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芦丁对肝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
10
1
作者
金芳多
张天
+2 位作者
张钊
尹学哲
全吉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7-1123,I0001,共8页
目的:探讨芦丁对肝癌Hep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组(给予400μmol·L^-1TBHP)和0.25、0.50、1.00μmolL^-1芦丁组...
目的:探讨芦丁对肝癌Hep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组(给予400μmol·L^-1TBHP)和0.25、0.50、1.00μmolL^-1芦丁组(给予0.25、0.50和1.00μmol·L^-1芦丁+400μmol·L^-1 TBHP)。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HepG2细胞活性和各组肝癌HepG2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各组肝癌HepG2细胞中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二氯荧光素乙酰乙酸盐(DCFH-DA)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肝癌HepG2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肝癌HepG2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B(p-Akt)、核转录因子κB(NF-κB)、磷酸化NF-κB(p-NF-κB)和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检测,芦丁摩尔浓度≤1μmol·L^-1时,肝癌HepG2细胞的存活率均>90%,不显示细胞毒性;当芦丁摩尔浓度>1μmol·L^-1时,肝癌HepG2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均<90%,显示细胞毒性。与对照组比较,TBHP组HepG2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与TBHP组比较,不同浓度芦丁组HepG2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1)。比色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TBHP组肝癌HepG2细胞中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GSH水平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TBHP组比较,不同浓度芦丁组肝癌HepG2细胞中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GSH水平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DCFH-DA染色,与对照组比较,TBHP组肝癌HepG2细胞中ROS水平明显升高;与TBHP组比较,不同浓度芦丁组肝癌HepG2细胞中ROS水平降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TBHP组肝癌HepG2细胞中PI3K、p-PI3K、Akt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NF-κB、p-NF-κB和p5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TBHP组比较,不同浓度芦丁组肝癌HepG2细胞中PI3K、p-PI3K、Akt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NF-κB、p-NF-κB和p5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芦丁对肝癌HepG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和NF-κB两条信号通路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叔丁基过氧化氢
氧化应激
肝细胞损伤
肝细胞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芦丁对肝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
10
1
作者
金芳多
张天
张钊
尹学哲
全吉淑
机构
延边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7-1123,I000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81760659,81360651)。
文摘
目的:探讨芦丁对肝癌Hep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组(给予400μmol·L^-1TBHP)和0.25、0.50、1.00μmolL^-1芦丁组(给予0.25、0.50和1.00μmol·L^-1芦丁+400μmol·L^-1 TBHP)。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HepG2细胞活性和各组肝癌HepG2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各组肝癌HepG2细胞中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二氯荧光素乙酰乙酸盐(DCFH-DA)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肝癌HepG2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肝癌HepG2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B(p-Akt)、核转录因子κB(NF-κB)、磷酸化NF-κB(p-NF-κB)和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检测,芦丁摩尔浓度≤1μmol·L^-1时,肝癌HepG2细胞的存活率均>90%,不显示细胞毒性;当芦丁摩尔浓度>1μmol·L^-1时,肝癌HepG2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均<90%,显示细胞毒性。与对照组比较,TBHP组HepG2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与TBHP组比较,不同浓度芦丁组HepG2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1)。比色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TBHP组肝癌HepG2细胞中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GSH水平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TBHP组比较,不同浓度芦丁组肝癌HepG2细胞中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GSH水平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DCFH-DA染色,与对照组比较,TBHP组肝癌HepG2细胞中ROS水平明显升高;与TBHP组比较,不同浓度芦丁组肝癌HepG2细胞中ROS水平降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TBHP组肝癌HepG2细胞中PI3K、p-PI3K、Akt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NF-κB、p-NF-κB和p5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TBHP组比较,不同浓度芦丁组肝癌HepG2细胞中PI3K、p-PI3K、Akt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NF-κB、p-NF-κB和p5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芦丁对肝癌HepG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和NF-κB两条信号通路有关联。
关键词
芦丁
叔丁基过氧化氢
氧化应激
肝细胞损伤
肝细胞保护
Keywords
rutin
tert-butyl hydroperoxide
oxidative stress
hepatocyte injury
hepatocyte protection
分类号
R282.7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芦丁对肝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金芳多
张天
张钊
尹学哲
全吉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