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德市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子分析及预防研究
1
作者 赖江 赖平峰 +2 位作者 余裕龙 曾小翠 张爱君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2期47-49,共3页
抽取2017-2021年建德市食用林产品重点产区和主要生产基地内的土壤、林产品和肥料共计580批次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大同枫树岭地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其他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虽未超标,但镉、铜含量比较高;建德市大部分食用林... 抽取2017-2021年建德市食用林产品重点产区和主要生产基地内的土壤、林产品和肥料共计580批次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大同枫树岭地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其他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虽未超标,但镉、铜含量比较高;建德市大部分食用林产品保持了合格的品质,未检测出农药残留成分,但取样时携带土壤较多的油茶籽重金属超标,可能是因其种植于道路交汇处;食用林产品基地所施肥料质量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影响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土壤环境与种植技术两方面。研究区内的食用林产品在生长过程中虽使用了规范的农药、肥料品种和剂量,但土壤环境、城市及路政的发展对建德市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风险,因此,在大面积种植食用林产品时,除对生产经营者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外,还应检测基地土壤并分析其是否适宜种植食用林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林产品 质量安全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德市鸟类多样性与区系分析
2
作者 范建忠 彭健健 +3 位作者 吴文骁 吴家森 库伟鹏 许在恩 《绿色科技》 2024年第4期23-26,33,共5页
为掌握浙江省建德市境内鸟类资源,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设置72条样线,对鸟类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建德市共有野生鸟类295种,分属17目50科,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分别为7种和54种;鸟类生态型以鸣禽为主,共有152种... 为掌握浙江省建德市境内鸟类资源,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设置72条样线,对鸟类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建德市共有野生鸟类295种,分属17目50科,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分别为7种和54种;鸟类生态型以鸣禽为主,共有152种,占比51.53%;地理分布型以北古界为主,共151种,占51.19%;分布型以留鸟为主,共122种,占41.36%。与历史数据相比,此次新发现鸟类记录119种。建议设立鸟类保护地,举办“观鸟节”,增强全社会对鸟类的认识和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生物多样性 样线法 建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建德楠木林优势树种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
3
作者 黄浩 吴文骁 +3 位作者 吕江波 徐永宏 范建忠 吴家森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9-338,共10页
【目的】建德楠木森林公园分布着亚洲现存最大的天然楠木林。分析该群落中楠木的生态位和种间关系,以期为建德楠木林的保护、种群恢复及近自然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23年7月对1 hm2样地的调查数据,通过物种组成、生态位宽度... 【目的】建德楠木森林公园分布着亚洲现存最大的天然楠木林。分析该群落中楠木的生态位和种间关系,以期为建德楠木林的保护、种群恢复及近自然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23年7月对1 hm2样地的调查数据,通过物种组成、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指数、χ^(2)检验、方差比例法、种间联结系数和共同出现百分率等,研究包括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华东楠M.leptophylla、红楠M.thunbergii、紫楠Phoebe sheareri等19种重要值≥1%的优势树种的生态位和种间联结性。【结果】(1)样地中,刨花润楠重要值最大,达23.44%,为群落的建群种;华东楠、红楠、紫楠重要值为1.20%~1.80%,排在第12位以后。(2)样地中刨花润楠与其他优势树种有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值,其中与华东楠生态位重叠值高达0.87;华东楠、红楠、紫楠与其他树种间生态位重叠值较小,为0.10~0.50。(3)建德楠木林优势树种种间总体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χ^(2)检验、种间联结系数、共同出现百分率均表明:刨花润楠与18个优势树种种间关联性较强,华东楠、红楠、紫楠与优势树种种间关联性较弱。(4)回归分析显示:主要优势树种的种间联结系数和共同出现百分率与生态位重叠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浙江建德楠木林群落中各物种相对独立分布,种间关系较为松散,群落正处于演替中期。可采取适当择伐、林下补植等措施,实现楠木的长期稳定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楠木 古树 生态位 种间联结 优势树种 浙江省建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德市珍贵树种主要种植模式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军 蒋建潮 +2 位作者 胡飞 徐永宏 钟志真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7期163-164,共2页
介绍了建德市珍贵树种资源现状和成效,从加强领导、政策配套、种苗保障等方面总结了建德市推动珍贵树种发展的主要机制,从人工造林和定向配置2个方面介绍了建德市发展珍贵树种的主要技术模式,最后针对下一步珍贵树种发展提出对策。
关键词 珍贵树种 种植模式 发展对策 浙江建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德市小麂分布特征及活动节律 被引量:3
5
作者 邓国右 许在恩 +3 位作者 吴文骁 库伟鹏 吴家森 严辉霞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4期35-38,共4页
为了解浙江省建德市境内小麂(Muntiacus reevesi)的分布及活动节律,于2022年1-12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其进行了网格化监测,布设102个红外相机监测点,共调查36720相机日。结果表明:小麂倾向于在常绿阔叶林中活动(拍摄率6.11%),在海拔200... 为了解浙江省建德市境内小麂(Muntiacus reevesi)的分布及活动节律,于2022年1-12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其进行了网格化监测,布设102个红外相机监测点,共调查36720相机日。结果表明:小麂倾向于在常绿阔叶林中活动(拍摄率6.11%),在海拔200~399 m的活动更频繁(拍摄率4.07%~4.49%),以大同镇的活动强度最大(拍摄率8.24%)。小麂种群日活动模式为双峰型,即05:00—07:00和18:00—20:00;全年当中以7月份活动最为频繁,占全年的20.08%。该研究可为小麂种群及其栖息地的管理与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布 活动节律 红外相机 小麂 建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刨花楠优树子代苗期性状变异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何贵平 麻建强 +3 位作者 骆文坚 周振琪 陈云龙 胡秀忠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3-245,共3页
从浙江建德刨花楠天然林中选择22株优树,采集优树种子测定其种子千粒重,并进行苗期试验。结果表明,刨花楠优树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1.5年生苗高和基径4个性状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且4个性状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苗期生长性状与种子... 从浙江建德刨花楠天然林中选择22株优树,采集优树种子测定其种子千粒重,并进行苗期试验。结果表明,刨花楠优树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1.5年生苗高和基径4个性状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且4个性状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苗期生长性状与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间相关性不强;根据苗高和基径,采用独立选择法,初选出6个苗期生长较快的家系,1.5年生时其苗高和基径的平均值分别为55.88和0.49 cm,比母树林混种的苗高和基径分别高出23.16%和1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刨花楠 优树子代 苗期性状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对叶百部生物碱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颖坤 蔡铃潇 +3 位作者 张爱莲 汪云珍 包志泉 严红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78-2082,共5页
目的得到一个快速、高效的对叶百部中生物碱的提取工艺,为对叶百部在医药、食品等方面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PEG1000用量、硫酸钠用量和料液比为响应因素,总生物碱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考察以上提取条件对对叶百部中生物碱... 目的得到一个快速、高效的对叶百部中生物碱的提取工艺,为对叶百部在医药、食品等方面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PEG1000用量、硫酸钠用量和料液比为响应因素,总生物碱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考察以上提取条件对对叶百部中生物碱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PEG1000质量分数32.4%,无水Na2SO4质量浓度0.353 g/m L,料液比1∶27.5,超声时间50 min。经验证,响应面优化的最佳提取条件下对叶百部总生物碱含有量最高,为9.01 mg/g,与理论预测值吻合良好。结论与传统的加热回流法相比,本提取工艺提高了总生物碱提取率,缩短了提取时间,降低了提取温度,在百部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方面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叶百部 生物碱 双水相 响应面法 超声辅助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皮内含物对光肩星天牛取食与刻槽产卵量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紫薇 徐华潮 +1 位作者 汪云珍 包志泉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42-949,共8页
为了明确光肩星天牛补充营养阶段寄主植物树皮内含物对其取食和产卵量的影响,观察并记录室内光肩星天牛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取食面积、尝试刻槽数、产卵数,并对5种寄主植物中几种树皮内含物进行提取测定。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在不同寄主... 为了明确光肩星天牛补充营养阶段寄主植物树皮内含物对其取食和产卵量的影响,观察并记录室内光肩星天牛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取食面积、尝试刻槽数、产卵数,并对5种寄主植物中几种树皮内含物进行提取测定。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取食面积为苦楝Melia azedarach Linn.>意大利杨树Populus euramevicana cv.‘I-214'>垂柳Salix babylonica Linn.>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 L.>白蜡Fraxinus chinensis Roxb.,尝试刻槽数为垂柳>木麻黄>苦楝>意大利杨树>白蜡,而成功产卵数则为垂柳>意大利杨树>苦楝>木麻黄>白蜡,其中苦楝、木麻黄、白蜡上的尝试刻槽数与成功产卵数差异极显著(P<0.01),在垂柳上差异显著(0.01<P<0.05)。相关性实验测定结果表明:影响光肩星天牛的取食面积和尝试刻槽数的内含物因子包括可溶性糖、碳氮比、总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光肩星天牛的取食面积和尝试刻槽数与它们呈显著相关而与单宁、总酚、可溶性蛋白均无关。而成功产卵数则与所测内含物因子均无显著相关。推测适宜的碳氮比和可溶性糖含量加上高的总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量是光肩星天牛取食产卵选择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树皮内含物 取食产卵行为 氨基酸 碳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珍贵化改造对林分生长量与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9
作者 焦洁洁 盛卫星 +7 位作者 苏光浪 徐永宏 吴初平 王志高 姚良锦 朱锦茹 江波 李领寰 《浙江林业科技》 2022年第3期1-8,共8页
2016年3月,在建德市林业总场21~23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下补植不同珍贵树种,2021年10月,选取5种不同配置模式的杉木人工林珍贵化改造样地进行相关生长指标调查分析,并比较不同配置模式下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杉木在各... 2016年3月,在建德市林业总场21~23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下补植不同珍贵树种,2021年10月,选取5种不同配置模式的杉木人工林珍贵化改造样地进行相关生长指标调查分析,并比较不同配置模式下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杉木在各改造样地中的胸径、树高和冠幅生长量均高于纯林样地的;不同配置模式之间珍贵树种的生长量差异明显,其中,杉木+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杉木+楠木Phoebe zhennan混交模式中各珍贵树种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冠幅生长量均表现最大,两种混交模式中珍贵树种的平均胸径生长量分别为4.57 cm、3.79 cm,平均树高生长量分别为5.69m、3.82 m,平均冠幅生长量分别为2.14 m、2.08 m;南方红豆杉、天竺桂的干形质量最优,干形通直完满的林木株数占比为90%~100%;不同配置模式林下物种多样性综合表现依次为(杉木-南方红豆杉-浙江楠-天竺葵)>(杉木-樟Cinnamomum camphora-浙江楠-紫楠Phoebe sheareri)>(杉木-红豆树Ormosia hosiei)>(杉木-浙江楠)>(杉木-楠木)>杉木纯林。以上结果表明,选择不同树种和配置模式均可促进杉木生长,但其培育效果不一样。如注重快速提高林分生产力可选择樟、天竺桂、楠木等生长较快的珍贵树种,如注重林下植被和地力恢复可选择浙江楠等多树种配置模式。另外,可通过定期间伐、抚育、整枝等调控措施,促进林木生长,提高经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珍贵树种 配置模式 物种多样性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刨花楠母树林营建技术 被引量:10
10
作者 麻建强 何贵平 +3 位作者 骆文坚 万强 樊民亮 陈云龙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6期112-114,共3页
对建德市寿昌林场绿荷塘林区刨花楠天然林进行改造,营建成母树林。采用了间伐、杂灌清理、垦复、施肥等技术措施,使种子产量显著提高,为天然林改造成采种母树林提供了技术参考。
关键词 刨花楠 母树林 间伐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存处理对刨花楠木材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永宏 范建忠 +5 位作者 余裕龙 陈志清 叶俊成 严辉霞 陈济远 李文珠 《浙江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66-71,共6页
对树龄60 a左右的刨花楠Machilus pauhoi木材在气干和水存保存状态下木材物理力学性能和表面视觉物理量进行测试,对比水存处理对刨花楠木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刨花楠木材经水存处理后密度和硬度明显增大,木材结构更致密;水存处理对... 对树龄60 a左右的刨花楠Machilus pauhoi木材在气干和水存保存状态下木材物理力学性能和表面视觉物理量进行测试,对比水存处理对刨花楠木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刨花楠木材经水存处理后密度和硬度明显增大,木材结构更致密;水存处理对刨花楠木材的干缩性影响不大,而弦向和体积湿胀率明显下降,径向和弦向的湿胀率相近,木材的尺寸稳定性明显提升;经水存处理后的刨花楠木材,在XYZ色度空间内色调、明度和色饱和度都有所降低,在L*a*b*色度空间内L*值和a*值略有减小,且a*值范围变小,b*值增大,材色由浅变深,并向偏黄方向变化。以上研究结果为刨花楠木材加工利用、木材抽提物的提取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刨花楠 水存处理 物理力学性能 表面视觉物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林业勘察设计理念的转变 被引量:3
12
作者 万强 徐永宏 +3 位作者 徐锦 郭年刚 于艳 蔡皓 《林业科技情报》 2021年第4期103-105,共3页
在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林业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发展林业,一定要改变原有的勘察设计理念。在人文及绿色发展方向逐渐落实的当下,人性化理念逐渐在林业勘察设计中得以应用,相应... 在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林业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发展林业,一定要改变原有的勘察设计理念。在人文及绿色发展方向逐渐落实的当下,人性化理念逐渐在林业勘察设计中得以应用,相应的设计理念也需要不断创新。为此,本文就新形势下的林业勘察设计工作展开分析,接着就其理念转变展开详细研究,希望能对当前的林业勘察设计工作带来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势 林业勘察 设计理念 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柏木容器育苗造林技术 被引量:6
13
作者 麻建强 徐奎源 +3 位作者 赖江 李水坤 万强 唐良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8期39-39,共1页
柏木是浙江省主要造林树种,柏木容器育苗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介绍了柏木容器苗的培育和造林技术,以期指导柏木生产。
关键词 柏木 容器苗 造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地与混交模式对刨花楠幼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振琪 郑小军 +3 位作者 徐永宏 傅国林 陈志清 张诗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3期185-186,共2页
以营造在建德市寿昌林场五年生刨花楠与杉木不同混交模式林及纯林为研究对象,对刨花楠不同立地条件下人工林生长差异以及与杉木混交后不同模式林分的生长量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刨花楠幼林生长量差异明显;刨花楠与... 以营造在建德市寿昌林场五年生刨花楠与杉木不同混交模式林及纯林为研究对象,对刨花楠不同立地条件下人工林生长差异以及与杉木混交后不同模式林分的生长量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刨花楠幼林生长量差异明显;刨花楠与杉木混交后能促进刨花楠幼林的生长,其中以楠∶杉=2∶1混交模式刨花楠的生长量较高,与刨花楠纯林相比,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分别提高了10.45%和12.71%,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刨花楠混交造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刨花楠 立地 混交模式 幼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刨花楠优树子代幼林主要生长性状变异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振琪 徐永宏 +3 位作者 傅国林 范建忠 许善勤 吕江波 《江苏林业科技》 2018年第3期15-17,共3页
从浙江建德刨花楠天然林中选择出优树22株,采集优树种子育苗,在建德市建德林场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后6年生刨花楠优树子代林树高和胸径2个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且2个生长性状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和中等的变异系数;根据... 从浙江建德刨花楠天然林中选择出优树22株,采集优树种子育苗,在建德市建德林场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后6年生刨花楠优树子代林树高和胸径2个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且2个生长性状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和中等的变异系数;根据树高和胸径,采用独立选择法,初选出5个幼林期生长较快的家系,6年生时其树高和胸径的平均值分别为4.51 m和4.83 cm,比母树林混种的树高和胸径分别高出14.18%和1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刨花楠 优树子代 幼林 生长性状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青优株扦插繁殖和无性系块根产量差异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振琪 徐永宏 +7 位作者 陈志清 刘金土 胡秀忠 王成龙 应兴福 范建忠 汪愉仁 徐奎源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1期79-80,84,共3页
从浙江建德千里岗山脉地区选择出36株三叶青优株,采集优株枝条,在建德市寿昌林场天然楠木林下,进行扦插繁殖和移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三叶青优株枝条扦插繁殖的成活率和生根率均较高,达95%以上,且优株间没有显著差异;移植培育2.5年后... 从浙江建德千里岗山脉地区选择出36株三叶青优株,采集优株枝条,在建德市寿昌林场天然楠木林下,进行扦插繁殖和移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三叶青优株枝条扦插繁殖的成活率和生根率均较高,达95%以上,且优株间没有显著差异;移植培育2.5年后其优株无性系间的块根产量(鲜重)有显著差异,且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和中等变异;以块根产量(鲜重)为选择性状,选择出7个块根产量(鲜重)较高的优株无性系,种植2.5年时其单株块根产量(鲜重)的平均值为0.1029 kg,较试验中36个无性系块根产量(鲜重)平均值(0.0894 kg)高出1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优株 扦插繁殖 无性系 块根产量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水质智能监测系统
17
作者 陈培佳 陈明辉 +2 位作者 曾松伟 汪云珍 包志泉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6期4283-4287,共5页
针对传统水质检测系统存在实时性差、灵敏度低、成本高等缺点,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及多种水质传感器的智能水质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实时监测地表水温度、酸碱度、溶解氧、浊度、电导率等水质参数,能实时显示并存储水质数据,最... 针对传统水质检测系统存在实时性差、灵敏度低、成本高等缺点,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及多种水质传感器的智能水质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实时监测地表水温度、酸碱度、溶解氧、浊度、电导率等水质参数,能实时显示并存储水质数据,最后通过GPRS通讯模块将数据传输至远程监测中心。通过实时监测浙江省临安苕溪河、临安东湖村水库及浙江农林大学东湖3个地点的水质,表明水质优劣程度,浙江农林大学东湖优于东湖村水库和临安苕溪河,该水质智能监测系统可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STM32单片机 水质传感器 智能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