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建德苦槠—石栎常绿阔叶次生林植物生活型特征研究
1
作者 邓国右 吴小明 +3 位作者 唐成 叶巧萍 蒋欣颖 洪利兴 《江苏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24-30,51,共8页
该研究以浙江建德洋溪街道低山丘陵地段封育33 a的苦槠—石栎常绿阔叶次生林为典型,以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的生长型特征和常绿、落叶、针叶、阔叶的叶特征分析其生活型组成。结果表明:该苦槠—石栎常绿阔叶次生林在胸径≥3 cm或树高... 该研究以浙江建德洋溪街道低山丘陵地段封育33 a的苦槠—石栎常绿阔叶次生林为典型,以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的生长型特征和常绿、落叶、针叶、阔叶的叶特征分析其生活型组成。结果表明:该苦槠—石栎常绿阔叶次生林在胸径≥3 cm或树高≥3 m的乔木层中,以常绿阔叶中乔木(EBMA)最多,达1211株/hm^(2),占乔木总数量1883株/hm^(2)的64.31%;在胸径<3 cm或树高<3 m的灌木层中则以常绿阔叶小乔木(EBSA)生活型最多,为7366株/hm^(2),占灌木层中乔木数量9986株/hm^(/2)的73.76%;灌木以常绿高灌(EBHS)生活型数量最多,达929株/hm^(2),占灌木数量1580株/hm^(2)的58.80%;草本植物以多年生常绿直立草本(PEEH)生活型最多,达6115株/hm^(2),占草本植物数量6368株/hm^(2)的96.03%;藤本植物以常绿木质藤本(EWV)生活型居多,达1388株/hm^(2),占藤本植物数量2190株/hm^(2)的61.10%。该常绿阔叶林以常绿阔叶中乔木、常绿阔叶小乔木、常绿阔叶高灌木、常绿直立草本和常绿木质藤本等常绿成份为优势的植物生活型组成,可反映其演替特征,同时可启示在常绿阔叶次生林抚育中,不仅要注重中乔木优势树种的培育,还要适当注意针阔大乔木的培育,以提高林地空间利用率和生产力,注重常绿小乔木和林下常绿灌木与常绿草本的保育,以维护植物的多样性,促进常绿阔叶林多层次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槠 石栎 常绿阔叶林 生活型组成 建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德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盛卫星 许根 +4 位作者 方庆 马学初 刘金土 王成龙 王相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期148-149,151,共3页
指出了发展林下经济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推动传统林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更是促进林农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基于建德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梳理了存在的问题,从合理布局、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旨在为推... 指出了发展林下经济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推动传统林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更是促进林农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基于建德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梳理了存在的问题,从合理布局、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旨在为推进建德市林下经济科学合理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经济 主要问题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德市青冈等壳斗科珍贵乡土树种培育技术示范与推广 被引量:2
3
作者 赖江 许在恩 +4 位作者 邓伟平 田晓辉 程新金 羊荣富 王金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8期122-124,共3页
本文以国有林场为依托,实施青冈等壳斗科珍贵乡土树种采种基地建设,从母树资源选择、种子储藏和种苗繁育、示范基地营建等方面开展研究试验,保护和建立了珍贵乡土树种母树资源库,显著提升了种苗质量,使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产生了较... 本文以国有林场为依托,实施青冈等壳斗科珍贵乡土树种采种基地建设,从母树资源选择、种子储藏和种苗繁育、示范基地营建等方面开展研究试验,保护和建立了珍贵乡土树种母树资源库,显著提升了种苗质量,使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以点带面,为建德市发展青冈等壳斗科珍贵乡土树种起到了示范作用,为建德市珍贵树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贵乡土树种 培育技术 示范推广 浙江建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德市森林抚育经营主要技术模式及机制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邓伟平 廖婕 +3 位作者 徐永宏 胡飞 张晔华 盛卫星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3期173-174,179,共3页
以建德市森林抚育经营实践为基础,借鉴目前国内外先进森林经营理念和技术,探讨分析了建德市天然次生林目标树定向培育技术模式、杉木中龄林近自然化改造技术模式、森林游憩景观优化技术模式和针阔混交人工林抚育经营技术模式4种主要森... 以建德市森林抚育经营实践为基础,借鉴目前国内外先进森林经营理念和技术,探讨分析了建德市天然次生林目标树定向培育技术模式、杉木中龄林近自然化改造技术模式、森林游憩景观优化技术模式和针阔混交人工林抚育经营技术模式4种主要森林抚育经营技术模式的基本概况、经营策略和主要技术措施。同时,从森林经营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2个方面对建德市开展森林经营主要机制进行了总结,以期对南方地区开展森林抚育经营起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抚育 经营技术 模式 经营机制 浙江建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建德市公益林区植物区系组成与特征
5
作者 余峰 盛卫星 +5 位作者 万红卫 杨建祥 程信金 张爱君 羊荣富 吴家森 《防护林科技》 2021年第3期57-59,共3页
对建德市公益林区域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了区系组成和特征,结果表明:建德市公益林区植物区系成分丰富,共有植物2101种,199科,928属。原生维管束植物183科,1614种。植物区系组成的地理成分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热带性质的属有274... 对建德市公益林区域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了区系组成和特征,结果表明:建德市公益林区植物区系成分丰富,共有植物2101种,199科,928属。原生维管束植物183科,1614种。植物区系组成的地理成分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热带性质的属有274属,占46.05%;温带性质的属有321属,占53.95%。建德的植物区系以温带性植物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德市 野生植物 区系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德市森林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晔华 傅伟 +2 位作者 林华 潘鑫 潘鑫桐 《绿色科技》 2023年第5期182-188,共7页
根据《浙江省森林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细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建德市的森林风景资源进行了调查评价。结果表明:建德市森林风景资源单体总数235个,其中:生物景观69个,地文景观36个,水文景观32个,天象景观4个,人文景观94... 根据《浙江省森林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细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建德市的森林风景资源进行了调查评价。结果表明:建德市森林风景资源单体总数235个,其中:生物景观69个,地文景观36个,水文景观32个,天象景观4个,人文景观94个;建德市森林风景资源单体中,特品级6个,占总资源储量的2.6%;优良级115个,占总资源储量的48.9%;普通级119个,占总资源储量的50.9%。通过评价分析,建德市森林风景资源类型覆盖面广,单体品质较高,储量分布差异大,但资源储量相对较小,优良级资源量偏少,资源品质分布差异明显,建议重点开发利用三级资源,使其资源等级提升至四级甚至五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资源 调查评价 建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德市毛竹林土壤养分本底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余裕龙 沈素君 +5 位作者 许惠春 万红卫 杨建详 吴正柱 陈小明 李卫忠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7期173-175,179,共4页
由于林地的土壤养分对于毛竹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重要影响,主要对建德市毛竹林地的土壤养分进行了调查,根据建德市毛竹林主要分布情况,此次调查重点为全市5个乡镇12个村,对土壤养分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pH值为4.36~5.02,速效氮... 由于林地的土壤养分对于毛竹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重要影响,主要对建德市毛竹林地的土壤养分进行了调查,根据建德市毛竹林主要分布情况,此次调查重点为全市5个乡镇12个村,对土壤养分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pH值为4.36~5.02,速效氮为50.05~107.97 mg/kg,速效磷为3.44~9.34 mg/kg,速效钾为34.71~101.39 mg/kg,根据浙江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建德市毛竹林土壤主要以一二级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土壤 养分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德市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8
作者 吕惠飞 库伟鹏 +2 位作者 吴文骁 吴家森 许在恩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0期20-23,共4页
为掌握浙江省建德市境内两栖动物、爬行动物资源,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设置72条样线,对两栖爬行类动物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建德市共有两栖动物2目9科28种,爬行动物2目9科50种;共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两栖、爬行动物各4种... 为掌握浙江省建德市境内两栖动物、爬行动物资源,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设置72条样线,对两栖爬行类动物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建德市共有两栖动物2目9科28种,爬行动物2目9科50种;共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两栖、爬行动物各4种,浙江省重点保护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分别为11种和7种。地理分布型以东洋种占绝对优势,分别占市域范围内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种类的78.6%和82.0%;与历史数据相比,此次研究新增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分别为9种和12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生物多样性 建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在浙江省的适生区分析
9
作者 赵斌 焦洁洁 +5 位作者 范建忠 周林明 傅俊杰 江波 郑海东 姚良锦 《浙江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43-51,共9页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植物的潜在分布区域将经历改变,因此有必要预测气候变化对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本研究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域,基于1574个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分布数据和13个生境数据,采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进行了杉...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植物的潜在分布区域将经历改变,因此有必要预测气候变化对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本研究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域,基于1574个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分布数据和13个生境数据,采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进行了杉木在当前气候情景下的潜在适生区预测,并研究了不同生境条件下杉木的最优适生区。研究构建了15个潜在分布模型,通过重复试验得到的平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ing operator curve,AUC)值为0.797,标准偏差为0.011,预测结果较好。根据模型预测,杉木在浙江的适生区(适生值>0.05)总面积为7.08×10^(4)km^(2),其中高适生区、中适生区、低适生区面积分别为1.79×10^(4)km^(2)、2.80×10^(4)km^(2)和2.50×10^(4)km^(2)。海拔和最湿月降水量是影响杉木分布的重要因素。杉木的最适生境通常位于海拔1200~1400 m,最湿月降水量为320 mm,气温年较差在30℃,最冷月最低温在−1℃的区域。本研究评估气候、土壤等因素对杉木分布和生长的限制,阐明了杉木在浙江省的最优培育区,为杉木的培育和经营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Ent模型 适生区 环境因素 物种分布 杉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富阳区森林碳汇现状、潜力和增汇行动
10
作者 张勇 吕惠飞 +4 位作者 高冠女 肖书豪 王灵玲 史久西 周本智 《江苏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39-46,共8页
运用碳密度方法,对杭州市富阳区森林碳汇现状和潜力进行了研究,杭州市富阳区2021年森林碳储量为1754.38万t,2017-2021期间碳汇量为56.81万t。2022-2026期间,若仅采取封育措施,到2026年森林碳储量为1821.90万t,森林碳汇量为67.52万t;若... 运用碳密度方法,对杭州市富阳区森林碳汇现状和潜力进行了研究,杭州市富阳区2021年森林碳储量为1754.38万t,2017-2021期间碳汇量为56.81万t。2022-2026期间,若仅采取封育措施,到2026年森林碳储量为1821.90万t,森林碳汇量为67.52万t;若采取人为增汇行动,到2026年森林碳储量为1967.50万t,森林碳汇量为213.12万t,是未采取人工措施情景下的3倍多,富阳区森林碳汇有巨大的增汇潜力。为实现森林碳汇增加,基于富阳区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根据富阳区林业发展规划,结合该区相关林业项目,提出了4项增汇行动措施,包括珍贵树种与大径材培育、美丽生态廊道建设、健康森林建设和经济林集约经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碳汇 碳密度 增汇措施 潜力预测 富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隙调控对杉木人工林碳汇及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周林明 刘学松 +3 位作者 范建忠 焦洁洁 徐永宏 姚良锦 《浙江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12-118,共7页
目前,浙江省大部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存在长期缺乏管理的问题,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生产力下降和生态功能减弱。如何通过人工干预增加林分蓄积量、提升固碳增汇能力,改善景观观赏性,并促进区域森林生态恢复,已成为当前的... 目前,浙江省大部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存在长期缺乏管理的问题,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生产力下降和生态功能减弱。如何通过人工干预增加林分蓄积量、提升固碳增汇能力,改善景观观赏性,并促进区域森林生态恢复,已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林隙调控作为一种人工干预手段,能够通过改变森林结构和微环境条件,显著增加森林生物多样性和结构复杂性,进而提升森林的生产力和碳汇能力。基于浙江省杉木人工林失管问题,本研究阐述不同林隙调控方式对森林更新、稳定性、生产力及生态功能的影响,探讨林隙调控对杉木林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境异质性的时空变化规律,进一步分析这些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关键作用,这将有助于评估林隙调控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方向。合理的林隙管理与保护不仅能增强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性,还有助于提升森林的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林隙 碳汇 生态系统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种木兰科植物叶片挥发性成分比较
12
作者 李水坤 张爱君 +1 位作者 叶俊成 邵慰忠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6,共9页
为阐明不同木兰科叶片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组成特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灰绒含笑、乐昌含笑、野含笑、细毛含笑、福建含笑、醉香含笑、观光木、凹叶厚朴8种木兰科植物叶片的精油挥发性成分。实验结果显示,8种叶片精油共鉴定... 为阐明不同木兰科叶片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组成特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灰绒含笑、乐昌含笑、野含笑、细毛含笑、福建含笑、醉香含笑、观光木、凹叶厚朴8种木兰科植物叶片的精油挥发性成分。实验结果显示,8种叶片精油共鉴定出74种化合物成分,其中单萜类化合物6种、倍半萜烯烃34种、倍半萜氧化物23种、非萜类11种。除凹叶厚朴外,含笑属的6种植物和观光木属的观光木中均含有石竹烯、Δ-杜松烯,含笑属植物叶片精油均含有大牛儿烯D。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不同植物种类的精油主要化学成分与特有成分有着明显的差异:3,5,6,7,8,8a-六氢-4,8a-二甲基-6-(1-甲基乙烯基)-2(1 H)萘酮是野含笑区别于其他7种木兰科植物的挥发性成分;肉豆蔻醚是细毛含笑区别于其他7种木兰科植物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榄香醇、α-桉叶醇是观光木区别于其他7种木兰科植物的主要挥发性成分;香叶醇、4-烯丙基苯乙酸酯、石竹烯氧化物是凹叶厚朴区别于其他7种木兰科植物的主要挥发性成分;醉香含笑、灰绒含笑、乐昌含笑、福建含笑中的挥发性成分差异相对较小。本研究将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木兰科植物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科 挥发性成分 微波辅助蒸馏萃取法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对油茶林下多花黄精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盛卫星 许在恩 +3 位作者 王相 周冠 刘金土 王成龙 《湖北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22-24,共3页
采用多花黄精根茎繁殖苗在油茶林下开展不同栽培模式种植效果比较。结果表明:在容器、大田和油茶林下三种栽培模式下,多花黄精平均株高和平均地径大小为:容器>大田>林下,且容器栽培显著高于大田和油茶林下栽培,平均块茎鲜重大小为... 采用多花黄精根茎繁殖苗在油茶林下开展不同栽培模式种植效果比较。结果表明:在容器、大田和油茶林下三种栽培模式下,多花黄精平均株高和平均地径大小为:容器>大田>林下,且容器栽培显著高于大田和油茶林下栽培,平均块茎鲜重大小为:容器>林下>大田,容器和油茶林下显著高于大田栽培。三种栽培模式对多花黄精地下块茎多糖、黄酮和薯蓣皂苷元等活性成分含量大小均为:林下>大田>容器,且林下栽培显著高于大田和容器栽培。三种不同油茶密度对多花黄精地径、株高和根茎鲜重影响均为:D1>D2>D3,其中平均株高D1显著高于D2和D3,D1根茎鲜重显著高于D3。不同坡位对多花黄精生长有一定影响,株高下坡位>上坡位>中坡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多花黄精 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年生赤皮青冈家系生长和形质性状变异与选择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孟晴 邵慰忠 +5 位作者 徐永宏 姚甲宝 欧阳天林 代丽华 周志春 王斌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40,共10页
[目的]研究3年生赤皮青冈不同家系幼林生长和形质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初选适宜不同区域和立地条件的速生优质和遗传稳定的家系。[方法]对2019年在浙江建德、江西分宜和安远采用42个赤皮青冈优树家系营建的遗传测定林进行全林调查,采用SAS... [目的]研究3年生赤皮青冈不同家系幼林生长和形质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初选适宜不同区域和立地条件的速生优质和遗传稳定的家系。[方法]对2019年在浙江建德、江西分宜和安远采用42个赤皮青冈优树家系营建的遗传测定林进行全林调查,采用SAS软件分析家系性状、遗传力和遗传相关差异及家系与地点的互作,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BLUP方法开展优良家系初选。[结果]3年生赤皮青冈平均树高和地径分别为2.04 m和3.15 cm,不同家系间生长和形质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树高、地径、冠幅和最长侧枝长度等性状家系遗传力较高(0.393~0.753),单株遗传力相对较低。不同家系各性状间相关性较高,树高和地径表现优异的家系,林木较通直,分叉干少但分枝多、枝长且粗。赤皮青冈家系×地点互作效应明显,立地对其生长影响较大。3个试验点以建德点生长表现最好,其次为安远和分宜,以生长和形质性状进行综合排序,HNCB8和HNHT5在3个试验点排序均靠前,整体表现较好。以树高和地径BLUP值排名前20%进行选择,3个试验点共初选出10个优良家系,HNCB8为3个试验点均入选家系。[结论]3年生赤皮青冈家系生长与形质性状遗传差异丰富,家系遗传力普遍较高,受较强遗传控制。种植生境的改变对赤皮青冈家系影响较大,以HNCB8和HNHT5在3个试验点的综合表现较好,具有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皮青冈 家系 生长性状 形质性状 遗传变异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森林模拟优化模型(FSOS)分析森林经营单位合理年伐量 被引量:5
15
作者 戴其林 张超 +3 位作者 商克容 周燕 邱磊 余树全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33-840,共8页
【目的】年伐量的计算是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核心内容,合理的年伐量能指导森林可持续经营。使用公式计算年伐量的传统方法,结果偏差较大,主观性较强,局限性明显。本研究利用计算机模型来解决传统方法的弊端。【方法】基于建德市林业总场... 【目的】年伐量的计算是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核心内容,合理的年伐量能指导森林可持续经营。使用公式计算年伐量的传统方法,结果偏差较大,主观性较强,局限性明显。本研究利用计算机模型来解决传统方法的弊端。【方法】基于建德市林业总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使用森林模拟优化模型(forest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system,FSOS)进行用材林主伐方案的年伐量计算分析,并与公式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公式法难以适应林场复杂的龄组结构,不同公式计算结果差异较大;而FSOS模型适应能力较强,计算结果准确。FSOS结果显示:全场用材林年伐面积76.35 hm^2·a^−1,年伐蓄积9073.51 m^3·a^−1,平均采伐年龄40 a,采伐木材量109.27 m^3·hm^−2;在未来50 a的模拟经营过程中,年伐量呈现周期性波动,森林龄组结构变化逐渐趋于稳定,规划期末成、过熟林面积占比达40.94%,接近理想状态。【结论】FSOS模型能适应复杂的龄组结构,预测林分生长;远近结合,兼顾多目标,综合考虑林场经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科学指导森林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营 年伐量 建德林业总场 FSO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皮青冈不同家系苗期生长和叶片性状遗传变异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燕 黄盛怡 +5 位作者 杨孟晴 王斌 王秀花 张东北 吴小林 周志春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80,共6页
探究赤皮青冈不同家系的苗期生长和叶片性状遗传变异规律,为生产上选用苗期速生且遗传品质优良的家系提供参考。以浙江省庆元县实验林场2019年培育的52个赤皮青冈不同家系一年生容器苗为材料,调查其苗高、地径、叶片数、最大叶片长和最... 探究赤皮青冈不同家系的苗期生长和叶片性状遗传变异规律,为生产上选用苗期速生且遗传品质优良的家系提供参考。以浙江省庆元县实验林场2019年培育的52个赤皮青冈不同家系一年生容器苗为材料,调查其苗高、地径、叶片数、最大叶片长和最大叶片宽等生长性状,研究其遗传变异规律及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赤皮青冈不同家系间苗期生长和叶片性状呈极显著差异,各性状表型变异系数为17.68%~42.14%,遗传变异系数为4.17%~18.13%,其中苗高和叶片数变异较大;不同家系的生长和叶片性状的家系遗传力为0.71~0.90,单株遗传力为0.22~0.74,总体受较强遗传控制。赤皮青冈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均大于单株遗传力,苗期以家系选择更有效。(2)苗高和地径之间以及苗高、地径和叶片性状间存在显著的表型和遗传正相关,生长快的家系叶片数量多、叶片长和宽较大。(3)聚类分析可将52个赤皮青冈的家系分为3类,其中8个苗期速生性较强家系,41个苗期速生性较中等家系,3个苗期生长较慢家系。研究表明,赤皮青冈苗期不同家系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并且生长和叶片性状受遗传效应影响较大,来自湖南城步(HNCB)的家系苗期表现相对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皮青冈 苗期生长性状 叶片性状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余欣 余瑞林 +1 位作者 孙松峰 邓伟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0338-10351,共14页
基于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分析国内外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1990—2020年国内外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文献数量均快速增长,其中国内文献数量增长更快;(2)国内外文献作者及研究机... 基于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分析国内外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1990—2020年国内外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文献数量均快速增长,其中国内文献数量增长更快;(2)国内外文献作者及研究机构之间基本形成合作网络体系,中国科学院的发文量在国际位于领先地位;(3)关键词和关键词聚类可视化分析表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长期聚焦在水环境、重金属、有机化合物污染影响;(4)国内外研究重点重合度高、同步性强,均从水环境为主向水土环境与城市环境并重转变、向源解析和风险管理研究延伸,但相较之下,国内研究对风险源、质量标准研究更为重视,国外研究与生物学联系更为紧密、对于国际性话题的研究关注也更多。对当前国内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的启示包括:增强研究对象多元化和国际化,检验更新各类质量标准,构建相对统一的生态风险评价框架和指标体系,科学评估区域持续发展水平和绿色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风险评价 研究热点 启示 进展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青冈幼林生长和形质性状家系变异与选择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永宏 杨孟晴 +3 位作者 代丽华 姚甲宝 周志春 王斌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21,共8页
为揭示3个试验点3 a生小叶青冈生长和形质性状家系遗传变异和遗传稳定性,为不同区域和立地筛选出速生优质小叶青冈家系,本研究基于2019年在浙江建德、江西分宜和安远营建的小叶青冈优树家系测定林材料,分析其家系遗传变异规律及家系与... 为揭示3个试验点3 a生小叶青冈生长和形质性状家系遗传变异和遗传稳定性,为不同区域和立地筛选出速生优质小叶青冈家系,本研究基于2019年在浙江建德、江西分宜和安远营建的小叶青冈优树家系测定林材料,分析其家系遗传变异规律及家系与地点的互作,开展速生优质家系选择。结果显示:3 a生小叶青冈幼林平均树高、地径和冠幅分别为2.18 m、3.02 cm和1.05 m,不同家系间的生长和形质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树高、地径、冠幅、最长侧枝长度和基径等性状的家系遗传力较高(0.36~0.71),受中等至偏强的家系遗传控制,而单株遗传力估算值相对较低。性状相关研究发现,树高和地径生长突出的家系,冠幅相应较大,侧枝多且粗。立地环境对家系树干通直度影响较小,但地径、冠幅和最长侧枝长度却存在显著的家系与立地互作效应。基于不同家系树高和地径BLUP的估算值,3个试验点共初选出12个早期速生的优良家系,但没有在3个试验点均入选的优良家系。结果表明:小叶青冈家系生长与形质性状具有较强的变异性,且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不同家系的生长不仅受遗传控制,还受遗传和环境互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青冈 家系 生长性状 形质性状 遗传变异 BLU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安息香群落植物重要值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余裕龙 盛卫星 +5 位作者 陈小明 李卫忠 徐惠春 万红卫 杨建祥 吴家森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8期138-139,142,共3页
对建德市建德林场泷江林区桃花坞浙江安息香群落植物重要值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青冈是组成浙江安息香群落的主要乔木树种,重要值为31.11%;箬竹是浙江安息香群落灌木层主要树种,重要值为27.44%;阔鳞鳞毛蕨和相仿薹草为浙江安息香群落... 对建德市建德林场泷江林区桃花坞浙江安息香群落植物重要值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青冈是组成浙江安息香群落的主要乔木树种,重要值为31.11%;箬竹是浙江安息香群落灌木层主要树种,重要值为27.44%;阔鳞鳞毛蕨和相仿薹草为浙江安息香群落草本层主要物种,2个物种重要值超过整个群落的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安息香 群落植物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重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配比对刨花楠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永宏 盛卫星 +3 位作者 周振琪 王相 王雅琪 吴小盈 《江苏林业科技》 2020年第6期7-13,18,共8页
刨花楠是重要的珍贵树种,在大力推广珍贵树种造林中,优质容器苗的培育是造林成功的关键,而育苗基质直接影响苗木质量。为了筛选出刨花楠容器苗培育的适合基质,该文以刨花楠1年生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基质5个质量配比... 刨花楠是重要的珍贵树种,在大力推广珍贵树种造林中,优质容器苗的培育是造林成功的关键,而育苗基质直接影响苗木质量。为了筛选出刨花楠容器苗培育的适合基质,该文以刨花楠1年生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基质5个质量配比的混合物(80%黄心土+10%锯末+10%泥炭,60%黄心土+20%锯末+20%泥炭,40%黄心土+30%锯末+30%泥炭,20%黄心土+40%锯末+40%泥炭,100%黄心土)对苗木株高、地径、生物量和氮磷钾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以60%黄泥+20%锯末+20%泥炭的混合基质最有利于刨花楠1年生苗的生长,与单一基质100%黄心土相比,株高显著增加了30.1%(P<0.05);该混合基质培育的刨花楠叶片、枝干、根系和总生物量均最大,分别为22.73,34.72,39.82,97.27 g/株;刨花楠苗全株氮、钾积累量也以该混合基质为佳,分别达到了1999.0,825.9 mg/株,而磷积累量则以40%黄心土+30%锯末+30%泥炭的混合基质为最大(123.3 mg/株)。灰色关联度法评价表明,60%黄泥+20%锯末+20%泥炭的混合基质为刨花楠1年生容器苗培育的最佳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配比 容器苗 生长 养分积累 刨花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