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诱变筛选高效木质素降解菌株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庆玉 姚影 +1 位作者 张敏 陈志丽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61,共4页
通过紫外诱变对白腐菌进行驯化培养,获得高效木质素降解菌,其LiP活力为600IU/mL,MnP活力为1600IU/mL。利用紫外诱变菌株S对玉米秸秆中的木质素进行降解试验,结果表明,木质素降解率为48.4%,比出发菌株的木质素降解率(42.6%)提高了13.6%。
关键词 紫外诱变 白腐菌 木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菌种对玉米秸秆降解作用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敏 刘庆玉 +2 位作者 来世鹏 陈志丽 张文基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6-748,共3页
为使秸秆更好的降解和利用,提高其生物降解效果,采用菌株S和菌株SN混合发酵处理玉米秸秆,结果表明:菌株S和菌株SN混合在同一个PDA平板上相互融合生长,菌落间无明显对峙状态,说明二者无拮抗现象。通过采用混合菌种对玉米秸秆在最优降解... 为使秸秆更好的降解和利用,提高其生物降解效果,采用菌株S和菌株SN混合发酵处理玉米秸秆,结果表明:菌株S和菌株SN混合在同一个PDA平板上相互融合生长,菌落间无明显对峙状态,说明二者无拮抗现象。通过采用混合菌种对玉米秸秆在最优降解条件下的降解试验表明:混合菌种对玉米秸秆降解效果在25d时,达到53.2%,比出发菌株S木质素的降解率(50.73%)提高了4.87%,比出发菌株SN木质素降解率(47.6%)提高了11.76%,研究结果证明混合菌种的发酵效果要明显优于单一菌种的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菌 玉米秸秆 木质素酶 木质素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灰熔融温度计算公式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牛苗任 孙永斌 +1 位作者 林碧华 周新文 《洁净煤技术》 CAS 2011年第1期69-72,共4页
依据172组商业用煤分析数据,对7种经验公式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进行了检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煤灰酸碱比与ST和FT关系进行了分析,采用分段拟合的方法,推导出利用煤灰酸碱比计算ST和FT的一组关系式,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 依据172组商业用煤分析数据,对7种经验公式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进行了检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煤灰酸碱比与ST和FT关系进行了分析,采用分段拟合的方法,推导出利用煤灰酸碱比计算ST和FT的一组关系式,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关系式适用范围较广,可对实际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灰 灰熔融性 酸碱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D的煤层气掺混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树强 倪洪启 于江华 《工矿自动化》 2009年第7期33-35,共3页
针对煤层气热值不稳定、无法直接使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PID的煤层气掺混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介绍了系统结构及软、硬件设计。该系统以工控机、可编程控制器和人机界面为核心,采用PID控制方式,实现了煤层气掺混系统的逻辑控制。... 针对煤层气热值不稳定、无法直接使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PID的煤层气掺混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介绍了系统结构及软、硬件设计。该系统以工控机、可编程控制器和人机界面为核心,采用PID控制方式,实现了煤层气掺混系统的逻辑控制。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高,实现了煤层气掺混系统的稳定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掺混控制 PID调节 IPC PLC H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天然气利用战略
5
作者 胡俊生 余红 +3 位作者 王宏伟 张力 田玉英 任雪冬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21-123,共3页
分析沈阳地区能源结构 ,针对沈阳市燃气利用现状 ,提出 1999年至 2 0 10年的天然气利用战略 .
关键词 天然气 能源 预测 清洁燃料 沈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煤气型两段炉煤种适用性考察
6
作者 张力 张丽萍 《冶金能源》 1996年第5期41-43,共3页
比较阜新长焰煤、沈北马古褐煤和宁夏灵武不粘结煤分别在水煤气型两段炉上工业试验的结果,提出了水煤气型两段炉适用煤种的基本估计。
关键词 水煤气型两段炉 煤种 适用性 气化炉 煤气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轴承-转子-定子系统的碰摩故障分析 被引量:28
7
作者 袁惠群 闻邦椿 +1 位作者 王德友 刘叔伦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4-247,共4页
以某航空发动机实验器为基础 ,建立了轴承 转子 定子多自由度系统碰摩故障模型 ,研究了具有局部碰摩的滚动轴承 转子 定子系统的非线性特性 ,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该系统的分岔与混沌运动 ,得到了该轴承转子定子系统在某些有实际意义的参... 以某航空发动机实验器为基础 ,建立了轴承 转子 定子多自由度系统碰摩故障模型 ,研究了具有局部碰摩的滚动轴承 转子 定子系统的非线性特性 ,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该系统的分岔与混沌运动 ,得到了该轴承转子定子系统在某些有实际意义的参数域内的非线性响应的Poincar啨映射图、分岔图、相轨线图、轴心轨迹图和幅值谱图 ,发现了该系统丰富的非线性混沌行为·分析结果表明 ,转子碰摩刚度与转子弯曲刚度比明显影响轴承 转子 定子系统运动特性·系统响应在较宽的刚度比范围内主要以混沌运动为主·随着刚度比的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转子-定子系统 碰摩 故障分析 非线性 分岔 混沌 旋转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7的智能灌溉模糊控制系统 被引量:16
8
作者 苏林 袁寿其 +1 位作者 张兵 孙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8-31,共4页
介绍了基于ARM7和模糊控制算法开发的温室花卉智能灌溉系统。软件设计中移植了μC/OS-Ⅱ操作系统,采用多任务程序设计方法设计,大大降低了编写程序的复杂度。针对灌溉过程中营养液混合系统的时变性、延时性、随机性等特点,提出采用模糊... 介绍了基于ARM7和模糊控制算法开发的温室花卉智能灌溉系统。软件设计中移植了μC/OS-Ⅱ操作系统,采用多任务程序设计方法设计,大大降低了编写程序的复杂度。针对灌溉过程中营养液混合系统的时变性、延时性、随机性等特点,提出采用模糊逻辑控制技术来实现系统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控制方法不易得到系统数学模型,难于对控制系统进行有效控制的不足。实践表明系统设计可靠,能够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M7 模糊控制 μC/OS-Ⅱ 节水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负荷对A/O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傅金祥 陈东宁 +2 位作者 李微 李智 徐昊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8年第3期447-450,共4页
目的研究A/O生物滤池工艺脱碳硝化原理,确定该工艺的运行参数.方法通过试验对比水力负荷变化对COD、NH3-N和TN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试验结果表明:A/O生物滤池的缺氧段对COD、NH3-N和TN的去除起到重要作用.为了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目的研究A/O生物滤池工艺脱碳硝化原理,确定该工艺的运行参数.方法通过试验对比水力负荷变化对COD、NH3-N和TN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试验结果表明:A/O生物滤池的缺氧段对COD、NH3-N和TN的去除起到重要作用.为了达到最佳处理效果,缺氧段要保持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最佳高度在500~600mm;当A/O生物滤池水力负荷为(2~3)m/h,缺氧区与好氧区体积比为1:3时,原水中的COD、NH3-N和TN都取得了较好的去除效果.结论A/O生物滤池水力负荷的增加,回流混合液带入更多的溶解氧,加强水流在滤柱内的扰动,增强了滤柱内的复氧,破坏缺氧滤柱内缺氧环境,这对反硝化及总氮的去除是不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生物滤池 生活污水 水力负荷 同步硝化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热裂解产物产率预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春梅 刘庆玉 +3 位作者 易维明 柏雪卫 张文基 来世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0-123,185,共5页
以影响热裂解液化过程的因素(输入功率、压差、氩气流量和进料率)为网络输入,热裂解液化产物为网络输出,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法对玉米秸秆热裂解液化产物产率进行了预测分析,并将预测结果与非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 以影响热裂解液化过程的因素(输入功率、压差、氩气流量和进料率)为网络输入,热裂解液化产物为网络输出,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法对玉米秸秆热裂解液化产物产率进行了预测分析,并将预测结果与非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输出值与试验值间的相对误差总体上在5%之内,说明模拟预测的效果较好。对BP神经网络模型法与非线性回归方法的预测结果对比分析显示:在试验数据范围内,BP神经网络模型对玉米秸秆热裂解3种产物产率的预测值更接近试验值,计算精度比非线性回归方法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热裂解 神经网络模型 产率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基甜菜碱型氟碳表面活性剂在蒙脱土上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晶晶 王彦玲 +5 位作者 常玉丽 赵修太 王业飞 郑龙伟 王丽娟 马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186-3191,共6页
针对黏土吸附表面活性剂造成的损耗使得二元复合驱不能具有很好的协同效用,采用比色法研究了磺基甜菜碱型氟碳表面活性剂(FS)在钠基蒙脱土上的吸附性能,并考察了醇、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HPAM)、pH值、温度对FS在钠基蒙脱土上吸附量的... 针对黏土吸附表面活性剂造成的损耗使得二元复合驱不能具有很好的协同效用,采用比色法研究了磺基甜菜碱型氟碳表面活性剂(FS)在钠基蒙脱土上的吸附性能,并考察了醇、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HPAM)、pH值、温度对FS在钠基蒙脱土上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10%(体积)的不同种类的醇时,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降低FS在蒙脱土上的吸附,而辛醇、癸醇、乙二醇、丙三醇则增加FS在蒙脱土上的吸附,其中乙醇使FS吸附量降低67.25%,辛醇使FS吸附量增加86.76%;所以分子量相对较小的醇能降低FS在蒙脱土上的吸附量。HPAM可降低FS在蒙脱土上的吸附,并且随浓度、分子量的增加而下降;吸附量随着pH值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40~50℃时吸附量达到最大值,用X射线衍射(XRD)对FS处理过的蒙脱土进行了分析表征,说明FS已经进入蒙脱土,使得蒙脱土的层间距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碳表面活性剂 蒙脱土 吸附 吸光度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镁合金牺牲阳极输出电流计算公式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亚平 李志 +4 位作者 高鹏 张艳 何炜 黄俊 徐莉娅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71-475,466,共6页
介绍了国内外技术文献有关土壤环境中镁合金牺牲阳极输出电流的计算公式,参考现场实际测试结果,对公式进行比较,讨论了在计算镁合金牺牲阳极输出电流时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牺牲阳极 阴极保护 阳极接地电阻 阳极输出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地钢质管道腐蚀检测与阴极保护实践中有关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亚平 杨朝晖 +2 位作者 高鹏 李志 张艳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z1期50-55,共6页
根据作者多年的腐蚀控制施工实践经验,对埋地钢质管道腐蚀检测与阴极保护实践中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给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提出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钢质管道 腐蚀检测 阴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大喷煤焦炭质量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力 刘新 《冶金能源》 1995年第4期14-20,共7页
为适应高炉大喷煤的必然趋势,分别对高炉全焦操作和大喷煤操作下的焦炭质量进行了全面的综合评价,并介绍了改善高炉焦质量的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 高炉 大喷煤操作 焦炭质量 高炉熔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