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腿后外侧穿支皮支链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秦向征 李良昌 +4 位作者 李光昭 金范学 崔林 方今女 丁自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小腿后外侧穿支皮支链形成的具体区域,为临床切取小腿后外侧穿支皮支链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新鲜成人尸体下肢标本15侧,(女性2侧,男性13侧),皮肤无外伤及手术史。13侧下肢经股动脉行红色乳胶灌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精细解剖... 目的探讨小腿后外侧穿支皮支链形成的具体区域,为临床切取小腿后外侧穿支皮支链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新鲜成人尸体下肢标本15侧,(女性2侧,男性13侧),皮肤无外伤及手术史。13侧下肢经股动脉行红色乳胶灌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精细解剖,充分显示各穿支间的链状吻合,并于穿深筋膜处测量各穿支的外径。2侧下肢制做血管铸型标本,观察皮支链的构筑。结果小腿后外侧穿支数为67支,每侧(5.15±1.86)支,穿深筋膜处的直径为(0.92±0.25)mm;腓骨长度为(34.78±17.78)cm,参与构成小腿后外侧皮支链的穿支数为34支,每侧为(3.31±1.65)支,直径为(0.99±0.23)mm,占所在区域穿支的(28.33±17.79)%^(64.04±19.48)%。结论根据小腿后外侧穿支皮支链分布规律和形式切取皮瓣,不但可适当扩大皮瓣的切取面积,也使皮瓣的血供更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 皮瓣 皮支链 穿支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皱术中防止眶上神经损伤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7
2
作者 崔林 金正元 金德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0-71,75,共3页
目的:为除皱术中防止眶上神经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0例防腐固定标本和5例新鲜标本,解剖观察眶上神经的走行、分布及毗邻,分析其分布特点及预防损伤的手术方法。结果:①按分布区域和解剖层次,眶上神经可分为外侧支(深支)、内侧支(... 目的:为除皱术中防止眶上神经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0例防腐固定标本和5例新鲜标本,解剖观察眶上神经的走行、分布及毗邻,分析其分布特点及预防损伤的手术方法。结果:①按分布区域和解剖层次,眶上神经可分为外侧支(深支)、内侧支(浅支);②外侧支包含眶上神经主干和多数分支,以2-3支从眶上孔发出,或以单一束支从眶上孔发出,在走行过程中逐渐发出2-3支。67.7%的内侧支为细小分支,22.3%为单一束支;③眶上神经外侧支的外侧边界可走行在上颞线上,外侧支主干分布在上颞线及其内侧(1.6±0.2)cm范围内。结论:(1)眶上神经位于眶上孔与同侧额结节、上颞线连线间的区域内;(2)在额部除皱术中,合理设计切口,避免在上述区域内的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层分离可预防眶上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上神经 除皱术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MEF2C在铁死亡相关哮喘中的分子机制
3
作者 姜海松 宋艺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9-203,共5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铁死亡相关哮喘的关键基因,并探讨其在哮喘发生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获取哮喘相关数据集,并在铁死亡数据库(FerrDB)中下载铁死亡相关基因,两者取交集得到铁死亡相关哮喘差异表达基因。通过LASSO...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铁死亡相关哮喘的关键基因,并探讨其在哮喘发生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获取哮喘相关数据集,并在铁死亡数据库(FerrDB)中下载铁死亡相关基因,两者取交集得到铁死亡相关哮喘差异表达基因。通过LASSO回归和SVM-RFE算法进一步筛选核心基因。对上述筛选所得基因进行分子生物学验证,并通过哮喘小鼠中的miRNA微阵列数据联合miRWalk与TargetScan预测上游miRNA。结果首先从GSE43696数据集中筛选出在中、重度哮喘中表型一致的差异表达基因212个,其中包含5种铁死亡相关基因,分别为HCAR1、NOS2、MEF2C、IL6和NOX1。SVM-RFE算法显示,MEF2C对模型的影响最大,实验验证后发现其mRNA与蛋白产物的表达在哮喘小鼠中均下调,且主要在气道上皮细胞核内表达。靶向MEF2C的miRNA预测分析结果发现在哮喘小鼠中上调miR-2861表达可能靶向MEF2C,且miR-2861的表达在IL-17A敲除后显著下调。结论MEF2C是铁死亡相关哮喘的关键调控因子,其表达下调可能与IL-17A介导的miR-2861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铁死亡 生物信息学 MEF2C 白细胞介素-17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0b-3p靶向USP47去泛素化NLRP3在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全昶霖 王知广 +3 位作者 白巧云 丁宁坡 宋艺兰 延光海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00-1508,共9页
目的研究miR-130b-3p通过调控泛素特异性肽酶47(USP47)/NLRP3炎症小体在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机制,探索其在哮喘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的哮喘小鼠模型,通过miR-130b-3p agomir干预,结合组织学染色... 目的研究miR-130b-3p通过调控泛素特异性肽酶47(USP47)/NLRP3炎症小体在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机制,探索其在哮喘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的哮喘小鼠模型,通过miR-130b-3p agomir干预,结合组织学染色、实时荧光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等技术,分析miR-130b-3p对USP47、NLRP3及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和炎症小体活性的影响。结果miR-130b-3p在哮喘小鼠中明显下调,其干预能够明显抑制气道上皮损伤、炎症细胞浸润和胶原沉积。此外,miR-130b-3p靶向调控USP47并间接抑制NLRP3的表达,从而降低炎症小体活性,减轻哮喘相关的炎症反应。结论miR-130b-3p通过下调USP47的表达,间接抑制了NLRP3炎症小体的活性,从而减轻了哮喘相关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miR-130b-3p USP47 NLRP3炎症小体 气道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1通过AMPK/SIRT1/PGC-1α轴调节线粒体裂变融合缓解哮喘气道炎症 被引量:2
5
作者 韩雪 白巧云 +6 位作者 申林 卜佳亮 吴枧 李卓俊 延光海 宋艺兰 朴红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8-799,共2页
哮喘(bronchial asthma)以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作为氧化还原蛋白,能有效调节细胞内氧化应激,可通过激活高度保守的NAD+依赖性去乙酰化酶Sirtuin 1(SIRT1)/NF-κB... 哮喘(bronchial asthma)以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作为氧化还原蛋白,能有效调节细胞内氧化应激,可通过激活高度保守的NAD+依赖性去乙酰化酶Sirtuin 1(SIRT1)/NF-κB通路抑制哮喘^([2])。PPARγcoactivator-1α(PGC-1α)在线粒体生物合成和功能调节中得到广泛应用^([3])。人参皂苷Rb1是人参根茎的重要提取物,具有抗炎,抗凋亡,能够抑制哮喘气道高反应性等作用^([4])。本研究探讨了Rb1可能通过激活AMPK/SIRT1/PGC-1α信号轴改善小鼠支气管上皮细胞在CRE诱导下发生的氧化应激线粒体动力学障碍,最终有效缓解哮喘气道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1 AMPK SIRT1 PGC-1Α 线粒体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柄花黄素通过DRP1-NLRP3信号通路缓解过敏性哮喘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牧 白巧云 +3 位作者 宋艺兰 陈娇 金永德 延光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9-536,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芒柄花黄素(formononetin,FN)通过干预ROS的生成抑制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c-related protein 1,DRP1)-NLRP3轴减轻过敏性气道炎症的有关机制。方法为建立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50只8周龄的BALB/c小鼠通过卵清蛋白...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芒柄花黄素(formononetin,FN)通过干预ROS的生成抑制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c-related protein 1,DRP1)-NLRP3轴减轻过敏性气道炎症的有关机制。方法为建立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50只8周龄的BALB/c小鼠通过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后分为对照组、模型组、FN治疗组及地塞米松组。采用HE和Masson染色检测气道炎症和胶原沉积,ELISA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h2型细胞因子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以及IgE水平,DCFH-DA染色评估BEAS-2B细胞中ROS,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检测肺组织和BEAS-2B细胞中DRP1表达,免疫印迹分析DRP1-NLRP3途径。结果FN治疗可有效改善哮喘小鼠模型的症状,包括减少嗜酸性粒细胞聚集、气道胶原沉积,降低Th2细胞因子和IgE水平,减少ROS和MDA生成,提高SOD和CAT活性,并调节DRP1-NLRP3途径相关蛋白表达,从而缓解炎症。结论FN通过调节DRP1-NLRP3途径改善哮喘气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芒柄花黄素 ROS DRP1 NLRP3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代谢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齐正宇(综述) 崔春爱(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74-878,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和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NDD)病变过程中,缺乏能量可能会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进一步损害神经元。在炎症条件下,巨噬细胞内的乳酸水平上升,直接作用于组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和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NDD)病变过程中,缺乏能量可能会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进一步损害神经元。在炎症条件下,巨噬细胞内的乳酸水平上升,直接作用于组蛋白,引起其乳酸化修饰,促进修复神经元损伤的基因表达。文章就乳酸代谢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该类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乳酸化 神经退行性疾病 翻译后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头框蛋白O3a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靶向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莎 崔春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3-427,共5页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大脑或脊髓内特定神经元细胞群的丢失或进程性病变而导致的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兴奋性毒性和蛋白质聚集可促进神经退行性病变过程。叉头框蛋白O3a(FoxO3a)是Forkhead转...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大脑或脊髓内特定神经元细胞群的丢失或进程性病变而导致的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兴奋性毒性和蛋白质聚集可促进神经退行性病变过程。叉头框蛋白O3a(FoxO3a)是Forkhead转录因子FoxO亚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通过磷酸化、泛素化介导的降解、微信号转导以及相关蛋白通路,在细胞增殖、凋亡、自噬、活性氧(ROS)解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息息相关。本文重点对近年来FoxO3a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通路的靶向作用进行阐述,旨在为该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头框蛋白O3a 神经退行性疾病 靶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素抗哮喘炎症作用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李良昌 朴红梅 +2 位作者 延光海 秦向征 李光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1-415,共5页
目的观察芝麻素抗哮喘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清洁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芝麻素低剂量组、芝麻素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体外卵清蛋白(OVA)诱导建立哮喘模型,ELISA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芝麻素对支... 目的观察芝麻素抗哮喘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清洁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芝麻素低剂量组、芝麻素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体外卵清蛋白(OVA)诱导建立哮喘模型,ELISA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芝麻素对支气管炎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白细胞介素-4、5、13(IL-4、5、13)、干扰素-γ(IFN-γ)表达的影响。HE染色观察肺部炎症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κBα磷酸化和NF-κB活化。结果哮喘组与正常组相比,炎症细胞计数、IL-4、IL-5、IL-13水平增高,而IFN-γ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IκBα磷酸化和NF-κB核转位明显增加(P<0.05);芝麻素高剂量组明显降低炎症细胞计数、IL-4、IL-5、IL-13水平,提高IFN-γ的表达(P<0.05),同时抑制IκBα磷酸化和NF-κB核转位(P<0.05)。结论芝麻素通过抑制NF-κB激活,减轻哮喘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芝麻素 气道炎症 N-FκB 白介素4 白介素5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陆皂苷甲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缓解作用及对肺组织中IL-6和STAT3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静 徐畅 +5 位作者 宋艺兰 王重阳 姜京植 李良昌 延光海 苏立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9-307,共9页
目的:探讨商陆皂苷甲(EsA)对卵清蛋白(OVA)诱导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药理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清洁级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OVA组、低剂量EsA组和高剂量EsA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小鼠用腹腔注射致敏... 目的:探讨商陆皂苷甲(EsA)对卵清蛋白(OVA)诱导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药理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清洁级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OVA组、低剂量EsA组和高剂量EsA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小鼠用腹腔注射致敏,分别在第1、7和14天致敏,从第21天开始采用1%OVA激发,每1 d为1个激发周期,每个激发周期激发1次,共进行3次;空白对照组和OVA组小鼠应用生理盐水0.2 mL灌胃给药,低剂量EsA组和高剂量EsA组小鼠分别按照10和20 mg·kg-1灌胃给药,从第17天开始连续给药7 d,每天1次。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形态表现,直接计数法计算各组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炎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BAL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IL-6和STAT3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OVA组小鼠肺组织支气管和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部分损伤;与OVA组比较,低和高剂量EsA组小鼠肺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气道损伤缓解。与空白对照组比较,OVA组小鼠BALF中总炎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增加(P<0.05),IL-4、IL-1β和TNF-α水平升高(P<0.05或P<0.01),而IFN-γ水平降低(P<0.05);与OVA组比较,低和高剂量EsA组小鼠BALF中总炎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降低(P<0.05),IL-4、IL-1β和TNF-α水平降低(P<0.05或P<0.01),而IFN-γ水平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OVA组小鼠肺组织中IL-6和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OVA组比较,低和高剂量EsA组小鼠肺组织中IL-6和STAT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EsA可缓解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其作用机制与调节IL-6和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陆皂苷甲 哮喘 白细胞介素6 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人蛛网膜下池的CT观测 被引量:7
11
作者 韩东日 金昌洙 +1 位作者 沈海今 李光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3-174,共2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池大小随年龄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延边地区311名健康成人(男192、女119名)的头部CT片进行了5种蛛网膜下池测量,并做了方差分析和u检验。结果50岁以前测量值的差异无显著性,50岁以后大脑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池大小随年龄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延边地区311名健康成人(男192、女119名)的头部CT片进行了5种蛛网膜下池测量,并做了方差分析和u检验。结果50岁以前测量值的差异无显著性,50岁以后大脑纵裂池和大脑外侧窝池的CT测量值明显增大,而其他3种脑池的测量值在各岁年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50岁以后大脑纵裂池和大脑外侧窝池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池 大脑纵裂池 大脑外侧窝池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人脑室CT测量值的年龄性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金昌洙 韩东日 刘旭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05-406,共2页
目的:探讨脑室CT测量值的年龄性变化。方法:对500名健康成年国人的头部CT片进行了脑室的测量,测量项目为5项,做方差分析和U检验。结果:20~50岁脑室CT测量值的差异无显著性,50岁以后脑室CT测量值明显增加。结... 目的:探讨脑室CT测量值的年龄性变化。方法:对500名健康成年国人的头部CT片进行了脑室的测量,测量项目为5项,做方差分析和U检验。结果:20~50岁脑室CT测量值的差异无显著性,50岁以后脑室CT测量值明显增加。结论:50岁以后脑室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收集 CT 脑室 年龄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枕大神经分支分布于耳廓后1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雷涛 陈兵 崔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9-149,共1页
耳的神经支配较复杂,有来自三叉神经的耳颞神经、面神经耳支(耳后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分支,以及来自颈丛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分支,其中耳大神经是支配耳的主要神经.作者在观察耳后神经时,于1例成年男性尸体发现其右侧枕大神经... 耳的神经支配较复杂,有来自三叉神经的耳颞神经、面神经耳支(耳后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分支,以及来自颈丛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分支,其中耳大神经是支配耳的主要神经.作者在观察耳后神经时,于1例成年男性尸体发现其右侧枕大神经走行分布异常,较少见,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大神经 分支 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经甲醛固定尸体刺激性气味的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崔林 雷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9-399,共1页
关键词 甲醛 刺激性气味 尸体固定 尸体标本 氨水混合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顶支缺如1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雷涛 崔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3-253,共1页
关键词 颞浅动脉 颈外动脉 顶支缺如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延髓池安全穿刺深度的CT研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金昌洙 金东虎 韩东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3-204,共2页
目的 研究小脑延髓池安全穿刺深度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CT测量50例(男30,女20)头颅小脑延髓池安全穿刺深度和头最大长、眉间点至枕外隆凸点长,作了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 小脑延髓池安全穿刺深度为男3834±369mm,女3553±339... 目的 研究小脑延髓池安全穿刺深度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CT测量50例(男30,女20)头颅小脑延髓池安全穿刺深度和头最大长、眉间点至枕外隆凸点长,作了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 小脑延髓池安全穿刺深度为男3834±369mm,女3553±339mm,由头最大长和眉间点至枕外隆凸点长推导出推算小脑延髓池安全穿刺深度的男、女两个回归方程。结论 临床上用头最大长和眉间点至枕外隆凸点长可推算出小脑延髓池安全穿刺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延髓池 CT 数据收集 安全穿刺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化静脉皮瓣血管干管壁形态变化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华勇 杨镇洙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3-214,共2页
目的:实验观察动脉化静脉皮瓣血管干管壁的形态变化趋势。方法:取成年日本大耳白兔36只,于每侧耳背面制作3.0cm×3.5cm原位再植皮瓣,以传统皮瓣作对照,单干型动脉化静脉皮瓣为实验组,分期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血管干... 目的:实验观察动脉化静脉皮瓣血管干管壁的形态变化趋势。方法:取成年日本大耳白兔36只,于每侧耳背面制作3.0cm×3.5cm原位再植皮瓣,以传统皮瓣作对照,单干型动脉化静脉皮瓣为实验组,分期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血管干内膜和中膜。结果:实验组内皮细胞的长/短径比值逐渐接近对照组动脉干;术后第70d时,在内膜下出现呈波纹状、内含均匀基质的弹性膜样结构,平均厚度为1.66μm,中膜平滑肌呈多层排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皮瓣 血管干 血管壁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孤束核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能神经的分布及其与儿茶酚胺能神经元的关系
18
作者 李光昭 韩东日 +1 位作者 金奎龙 姜重健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用双重免疫染色包埋前免疫电镜法,在光镜和电镜水平观察了大鼠孤束核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元的分布及其神经末梢与儿茶酚胺能神经元之间的关系。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神经元呈棕色,主要分布于孤束核的连合亚核、内侧亚核以及背侧周... 用双重免疫染色包埋前免疫电镜法,在光镜和电镜水平观察了大鼠孤束核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元的分布及其神经末梢与儿茶酚胺能神经元之间的关系。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神经元呈棕色,主要分布于孤束核的连合亚核、内侧亚核以及背侧周边区。在孤束核的尾侧部、连合亚核的腹外侧部及背侧周边区观察到蓝绿色的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和棕色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其中一些神经元内两者共存。电镜观察结果: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细胞质内有棒状或卵圆形的电子密度较高的吲哚-β-半乳糖苷酶反应产物,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神经末梢内见到电子密度较高的DAB反应产物以及清亮小泡和颗粒小泡。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神经末梢和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之间形成对称性轴一体突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RP 酪氨酸羟化酶 免疫电镜 孤束核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yrin重组蛋白对肺纤维化大鼠VEGF/VEGFR2/MMP-9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安钟健 金燕 +4 位作者 延光海 齐鹏 郑明昱 李良昌 朴红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4-238,共5页
目的探讨Pyrin重组蛋白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是否与VEGF/VEGFR2/MMP-9信号通路有关。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模型组(n=20)、Pvrin重组蛋白组(n=20)、SU5416阳性对照组(n=10),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 目的探讨Pyrin重组蛋白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是否与VEGF/VEGFR2/MMP-9信号通路有关。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模型组(n=20)、Pvrin重组蛋白组(n=20)、SU5416阳性对照组(n=10),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经气道注入博莱霉素5 mg·kg^(-1)建立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造模d 2各组予以相应药物进行干预。于d 14及d 28分两批进行取材,用HE染色观察肺泡炎程度、用Masson染色观察肺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及RT-P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N)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d 14及d 28模型组大鼠肺组织,肺泡炎和纤维化程度以及VEGF、VEGFR2、MMP-9蛋白及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d 14Pyrin重组蛋白组肺泡炎和纤维化程度以及VEGF、VEGFR2、MMP-9蛋白及mRNA表达较d 14模型组减弱(P<0.05),d 28 Pyrin重组蛋白组肺泡炎和纤维化程度以及VEGF、VEGFR2、MMP-9蛋白及mRNA表达较d 28模型组减弱(P<0.05)。结论Pyrin重组蛋白可能通过下调VEGF/VEGFR2/MMP-9信号通路而发挥抗肺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rin重组蛋白 肺纤维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丹参酮通过TWEAK/Fn14和TGF-β1/Smads信号通路缓解OVA诱导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被引量:22
20
作者 王重阳 姜京植 +5 位作者 李俊峰 朱莲花 金珊 金哲虎 徐畅 延光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49-1154,共6页
目的 探究隐丹参酮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模型的治疗作用,以及其机制是否与TWEAK/Fn14和TGF-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方法 选取♀ BALB/c小鼠40只,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为control组、OVA模型组、隐丹参酮低、高剂量组(20、40 mg·kg^... 目的 探究隐丹参酮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模型的治疗作用,以及其机制是否与TWEAK/Fn14和TGF-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方法 选取♀ BALB/c小鼠40只,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为control组、OVA模型组、隐丹参酮低、高剂量组(20、40 mg·kg^-1)、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1 mg·kg^-1)。HE及PAS染色法观察小鼠肺组织的炎症情况及杯状细胞变化;Diff-Quick染色法对小鼠BALF中各类细胞计数;ELISA法检测小鼠BALF中炎性及促炎细胞因子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TWEAK、Fn14、TGF-β1、Smad2/3、Smad4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TWEAK、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 隐丹参酮能减少OVA诱导的炎症细胞渗出及杯状细胞增生;隐丹参酮抑制哮喘小鼠BALF中总细胞及EOS、NEU、LYM的生成,并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水平;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隐丹参酮抑制TWEAK、Fn14、TGF-β1、Smad2/3、Smad4的蛋白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隐丹参酮可减少肺组织中TWEAK、TGF-β1蛋白表达。结论 隐丹参酮通过TWEAK/Fn14和TGF-β1/Smads信号通路改善OVA诱导的小鼠气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丹参酮 气道炎症 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 成纤维细胞生长诱导因子14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