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优167在建瓯市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1
作者 谢剑文 《黑龙江粮食》 2024年第5期49-51,共3页
春优167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高粮食单产和产量,2023年引种到福建省并在建瓯市推广种植。在建瓯市种植表现出株高中等,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茎秆粗壮,转色好... 春优167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高粮食单产和产量,2023年引种到福建省并在建瓯市推广种植。在建瓯市种植表现出株高中等,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茎秆粗壮,转色好,穗大粒多,丰产性好等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主要是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科学水管,防虫防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优167 籼粳杂交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种植中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2
作者 叶丽荣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年第7期64-66,共3页
葡萄属于常见水果之一,不仅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可以用于酿酒,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市场需求逐渐增加。但葡萄种植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例如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不当等,导致葡萄产量与品质受到影响。在传统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为... 葡萄属于常见水果之一,不仅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可以用于酿酒,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市场需求逐渐增加。但葡萄种植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例如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不当等,导致葡萄产量与品质受到影响。在传统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为提高葡萄产量会加大施肥及灌溉量,在干旱地区进行灌溉需要耗费大量的水资源,尤其是在北方葡萄种植区。而且过度施肥会导致农田地下水硝酸盐水平增高,对环境造成一定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水肥一体化 灌溉 产量 品质 市场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优987在建瓯市作再生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谢剑文 《福建稻麦科技》 2023年第1期50-53,共4页
春优987是安徽省创富种业有限公司和中国水稻研究所联合选育的高产、优质三系杂交稻品种,2020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2021年通过福建省引种备案。2021年引进春优987在建瓯市作再生稻种植,两季合计平均每667m^(2)产量921.3 kg,比对照甬优2... 春优987是安徽省创富种业有限公司和中国水稻研究所联合选育的高产、优质三系杂交稻品种,2020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2021年通过福建省引种备案。2021年引进春优987在建瓯市作再生稻种植,两季合计平均每667m^(2)产量921.3 kg,比对照甬优2640增产8.7%。春优987田间表现整齐、茎秆粗壮不易倒伏、再生力较强、产量高、抗性好、品质优,适合作为再生稻品种种植。总结了春优987在建瓯市作再生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优987 头季机收 再生稻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优590再生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以建瓯市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小灿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第9期200-201,共2页
春优590是由安徽省创富种业有限公司和中国水稻研究所共同选育。春优590再生稻在建瓯市种植表现出群体整齐、株型适中、茎秆粗壮、抗倒、再生能力强、产量高、米质好等特点。总结了春优590再生稻在建瓯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再生稻 春优590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瓯市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小灿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第11期208-211,共4页
针对建瓯市头季机收再生稻品种相对单一的局面,为了更好地指导机收再生稻推广,从当地推广的优质稻品种中,选用7个品种进行再生稻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春优590、春优987头季生育期短,茎秆粗壮,株型适中,再生能力强,抗倒伏能力好,再生... 针对建瓯市头季机收再生稻品种相对单一的局面,为了更好地指导机收再生稻推广,从当地推广的优质稻品种中,选用7个品种进行再生稻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春优590、春优987头季生育期短,茎秆粗壮,株型适中,再生能力强,抗倒伏能力好,再生稻产量高,总体表现好;甬优4911头季生育期短,株型适中,再生能力强,抗倒伏能力中等,再生稻产量比较高,总体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季机收 再生稻 品种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施用量对建瓯市单季中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6
作者 钟守健 李玉明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8期96-98,共3页
为研究福建省建瓯市单季中稻生产的氮肥最佳施用量,选择有代表性的土壤类型安排氮肥总量控制试验,按照田间“2+X”肥效测试方案,处理1~4施氮量分别为0 kg·hm^(-2)、89.25 kg·hm^(-2)、127.50 kg·hm^(-2)、165.75 kg·... 为研究福建省建瓯市单季中稻生产的氮肥最佳施用量,选择有代表性的土壤类型安排氮肥总量控制试验,按照田间“2+X”肥效测试方案,处理1~4施氮量分别为0 kg·hm^(-2)、89.25 kg·hm^(-2)、127.50 kg·hm^(-2)、165.75 kg·hm^(-2)。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肥比不施氮肥的处理组增产837.45~1 867.05 kg·hm^(-2),增收2 573.71~6 359.50元·hm^(-2);适量施用氮肥比少量和过量施用氮肥的处理增产575.55~880.20 kg·hm^(-2),增收了2 634.81~3 188.19元·hm^(-2)。经单季中稻氮肥效应模型计算得出,建瓯市单季中稻田氮肥推荐最佳用量为132.2~139.8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水稻 产量 生产效益 福建省建瓯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瓯市水稻侧深施肥试验初探
7
作者 刘小灿 《种子科技》 2021年第16期9-10,共2页
水稻侧深施肥能明显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实现减肥增效。当基肥的施用量相同时,采用侧深施肥的处理2与常规施肥处理1(对照)相比,肥料的利用率明显提高,水稻的有效穗增加1.27万穗/667 m^(2),产量增加26.62 kg/667 m^(2),经济效益增加88.26元... 水稻侧深施肥能明显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实现减肥增效。当基肥的施用量相同时,采用侧深施肥的处理2与常规施肥处理1(对照)相比,肥料的利用率明显提高,水稻的有效穗增加1.27万穗/667 m^(2),产量增加26.62 kg/667 m^(2),经济效益增加88.26元/667 m^(2);当基肥的施用量减少10%时,采用侧深施肥的处理3与常规施肥处理1(对照)相比,水稻的有效穗增加0.83万穗/667 m^(2),产量增加12.3 kg/667 m^(2),经济效益增加53.96元/667 m^(2);当基肥的施用量减少20%时,采用侧深施肥的处理4与常规施肥处理1(对照)相比,水稻的有效穗减少0.49万穗/667 m^(2),产量减少9.71 kg/667 m^(2),经济效益减少2.95元/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侧深施肥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瓯市籽用型吊瓜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8
作者 李进生 《福建热作科技》 2023年第3期46-48,共3页
吊瓜种植已成为建瓯市许多乡镇的新增经济作物和支柱产业,现从场地选择、棚架搭建、品种选择、田间管理、定植时间和方法、藤蔓管理、肥水管理、病虫防治以及采收和采后管理等方面总结建瓯市籽用型吊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建瓯市 籽用型吊瓜 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粳杂交水稻浙优18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以建瓯市为例
9
作者 刘小灿 谢剑文 吴云生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第10期182-183,共2页
浙优18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共同选育的籼粳交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建瓯种植表现出茎秆粗壮、穗大粒多、产量高、抗病性强、米质较好等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主... 浙优18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共同选育的籼粳交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建瓯种植表现出茎秆粗壮、穗大粒多、产量高、抗病性强、米质较好等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好田块、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度密植、合理施肥、科学灌溉、防治病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优18 产量高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科技特派员制度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10
作者 许标文 杨静民 《广西糖业》 2024年第6期477-481,共5页
科技特派员制度化管理有助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文章通过文献查阅,系统梳理国家、省、市历年来科技特派员制度化管理方面的政策文件,结合实地走访与深入调研,采用归纳总结法,剖析科技特派员制度化管理的实践经验,并在此... 科技特派员制度化管理有助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文章通过文献查阅,系统梳理国家、省、市历年来科技特派员制度化管理方面的政策文件,结合实地走访与深入调研,采用归纳总结法,剖析科技特派员制度化管理的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科技特派员制度通过持续创新服务模式,强化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作用;通过对地方政府政策目标或政策工具进行再发明,促进了农技服务目标与政策工具的兼容;积极探索引领式嵌入治理新路径,推动了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现代化。体系建议完善科技特派员选派体系,强化科技特派员服务能力建设,发挥科技特派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化乡村人才培育,以强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化管理建设,旨在为构建更完善、高效及可持续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特派员 制度化管理 服务模式创新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鸡白痢的诊治及体会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其能 《福建畜牧兽医》 2024年第4期109-110,共2页
2023年6月,建瓯市南雅镇某养殖户饲养的5000羽33日龄左右鸡发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鸡白痢,经采取综合处理措施和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 白痢 诊治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玉米大斑病菌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和引物的筛选 被引量:3
12
作者 代玉立 甘林 +5 位作者 阮宏椿 杨静民 石妞妞 杜宜新 陈福如 杨秀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10-817,共8页
【目的】明确适用于福建省玉米大斑病菌ISSR分子标记的反应体系和引物。【方法】采用单因素水平优化法对ISSR-PCR扩增反应中的Taq聚合酶用量、dNTPs浓度、Mg^2+浓度、模板DNA浓度、PCR反应循环数以及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等重要参数进行... 【目的】明确适用于福建省玉米大斑病菌ISSR分子标记的反应体系和引物。【方法】采用单因素水平优化法对ISSR-PCR扩增反应中的Taq聚合酶用量、dNTPs浓度、Mg^2+浓度、模板DNA浓度、PCR反应循环数以及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优化。【结果】适合福建省玉米大斑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的ISSR-PCR反应体系(25μL)为:Taq聚合酶0.55 U、dNTPs 0.30 mmol·L^-1、Mg 2+1.30 mmol·L^-1、DNA模板100 ng、引物10 pmol。ISSR-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4 min;94℃变性45 s,51.2~56.0℃退火45 s,72℃延伸1.5 min,35个循环;72℃延伸10 min。利用优化的反应体系从56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稳定性好、多态性高的引物10条:UBC117、UBC118、UBC808、UBC835、UBC847、UBC855、UBC856、UBC857、UBC866和UBC887,其最佳退火温度分别为55.6、53.1、51.2、51.2、56.0、53.1、53.1、51.2、51.2和51.2℃。利用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对21株供试菌株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相同地理来源以及不同地理来源菌株间的DNA多态性均不同,表明福建省玉米大斑病菌群体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结论】本研究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和筛选的引物可用于福建省玉米大斑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 反应体系 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 玉米大斑病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新型叶面硅肥对闽北红壤区玉米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利民 黄东风 +2 位作者 钟守健 李昱 邱孝煊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2年第11期58-61,共4页
探究不同用量的BioSilAc叶面硅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影响因子分析,以期为闽北红壤区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指导。以中科香甜糯(918)为试验对象,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设置T_(0)(CK)喷施清水300 L·hm^(-2)、T_(1)喷施1.335 g·L^... 探究不同用量的BioSilAc叶面硅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影响因子分析,以期为闽北红壤区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指导。以中科香甜糯(918)为试验对象,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设置T_(0)(CK)喷施清水300 L·hm^(-2)、T_(1)喷施1.335 g·L^(-1)BioSilAc叶面硅肥300 L·hm^(-2)和T_(2)喷施2.670 g·L^(-1)BioSilAc叶面硅肥300 L·hm^(-2)等3个处理,分析不同用量的BioSilAc叶面硅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_(0)相比,不同用量的BioSilAc叶面硅肥处理对玉米着叶数和株高等植株农艺性状没有显著的影响。T_(1)和T_(2)处理玉米籽粒产量分别比T_(0)增加7.9%和10.9%,籽粒磷吸收量分别增加3.2%和16.6%。由主成分回归模型分析可知,玉米增产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子是玉米籽粒磷累积量。综上,喷施不同用量的BioSilAc叶面硅肥有助于增加闽北红壤区玉米籽粒磷的吸收,进而提高玉米产量,尤其是在2.670 g·L^(-1)BioSilAc叶面硅肥300 L·hm^(-2)喷施下增产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肥 水稻 生长 产量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噻菌胺防治巨峰葡萄灰霉病的效果试验 被引量:6
14
作者 林瑞华 《落叶果树》 2021年第2期51-52,共2页
田间试验20%吡噻菌胺悬浮剂1500、2000、2500倍液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效果,结果表明,以1500倍液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为85.14%,极显著高于2000倍液、2500倍液的防治效果65.21%、52.93%。建议生产上可在巨峰葡萄植株开花前后及幼果... 田间试验20%吡噻菌胺悬浮剂1500、2000、2500倍液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效果,结果表明,以1500倍液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为85.14%,极显著高于2000倍液、2500倍液的防治效果65.21%、52.93%。建议生产上可在巨峰葡萄植株开花前后及幼果期分别喷施20%吡噻菌胺悬浮剂1500倍液防治灰霉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灰霉病 吡噻菌胺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季中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小灿 《热带农业工程》 2020年第4期87-89,共3页
在土壤有机质27.8 g/kg、碱解氮113 mg/kg、有效磷16.6 mg/kg、速效钾65 mg/kg、pH5.5的水稻田进行肥效试验,其中N2P2K2处理产量最高,为614.77 kg/667m2,最佳施肥量:尿素26 kg/667m2、过磷酸钙41.7kg/667m2、氯化钾15kg/667m2。N、P、K... 在土壤有机质27.8 g/kg、碱解氮113 mg/kg、有效磷16.6 mg/kg、速效钾65 mg/kg、pH5.5的水稻田进行肥效试验,其中N2P2K2处理产量最高,为614.77 kg/667m2,最佳施肥量:尿素26 kg/667m2、过磷酸钙41.7kg/667m2、氯化钾15kg/667m2。N、P、K施用比例为12∶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季中稻 “3414”肥效试验 尿素 过磷酸钙 氯化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两优737水稻种植的栽培技术和智能化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小灿 谢剑文 吴云生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第15期40-41,共2页
紫两优737水稻种植表现出群体整齐,株型松紧适中、分蘖能力好、产量高、抗性强、口感软糯等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带蘖壮秧、平衡施肥、薄水灌溉、病虫防治。智能化技术在育秧、喷药、施肥上应用实现了全程机械化,降低... 紫两优737水稻种植表现出群体整齐,株型松紧适中、分蘖能力好、产量高、抗性强、口感软糯等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带蘖壮秧、平衡施肥、薄水灌溉、病虫防治。智能化技术在育秧、喷药、施肥上应用实现了全程机械化,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两优737 水稻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阳猕猴桃管理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慧蓉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4期97-97,99,共2页
介绍了红阳猕猴桃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根系易感根腐病;枝干易感溃疡病;叶片、果实易受高温日烧;树体负载过量,果粒小;整形修剪不合理,树形紊乱;缺钙超氮不耐贮运,货架期短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以期为提升红阳猕猴桃的种... 介绍了红阳猕猴桃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根系易感根腐病;枝干易感溃疡病;叶片、果实易受高温日烧;树体负载过量,果粒小;整形修剪不合理,树形紊乱;缺钙超氮不耐贮运,货架期短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以期为提升红阳猕猴桃的种植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 根腐病 溃疡病 高温日灼 整形修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山羊衣原体病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紫岗 《福建畜牧兽医》 2022年第4期95-96,共2页
建瓯市某羊场发生孕羊流产和羔羊关节肿大病情,经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观察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衣原体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后病情得到控制。
关键词 山羊 衣原体病 诊断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猪毛首线虫病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紫岗 《福建畜牧兽医》 2021年第6期76-77,共2页
某猪场保育猪出现顽固性腹泻,经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毛首线虫病,采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拌料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 毛首线虫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肉鸡大肠杆菌病的诊疗与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叶紫岗 《福建畜牧兽医》 2019年第5期67-68,共2页
建瓯市李某在一片柑桔山脚下原猪圈内饲养一批3000羽小鸡,在阴雨连绵的气候下由于饲养管理工作滞后,鸡舍内通风不良、空气湿度大、卫生条件差致鸡群发病,死亡103羽。通过分析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采集有关病料送福建省农科院... 建瓯市李某在一片柑桔山脚下原猪圈内饲养一批3000羽小鸡,在阴雨连绵的气候下由于饲养管理工作滞后,鸡舍内通风不良、空气湿度大、卫生条件差致鸡群发病,死亡103羽。通过分析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采集有关病料送福建省农科院畜禽水产疾病诊疗中心检查,诊断该鸡群主要感染大肠杆菌病。经过综合施治,发病后第9d,鸡群精神、食欲状况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大肠杆菌病 诊疗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