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奥陶纪末古地貌恢复与储层预测
被引量:
14
1
作者
韩敏强
蒲仁海
+2 位作者
刘海娟
郭向东
刘宝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0-767,共8页
延长探区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天然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勘探显示含气层的发育和分布与奥陶系顶沟槽古地貌关系密切。通过马家沟组钻井小层的精细划分与对比、制作不整合面上具填平补齐作用的本溪组厚度图、侵蚀沟谷正演模拟结果进行...
延长探区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天然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勘探显示含气层的发育和分布与奥陶系顶沟槽古地貌关系密切。通过马家沟组钻井小层的精细划分与对比、制作不整合面上具填平补齐作用的本溪组厚度图、侵蚀沟谷正演模拟结果进行地震剖面沟谷识别以及地震反演等技术手段,综合编制前上古生界古地质图,在探区内识别出了两个北西-南东向奥陶系顶面侵蚀沟槽。综合分析古地貌图与波阻抗平面图显示,奥陶系低波阻抗显示的有利储层分布与侵蚀沟谷及其两侧的侵蚀斜坡位置吻合,也与目前的奥陶系产气井和有利油气显示井的位置吻合;甘泉地区的Y112井附近、工区西北方向的Y113-Y101井及工区中部Y118-Y119-Y108井一带有利储层发育,应为奥陶系下一步勘探部井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
侵蚀沟谷
正演模拟
波阻抗反演
马家沟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成像测井在延长气田上古生界沉积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崔宏俊
李克永
朱满宏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210-215,共6页
成像测井可以精细反映沉积微相类型、裂缝、孔隙类型特征。利用成像测井资料,针对延长气田上古生界沉积特征沉积体系及沉积相特征、成像测井资料与沉积微相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延长气田上古生界地层发育水平层理、平行层理以...
成像测井可以精细反映沉积微相类型、裂缝、孔隙类型特征。利用成像测井资料,针对延长气田上古生界沉积特征沉积体系及沉积相特征、成像测井资料与沉积微相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延长气田上古生界地层发育水平层理、平行层理以及交错层理,具冲刷-充填层面构造特征,各种层理在成像测井图上都能得到很好地反映;延长气田发育障壁海岸与浅海陆棚、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等沉积体系类型,成像测井图像上可以识别出层理发育特征、岩石粒序变化、岩性变化等特征,与沉积相的发育特征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测井
测井评价
沉积相
延长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岩石物理相研究特低渗透油藏宏观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
4
3
作者
董晓军
仝方超
+3 位作者
蒲阳峰
张明
高利军
罗立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7-172,共6页
对于低渗、特低渗透储层,由于其所受沉积、成岩和构造等一系列作用的影响,致使该类油藏的储集性能和渗流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剩余油分布异常复杂;而储层的非均质性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该类油藏的剩余油分布。因此...
对于低渗、特低渗透储层,由于其所受沉积、成岩和构造等一系列作用的影响,致使该类油藏的储集性能和渗流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剩余油分布异常复杂;而储层的非均质性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该类油藏的剩余油分布。因此,以延长东部某特低渗透非均质油藏长6_1~1油层为例,提出利用岩石物理相研究该类非均质油藏宏观剩余油的方法。通过建立岩石物理相定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储集层分为几种不同类别的岩石物理相。针对不同类别岩石物理相分别计算单井储量、标定技术采收率以及研究剩余可采储量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物理相是控制该类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基本单元,同种岩石物理相内剩余油的分布规律相似,从而阐明了有利的岩石物理相剩余油潜力分布的特点,实现了宏观剩余油的研究从笼统研究到精细化研究的转化,为油区后期剩余油的挖潜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同时也为同类型的特低渗透非均质油藏剩余油潜力分布的研究提供了新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非均质性
岩石物理相
剩余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酸压动态条件下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测试新方法
4
作者
高利军
蒲阳峰
+3 位作者
董晓军
张明
罗立锦
王福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76-178,182,共4页
酸压中活酸作用距离是评价酸压效果的重要因素。活酸作用距离取决于酸岩反应速度,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是酸压优化设计基础,这些参数的准确性决定优化设计的可靠性。设计了一种测试动态条件下裂缝中酸液有效传质系数和有效消耗时间的新方...
酸压中活酸作用距离是评价酸压效果的重要因素。活酸作用距离取决于酸岩反应速度,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是酸压优化设计基础,这些参数的准确性决定优化设计的可靠性。设计了一种测试动态条件下裂缝中酸液有效传质系数和有效消耗时间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酸蚀裂缝导流驱替实验,测试酸化前后岩板质量变化;基于岩板质量变化计算酸液消耗速度、酸液有效传质系数,再基于裂缝中的酸液量和酸液消耗速度计算酸液有效消耗时间。采用延长马家沟组岩板测试了稠化酸和交联酸的反应动力学参数,交联酸比稠化酸黏度高,有效传质系数比稠化酸低,在使用的实验条件下,稠化酸和交联酸在裂缝中的有效消耗时间分别为20 min和28 min左右。研究为酸压优化设计和酸液体系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压
裂缝
有效传质系数
有效消耗时间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奥陶纪末古地貌恢复与储层预测
被引量:
14
1
作者
韩敏强
蒲仁海
刘海娟
郭向东
刘宝平
机构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遥感应用研究院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勘探公司天然气勘探开发部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0-767,共8页
文摘
延长探区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天然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勘探显示含气层的发育和分布与奥陶系顶沟槽古地貌关系密切。通过马家沟组钻井小层的精细划分与对比、制作不整合面上具填平补齐作用的本溪组厚度图、侵蚀沟谷正演模拟结果进行地震剖面沟谷识别以及地震反演等技术手段,综合编制前上古生界古地质图,在探区内识别出了两个北西-南东向奥陶系顶面侵蚀沟槽。综合分析古地貌图与波阻抗平面图显示,奥陶系低波阻抗显示的有利储层分布与侵蚀沟谷及其两侧的侵蚀斜坡位置吻合,也与目前的奥陶系产气井和有利油气显示井的位置吻合;甘泉地区的Y112井附近、工区西北方向的Y113-Y101井及工区中部Y118-Y119-Y108井一带有利储层发育,应为奥陶系下一步勘探部井的重点区域。
关键词
古地貌
侵蚀沟谷
正演模拟
波阻抗反演
马家沟组
鄂尔多斯盆地
Keywords
palaeogeomorphology
eroded furrow
forward modeling
impedance inversion
Majiagou formation
Ordos Basin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像测井在延长气田上古生界沉积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崔宏俊
李克永
朱满宏
机构
陕西
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勘探公司天然气勘探开发部
西安科技大学期刊中心
中国
石油集团
测井有限
公司
吐哈事业部
出处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210-215,共6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2010JK919)
文摘
成像测井可以精细反映沉积微相类型、裂缝、孔隙类型特征。利用成像测井资料,针对延长气田上古生界沉积特征沉积体系及沉积相特征、成像测井资料与沉积微相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延长气田上古生界地层发育水平层理、平行层理以及交错层理,具冲刷-充填层面构造特征,各种层理在成像测井图上都能得到很好地反映;延长气田发育障壁海岸与浅海陆棚、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等沉积体系类型,成像测井图像上可以识别出层理发育特征、岩石粒序变化、岩性变化等特征,与沉积相的发育特征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
成像测井
测井评价
沉积相
延长气田
Keywords
imaging logging
logging appraisal
sedimentary facies
Yanchang gas field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岩石物理相研究特低渗透油藏宏观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
4
3
作者
董晓军
仝方超
蒲阳峰
张明
高利军
罗立锦
机构
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勘探公司天然气勘探开发部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7-172,共6页
文摘
对于低渗、特低渗透储层,由于其所受沉积、成岩和构造等一系列作用的影响,致使该类油藏的储集性能和渗流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剩余油分布异常复杂;而储层的非均质性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该类油藏的剩余油分布。因此,以延长东部某特低渗透非均质油藏长6_1~1油层为例,提出利用岩石物理相研究该类非均质油藏宏观剩余油的方法。通过建立岩石物理相定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储集层分为几种不同类别的岩石物理相。针对不同类别岩石物理相分别计算单井储量、标定技术采收率以及研究剩余可采储量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物理相是控制该类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基本单元,同种岩石物理相内剩余油的分布规律相似,从而阐明了有利的岩石物理相剩余油潜力分布的特点,实现了宏观剩余油的研究从笼统研究到精细化研究的转化,为油区后期剩余油的挖潜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同时也为同类型的特低渗透非均质油藏剩余油潜力分布的研究提供了新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非均质性
岩石物理相
剩余油分布
Keywords
ex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petrophysical facies
emaining oil distri- bution
分类号
TE122.1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酸压动态条件下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测试新方法
4
作者
高利军
蒲阳峰
董晓军
张明
罗立锦
王福成
机构
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勘探公司天然气勘探开发部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76-178,182,共4页
文摘
酸压中活酸作用距离是评价酸压效果的重要因素。活酸作用距离取决于酸岩反应速度,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是酸压优化设计基础,这些参数的准确性决定优化设计的可靠性。设计了一种测试动态条件下裂缝中酸液有效传质系数和有效消耗时间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酸蚀裂缝导流驱替实验,测试酸化前后岩板质量变化;基于岩板质量变化计算酸液消耗速度、酸液有效传质系数,再基于裂缝中的酸液量和酸液消耗速度计算酸液有效消耗时间。采用延长马家沟组岩板测试了稠化酸和交联酸的反应动力学参数,交联酸比稠化酸黏度高,有效传质系数比稠化酸低,在使用的实验条件下,稠化酸和交联酸在裂缝中的有效消耗时间分别为20 min和28 min左右。研究为酸压优化设计和酸液体系评价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酸压
裂缝
有效传质系数
有效消耗时间
测试方法
Keywords
acid rock reaction fracture effective mass transfer effective acid consumption time method of measuring
分类号
TE357.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奥陶纪末古地貌恢复与储层预测
韩敏强
蒲仁海
刘海娟
郭向东
刘宝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成像测井在延长气田上古生界沉积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崔宏俊
李克永
朱满宏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岩石物理相研究特低渗透油藏宏观剩余油分布
董晓军
仝方超
蒲阳峰
张明
高利军
罗立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酸压动态条件下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测试新方法
高利军
蒲阳峰
董晓军
张明
罗立锦
王福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