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ing cells,CIK)对乳腺癌细胞株ZK-75-1的杀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HE染色观察凋亡细胞ZK-75-1的形态学改变.应用TUNEL(TdT-mediated dUTPnick end labeling...目的:研究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ing cells,CIK)对乳腺癌细胞株ZK-75-1的杀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HE染色观察凋亡细胞ZK-75-1的形态学改变.应用TUNEL(TdT-mediated dUTPnick end labeling)法检测CIK细胞的凋亡.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ZK-75-1细胞中p53、p16、C-myc、Bcl-2及Bax的表达率.结果:HE染色显示,CIK细胞向ZK-75-1细胞靠近,形成典型的玫瑰花环状;肿瘤细胞的胞浆中出现颗粒状物,有的肿瘤细胞只见颗粒状碎片;而作为对照的乳腺癌细胞生长良好.TUNEL法检测显示,对照组细胞未染色或染呈均匀的淡蓝色;实验组凋亡的细胞缩小,核或核周染呈深蓝色.CIK细胞作用4~12 h ZK-75-1细胞的凋亡率上升,作用12~24h细胞的凋亡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结果表明,CIK细胞实验组p53、pi6、C-myc及Bcl-2蛋白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均下降,Bax蛋白的表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IK细胞对乳腺癌细胞ZK-75-1杀伤作用的机制之一,可能与p53、p16、C-myc、Bcl-2蛋白表达的下调及Bax蛋白表达的上调有关,并与CIK细胞作用的时间关系密切.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HBXI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评估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60例乳腺癌、15例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及27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HBXIP蛋白的表...目的:探讨乙肝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HBXI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评估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60例乳腺癌、15例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及27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HBXIP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指标及生存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肿瘤组织中HBXIP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8.3%(53/60),明显高于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组织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分别为46.7%和29.6%,均P<0.01);卡方检验结果显示,HBXIP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HER-2表达密切相关(P值分别为0.003、0.027和0.009),而与性别、原发灶大小、临床分级、ER及PR表达等参数无关。结论:HBXIP蛋白过表达可以预示乳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而且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辅助指标和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新候选基因靶点。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ing cells,CIK)对乳腺癌细胞株ZK-75-1的杀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HE染色观察凋亡细胞ZK-75-1的形态学改变.应用TUNEL(TdT-mediated dUTPnick end labeling)法检测CIK细胞的凋亡.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ZK-75-1细胞中p53、p16、C-myc、Bcl-2及Bax的表达率.结果:HE染色显示,CIK细胞向ZK-75-1细胞靠近,形成典型的玫瑰花环状;肿瘤细胞的胞浆中出现颗粒状物,有的肿瘤细胞只见颗粒状碎片;而作为对照的乳腺癌细胞生长良好.TUNEL法检测显示,对照组细胞未染色或染呈均匀的淡蓝色;实验组凋亡的细胞缩小,核或核周染呈深蓝色.CIK细胞作用4~12 h ZK-75-1细胞的凋亡率上升,作用12~24h细胞的凋亡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结果表明,CIK细胞实验组p53、pi6、C-myc及Bcl-2蛋白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均下降,Bax蛋白的表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IK细胞对乳腺癌细胞ZK-75-1杀伤作用的机制之一,可能与p53、p16、C-myc、Bcl-2蛋白表达的下调及Bax蛋白表达的上调有关,并与CIK细胞作用的时间关系密切.
文摘目的:探讨乙肝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HBXI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评估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60例乳腺癌、15例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及27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HBXIP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指标及生存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肿瘤组织中HBXIP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8.3%(53/60),明显高于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组织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分别为46.7%和29.6%,均P<0.01);卡方检验结果显示,HBXIP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HER-2表达密切相关(P值分别为0.003、0.027和0.009),而与性别、原发灶大小、临床分级、ER及PR表达等参数无关。结论:HBXIP蛋白过表达可以预示乳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而且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辅助指标和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新候选基因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