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灶不明的转移性黑色素瘤1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胡珍瑜 裴建国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04-605,共2页
病例女,83岁。因“发现右侧腹股沟肿物1年,增大伴麻木1月”入院。查体:右侧腹股沟区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8cm,皮肤表面无红肿破溃,活动度差,质韧,边界不清,伴有右下肢麻木感,躯干及四肢未见明显可疑色素沉着或溃烂部位。患者既往史、家... 病例女,83岁。因“发现右侧腹股沟肿物1年,增大伴麻木1月”入院。查体:右侧腹股沟区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8cm,皮肤表面无红肿破溃,活动度差,质韧,边界不清,伴有右下肢麻木感,躯干及四肢未见明显可疑色素沉着或溃烂部位。患者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后肿瘤标志物CA125、CA153、CA199、CEA、Hsp90c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诊断腹膜后副神经节瘤1例及文献复习
2
作者 赵文友 裴建国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00-902,共3页
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PGL)又叫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源于中枢神经嵴外胚层生长发育而成的副神经节细胞,通常为良性,但有些可以发生恶变和转移[1]。PGL的发病率约为0.6/10万[2],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肿瘤。传统影像学检查对PG... 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PGL)又叫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源于中枢神经嵴外胚层生长发育而成的副神经节细胞,通常为良性,但有些可以发生恶变和转移[1]。PGL的发病率约为0.6/10万[2],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肿瘤。传统影像学检查对PGL的诊断仍存在局限性,但由于分子影像学技术的日趋普及和新型正电子显像剂的广泛研发应用,正电子发射体层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rized tomography,PET/CT)在神经内分泌系统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en-D-glucose,^(18)F-FDG)是当前使用最广泛的正电子显像剂。我院2023年7月收治腹膜后PGL 1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副神经节瘤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