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中国老年男性罹患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1月),并使用NOS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使用Re...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中国老年男性罹患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1月),并使用NOS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篇研究,提取18个相关的影响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文化水平、骨折史、血清钙水平、吸烟、日光照射、运动锻炼、饮茶、补钙史、饮牛奶、补维生素D史与我国老年男性罹患OP相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Р<0.05);与饮酒、25-(OH)D水平、血清磷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Р>0.05)。结论体重、BMI、BMD、饮牛奶、补钙、补维生素D、血清钙水平、饮茶、运动锻炼、日光照射及文化水平是我国老年男性罹患OP的保护因素;年龄、身高降低、吸烟、骨折史是危险因素;饮酒、25-(OH)D水平、血清磷水平需进一步验证。展开更多
目的系统评价脆性骨折患者肌少症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早期识别肌少症、预防脆性骨折的发生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目的系统评价脆性骨折患者肌少症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早期识别肌少症、预防脆性骨折的发生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0月,纳入有关脆性骨折患者肌少症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文献,应用Stata 12.0软件对肌少症发生率进行单组Meta分析,采用随机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采用Egger′s进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纳入13篇文献,共计2353例脆性骨折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脆性骨折患者肌少症发生率为42%[95%CI(0.33,0.51)];亚组分析显示,男性肌少症患病率50%[95%CI(0.27,0.73)]和髋部骨折患者肌少症患病率44%[95%CI(0.33,0.55)]较高;影响脆性骨折患者肌少症发生的因素有年龄、体质量指数、慢性肾病、类风湿关节炎、手握力等。结论男性髋部骨折患者肌少症的患病率更高;年龄、手握力、体质量指数低伴有慢性肾病和类风湿关节炎是脆性骨折肌少症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早期开展相关预防措施以降低脆性骨折的发生。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中国老年男性罹患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1月),并使用NOS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篇研究,提取18个相关的影响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文化水平、骨折史、血清钙水平、吸烟、日光照射、运动锻炼、饮茶、补钙史、饮牛奶、补维生素D史与我国老年男性罹患OP相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Р<0.05);与饮酒、25-(OH)D水平、血清磷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Р>0.05)。结论体重、BMI、BMD、饮牛奶、补钙、补维生素D、血清钙水平、饮茶、运动锻炼、日光照射及文化水平是我国老年男性罹患OP的保护因素;年龄、身高降低、吸烟、骨折史是危险因素;饮酒、25-(OH)D水平、血清磷水平需进一步验证。
文摘目的系统评价脆性骨折患者肌少症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早期识别肌少症、预防脆性骨折的发生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0月,纳入有关脆性骨折患者肌少症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文献,应用Stata 12.0软件对肌少症发生率进行单组Meta分析,采用随机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采用Egger′s进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纳入13篇文献,共计2353例脆性骨折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脆性骨折患者肌少症发生率为42%[95%CI(0.33,0.51)];亚组分析显示,男性肌少症患病率50%[95%CI(0.27,0.73)]和髋部骨折患者肌少症患病率44%[95%CI(0.33,0.55)]较高;影响脆性骨折患者肌少症发生的因素有年龄、体质量指数、慢性肾病、类风湿关节炎、手握力等。结论男性髋部骨折患者肌少症的患病率更高;年龄、手握力、体质量指数低伴有慢性肾病和类风湿关节炎是脆性骨折肌少症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早期开展相关预防措施以降低脆性骨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