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地区延长组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油气成藏期次 被引量:46
1
作者 梁宇 任战利 +1 位作者 王彦龙 史政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191,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地区延长组砂岩储层主要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裂隙作用等,成岩自生矿物以绿泥石、自生石英、方解石为主。根据油气包裹体寄主成岩矿物的形成时间序列,识别出两期油气包裹体。第一期油气包裹体主... 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地区延长组砂岩储层主要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裂隙作用等,成岩自生矿物以绿泥石、自生石英、方解石为主。根据油气包裹体寄主成岩矿物的形成时间序列,识别出两期油气包裹体。第一期油气包裹体主要分布在石英和长石等矿物溶蚀孔隙、早期裂隙中,被石英和长石后期次生加大边包裹起来。第二期油气包裹体分布在石英晚期裂隙和亮晶方解石胶结物中,晚期裂隙切割了早期裂隙或石英加大边,并切穿了颗粒边界。通过对与烃类共生的盐水包裹体进行均一化温度测试,得到两期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早期主要在90~105"C,晚期主要在105~120~C。两期均一温度分布连续,主要集中在90~120°C范围内。结合流体包裹体含盐量、密度分析,认为研究区延长组油气主要为连续一期成藏。对比研究区埋藏史、地热史分析及延长组储层伊利石K—Ar同位素定年结果得出,研究区丰罢的油气成藏期发毕在距今100~120Ma.即早白垩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岩作用 油气成藏 延长组 子长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子长油田热寺湾油区长2储层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霏 王凤琴 赵自斌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2-408,共7页
为查明鄂尔多斯盆地子长油田热寺湾油区长2储层特征,在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压汞、扫描电镜、薄片鉴定等实验方法,对长2储层的岩石学、物性、孔隙类型和结构等特征以及成岩作用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子长油田热寺湾油区长2油层... 为查明鄂尔多斯盆地子长油田热寺湾油区长2储层特征,在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压汞、扫描电镜、薄片鉴定等实验方法,对长2储层的岩石学、物性、孔隙类型和结构等特征以及成岩作用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子长油田热寺湾油区长2油层组主要发育辫状河相沉积,进一步划分为心滩、河床滞留沉积和泛滥平原3种沉积微相;岩性以浅灰色、灰色中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对储层有意义的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和残余粒间孔;长2储层的平均孔隙度、渗透率分别为11.7%和11.45×10^(-3)μm^(2),为低孔、低渗型储层;孔隙结构分为Ⅰ类大-中孔型、Ⅱ类中-小孔型、Ⅲ类小孔型和Ⅳ类小微孔型4种,其中Ⅱ、Ⅲ类为长2储层的主要油气储集孔隙类型。对储层物性有利的成岩作用是溶蚀作用,压实和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具有破坏性作用。此外,沉积相也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心滩微相储层物性最好,河床滞留沉积微相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2油层组 孔隙结构 储层特征 热寺湾油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油污水的电气浮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曹伟丽 王彦龙 +2 位作者 郭明 王益军 屈撑囤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8期1547-1548,1552,共3页
采用电气浮技术处理采油污水,探讨了电极材料、电极形式、极板间距、电流强度、电导率等与处理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电气浮时间为20 min,极板距离为1.5 cm,电流密度超过200 A,电极材料为石墨时,处理后污水的悬浮物含量、含油量、... 采用电气浮技术处理采油污水,探讨了电极材料、电极形式、极板间距、电流强度、电导率等与处理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电气浮时间为20 min,极板距离为1.5 cm,电流密度超过200 A,电极材料为石墨时,处理后污水的悬浮物含量、含油量、SRB及TGB含量分别由处理前的88.3 mg/L、106 mg/L、104,105个/mL下降到1.6 mg/L、2.1 mg/L、101个/mL和102个/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水 电气浮 杀菌 除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油田长6油藏注水开发及水驱前缘微地震监测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郝世彦 王永东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1,共4页
论述了延长油田长6井组的转注原因及注水前缘微地震监测。延长油田子长采油厂4237井组的注水前缘优势方向为北东东向,受到原地应力场方向影响强烈。研究表明,注采井网的布局应该同时参考原地应力场方向及原有裂缝方向。依据监测结果,油... 论述了延长油田长6井组的转注原因及注水前缘微地震监测。延长油田子长采油厂4237井组的注水前缘优势方向为北东东向,受到原地应力场方向影响强烈。研究表明,注采井网的布局应该同时参考原地应力场方向及原有裂缝方向。依据监测结果,油水井布置方向是正确的,应该缩短沿北北西方向的油、水井距,以提高注水见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油田 注水开发 微地震监测 水驱前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硕 王飞 +3 位作者 于瑞 高建星 师昊 朱玉双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7,共12页
孔喉微观结构定量评价一直是致密砂岩储层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以分形维数为突破口,在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地区不同井中采集了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段12个岩心样品,通过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高压压汞等实验方法以及分形理论对致密砂岩样品的孔... 孔喉微观结构定量评价一直是致密砂岩储层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以分形维数为突破口,在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地区不同井中采集了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段12个岩心样品,通过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高压压汞等实验方法以及分形理论对致密砂岩样品的孔喉结构及其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的孔隙类型主要由剩余粒间孔、溶孔和晶间孔组成。总分形维数与孔隙度和渗透率存在良好的负相关性,表明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的复杂程度和非均质性对物性具有一定的影响。中孔的分形维数与孔喉结构参数的相关性更好,表明中孔的非均质性和表面粗糙度主要影响储集空间和渗流性质。致密砂岩储层的品质与分形维数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越有利于油气富集的储层,其分形维数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致密砂岩 高压压汞 孔喉结构 分形特征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储层的基本特征及其评价 被引量:492
6
作者 蒋裕强 董大忠 +3 位作者 漆麟 沈妍斐 蒋婵 何溥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12,共6页
页岩气独特的赋存状态,"连续成藏"的聚集模式,区别于常规天然气储层的特征以及评价内容等决定了页岩气储层研究的特殊性。目前,国内针对页岩气储层特征及评价的工作开展得相对较少,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在大量调研国外文... 页岩气独特的赋存状态,"连续成藏"的聚集模式,区别于常规天然气储层的特征以及评价内容等决定了页岩气储层研究的特殊性。目前,国内针对页岩气储层特征及评价的工作开展得相对较少,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在大量调研国外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四川盆地最新的浅井钻探和野外露头取样资料,从常规储层研究思路入手,详细分析了页岩气储层的基本特征(有机质特征、矿物组成、物性特征、储渗空间特征),进而总结了页岩气储层评价的主要内容;同时,借鉴美国页岩气勘探成功经验,从实际资料出发,筛选出有机质丰度、热成熟度、含气性等8大关键地质因素,进而提出了一套较为适用的储层评价标准。据该标准评价后认为,四川盆地下古生界筇竹寺组和龙马溪组2套海相黑色页岩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储集层 溶蚀孔隙 有机孔隙 裂缝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关键地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余家坪区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爱荣 张金功 +2 位作者 武富礼 王永东 王彦龙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6-255,共10页
通过探究储层发育的韵律性特征,砂体的平面和纵向展布特征,渗透率参数的变化特征,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余家坪储层的层内、层间、平面等宏观非均质性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具有各向强非均质性,其物理性质的变化受沉积微... 通过探究储层发育的韵律性特征,砂体的平面和纵向展布特征,渗透率参数的变化特征,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余家坪储层的层内、层间、平面等宏观非均质性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具有各向强非均质性,其物理性质的变化受沉积微相、成岩作用的控制。同时,埋深、微裂隙以及粒度和矿物成分也对非均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储层 宏观 非均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型气储层的测井评价技术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军龙 戴华林 +3 位作者 王彦龙 刘海波 夏海英 张瑜英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28,共5页
为了科学选取煤型气勘探与开发的测井方法,完善煤型气储层的测井评价技术,在大量调研基础上,通过对煤型气产出机理及影响因素的再认识,经过分析比较煤层气与煤成气两类煤型气储层的差异,并分别研究两类储层的测井探测技术,进而分析煤型... 为了科学选取煤型气勘探与开发的测井方法,完善煤型气储层的测井评价技术,在大量调研基础上,通过对煤型气产出机理及影响因素的再认识,经过分析比较煤层气与煤成气两类煤型气储层的差异,并分别研究两类储层的测井探测技术,进而分析煤型气储层的测井评价内容及技术要求,提出了煤型气储层测井评价技术的优选方案:综合分析具体研究区块储层特征,对煤层气储层选择相应测井方法识别煤层,对煤成气储层选择相应测井方法识别渗透性砂岩,再计算储层参数,开展产能评价和储量计算。研究表明,常规测井是定性识别煤型气储层的有效方法,优选出的煤层气和煤成气测井评价技术可以很好地完成煤型气的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型气 煤层气 煤成气 测井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质油藏水平裂缝井试井分析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军斌 林加恩 吴亮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2-45,8,共4页
针对在一些浅层油藏中压裂很容易出现水平裂缝,而已有的水平裂缝带边界油藏模型没有考虑定压和混合边界的情况,根据不同油藏边界特点,应用格林函数和点源函数思想,通过叠加原理,建立了均质油藏水平裂缝井试井模型,得到了封闭边界的新解... 针对在一些浅层油藏中压裂很容易出现水平裂缝,而已有的水平裂缝带边界油藏模型没有考虑定压和混合边界的情况,根据不同油藏边界特点,应用格林函数和点源函数思想,通过叠加原理,建立了均质油藏水平裂缝井试井模型,得到了封闭边界的新解及定压和混合两种边界的模型解,绘制了外边界为封闭、定压、混合边界下的典型试井曲线,分析了井筒存储和表皮效应、垂直渗透率以及裂缝位置对典型试井曲线的影响.该模型有效利用带边界油藏的压力资料,提高了试井解释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裂缝井 均质油藏 试井分析 试井模型 典型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矿化度水/表面活性剂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建国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9-612,637,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低渗砂岩油藏水驱后的采收率,结合低矿化度水驱和表面活性剂驱的特点,提出了低矿化度水/表面活性剂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并通过室内实验对不同矿化度水以及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低矿化度水(3 000... 为进一步提高低渗砂岩油藏水驱后的采收率,结合低矿化度水驱和表面活性剂驱的特点,提出了低矿化度水/表面活性剂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并通过室内实验对不同矿化度水以及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低矿化度水(3 000 mg/L)条件下,质量分数为0.5%的TBS-3表面活性剂溶液仍能达到超低界面张力范围,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矿化度越低,原油/溶液以及岩石/溶液之间的Zeta电位值越小,pH值越高;随着表面活性剂溶液矿化度的逐渐降低,表面活性剂TBS-3在岩心中的吸附损失率增大,岩心入口端面的接触角减小,亲水性增强。岩心模拟驱油实验结果表明,使用低矿化度水/表面活性剂交替注入时的最终采收率可以达到50.3%,明显高于高矿化度水/表面活性剂的40.6%。这说明低矿化度水驱与表面活性剂驱相结合,能够发挥出更好的驱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矿化度水 表面活性剂驱 低渗砂岩油藏 交替注入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6储层成岩相及其对物性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永东 张创 +2 位作者 徐岗 夏海英 温亮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0-95,共6页
在储层特征分析和成岩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划分了华池地区长6储层成岩相,探讨了成岩相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压溶、碳酸盐胶结、黏土矿物胶结、硅质胶结和长石溶蚀作用;根据不同的成岩作用特征,该区长6储层可划分为... 在储层特征分析和成岩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划分了华池地区长6储层成岩相,探讨了成岩相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压溶、碳酸盐胶结、黏土矿物胶结、硅质胶结和长石溶蚀作用;根据不同的成岩作用特征,该区长6储层可划分为绿泥石薄膜弱溶蚀成岩相、长石溶蚀成岩相、伊利石充填成岩相和碳酸盐致密胶结成岩相;由于不同成岩相具有不同成岩特征和岩石组构,因此其孔隙、喉道的类型和分布特征各不相同,由此决定了不同类型成岩相的物性存在差异,该区绿泥石薄膜弱溶蚀成岩相物性最好,长石溶蚀成岩相次之,伊利石充填成岩相和碳酸盐致密胶结成岩相物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相 物性 绿泥石膜 控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涧峪岔油田长2储层控缝高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建国 郝化武 +1 位作者 魏江伟 李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39,129,共3页
针对子北采油厂涧峪岔油田长2储层压裂改造压裂缝高延伸连通底水,使油井水淹无法正常生产,压裂成功率低的问题,文章在国内外控缝高压裂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涧峪岔长2储层特点,研究了适合该区压裂缝高控制的施工参数和控缝高延伸的添加... 针对子北采油厂涧峪岔油田长2储层压裂改造压裂缝高延伸连通底水,使油井水淹无法正常生产,压裂成功率低的问题,文章在国内外控缝高压裂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涧峪岔长2储层特点,研究了适合该区压裂缝高控制的施工参数和控缝高延伸的添加剂KF-1压裂技术,并在油田113口井推广应用,有效率由原来的42%提高到79.6%,平均单井日增油0.43 t,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涧峪岔 长2储层 底水油藏 底水锥进 控缝高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油田输水管泄漏的原因
13
作者 王冬林 冯娟 +2 位作者 王晓飞 李安强 丰振军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114,共4页
某油田现场输水管发生了泄漏,通过管线宏观形貌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组织分析、腐蚀产物分析和水样分析探讨了输水管泄漏的原因。结果表明:溶解在地层水中的CO_(2)和Cl^(-)长期协同作用引起局部腐蚀并最终导致输水管道腐蚀穿孔。地层水... 某油田现场输水管发生了泄漏,通过管线宏观形貌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组织分析、腐蚀产物分析和水样分析探讨了输水管泄漏的原因。结果表明:溶解在地层水中的CO_(2)和Cl^(-)长期协同作用引起局部腐蚀并最终导致输水管道腐蚀穿孔。地层水中溶解的CO_(2)使管道内壁首先发生腐蚀,且输送介质温度接近CO_(2)第一个腐蚀极大值温度,该温度进一步加快了输水管CO_(2)腐蚀速率;与此同时,Cl-穿透疏松的FeCO_(3)腐蚀产物膜,产生自催化酸化作用,从而加速了阳极的溶解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管 泄漏 二氧化碳 氯离子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