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南矿区典型煤样自燃特性热重-红外联用实验研究
1
作者 肖峻峰 尹诗元 +2 位作者 陶然 郭仕鹏 刘雨晨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73-79,共7页
为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风险,针对煤自燃氧化出现紧急危险性等问题,研究淮南矿区典型煤样的自燃特性。以淮南张集煤矿6、8、11-2和13-1煤样为例,通过热重-红外(TG-FTIR)联用技术分析煤样在升温氧化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和气相产物析出特性... 为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风险,针对煤自燃氧化出现紧急危险性等问题,研究淮南矿区典型煤样的自燃特性。以淮南张集煤矿6、8、11-2和13-1煤样为例,通过热重-红外(TG-FTIR)联用技术分析煤样在升温氧化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和气相产物析出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四种煤样的升温氧化过程均可分为5个阶段,包含6个特征温度点;燃烧阶段各煤样反应活化能按由大到小排序为6煤、8煤、11-2煤、13-1煤;主要气相产物吸收峰强度按由高到低排序为13-1煤、11-2煤、8煤、6煤;根据活化能大小和主要气相产物吸收峰强度判断各煤样自燃风险按由高到低排序为13-1煤、11-2煤、8煤、6煤。本文结果可为类似矿区矿井火灾防治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热重-红外联用 特征温度 活化能 气相产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桁架混凝土空心叠合板静力性能试验与破坏分析
2
作者 陈旭东 马芹永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0-487,共8页
结合现浇空心板与预制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的优点,提出内置空心薄壁箱的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进行5块钢筋桁架混凝土空心叠合板、1块钢筋桁架混凝土现浇空心板在单调荷载作用下的静力足尺模型受弯性能试验.分析板的破坏形态、受弯承... 结合现浇空心板与预制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的优点,提出内置空心薄壁箱的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进行5块钢筋桁架混凝土空心叠合板、1块钢筋桁架混凝土现浇空心板在单调荷载作用下的静力足尺模型受弯性能试验.分析板的破坏形态、受弯承载力、截面整体工作性能、裂缝分布、钢筋应变、混凝土应变等.结果表明:空心叠合板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未出现沿叠合面开展的水平裂缝,预制层与现浇层协调工作性能良好;破坏过程符合适筋破坏的破坏特征;板底出现多条均匀分布的裂缝,整体变形性能较好;空心叠合板在开裂后仍有充分的承载力安全储备;极限承载力的试验值和理论值基本一致,误差均小于6.0%,满足规范规定;同一尺寸规格的预制空心叠合板与现浇空心板的整体受力性能较接近,均可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叠合板 钢筋桁架 静力试验 受弯性能 破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参数修正的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研究
3
作者 李宁波 朱清帅 +2 位作者 周宇 束庆东 程才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392,共9页
为深入研究在役桥梁的地震易损性,考虑到有限元软件建模过程中系统参数不确定问题,基于BP神经网络修正了的桥梁模型。以我国华东地区某变截面连续梁桥为例,依托Midas Civil软件进行精细化建模,以桥梁的动力响应作为输入,以结构参数作为... 为深入研究在役桥梁的地震易损性,考虑到有限元软件建模过程中系统参数不确定问题,基于BP神经网络修正了的桥梁模型。以我国华东地区某变截面连续梁桥为例,依托Midas Civil软件进行精细化建模,以桥梁的动力响应作为输入,以结构参数作为输出,根据桥梁实测模态对初始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修正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能使模型误差由22.92%降低到4.58%,提高计算精度。结合《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中桥梁隔震设计理论更换铅芯橡胶支座,采用增量动力法(IDA)分别对初始模型修正前、修正后、隔震优化后三者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分别提取桥梁在不同地震波下的结构响应并绘制易损性曲线。数据结果表明,修正后模型的损伤概率略微小于修正前,采用隔震支座能有效降低桥梁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破坏的概率,最高损伤概率可降低约42%,隔震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模型修正 时程分析 增量动力法 地震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风方式对非对称隧道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
4
作者 肖峻峰 胡涛涛 +1 位作者 秦荣水 梁至昕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90-96,共7页
为研究非对称隧道内不同通风方式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利用PyroSim数值模拟软件构建非对称隧道模型,对隧道内烟气流速、温度分布和烟气运动进行研究,并分析了不同风速对人员疏散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坡隧道内诱导气流与补充气流存在竞... 为研究非对称隧道内不同通风方式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利用PyroSim数值模拟软件构建非对称隧道模型,对隧道内烟气流速、温度分布和烟气运动进行研究,并分析了不同风速对人员疏散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坡隧道内诱导气流与补充气流存在竞争关系,随着坡度差增大,烟气流速增加,烟气从上坡隧道排出,新鲜空气从平坡段隧道进入补充燃烧消耗;自然通风下隧道充满烟气,在纵向风速1.5 m/s下隧道环境得以改善;随着风速继续增大,隧道烟气流速紊乱,烟气层被扰乱。在实际非对称隧道中,建议火灾初期以1.5 m/s的纵向风速进行通风,待人员疏散后再增加风速加速排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烟气 数值模拟 温度分布 人员疏散 坡度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矿区大断面硬岩巷道炮掘与综掘联合掘进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宣啸 吴德义 《建井技术》 2020年第2期24-28,共5页
为提高大断面硬岩巷道掘进速度,提出了一种炮掘与综掘联合掘进方法。即精确控制多级掏槽装药量,取消周边眼,全断面一次微差爆破,在巷道中部掘进断面积S≤16.0 m^2的槽腔;然后采用综掘机,扩展该槽腔至巷道设计断面。淮北地区采用该掘进方... 为提高大断面硬岩巷道掘进速度,提出了一种炮掘与综掘联合掘进方法。即精确控制多级掏槽装药量,取消周边眼,全断面一次微差爆破,在巷道中部掘进断面积S≤16.0 m^2的槽腔;然后采用综掘机,扩展该槽腔至巷道设计断面。淮北地区采用该掘进方法,大断面岩巷掘进速度提高约40 m/月,巷道施工速度明显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硬岩巷道 炮掘 综掘 联合掘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梁桥影响线识别与承载能力快速评估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宇 尚稳齐 +2 位作者 狄生奎 郑旭 贺文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34-344,共11页
针对桥梁静载试验过程存在的重载静置、交通阻误等问题,利用桥梁影响线具有完整反映结构各截面抗弯刚度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影响线的桥梁承载能力快速评估方法。该方法仅利用单辆重车移动加载获取包含桥梁影响线信息、结构动力成分和车... 针对桥梁静载试验过程存在的重载静置、交通阻误等问题,利用桥梁影响线具有完整反映结构各截面抗弯刚度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影响线的桥梁承载能力快速评估方法。该方法仅利用单辆重车移动加载获取包含桥梁影响线信息、结构动力成分和车辆多轴效应的桥梁时程响应,首先采用变分模态分解剥离桥梁时程响应中的动力成分;其次根据采样频率及车辆轴距构建桥梁影响线识别数学模型,从而剔除桥梁时程响应中的车辆多轴效应,利用Tikhonov正则化解得桥梁影响线的稳定解;然后通过在桥梁影响线上开展虚拟加载,重构桥梁虚拟静力响应,并采用传统校验系数法评价桥梁承载能力。通过三跨变截面连续梁桥数值算例验证影响线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建立误差指标定量评价影响线识别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对某三跨连续钢混组合梁桥开展静载试验与承载能力快速评估试验研究,在预设车道实施车辆移动加载,识别桥梁中跨跨中截面挠度、应变影响线,进而开展虚拟加载研究,进一步验证所提承载能力快速评估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为桥梁承载能力“轻量化”快速筛检提供方法支撑与案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影响线识别 变分模态分解(VMD) 承载能力 快速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影响线的桥梁模型修正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宇 甘露一 +2 位作者 狄生奎 贺文宇 李宁波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7-546,共10页
为了验证桥梁应变影响线用于模型修正的有效性,针对某三跨钢板组合连续梁桥在单辆重车移动加载下的应变时程响应进行研究.联合实测应变影响线和计算影响线构建目标函数;以影响线形态控制点处的微应变试验值作为输入层参数,以有限元模型... 为了验证桥梁应变影响线用于模型修正的有效性,针对某三跨钢板组合连续梁桥在单辆重车移动加载下的应变时程响应进行研究.联合实测应变影响线和计算影响线构建目标函数;以影响线形态控制点处的微应变试验值作为输入层参数,以有限元模型结构几何尺寸信息与材料特征值作为输出层参数,构建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进行自我学习;基于训练完毕的BP神经网络,对待修参数进行预测,开展桥梁模型修正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能够减小真实结构不确定性带来的建模误差,修正后的优化模型比初始模型更加贴近真实结构,目标函数相对误差降低29%;可以采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模型参数修正方法对有限元模型参数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模型修正 应变影响线 影响线识别 前馈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桥挠度影响线识别与模型修正试验研究
8
作者 周宇 石英迪 +2 位作者 狄生奎 方登甲 李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02-210,共9页
有限元模型往往不能反映桥梁真实的运营状况,无法对桥梁结构整体受力状态进行精确分析。为建立适用于斜拉桥高精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实测挠度影响线与GA-BP(genetic algorithm-back propagation)网络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 有限元模型往往不能反映桥梁真实的运营状况,无法对桥梁结构整体受力状态进行精确分析。为建立适用于斜拉桥高精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实测挠度影响线与GA-BP(genetic algorithm-back propagation)网络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首先对某斜拉桥单一测点挠度影响线识别,提出采用经验变分模态分解(empirical-variational mixed modal decomposition,E-VMD)剔除车致响应动力成分,结合Tikhonov正则化方法求解影响线识别方程,对某真实斜拉桥挠度影响线进行重构,准确还原其准静态挠度影响线,通过GA-BP网络选取修正参数,构建以挠度影响线为目标参数的回归预测方法;最后将实测挠度影响线代入网络模型,得到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优化参数。经计算分析,修正后模型控制截面挠度影响线处相对误差从57.2%下降至14.1%,灰色相关系数升至0.9076,修正后有限元模型分析精度有大幅提升,更贴近桥梁真实运营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 影响线识别 模型修正 经验变分模态分解(E-VMD) GA-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车辆激励下梁桥位移影响面重构及损伤诊断方法
9
作者 周宇 孙文卓 +2 位作者 狄生奎 黄继源 石英迪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13-3626,共14页
针对桥梁影响线只考虑荷载一维状态而无法得到结构横向荷载效应,以及车辆激励下提取桥梁时程响应时受结构动力响应和车辆多轴效应影响的问题,提出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L2正则化的梁桥影响面重构及损伤诊断方法。首先,将车辆简化为线荷载,... 针对桥梁影响线只考虑荷载一维状态而无法得到结构横向荷载效应,以及车辆激励下提取桥梁时程响应时受结构动力响应和车辆多轴效应影响的问题,提出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L2正则化的梁桥影响面重构及损伤诊断方法。首先,将车辆简化为线荷载,通过单辆重车多车道分别加载得到桥梁各车道原始时程响应,利用变分模态分解剥离时程响应中的动力成分,再根据车辆轴距和采样频率建立车辆信息矩阵及影响线识别的数学模型进而剔除车辆多轴效应;其次,利用L2正则化识别桥梁影响线,通过横向插值将各车道影响线重构为影响面;最后,利用影响面差值指标定位桥梁损伤。根据实际三跨钢混组合梁桥建立有限元模型,使用频率相对误差与模态置信准则修正该结构动力模型,基于动力修正后的模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较准确地重构真实桥梁影响面,通过桥梁影响面对结构损伤进行定位的结果更直观、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影响线 影响面重构 变分模态分解 横向分布 损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纤维碱激发地聚物胶凝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10
作者 刘旋 万明宇 +4 位作者 施国栋 许荣盛 李成龙 江涛 宣文竹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2-258,共7页
地聚物因其较低的碳排放、优异的耐久性和力学性能日益受到关注,但其普遍存在收缩大、易产生脆性破坏现象,限制了其推广和应用。为改善地聚物的收缩性,提高其强度,研究了木质纤维含量对粉煤灰—矿渣地聚物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 地聚物因其较低的碳排放、优异的耐久性和力学性能日益受到关注,但其普遍存在收缩大、易产生脆性破坏现象,限制了其推广和应用。为改善地聚物的收缩性,提高其强度,研究了木质纤维含量对粉煤灰—矿渣地聚物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木质纤维含量达12.5 kg/m^(3)时,地聚物试块养护28 d干缩量为0.58 mm,相较于不添加木质纤维的地聚物胶凝材料试块降低了52.5%;木质纤维地聚物胶凝材料试块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均随木质纤维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木质纤维掺量为10 kg/m^(3)并养护28 d时,其抗折、抗压强度最大,分别为6.3、79.8 MPa,抗折、抗压强度分别达到了普通混凝土试块的C60、C80标准;掺入木质纤维可以显著提升地聚物胶凝材料试块的抗收缩性和力学性能,主要得益于其内在水分调节能力,在地聚物基体水化反应需要水分时释放储存的水分,维持反应连续性并促进产物形成,同时,高比表面积的木质纤维易与地聚物基体紧密结合,并使其成为增强相,从而在提高材料的抗收缩性和力学性能中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 木质纤维 粉煤灰 矿渣 碱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修正与灰色系统理论的梁桥损伤识别研究
11
作者 周宇 石英迪 +2 位作者 李萌 孙文卓 张德伟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3-79,共7页
对既有梁桥结构开展损伤识别分析时,需要依托有限元软件建立理想的梁桥数值模型,然而依据设计图纸建立的梁桥有限元模型尚未考虑到建模过程的不确定性,有限元模型计算与既有梁桥实测存在较大偏差。利用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模... 对既有梁桥结构开展损伤识别分析时,需要依托有限元软件建立理想的梁桥数值模型,然而依据设计图纸建立的梁桥有限元模型尚未考虑到建模过程的不确定性,有限元模型计算与既有梁桥实测存在较大偏差。利用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模型修正方法,对修正后更加贴近实际梁桥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展开数值分析,通过挠度影响线进行灰色系统相关性分析与损伤识别。修正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梁桥模型修正方法可使有限元模型贴近实际结构模型;结合现场模态测试,结果频率误差从未修正的30.5%降至修正后的9.8%。损伤识别结果表明灰色系统理论相关系数与损伤程度呈线性关系,灰色系统相关系数越小,损伤程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桥结构 模型修正 损伤识别 遗传算法 灰色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墙夹心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安全性分析
12
作者 井志彬 钱昊成 +1 位作者 常江 蒋涛 《安徽建筑》 2024年第11期63-65,共3页
外墙夹心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中,但长期使用过程中受风荷载及地震荷载作用,可能受损破坏或脱落,存在安全隐患。文章以淮北师范大学新工科实习实训楼为工程实例,根据风荷载及地震荷载组合,分析目前... 外墙夹心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中,但长期使用过程中受风荷载及地震荷载作用,可能受损破坏或脱落,存在安全隐患。文章以淮北师范大学新工科实习实训楼为工程实例,根据风荷载及地震荷载组合,分析目前采用的外墙夹心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结构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不同地区风荷载及地震荷载不同组合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淮北地区建筑高度H≤80m及在基本风压ω0=0.85kN/m^(2)且建筑高度H≤30m的夏热冬暖地区,采用目前使用的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结构均满足安全使用要求,但是在基本风压ω0=0.85kN/m^(2)且建筑高度H≥80m的夏热冬暖地区,目前采用的外墙夹心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结构不满足安全要求,需要改变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尺寸或更换结构的材料以达到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墙夹心保温装饰一体化板 荷载组合 挠度 弯曲应力 长期安全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墙夹心保温装饰一体化板保温效果分析
13
作者 井志彬 李波 +2 位作者 常江 蒋坤 施旸 《安徽建筑》 2024年第6期26-28,共3页
墙体保温作为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合理保温结构达到预期保温效果对于节能减排目标实现至关重要。文章以淮北师范大学新工科实习实训楼项目为背景,以PFC保温板为保温材料,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试验研究相结合展开分析,结... 墙体保温作为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合理保温结构达到预期保温效果对于节能减排目标实现至关重要。文章以淮北师范大学新工科实习实训楼项目为背景,以PFC保温板为保温材料,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试验研究相结合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外墙夹心保温装饰一体化板以及外墙保温PFC保温板受环境气候作用导热系数λ由0.0559W/(m·k)分别增加至0.0620W/(m·k)及0.1083W/(m·k),外墙夹心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结构保温具有较好耐候性,同时克服墙体内保温结构由于热桥形成的保温效果明显降低,是一种合理墙体保温结构,对于夏热冬冷地区有较好的适用性。针对夏热冬暖地区以及温和地区PFC保温板也有较好的适用性,同时可以适当减少保温层厚度。针对严寒和寒冷地区宜选择保温性能更好的保温材料以达到预期保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墙夹心保温装饰一体化板 耐候性 导热系数 保温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压作用下非等深基坑开挖效应数值分析 被引量:30
14
作者 刘波 席培胜 章定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3-859,共7页
采用考虑基坑分层开挖与支护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偏压非等深基坑的开挖效应,并评价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参数的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偏压荷载下,基坑上部一定深度内的围护墙和内支撑发生向非偏压侧的整体偏移,进而使得基坑上部支撑的... 采用考虑基坑分层开挖与支护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偏压非等深基坑的开挖效应,并评价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参数的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偏压荷载下,基坑上部一定深度内的围护墙和内支撑发生向非偏压侧的整体偏移,进而使得基坑上部支撑的挠度远小于中下部支撑.地下3层开挖引起的墙体向坑内侧移量是地下2层开挖引起的侧移量的3倍,且最大侧移均发生在各自坑底标高附近.坑底隆起和地表沉降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效应,地下3层开挖引起坑底最大隆起值约为地下2层开挖引起坑底最大隆起值的2倍.基坑中间断面外侧地表最大沉降约为基坑角点处地表最大沉降的1.4倍.本工程采用的基坑支护体系设计参数可满足变形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压基坑 开挖深度 数值模拟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TDA光纤传感技术的螺旋挤土灌注桩承载特性现场试验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波 席培胜 +1 位作者 郭杨 章定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79-786,共8页
为了研究螺旋挤土灌注桩(SDS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及承载特性,将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OTDA)原理的光纤传感技术用于螺旋挤土灌注桩桩基检测,在某工地进行现场试验,测得试桩加载过程中的桩身应变,进而得出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 为了研究螺旋挤土灌注桩(SDS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及承载特性,将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OTDA)原理的光纤传感技术用于螺旋挤土灌注桩桩基检测,在某工地进行现场试验,测得试桩加载过程中的桩身应变,进而得出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并与同一场地内长螺旋灌注桩(CFA桩)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式光纤测量可以方便地获取桩体的荷载传递规律;同一桩顶荷载等级下,SDS桩桩端阻力比CFA桩的小,达到极限荷载时,桩端阻力约占总荷载的8%,设计时SDS桩可按摩擦桩或端承摩擦桩考虑;相同桩体参数和地层条件下,与CFA桩相比,SDS桩的极限承载力提高了约67%,相同桩顶荷载作用下,桩体沉降也比CFA桩的小;SDS桩成桩过程中通过桩周土体的物理挤密和应力状态的改变促进了侧摩阻力的大幅提高,从而承载力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挤土灌注桩 分布式光纤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 荷载传递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结充填体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建国 马军 +3 位作者 罗世云 陶子豪 左庭 张智宇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3,34,共6页
为掌握大红山铜矿井下在用的胶结充填材料对爆破荷载的响应特征,对质量浓度为72%、水泥含量为180 kg/m 3的胶结充填材料开展了不同加载应变率下的常规单轴冲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CTB 180试件对入射冲击波的透射能力微弱,在较低的冲击... 为掌握大红山铜矿井下在用的胶结充填材料对爆破荷载的响应特征,对质量浓度为72%、水泥含量为180 kg/m 3的胶结充填材料开展了不同加载应变率下的常规单轴冲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CTB 180试件对入射冲击波的透射能力微弱,在较低的冲击应变率作用下即发生破裂;当s≥42.3 s-1时,试件韧性增加,试件瞬间被压密,增幅较s=30.3 s-1时明显提升,破坏应变量发生了突增;随着s的增加,反射能占比先减后增,透射能占比先增后减,但耗散能占比呈递增趋势;破坏形态上,当s≤20.7 s-1时,试件仍保持其整体性,但当s≥42.3 s-1时,将整体失稳破坏。研究结果可以指导充填材料配比选型以及矿柱回采爆破参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率 单轴冲击试验 胶结充填体 破碎块度 耗散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力循环荷载作用下钢筋套筒灌浆 连接件的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旭东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110-113,共4页
装配式建筑结构中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件的力学性能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性。对9种不同类型的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件进行了高应力反复拉压试验。在高应力反复拉伸作用下,试件出现钢筋断裂和粘结滑移2种破坏形式。钢筋锚固长度为8 d和7 d的试件... 装配式建筑结构中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件的力学性能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性。对9种不同类型的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件进行了高应力反复拉压试验。在高应力反复拉伸作用下,试件出现钢筋断裂和粘结滑移2种破坏形式。钢筋锚固长度为8 d和7 d的试件,连接钢筋被拉断;钢筋锚固长度为6 d的试件,套筒内部发生锚固钢筋的粘结滑移。依据弹性力学原理,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件进行模型简化分析,结合理论计算,推导出锚固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临界值为6.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结构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件 高应力 循环荷载 锚固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墙免拆复合保温模板连接件数量合理选择
18
作者 吴德义 王雅倩 口永刚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3-77,共5页
合理确定连接件参数是保证外墙免拆复合保温模板安全使用的关键。结合具体工程实际,通过理论分析结合现场拉拔实验,分析了连接件破坏典型形式及合理参数,考虑地震荷载0.613 kPa,建筑高度20~100 m,针对全国不同地区基础风压0.3~1.5 kN/m^... 合理确定连接件参数是保证外墙免拆复合保温模板安全使用的关键。结合具体工程实际,通过理论分析结合现场拉拔实验,分析了连接件破坏典型形式及合理参数,考虑地震荷载0.613 kPa,建筑高度20~100 m,针对全国不同地区基础风压0.3~1.5 kN/m^(2),确定单个连接件所对应的合理面积为1.91~0.4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拆复合保温模板 风荷载 地震荷载 连接件合理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煤巷帮部软弱煤岩锚杆(索)支护合理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魏允伯 吴德义 《建井技术》 2019年第1期40-43,50,共5页
选择合理方法,对深部煤层巷道帮部软弱煤岩锚杆(索)支护合理性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选择煤岩变形等速阶段变形速度值作为评价指标,在确定深部煤层巷道帮部锚杆锚固区、锚索锚固区以及帮部煤岩变形不同区段煤岩承载力得到... 选择合理方法,对深部煤层巷道帮部软弱煤岩锚杆(索)支护合理性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选择煤岩变形等速阶段变形速度值作为评价指标,在确定深部煤层巷道帮部锚杆锚固区、锚索锚固区以及帮部煤岩变形不同区段煤岩承载力得到充分发挥时的等速阶段变形速度合理取值基础上,通过监测深部煤层巷道帮部不同区段煤岩变形随时间演化特征,分析不同区段等速阶段软弱煤岩变形速度值,并与合理值比较,来评价锚杆、锚索支护参数的合理性,进而选择合理的支护参数。在煤岩变形早期,即可判别支护合理性,并能及时进行支护参数调整,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使支护成本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巷 帮部软弱煤岩 锚杆(索)支护 合理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矿点分布与主要形迹相关性的分形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施国栋 靳保路 陈斌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1-277,共7页
安徽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种类多分布广,运用分形理论对257处矿点、3条水系和主要断裂进行了分形计算,寻找出杂乱无章的矿点分布与主要形迹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安徽省矿点分布的分维值为1.3371,相关系数R2=0.9817,矿点分布具有显著的分... 安徽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种类多分布广,运用分形理论对257处矿点、3条水系和主要断裂进行了分形计算,寻找出杂乱无章的矿点分布与主要形迹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安徽省矿点分布的分维值为1.3371,相关系数R2=0.9817,矿点分布具有显著的分形特征;安徽省总体水系的分维值为1.5825,长江水系分维值为1.331,分维值在1.3~1.4的水系有利于成矿;安徽省断裂分维值为1.5684,当断裂分维值大于1.4时,对应矿点分布的高分维区,为矿点受断裂构造影响最强烈区,表明该处为断裂构造控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点分布 水系 断裂 分形分维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