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区油田高含水期原油粘壁规律研究
被引量:23
- 1
-
-
作者
田东恩
-
机构
延长油田西区采油厂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6-179,共4页
-
文摘
针对西区油田高含水期常温集输过程中原油会出现粘壁的情况,对高含水期不同含水率原油进行了石蜡杯实验和室内环道实验研究。通过改变流体流量、温度、含水率等因素,得到了粘壁厚度、粘壁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变化规律。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公式拟合,得到了粘壁温度关系式。通过比较实验值和计算值发现,采用拟合公式计算西区油田粘壁温度所得结果误差小,可以较好的应用于实际生产。
-
关键词
高含水期
常温集输
环道实验
粘壁厚度
粘壁温度
-
Keywords
high water cut period
normal temperature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flow loop experiment
wall sticking thickness
wall sticking
-
分类号
TE12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
-
题名鄂尔多斯盆地太阳湾油区长2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被引量:28
- 2
-
-
作者
谢青
王建民
时圣彪
-
机构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延长油田西区采油厂
-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67,共7页
-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陕北中生界延长组特低渗低阻油层识别与评价"(编号:2010JM5003)资助
-
文摘
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太阳湾油区剩余油滞留现象严重。针对这一现象,结合该区实际地质情况,利用区内岩性、物性、电性及含油性等资料,定性评价该区长2储层非均质性及其成因,并分析非均质性对储层剩余油分布的影响。采用实验、测井及标准对比等方法,将区域非均质性分为层内、层间、平面和微观非均质性4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层内非均质性较强,主要受沉积构造、粒度韵律、渗透率非均质性及夹层分布等因素的控制;层间非均质性总体较强,各小层发育不均一,长23小层层间非均质性相对最强,长22和长21小层次之;平面非均质性受砂体及沉积微相展布影响较大;微观上孔隙结构复杂,各种成岩作用加剧了储层非均质性程度。通过对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可以为掌握研究区剩余油分布状况及后期勘探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
关键词
储层非均质性
剩余油分布
长2储层
太阳湾油区
-
Keywords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distribution of the remaining oil
Chang 2 reservoir
Taiyangwan area
-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
-
题名基于水系多样性影响下的砂岩储层流体识别技术探讨
被引量:4
- 3
-
-
作者
秦刚
张丽娟
-
机构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延长油田西区采油厂研究所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1-26,共6页
-
文摘
地层水矿化度变化大的地区测井解释难度大,易得出错误的解释结论。以测井响应机理研究为基础,依托阿尔奇公式中的电性、物性和含油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水层底部包络线法、视地层水电阻率法和自然电位与电阻率乘积法。分别以水系相对集中的A井考查水层底部包络线法和视地层水电阻率法识别水系的准确性,以水系相对变化大的B井区考查自然电位与电阻率乘积法直接识别流体性质的实用性。结果表明,当水系相对集中为两套时,水层底部包络线法和视地层水电阻率法可以很好地识别不同水系,为在同一套水系中进行流体识别奠定了基础。当水系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自然电位与电阻率乘积法不受水系的干扰,直接识别流体解释符合率达到了80.9%,对于其他地层水矿化度变化大的地区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
关键词
阿尔奇公式
含水饱和度
视地层水电阻率
自然电位
-
Keywords
archie's formulas water saturation apparent formation water resistivity spontaneous potential
-
分类号
P631.8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