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建德苦槠—石栎常绿阔叶次生林植物生活型特征研究
1
作者 邓国右 吴小明 +3 位作者 唐成 叶巧萍 蒋欣颖 洪利兴 《江苏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24-30,51,共8页
该研究以浙江建德洋溪街道低山丘陵地段封育33 a的苦槠—石栎常绿阔叶次生林为典型,以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的生长型特征和常绿、落叶、针叶、阔叶的叶特征分析其生活型组成。结果表明:该苦槠—石栎常绿阔叶次生林在胸径≥3 cm或树高... 该研究以浙江建德洋溪街道低山丘陵地段封育33 a的苦槠—石栎常绿阔叶次生林为典型,以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的生长型特征和常绿、落叶、针叶、阔叶的叶特征分析其生活型组成。结果表明:该苦槠—石栎常绿阔叶次生林在胸径≥3 cm或树高≥3 m的乔木层中,以常绿阔叶中乔木(EBMA)最多,达1211株/hm^(2),占乔木总数量1883株/hm^(2)的64.31%;在胸径<3 cm或树高<3 m的灌木层中则以常绿阔叶小乔木(EBSA)生活型最多,为7366株/hm^(2),占灌木层中乔木数量9986株/hm^(/2)的73.76%;灌木以常绿高灌(EBHS)生活型数量最多,达929株/hm^(2),占灌木数量1580株/hm^(2)的58.80%;草本植物以多年生常绿直立草本(PEEH)生活型最多,达6115株/hm^(2),占草本植物数量6368株/hm^(2)的96.03%;藤本植物以常绿木质藤本(EWV)生活型居多,达1388株/hm^(2),占藤本植物数量2190株/hm^(2)的61.10%。该常绿阔叶林以常绿阔叶中乔木、常绿阔叶小乔木、常绿阔叶高灌木、常绿直立草本和常绿木质藤本等常绿成份为优势的植物生活型组成,可反映其演替特征,同时可启示在常绿阔叶次生林抚育中,不仅要注重中乔木优势树种的培育,还要适当注意针阔大乔木的培育,以提高林地空间利用率和生产力,注重常绿小乔木和林下常绿灌木与常绿草本的保育,以维护植物的多样性,促进常绿阔叶林多层次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槠 石栎 常绿阔叶林 生活型组成 建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长型和叶片特征探讨功能群划分——以浙西山麻岭地区次生常绿阔叶林为例
2
作者 邓国右 方茹 +4 位作者 许在恩 吴小明 唐成 罗优波 何庆海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6-23,共8页
以浙西地区次生常绿阔叶林23个样地的575个样方调查数据为例,研究物种的功能群划分。基于生长型和叶片特征两大因素建立功能群划分体系,并用于浙西地区目标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次生常绿阔叶林包括17个功... 以浙西地区次生常绿阔叶林23个样地的575个样方调查数据为例,研究物种的功能群划分。基于生长型和叶片特征两大因素建立功能群划分体系,并用于浙西地区目标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次生常绿阔叶林包括17个功能群。根据物种数量和生长型及叶片特征因素构建功能群结构综合图,通过对目标群落功能群结构综合图的分析,可知目标群落的功能群结构组成完全吻合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特征:常绿功能群占比远大于落叶功能群,阔叶功能群占比远大于针叶功能群,乔木层的大、中、小乔木功能群占比随径级增大而数量减少,充分吻合次生林的群落结构特征。本研究的分析结果充分证明不论是功能群划分体系还是功能群结构综合图,都适用于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研究,尤其是对群落样本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常绿阔叶林 功能群 生长型 叶片特征 浙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