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凌河上游区域日光温室越冬草莓温湿度管理技术要点
1
作者 杨洪春 《现代化农业》 2017年第3期35-36,共2页
大凌河上游区域主要包括朝阳市、锦州市的部分区域,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日光温室草莓种植规模实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一部分农户的日光温室草莓管理技术掌握不全面、不系统,出现了日光温室草莓栽培规模大、产量低,投... 大凌河上游区域主要包括朝阳市、锦州市的部分区域,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日光温室草莓种植规模实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一部分农户的日光温室草莓管理技术掌握不全面、不系统,出现了日光温室草莓栽培规模大、产量低,投入高、效益低的不利情况,这主要源于对草莓以控制日光温室草莓温度为重点,以控制日光温室草莓湿度为核心的管理技术不到位的问题尚未得到全面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种植 日光温室 温室越冬 温湿度管理 上游区域 农业产业结构 空气湿度 室内相对湿度 果实膨大期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谷子粟灰螟的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2
作者 李威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5期22-22,共1页
建平县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由于北部蒙古高原的干燥冷空气经常侵入,形成了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地区。全县处于海洋性季风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区域内,属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雨热同季,全年平均气温7.6℃,最高气温3... 建平县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由于北部蒙古高原的干燥冷空气经常侵入,形成了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地区。全县处于海洋性季风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区域内,属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雨热同季,全年平均气温7.6℃,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36.9℃,年均日照时数2850~2950h。年降水量平均614.7mm,多集中在6~8月份,无霜期120~155d。谷子是喜光、耐旱的作物,建平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谷子的优势生产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地区 综合防治 发生规律 谷子 大陆性气候 季风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 蒙古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西瓜需肥特点与配方施肥技术
3
作者 李威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4期48-48,共1页
西瓜味美多汁,香甜可口,是城乡广大消费者百食不厌的时令蔬菜水果。位于内蒙古高原向东南延伸地带的建平县,近年来发展西瓜生产较快,形成了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的主要西瓜生产基地,所生产的西瓜远销到上海、广州、深圳等南方城市。
关键词 西瓜生产 配方施肥技术 辽西北地区 需肥特点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 内蒙古高原 蔬菜水果 生产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马铃薯空心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威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10期22-22,共1页
建平县位于辽宁省的西北部地区,地处大岭河上游与老哈河上游交汇处,建平县充足的光照,广宇的土地,为大力开发农业生产创造了较为丰厚的基础,为此,建平县立足本县实际,大力开发马铃薯生产,初步形成了建平县马铃薯生产基地。在马铃薯生产... 建平县位于辽宁省的西北部地区,地处大岭河上游与老哈河上游交汇处,建平县充足的光照,广宇的土地,为大力开发农业生产创造了较为丰厚的基础,为此,建平县立足本县实际,大力开发马铃薯生产,初步形成了建平县马铃薯生产基地。在马铃薯生产中,广大农民对马铃薯发生的常规性病虫害防治知识有所掌握,但是,马铃薯的空心病发生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生产 空心病 发生与防治 辽西北地区 西北部地区 建平县 农业生产 生产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玉米倒伏的成因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威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3期35-35,共1页
建平县地处辽西北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向东南延伸的过渡性地带,横跨辽蒙边界的河西走廊,该地区属典型的低山丘陵区和半干旱、半湿润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北部7.2℃,年降水量400~500mm,降雨时间大都集中在7~8月份。年蒸发量... 建平县地处辽西北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向东南延伸的过渡性地带,横跨辽蒙边界的河西走廊,该地区属典型的低山丘陵区和半干旱、半湿润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北部7.2℃,年降水量400~500mm,降雨时间大都集中在7~8月份。年蒸发量1853mm,无霜期145d左右,生长季节日照时数为1302h,光能利用率较高,全年≥10℃的有效积温为2800℃~3600℃,光热资源有利于农作物玉米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地区 防控对策 玉米 成因 倒伏 内蒙古高原 低山丘陵区 大陆性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