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蒲公英甾醇对2,4-二硝基氯苯诱导的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马天怡 毛敏 +4 位作者 吴秋月 赵益 朴英实 金桂花 任香善(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60-2165,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蒲公英甾醇对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BALB/c雄性小鼠,采用2,4-二硝基氯苯构建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并灌胃低浓度和高浓度的蒲公英甾醇进行治疗,观察皮损情况、搔抓次数,测定脏器指数,进... 目的:初步探讨蒲公英甾醇对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BALB/c雄性小鼠,采用2,4-二硝基氯苯构建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并灌胃低浓度和高浓度的蒲公英甾醇进行治疗,观察皮损情况、搔抓次数,测定脏器指数,进行病理学HE染色、CD4^(+)免疫组化实验,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4、IL-6水平。结果:蒲公英甾醇能够显著降低小鼠的皮损程度、皮肤厚度、搔抓次数、脏器指数,减少炎症细胞浸润、表皮角化、棘层增厚,降低血清中TNF-α、IL-4、IL-6水平。结论:蒲公英甾醇能够改善小鼠特应性皮炎状况,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4、IL-6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甾醇 特应性皮炎 2 4-二硝基氯苯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器官培养在癌症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5
2
作者 谢雨欣 许峰晟 +3 位作者 王彤 杨春宇 周雪冰 任香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97-1201,共5页
目前,针对癌症研究的常用传统模型包括2D细胞模型、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和动物模型等。随着研究的深入,传统的肿瘤模型已无法满足科研人员的研究需求,建立更接近于肿瘤组织特点的临床前模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类器官模型来源于肿瘤患... 目前,针对癌症研究的常用传统模型包括2D细胞模型、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和动物模型等。随着研究的深入,传统的肿瘤模型已无法满足科研人员的研究需求,建立更接近于肿瘤组织特点的临床前模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类器官模型来源于肿瘤患者的手术标本,能完整的保存肿瘤的组织学及基因组特性,可用于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药物筛查、患者个性化治疗等,相比传统模型具有建模时间短、经济实惠及更接近原肿瘤特点等优势。该文主要针对类器官技术在肿瘤中的研究现状,类器官模型在治疗方面的应用,及类器官模型相比传统模型的优势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器官 癌症 研究现状 发生机制 精准治疗 新药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