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大学不同专业医学生叙事素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潞 李明今 金贞爱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40-1347,共8页
目的调查某大学不同专业医学生叙事素养现状并分析其原因,为有效开展叙事医学素养培训提供数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于2023年1—3月抽取某大学医学院和护理学院学生共1274名,进行一般资料调查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社会自我效能感量表... 目的调查某大学不同专业医学生叙事素养现状并分析其原因,为有效开展叙事医学素养培训提供数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于2023年1—3月抽取某大学医学院和护理学院学生共1274名,进行一般资料调查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社会自我效能感量表、人际交往能力评估量表及医学生沟通能力量表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26.0进行统计分析,对医学与护理专业学生在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人际交往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可能原因进行比较。结果共情能力中,医学专业学生的观点采择维度得分高于护理专业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中,医学专业学生的主动交往、适当拒绝、冲突管理与情感支持维度的得分均高于护理专业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患沟通能力中,医学专业学生态度及服务能力、传递和采集能力、互动与达成共识能力、表达能力、确认信息能力、体会感受与反馈能力维度得分均高于护理专业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自我效能感得分中,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际交往能力得分中,医学专业和第一志愿学生的得分高于护理专业和非第一志愿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患沟通能力得分在性别、民族、专业、是否为第一志愿及籍贯上有统计差异(P<0.05);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人际交往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医学专业学生的共情、人际交往、医患沟通能力较护理专业学生高,接受医学人文课程教育与否、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等可能是其影响因素。叙事素养各维度之间呈正相关,且受大学生的性别、专业、是否为第一志愿及籍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医学 护理 人文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