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冷板液冷锂离子电池温升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霏霏 陈洋洋 +2 位作者 胡建泰 秦武 李骏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22,共8页
为改善锂离子电池的热安全性和热均衡性,以某方形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基于电池内阻特性试验,在单体模型验证的基础上,设计了在电池模组底部和顶部均布置液冷板的双冷板散热方案,研究了液冷板入口流速、通道数量及通道宽度对散热性能... 为改善锂离子电池的热安全性和热均衡性,以某方形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基于电池内阻特性试验,在单体模型验证的基础上,设计了在电池模组底部和顶部均布置液冷板的双冷板散热方案,研究了液冷板入口流速、通道数量及通道宽度对散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入口流速为0.5 m/s、通道数量为15个、通道宽度为5 mm且单体间布置石墨导热片的最佳组合下,电池模组在2 C放电倍率时的最高温度为30.9℃,最大温差仅为4.8℃。同时,在优选液冷板参数模型的基础上,仿真分析不同放电倍率下的液冷模组温度场,验证了单体间温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热管理 液冷 双冷板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路况下无人驾驶路径跟踪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骏 万文星 +2 位作者 郝三强 秦武 刘霏霏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64-674,共11页
为了提高无人驾驶车辆在直角转弯、连续弯道和弧形弯的复杂路况下路径跟踪精度、行驶稳定性与安全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该改进算法是根据行驶路径弯曲度确定车辆在平坦路面上不发生滑移的最大纵向速度,即车辆纵向速度... 为了提高无人驾驶车辆在直角转弯、连续弯道和弧形弯的复杂路况下路径跟踪精度、行驶稳定性与安全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该改进算法是根据行驶路径弯曲度确定车辆在平坦路面上不发生滑移的最大纵向速度,即车辆纵向速度不是假定恒定值。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建立车辆运动学模型,设置以速度和前轮转角为约束条件,设计以位置偏差和控制增量为目标函数,获得最优前轮转角和行驶速度。最后,借助某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提供的无人驾驶车辆平台与测试场地,试验对比分析了在复杂路况下改进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与纵向速度恒定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时车辆路径跟踪效果,试验验证了改进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保证了车辆的路径跟踪精度、行驶平稳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 路径跟踪 模型预测 复杂路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模组液冷复合散热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霏霏 淦述龙 +2 位作者 郝三强 秦武 李骏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7-144,共8页
针对动力电池高温下导致的寿命降低及热安全等问题,以某方形锂电池为研究对象,在电池单体模型验证的基础上,设计了S型和回型两种电池模组液冷散热结构,同时在模组内单体之间夹隔导热垫片,形成液冷-导热垫复合散热。模拟了基于复合散热... 针对动力电池高温下导致的寿命降低及热安全等问题,以某方形锂电池为研究对象,在电池单体模型验证的基础上,设计了S型和回型两种电池模组液冷散热结构,同时在模组内单体之间夹隔导热垫片,形成液冷-导热垫复合散热。模拟了基于复合散热的电池模组温升特性,对比分析在2 C倍率放电时液体温度、速度和压强对电池模组散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放电倍率下,相比于S型,回型液冷通道内进出口液体温差可增加23.5%,通道内流速变化不超过0.1 m/s。由于回型通道转弯少、沿程压力损失小,进出口液体最大压差可减少3468 Pa;3种影响因素作用下,回型相较于S型液冷散热,可使电池模组最大温差降低1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锂离子电池 热管理 液冷 优化设计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