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人乙酰胆碱受体scFv-人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的构建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8
1
作者 范华英 孟繁平 +4 位作者 齐栋 魏晶 李强 李英信 李红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7-509,共3页
目的:制备抗人乙酰胆碱受体单链抗体637(scFv637)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融合蛋白,提高scFv637的稳定性。方法:用PCR扩增人HSA基因,并克隆到含有抗人乙酰胆碱受体scFv637基因的载体pHEN2中构建重组载体pHEN2-scFv637-HSA。以重组载体转化... 目的:制备抗人乙酰胆碱受体单链抗体637(scFv637)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融合蛋白,提高scFv637的稳定性。方法:用PCR扩增人HSA基因,并克隆到含有抗人乙酰胆碱受体scFv637基因的载体pHEN2中构建重组载体pHEN2-scFv637-HSA。以重组载体转化E.coliHB2151,表达产物用斑点杂交试验检测,并以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其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Mr)。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扩增的人HSA基因和融合基因的大小分别为1770bp和7054bp。构建的scFv637-HSA经测序证实核苷酸序列正确,并且正确克隆至载体的开放读码框架内。表达产物仅存在于pHEN2-scFv637-HSA转化的E.coliHB2151外周质裂解液中。表达的融合蛋白的Mr约为95900。结论:在E.coli中成功地表达scFv637-HSA融合蛋白,为进一步对其进行功能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乙酰胆碱受体 单链抗体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基因分型 被引量:11
2
作者 冯相伟 孟繁平 +2 位作者 汪杨 王峰 陈秋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7-29,共3页
为了解长春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情况及其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应用型特异性引物进行巢式PCR方法对长春市6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在69例血清标本中,B型10例(占14.5%);C型41例(占59.... 为了解长春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情况及其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应用型特异性引物进行巢式PCR方法对长春市6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在69例血清标本中,B型10例(占14.5%);C型41例(占59.4%);B+C混合型8例(占11.6%);未分型的患者共10例(占14.5%)。C基因型患者的HBV-DNA定量、HBeAg阳性率明显高于B基因型患者(HBV-DNA:P<0.01;HBeAg:χ2=3.98,P<0.05),C基因型患者肝功检查指标谷丙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 IL)均较B基因型患者高(P<0.01)。长春地区存在HBV B基因型、C基因型、B+C混合基因型及未分型,C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引起的肝脏活动性炎症较B基因型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分型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阿米巴土壤分离株CB/S1的18S rDNA基因型鉴定 被引量:4
3
作者 郑善子 玄英花 王月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39-1041,1030,共4页
目的鉴定从北京市区土壤中分离的棘阿米巴分离株Acanthamoebasp.CB/S1的18S rDNA基因型。方法从土壤分离的CB/S1株中提取基因组18S rDNA,应用棘阿米巴属特异性引物PCR扩增18S rDNA序列。将扩增产物测序后用分子生物学软件Clustal X进行... 目的鉴定从北京市区土壤中分离的棘阿米巴分离株Acanthamoebasp.CB/S1的18S rDNA基因型。方法从土壤分离的CB/S1株中提取基因组18S rDNA,应用棘阿米巴属特异性引物PCR扩增18S rDNA序列。将扩增产物测序后用分子生物学软件Clustal X进行序列分析,与基因库中已有T1至T12型序列进行比较并构建进化树。结果与结论从北京市区土壤中分离的的棘阿米巴分离株CB/S1的18S rDNA全基因序列分别为2291bp,其基因型属于T5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阿米巴 18S RDNA 基因型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景少巍 马文环 +3 位作者 李红花 马文杰 李英信 孟繁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9-10,共2页
用ELISA法对56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为MG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AchR抗体阳性率46.4%。而且发病年龄越大,患者体内AchR抗体阳性率越高。患者患病时间越长体内AchR抗体含量降低。... 用ELISA法对56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为MG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AchR抗体阳性率46.4%。而且发病年龄越大,患者体内AchR抗体阳性率越高。患者患病时间越长体内AchR抗体含量降低。伴发胸腺瘤的患者AchR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胸腺正常者,全身型MG患者AchR抗体检测阳性率高于眼肌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乙酰胆碱受体 抗体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单链抗体融合蛋白的酵母菌表达及特异性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芳芳 孟繁平 +4 位作者 孙昌元 温爱萍 魏晶 李红花 李英信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35-737,共3页
目的:真核表达抗人乙酰胆碱受体单链抗体637(scFv637)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融合蛋白,以提高融合蛋白的产量和增强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将携带有重组质粒的毕赤酵母菌GS115用G-418筛选高拷贝重组转化子克隆,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表达产物用... 目的:真核表达抗人乙酰胆碱受体单链抗体637(scFv637)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融合蛋白,以提高融合蛋白的产量和增强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将携带有重组质粒的毕赤酵母菌GS115用G-418筛选高拷贝重组转化子克隆,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表达产物用斑点杂交试验检测,并以SDS-PAGE鉴定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Mr),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确定融合蛋白与人肋间肌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亲和性。结果:斑点杂交试验显示成功表达出目的蛋白,其Mr约为97400,在人肋间肌细胞膜之间有荧光出现。结论:在毕赤酵母菌GS115中成功表达出scFv637-HSA融合蛋白,并且融合蛋白可以与人肋间肌AChR结合,这为进一步研究融合蛋白的功能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乙酰胆碱受体 单链抗体 融合蛋白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延吉市自来水分离的棘阿米巴18S rDNA基因型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红花 玄英花 郑善子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15-1217,共3页
目的对吉林延吉市自来水中分离的棘阿米巴分离株Acanthamoeba sp.CJY/W1 18S rDNA基因型鉴定。方法从本地区自来水分离的Acanthamoeba sp.CJY/W1虫株中提取基因组18S rDNA,应用棘阿米巴属特意性引物PCR扩增。将扩增产物测序后用Clustal ... 目的对吉林延吉市自来水中分离的棘阿米巴分离株Acanthamoeba sp.CJY/W1 18S rDNA基因型鉴定。方法从本地区自来水分离的Acanthamoeba sp.CJY/W1虫株中提取基因组18S rDNA,应用棘阿米巴属特意性引物PCR扩增。将扩增产物测序后用Clustal X和Genedoc软件进行序列分析,与基因库中已有T1至T12型序列进行比较并构建进化树。结果分离的棘阿米巴分离株CJY/W1的18S rDNA全基因为2 252bp,18S rDNA基因分型最接近于T1型,但与T1型之间的基因差异为8%。结论分离的CJY/W1株是不属于T1-T12的新的18S rDNA基因型,接近于T13(Acanthamoeba sp.UWC9,AF132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阿米巴 18S RDNA 基因型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治疗性单价IgG抗体基因的构建
7
作者 李钟燮 孟繁平 +6 位作者 孙昌元 李芳芳 金权鑫 李红花 李英信 M.Stassen M.de Baets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03-1005,共3页
目的:构建一株对重症肌无力(MG)具有特异性免疫治疗作用的单价IgG类抗体基因。方法:应用定点突变技术,将致病性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IgG637的重(H)链第322位氨基酸进行K322A突变,获得的突变型抗体IgG637/K322A基因再进行H链互补决定... 目的:构建一株对重症肌无力(MG)具有特异性免疫治疗作用的单价IgG类抗体基因。方法:应用定点突变技术,将致病性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IgG637的重(H)链第322位氨基酸进行K322A突变,获得的突变型抗体IgG637/K322A基因再进行H链互补决定区3(CDR3)缺失突变,获得突变型抗体IgG637/K322A/CDR3ΔPLKP基因。经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进行增殖后,转染哺乳类细胞CHO-k1进行表达,表达产物经ELIAS检测与补体C3的结合活性,经RIA检测与特异性抗原人AChR的结合活性。突变抗体H链再经杵(T366Y)臼(Y407T)突变,以利于异源H链的配对。结果:突变型抗体IgG637/K322A丧失了与补体C3结合的能力,突变型抗体IgG637/K322A/CDR3ΔPLKP丧失了与人AChR结合的能力。测序证实已经获得了预想的杵臼突变序列。结论:已经成功的制备了无补体激活能力的单价IgG类抗AChR抗体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单价抗体 定点突变 免疫球蛋白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链抗体融合人血白蛋白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的抑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温爱萍 孟繁平 +4 位作者 李芳芳 穆永佳 孙昌元 李红花 李英信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40-942,共3页
目的:研究抗人乙酰胆碱受体(AChR)单链抗体(ScFv637)融合人血白蛋白(HSA-ScFv637)在体外对重症肌无力(MG)的治疗作用。方法:构建出HSA-ScFv637基因,利用甲醇诱导表达出HSA-ScFv637蛋白,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蛋白印... 目的:研究抗人乙酰胆碱受体(AChR)单链抗体(ScFv637)融合人血白蛋白(HSA-ScFv637)在体外对重症肌无力(MG)的治疗作用。方法:构建出HSA-ScFv637基因,利用甲醇诱导表达出HSA-ScFv637蛋白,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蛋白印迹试验分析融合蛋白的分子量及特异性;应用竞争性ELISA测定法对HSA-ScFv637抑制MG患者血清与人AChR结合率及表达产物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HSA-ScFv637对MG患者血清与人AChR结合的抑制率最高可达77.4%,对AChR的这种保护能力可持续3天,随着样品的衰变HSA-ScFv637保护作用减弱至消失。结论:HSA-ScFv637在体外能抑制MG患者血清与AChR的结合,对AChR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乙酰胆碱受体 单链抗体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