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蚧菌共寄生对马尾松针叶POD活性的影响
- 1
-
-
作者
蔡晓明
陈家荣
梁光红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州市林业局
建瓯市叶坑国有林业采育场
-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第2期85-89,共5页
-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J01070)
-
文摘
松突圆蚧与枯斑拟盘多毛孢菌都是严重危害福建省马尾松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由于二者可共寄生于马尾松的松针,因此重点研究测定松针在二者共寄生条件下体内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对于探析松突圆蚧-枯斑拟盘多毛孢菌-马尾松针叶之间的互作关系具有重要作用。以5年生马尾松有虫有病(共寄生)、有虫无病(独寄生/虫)、无虫有病(独寄生/病)、无虫无病(健康针叶,对照)针叶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吸收法测定松针内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松针的POD酶活性大小顺序为:有虫有病>有虫无病>无虫有病>无虫无病。显然,病、虫无论是共寄生还是独寄生都会诱导POD活性上升;但有虫有病、有虫无病处理的POD活性分别是无虫有病处理的POD活性的5.10、3.72倍,表明虫害在POD活性诱导过程中占据了主导作用;共寄生处理的POD实际测定值为435.0 U·g-1·min-1,显著高于二者单独处理条件下POD的理论相加值402.8 U·g-1·min-1(P<0.05),表明松突圆蚧、枯斑拟盘多毛孢菌在诱导POD活性上升过程中可能存在互惠共利关系并导致了联合增效作用。因此,防治松突圆蚧时建议兼治松赤枯病,可进一步提升防控效果。
-
关键词
松突圆蚧
枯斑拟盘多毛孢
马尾松
共寄生
过氧化物酶
-
Keywords
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Pestalotias funerea
Pinus massoniana
co-parasitism
peroxidase
-
分类号
S791.24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6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