理及其高产机理。在不同种植密度下,以N8施肥量效益最高,为4443.9元/hm2;在不同施肥量下,以C16密度产量和效益最高,分别为9336.1 kg/hm2和4520.2元/hm2;以N16C16处理组合为最佳,产量、... 通过试验初步明确通气栽培水稻的最佳密度与施肥处理及其高产机理。在不同种植密度下,以N8施肥量效益最高,为4443.9元/hm2;在不同施肥量下,以C16密度产量和效益最高,分别为9336.1 kg/hm2和4520.2元/hm2;以N16C16处理组合为最佳,产量、效益分别为9479.7 kg/hm2和4283.1元/hm2。每1 kg纯N生产能力,以N8施肥量为最高,平均生产稻谷10.55 kg。在提高密度和不同施肥水平下,增加穗数和提高穗重是增产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通气式栽培 密度 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强化栽培施氮方法初探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芳前 王朝林 +1 位作者 汪明德 杨发贵 《浙江农业科学》 2006年第4期423-424,共2页
在同一施氮水平条件下,单季水稻强化栽培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比常规栽培法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强化栽培不同施氮方法以基肥∶蘖肥∶穗肥5∶2∶3处理产量最高,比常规栽培对照增产9.8%。
关键词 强化栽培 水稻 施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