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现状与优化对策研究
1
作者 朱正华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21期121-123,共3页
加强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能够保护好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有利于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所以认真对待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是应有之义。现阶段的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和困境,尚未达到国有林... 加强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能够保护好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有利于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所以认真对待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是应有之义。现阶段的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和困境,尚未达到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的理想效果,当前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创新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对策。新时期进行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时,应着重抓好四方面要点,即强化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测、实化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职责、加强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的核查考评、加强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森林资源 资源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漠化区人工植被模式对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
作者 张梅 陈泠澜 +8 位作者 赵紫晴 王藜颖 刘玉国 丁玉雄 刘发万 周金星 万龙 普文富 张黄俊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269-6278,共10页
喀斯特断陷盆地区地处滇东-攀西一带,严重的石漠化问题导致生态环境脆弱,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生态挑战。而植被恢复是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的重要途径,因此,聚焦于云南省建水县石漠化区,以4种不同的人工植被模式(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 喀斯特断陷盆地区地处滇东-攀西一带,严重的石漠化问题导致生态环境脆弱,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生态挑战。而植被恢复是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的重要途径,因此,聚焦于云南省建水县石漠化区,以4种不同的人工植被模式(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以及草地对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植被群落和土壤调查,深入探究了不同人工植被模式对生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的人工植被模式下,共计调查到39种被子植物,分属于21科35属。相较于灌木林和草地,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物种丰富度显著提高,主要体现在草本植物物种的显著增加(P<0.05)。人工植被模式有助于提升石漠化区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其中以阔叶林模式的乔木生物多样性最高,灌木林生物多样性以阔叶林模式和针叶林模式为最高,而草本植物多样性以针阔混交林模式为较高。此外,灌木林的土壤全氮(TN)和全磷(TP)含量均低于乔木林,灌木林的植被恢复对土壤养分没有显著影响(P>0.05),且对土壤TP含量有不利影响。经过4年的乔木林人工植被恢复,土壤有机质的变化显著,阔叶林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模式(P<0.05),针阔混交林则显著提升了土壤TN含量(P<0.05),而阔叶林则显著提升了土壤TP含量(P<0.05)。在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C/N化学计量比有所降低,而C/P在针阔混交林模式下则有所下降,这有利于微生物的分解过程。研究为石漠化区的植被恢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为喀斯特地区的生态恢复与石漠化治理提供了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生物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化学计量比 喀斯特断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岩溶断陷盆地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22
3
作者 吕文凯 周金星 +5 位作者 万龙 关颖慧 刘玉国 肖桂英 丁玉雄 刘发万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1-351,共11页
滇东岩溶断陷盆地区独特的“土在楼上,水在楼下”的岩溶地质地貌特征,导致水资源脆弱性问题逐步突出。当前水资源成为限制当地居民生活、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滇东断陷盆地中32区县为例,采用经典DPSIR模型为... 滇东岩溶断陷盆地区独特的“土在楼上,水在楼下”的岩溶地质地貌特征,导致水资源脆弱性问题逐步突出。当前水资源成为限制当地居民生活、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滇东断陷盆地中32区县为例,采用经典DPSIR模型为基础构建评价模型,选取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人均水资源量等具有代表性的18个指标构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相互结合进行赋权,对滇东岩溶断陷盆地石漠化区的水资源脆弱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滇东岩溶断陷盆大部分区县水资源脆弱性为中度及重度脆弱,其中马龙县、华宁县、罗平县为轻度脆弱。禄劝县、开远市、个旧市和泸西县等县为重度脆弱区,耕地石漠化面积比、人均水资源量、供蓄水比、生态需水满足率以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是驱动该区域水资源脆弱的关键因素。通过该区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估,本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滇东岩溶断陷盆水资源适应性管理对策,为有效缓解该区域水资源脆弱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脆弱性 滇东岩溶断陷盆地 DPSIR模型 熵值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SIS方法的喀斯特断陷盆地区番茄地下灌溉技术节水效益综合评价 被引量:18
4
作者 菅毅 周金星 +4 位作者 万龙 陈容 张梅 刘发万 丁玉雄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9-94,100,共7页
喀斯特断陷盆地区季节性干旱严重,水资源匮乏,高效节水灌溉是解决该区域水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采用膜下滴灌、渗灌、地下滴灌和分根区交替地下滴灌4种节水灌溉方式对该区域广泛种植的蔬菜番茄进行试验,设置不同的灌水下限处理(分别为... 喀斯特断陷盆地区季节性干旱严重,水资源匮乏,高效节水灌溉是解决该区域水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采用膜下滴灌、渗灌、地下滴灌和分根区交替地下滴灌4种节水灌溉方式对该区域广泛种植的蔬菜番茄进行试验,设置不同的灌水下限处理(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55%~65%,65%~75%和75%~85%),利用TOPSIS法对番茄品质、产量和灌水利用效率进行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表明,4种节水灌溉方式中,交替地下滴灌的综合效益最好,地下滴灌次之,两种灌溉方式的番茄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均较高,其中分根区交替地下滴灌在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65%~75%时的灌溉处理综合效益最好。而膜下滴灌在较高用水量情况下,产量虽然有所提升,但品质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低,综合效益最差。因此,在喀斯特断陷盆地干旱缺水区域,番茄灌溉采用分根区交替地下滴灌灌水方式,灌水下限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65%~75%,可取得节水和品质提升的综合效益。研究为喀斯特断陷盆地解决水资源利用问题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灌溉 分根区交替灌溉 效益评价 喀斯特断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林业的发展方向
5
作者 朱正华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20期139-141,共3页
森林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它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存在着某种联系。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森林资源也不断遭到破坏。所以,在新的社... 森林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它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存在着某种联系。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森林资源也不断遭到破坏。所以,在新的社会发展条件下,要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防止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森林资源造成破坏。该文分析了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林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新形势下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林业的发展方向,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帮助,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管理 生态林业 林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