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香榧病虫害及害虫天敌种类调查 被引量:19
1
作者 徐志宏 吾中良 +3 位作者 陈秀龙 金国龙 郎学军 胡中成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9,共6页
文章系浙江省近年来香榧病虫害和害虫天敌的调研总结。重点对省内主要香榧生产县 (市 )进行调查。共收录害虫 5 7种 ,分别隶属 8目 2 8科 ,病害 5种 ,以及害虫天敌 1 6种 ,分别隶属 7目 1 1科。收集浸渍幼虫标本 5 0余号 ,针插标本 2 2 ... 文章系浙江省近年来香榧病虫害和害虫天敌的调研总结。重点对省内主要香榧生产县 (市 )进行调查。共收录害虫 5 7种 ,分别隶属 8目 2 8科 ,病害 5种 ,以及害虫天敌 1 6种 ,分别隶属 7目 1 1科。收集浸渍幼虫标本 5 0余号 ,针插标本 2 2 0 0余号 ,其中包括了大多数的主要害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病害 虫害 天敌 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药剂防治美国山核桃黑斑病林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琴 徐奎源 +4 位作者 杨先裕 胡元斌 戴羚 雷亦晨 储晓燕 《浙江林业科技》 2019年第3期74-77,共4页
为有效防治美国山核桃黑斑病的发生,2017年在浙江省建德市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林病害始发期和盛发期通过林间试验比较了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 000倍液、苯甲·嘧菌脂悬浮剂1 500倍液、苯甲·丙环唑乳油2000... 为有效防治美国山核桃黑斑病的发生,2017年在浙江省建德市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林病害始发期和盛发期通过林间试验比较了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 000倍液、苯甲·嘧菌脂悬浮剂1 500倍液、苯甲·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4种不同杀菌剂对美国山核桃黑斑病病原菌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e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除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保护性杀菌剂)400倍液防治效果略差外,其他3种杀菌剂(治疗性杀菌剂)对美国山核桃叶片和果实黑斑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落叶期推迟时间和产量增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施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 000倍液对美国山核桃病叶、病果防治效果最好,分别为97.06%和98.16%;落叶期推迟时间最长,比对照推迟98 d;产量增加最大,为对照的362.86%;其次为苯甲·嘧菌脂悬浮剂1 500倍液。研究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 000倍液、苯甲·嘧菌脂悬浮剂1 500倍液、苯甲·丙环唑乳油2 000倍液3种治疗性防治药剂能有效防治美国山核桃黑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山核桃 黑斑病 林间药效试验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果用林星天牛危害情况调查及防治试验 被引量:3
3
作者 储晓燕 徐奎源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5期106-107,共2页
本文对薄壳山核桃果用林基地星天牛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开展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星天牛危害程度与树的径级有关,混交林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星天牛危害率;用8%绿色威雷微胶囊水悬剂300倍液喷干防治效果较好,防效达100.0%。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星天牛 危害情况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果实害虫危害情况调查及防治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诗峰 徐奎源 +1 位作者 沈素君 游世宏 《绿色科技》 2021年第5期127-128,共2页
通过对薄壳山核桃果用林基地果实害虫危害情况的调查,初步查明了主要害虫为桃蛀螟和暗影饰皮夜蛾2种。并进行了3种浓度的10%氯氰菊酯乳油喷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1000倍液为最佳,好果率达99.8%。为有效防控薄壳山核桃果实害虫危害的发... 通过对薄壳山核桃果用林基地果实害虫危害情况的调查,初步查明了主要害虫为桃蛀螟和暗影饰皮夜蛾2种。并进行了3种浓度的10%氯氰菊酯乳油喷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1000倍液为最佳,好果率达99.8%。为有效防控薄壳山核桃果实害虫危害的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果实害虫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警根瘤蚜危害情况调查及防治试验
5
作者 胡石忠 徐奎源 范建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3期136-137,共2页
为科学有效制订薄壳山核桃警根瘤蚜的防治对策,调查了杭州建德、绍兴新昌等地警根瘤蚜在薄壳山核桃苗圃及果用林基地的危害情况,并开展了相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果用林基地1~15年嫁接苗木株受害率为0.08%~0.73%,危害较轻;常年育苗的... 为科学有效制订薄壳山核桃警根瘤蚜的防治对策,调查了杭州建德、绍兴新昌等地警根瘤蚜在薄壳山核桃苗圃及果用林基地的危害情况,并开展了相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果用林基地1~15年嫁接苗木株受害率为0.08%~0.73%,危害较轻;常年育苗的苗圃地1~2年实生苗木株受害率为75%~100%,危害严重;苗圃地以育苗与农作物轮作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化学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警根瘤蚜 危害情况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集信息素和寄主植物挥发物对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的引诱作用 被引量:34
6
作者 朱宁 张冬勇 +2 位作者 吴利平 胡琴 樊建庭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1-430,共10页
【目的】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和星天牛A.chinensis经常混合发生,危害共同的寄主,且共享相同的聚集信息素。本研究旨在评价聚集信息素和寄主植物挥发物对这两种星天牛的引诱作用。【方法】通过取食面积法,测定了两种星天... 【目的】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和星天牛A.chinensis经常混合发生,危害共同的寄主,且共享相同的聚集信息素。本研究旨在评价聚集信息素和寄主植物挥发物对这两种星天牛的引诱作用。【方法】通过取食面积法,测定了两种星天牛对复叶槭Acer negundo、青皮垂柳Salix babylonica和苦楝Media azedarach 3种寄主枝条的室内取食偏好性;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寄主植物挥发物成分;通过在浙江余姚和慈溪的野外诱捕试验,分析了聚集信息素和植物挥发物对两种星天牛的诱捕效果。【结果】室内选择性和非选择性取食试验结果都显示,光肩星天牛最喜食的寄主植物是复叶槭,其次是青皮垂柳,再次是苦楝;而星天牛对这3种寄主植物的选择顺序与光肩星天牛相反,最喜食苦楝,其次是青皮垂柳,再次是复叶槭。寄主植物挥发物成分中,以萜烯类和芳香族化合物居多,每种寄主挥发物都有几种特有的成分,且不同寄主植物的挥发物中多种成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野外林间诱捕试验结果显示,聚集信息素与苦楝混合配方MK(4-庚氧基丁醇+4-庚氧基丁醛+莰烯+顺-3-己烯-1-醇+罗勒烯+β-石竹烯)、聚集信息素M(4-庚氧基丁醇+4-庚氧基丁醛)、苦楝配方K(莰烯+顺-3-己烯-1-醇+罗勒烯+β-石竹烯)和柳树配方L(壬醛)都同时诱捕到了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其中,聚集信息素与苦楝混合配方MK对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的诱捕效果最好,都表现出比单独使用信息素或者植物挥发物更高的诱捕效果;聚集信息素诱捕到的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中雌虫比例更高,而植物挥发物诱捕到的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中雄虫比例更高。【结论】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聚集信息素4-庚氧基丁醇和4-庚氧基丁醛是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共享的信息素;同时,壬醛、莰烯、顺-3-己烯-1-醇、罗勒烯和β-石竹烯是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共享的植物挥发物。聚集信息素和植物挥发物联合使用可以应用于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的林间监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星天牛 取食偏好性 信息素 植物挥发物 诱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林地昆虫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及其相互关系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顾建强 陈东辉 +4 位作者 徐奎源 陈友吾 吴佳伟 周靖 徐志宏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6-122,共7页
通过扫网法和踏查法,调查了浙江省建德市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林地昆虫多样性情况,共采集昆虫589头,鉴定至11目160种。基于9个生物学性状、4个物种多样性指数和7个功能多样性指数,研究了建德薄壳山核桃林地昆虫物种多样性和功能... 通过扫网法和踏查法,调查了浙江省建德市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林地昆虫多样性情况,共采集昆虫589头,鉴定至11目160种。基于9个生物学性状、4个物种多样性指数和7个功能多样性指数,研究了建德薄壳山核桃林地昆虫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2个维度的生物多样性,探究了两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同翅目Homoptera,半翅目Hemiptera,鞘翅目Coleo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为优势目,整个昆虫亚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均为最大。2选取的功能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各群落的功能多样性情况。3功能性状距离(FAD),功能性状平均距离(MFAD),功能树状图指数(FD)随物种丰富度的增加而增大,属于物种丰富度单调递增指数(MSR);功能性状距离与功能性状平均距离是同一类指数。4功能多样性对害虫防治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生态学 薄壳山核桃林 物种多样性 功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栗瘿蜂的长尾啮小蜂一新种记述(膜翅目:姬小蜂科)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国艳 徐志宏 郎学军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30-530,共1页
本文报道采自浙江省江山和安吉的寄生于栗瘿蜂的长尾啮小蜂一新种 ,即栗瘿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dryocosmi Wu et Xu,sp.nov,并对新种进行了描述。模式标本保存于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应用昆虫研究所。
关键词 姬小蜂科 栗瘿长尾啮小蜂 新种 栗瘿蜂 板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板栗蛾类害虫寄生蜂种类调查 被引量:3
9
作者 严晓素 林福平 郎学军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41,共3页
在浙江省 2 1种板栗蛾类害虫上采集到 31种寄生性天敌。其中 7种小蜂 ,2 4种姬蜂。除姬蜂寄生幼虫外 ,7种小蜂中有 5种寄生卵 ,1种寄生蛹 。
关键词 板栗 蛾类害虫 寄生蜂 天敌 种类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2型和APF-1持久型引诱剂对松墨天牛的林间诱捕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冬勇 席璐璐 +3 位作者 余峰 吴利平 徐俊 刘晓明 《浙江林业科技》 2018年第6期73-76,共4页
2016年7月8日至9月7日,分别在杭州市富阳区洞桥镇和新登镇2个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样地,以F2型、APF-1持久型2种引诱剂为研究对象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进行林间诱捕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洞桥样地,F2型引诱剂的周平均诱... 2016年7月8日至9月7日,分别在杭州市富阳区洞桥镇和新登镇2个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样地,以F2型、APF-1持久型2种引诱剂为研究对象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进行林间诱捕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洞桥样地,F2型引诱剂的周平均诱捕天牛量为101.78头,而APF-1持久型引诱剂为69.78头,F2型引诱剂的诱捕效果对比APF-1持久型引诱剂诱捕效果高出45.86%,差异性显著(P <0.05);在新登样地,F2型引诱剂的周平均诱捕天牛量为26.50头,而APF-1持久型引诱剂为20.88头,F2型引诱剂诱捕效果对比APF-1持久型引诱剂诱捕效果提高26.95%,差异性显著(P <0.05)。APF-1持久型引诱剂每30 d更换1次,而F2型引诱剂每45 d更换1次,使用F2型引诱剂可以节约更换诱芯的人工成本。因此,无论是在高效性和持效性上,F2型引诱剂都要优于APF-1持久型引诱剂,高效持久的引诱剂对于监测和防治松墨天牛种群,以及防控松材线虫病的传播蔓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引诱剂 诱捕器 诱捕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林下套种铁皮石斛栽培技术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诗峰 徐奎源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8期54-55,共2页
总结了薄壳山核桃林下套种铁皮石斛栽培技术,包括薄壳山核桃林地分类经营、林下铁皮石斛设施栽培技术、活树附生铁皮石斛栽培技术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充分利用林地空间、发挥林地综合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铁皮石斛 林下套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