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街区探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敏 李先逵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6-509,共4页
结合历史文化名城中历史街区的实例研究 ,从城市建设历史、城市空间形态等角度 ,探讨与总结了名城中历史街区的内涵、特征、类型 ,建立了价值评价标准 ,确定了保护原则 .尝试了进行历史街区保护的专题性研究 ,确保历史街区中负载有价值... 结合历史文化名城中历史街区的实例研究 ,从城市建设历史、城市空间形态等角度 ,探讨与总结了名城中历史街区的内涵、特征、类型 ,建立了价值评价标准 ,确定了保护原则 .尝试了进行历史街区保护的专题性研究 ,确保历史街区中负载有价值历史信息的遗产与景观得到保护的同时 ,满足与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从而更好地保护与延续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特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历史文化 综合评价 形态特征 地域特征 关联特征 保护原则 建筑风格 城市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调控机制的思辨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敏 李先逵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52-54,共3页
通过剖析我国名城保护管理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内在的原因 ,提出以下建议 :改革现行管理体制 ,建立科学管理工作机制 ,规范与完善管理立法 ,加强城市保护队伍建设 。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城市建设 立法 城市管理 城市规划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都城规划中的数理哲学与美学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卢涛 李先逵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5-89,共5页
数在中国古代具有哲学含义和象征意义。社会秩序与政治统治的要求 ,数理又被赋予礼制的秩序。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将数理哲学和礼制含义用于城市布局、空间组织、纪念建筑物设计之中 ,显现出整体美、秩序美、和谐美、中和美、寓义美、礼乐... 数在中国古代具有哲学含义和象征意义。社会秩序与政治统治的要求 ,数理又被赋予礼制的秩序。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将数理哲学和礼制含义用于城市布局、空间组织、纪念建筑物设计之中 ,显现出整体美、秩序美、和谐美、中和美、寓义美、礼乐美等美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都城规划 数理哲学 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实在的理解与城市规划的认知对象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兴华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20,共5页
分析了科学哲学思潮对于城市规划理论的一般性影响,重点讨论了科学实在论对于认清城市规划学科认知对象的作用。文章指出,现实的城市已经是人们根据对于“自在实在”的认识采取行动的结果,是一种“对象性实在”的体现。城市规划学科仅... 分析了科学哲学思潮对于城市规划理论的一般性影响,重点讨论了科学实在论对于认清城市规划学科认知对象的作用。文章指出,现实的城市已经是人们根据对于“自在实在”的认识采取行动的结果,是一种“对象性实在”的体现。城市规划学科仅仅停留在对于已有“城市”和“规划”的认识是不够的。由于人特别其个体活动的空间需求具有客观性,城市规划学科存在着建构“科学实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实在 城市规划 认知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与艺术
5
作者 李先逵 《室内设计》 2002年第3期2-4,共3页
建筑,作为一种巨大的物质产品,它具有实用的功能性,同时作为一个精神产品,它具有审美的艺术性,这已是早为中外建筑历史所验证的不争的事实。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是按照美的法则来创造一切事物的。而作为社会历史时代文明的综合结晶——... 建筑,作为一种巨大的物质产品,它具有实用的功能性,同时作为一个精神产品,它具有审美的艺术性,这已是早为中外建筑历史所验证的不争的事实。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是按照美的法则来创造一切事物的。而作为社会历史时代文明的综合结晶——建筑来讲,就更是这样。建筑是科技精神和艺术精神的高度结合。建筑艺术是一种永恒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艺术 传统建筑 建筑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战略 被引量:24
6
作者 沈建国 董锁成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37,共4页
城市化对于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根据西部生态环境特点、经济发展和城市化阶段 ,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 ,西部今后应该走以中小城市为重点的城市化道路。把推进城市化的重点放在中等中心城市建设和培育新的区域中心上 ,同... 城市化对于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根据西部生态环境特点、经济发展和城市化阶段 ,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 ,西部今后应该走以中小城市为重点的城市化道路。把推进城市化的重点放在中等中心城市建设和培育新的区域中心上 ,同时大力发展小城镇 ,改造完善现有大城市 ,培育和增强二级中心城市功能。要依托中心城市 ,选择基础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城市重点突破、集中开发 ,逐步建成一批具有一定辐射能力的中等中心城市 ,并将一些条件具备的中型城市建设成为区域二级中心城市 ,逐步形成开放协调的西部城镇体系。在城市建设同时注重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 ,促进西部区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城市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