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IK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株ZK-75-1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香丹 孙抒 +2 位作者 宋莲莲 杨万山 金铁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4-317,共4页
目的:研究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ing cells,CIK)对乳腺癌细胞株ZK-75-1的杀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HE染色观察凋亡细胞ZK-75-1的形态学改变.应用TUNEL(TdT-mediated dUTPnick end labeling... 目的:研究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ing cells,CIK)对乳腺癌细胞株ZK-75-1的杀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HE染色观察凋亡细胞ZK-75-1的形态学改变.应用TUNEL(TdT-mediated dUTPnick end labeling)法检测CIK细胞的凋亡.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ZK-75-1细胞中p53、p16、C-myc、Bcl-2及Bax的表达率.结果:HE染色显示,CIK细胞向ZK-75-1细胞靠近,形成典型的玫瑰花环状;肿瘤细胞的胞浆中出现颗粒状物,有的肿瘤细胞只见颗粒状碎片;而作为对照的乳腺癌细胞生长良好.TUNEL法检测显示,对照组细胞未染色或染呈均匀的淡蓝色;实验组凋亡的细胞缩小,核或核周染呈深蓝色.CIK细胞作用4~12 h ZK-75-1细胞的凋亡率上升,作用12~24h细胞的凋亡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结果表明,CIK细胞实验组p53、pi6、C-myc及Bcl-2蛋白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均下降,Bax蛋白的表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IK细胞对乳腺癌细胞ZK-75-1杀伤作用的机制之一,可能与p53、p16、C-myc、Bcl-2蛋白表达的下调及Bax蛋白表达的上调有关,并与CIK细胞作用的时间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 乳腺癌细胞ZK-75-1 细胞凋亡 凋亡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你临床病理演练评估(Mini-CPEX)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双萍 张铭旋 +2 位作者 李柱虎 金铁峰 林贞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6-338,共3页
检验医学教育的重要指标是对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病理学作为医学基础学科与临床医学的纽带,一直以来都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病理医师也被称为“医师的医师”,掌握病理临床应用技能不仅是专科病理医师的需要,也是其他专业临... 检验医学教育的重要指标是对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病理学作为医学基础学科与临床医学的纽带,一直以来都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病理医师也被称为“医师的医师”,掌握病理临床应用技能不仅是专科病理医师的需要,也是其他专业临床医师的基本要求。病理临床专业技能培训在中国医学本科教育中,目前还处于空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医学教育 迷你临床病理演练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S100A4蛋白过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续云洁 朴俊杰 +1 位作者 林贞花 刘双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3-675,共3页
目的分析胃癌中S100A4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探讨其在胃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31例癌旁组织、38例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和77例腺癌,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法检测S1... 目的分析胃癌中S100A4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探讨其在胃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31例癌旁组织、38例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和77例腺癌,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法检测S100A4蛋白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S100A4蛋白在28例癌旁组织中呈阴性,个别组织中基底部呈弱阳性,而在胃SCC和腺癌中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6%(31/38)和58.4%(45/77),S100A4蛋白表达与胃SCC和腺癌显著相关(P<0.01)。同时,胃癌中S100A4蛋白表达与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S100A4蛋白高表达明显影响胃癌患者的预后,且S100A4高表达胃癌患者的预后明显差于S100A4低表达胃癌患者。结论S100A4蛋白在胃SCC和腺癌中高表达,可作为其早期诊断和预后评判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S100A4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响应的硫掺杂TiO_2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海明 赵莲花 王德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86-1391,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硫掺杂TiO2光催化剂粉末。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实验结果表明,钛酸四丁酯与硫脲的摩尔比Ti/S=2.7∶1,经600℃热处理后光催化活性最佳。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DRS)、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硫掺杂TiO2光催化剂粉末。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实验结果表明,钛酸四丁酯与硫脲的摩尔比Ti/S=2.7∶1,经600℃热处理后光催化活性最佳。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DRS)、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以及表面光电压谱(SPS)等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硫掺杂导致TiO2有效地抑制晶相转变。在热处理过程中由S2-被氧化为S4+并进入TiO2晶格中取代部分Ti4+,发生晶格畸变,带隙变窄,使催化剂吸收光谱红移至550 nm,诱发可见光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硫掺杂 可见光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过表达在乳腺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华敏 李楠 +1 位作者 孙洁 刘双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7-740,共4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HBXI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评估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60例乳腺癌、15例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及27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HBXIP蛋白的表...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HBXI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评估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60例乳腺癌、15例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及27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HBXIP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指标及生存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肿瘤组织中HBXIP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8.3%(53/60),明显高于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组织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分别为46.7%和29.6%,均P<0.01);卡方检验结果显示,HBXIP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HER-2表达密切相关(P值分别为0.003、0.027和0.009),而与性别、原发灶大小、临床分级、ER及PR表达等参数无关。结论:HBXIP蛋白过表达可以预示乳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而且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辅助指标和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新候选基因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HBXIP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铁TiO_2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17
6
作者 尹京花 赵莲花 +1 位作者 武伦鹏 张海明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9-573,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掺铁量的TiO2光催化剂,运用TG-DTA,XRD,SEM,DRS和测定光电导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掺铁的TiO2比纯TiO2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掺铁量的TiO2光催化剂,运用TG-DTA,XRD,SEM,DRS和测定光电导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掺铁的TiO2比纯TiO2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其原因:掺杂的铁作为受主捕获电子,使TiO2的n型半导体降低了光电导,控制了空穴和电子复合;同时掺杂的Fe3+可能形成杂质能级,由于掺杂能级处于禁带之中,使较长波长的光子也能被吸收,从而扩展吸收光谱的范围,增强了对可见光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二氧化钛 铁掺杂 光电导 光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