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焦亡与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朱光 陈丽艳 林贞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26-1130,共5页
细胞焦亡是一种由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cysteiny l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1,Caspase-1)介导的炎症性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主要表现为胞内炎性小体的形成、Caspase-1前体和(或) Caspase-1的活化,而活化的Caspase-1可导致成熟的白... 细胞焦亡是一种由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cysteiny l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1,Caspase-1)介导的炎症性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主要表现为胞内炎性小体的形成、Caspase-1前体和(或) Caspase-1的活化,而活化的Caspase-1可导致成熟的白介素释放,扩大炎症反应,使细胞发生炎症性死亡。细胞焦亡与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文就细胞焦亡的发生机制及其在肿瘤治疗研究领域中的进展作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细胞焦亡 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 炎性小体 Gasdermin蛋白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素调控miR-7对人胃癌BGC-823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温美鑫 卜佳亮 +3 位作者 姚光媛 张晟郡 崔明花 朴英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90-997,共8页
目的研究黄芩素(BAI)通过上调microRNA-7-5p(miR-7)对胃癌细胞系BGC-823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MTT法筛选BAI处理BGC-823细胞的最佳药物浓度。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慢病毒稳定转染miR-7的BGC-823细胞系的转染效率。实验分对照组(... 目的研究黄芩素(BAI)通过上调microRNA-7-5p(miR-7)对胃癌细胞系BGC-823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MTT法筛选BAI处理BGC-823细胞的最佳药物浓度。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慢病毒稳定转染miR-7的BGC-823细胞系的转染效率。实验分对照组(mimic-NC)、miR-7组(miR-7 mimic)及BAI组(即miR-7过表达联合BAI处理组);MTT实验、平板克隆实验和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了自噬相关16样蛋白1(ATG16L1)、p62蛋白(p62)、Bcl2同源结构域蛋白(Beclin 1)、自噬相关蛋白5(ATG5)、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的表达水平;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可能的信号通路;Western blot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50μmol/L的BAI可显著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能力;与对照组比较BAI处理后miR-7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iR-7组的细胞增殖显著被抑制,且自噬相关分子的蛋白表达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显著上调,促进了BGC-823细胞的自噬体形成,抑制了自噬流的形成;与miR-7组比较,BAI组可进一步抑制BGC-823细胞增殖、诱导细胞自噬体形成但抑制自噬流产生;网络药理学分析BAI、胃癌、自噬共同靶基因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与对照组相比,miR-7组p-PI3K、p-AKT、p-mTOR的磷酸化水平显著被抑制,BAI组则可进一步抑制这些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论BAI介导miR-7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BGC-823细胞自噬体的形成并抑制自噬流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BAI) 胃癌 miR-7 自噬体 自噬流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S100A4蛋白过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续云洁 朴俊杰 +1 位作者 林贞花 刘双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3-675,共3页
目的分析胃癌中S100A4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探讨其在胃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31例癌旁组织、38例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和77例腺癌,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法检测S1... 目的分析胃癌中S100A4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探讨其在胃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31例癌旁组织、38例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和77例腺癌,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法检测S100A4蛋白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S100A4蛋白在28例癌旁组织中呈阴性,个别组织中基底部呈弱阳性,而在胃SCC和腺癌中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6%(31/38)和58.4%(45/77),S100A4蛋白表达与胃SCC和腺癌显著相关(P<0.01)。同时,胃癌中S100A4蛋白表达与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S100A4蛋白高表达明显影响胃癌患者的预后,且S100A4高表达胃癌患者的预后明显差于S100A4低表达胃癌患者。结论S100A4蛋白在胃SCC和腺癌中高表达,可作为其早期诊断和预后评判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S100A4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中铁死亡相关蛋白GPX4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6
4
作者 蓝炜强 陈光文 +6 位作者 杨依昂 周香圆 吴海波 章毓厅 孙紫洋 金玉 朴俊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35-1041,共7页
目的探讨GPX4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GNL3蛋白在结肠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联合作用。方法应用数据库分析结肠癌中GPX4 mRNA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结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GPX4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GPX4蛋白在8... 目的探讨GPX4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GNL3蛋白在结肠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联合作用。方法应用数据库分析结肠癌中GPX4 mRNA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结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GPX4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GPX4蛋白在82例结肠癌和67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敲除GNL3后GPX4蛋白的表达;通过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GEO数据库检索结果显示,GPX4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qRT-PCR结果显示结肠癌组织中GPX4 mRNA表达量普遍高于癌旁组织。GPX4蛋白在结肠癌中的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GPX4蛋白强阳性结肠癌患者的总生存率低于GPX4蛋白非强阳性者(P=0.030);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GPX4(HR:2.121,95%CI=1.054~4.268,P=0.035)、浸润深度(HR:2.896,95%CI=1.536~5.458,P=0.001)、淋巴结转移(HR:3.643,95%CI=1.916~6.926,P=0.001)、远处转移(HR:4.700,95%CI=1.761~12.546,P=0.002)、AJCC分期(HR:4.318,95%CI=2.231~8.358,P<0.001)是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其中GPX4(P=0.019)和浸润深度(P=0.035)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肠癌组织中GPX4与GNL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χ^(2)=4.367,P=0.037)。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敲低GNL3可诱导GPX4蛋白表达降低。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GPX4与GNL3蛋白均强阳性结肠癌患者的生存率低于GPX4蛋白强阳性、GNL3蛋白非强阳性患者(P=0.007)。结论GPX4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结肠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GPX4 GNL3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利霉素对胰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白丽娜 刘颖 +4 位作者 唐春晓 朴红心 林贞花 杨万山 金爱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793-2801,共9页
目的探讨可利霉素(Carrimycin)对胰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胰腺癌细胞MIA PaCa-2、BxPC-3、Panc-1和PATU 8988以0(对照组)、2、4、8和16μmol/L的可利霉素处理24、48和72 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性;EdU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可利霉素对... 目的探讨可利霉素(Carrimycin)对胰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胰腺癌细胞MIA PaCa-2、BxPC-3、Panc-1和PATU 8988以0(对照组)、2、4、8和16μmol/L的可利霉素处理24、48和72 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性;EdU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可利霉素对胰腺癌细胞DNA复制能力的影响;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可利霉素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可利霉素对胰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分析可利霉素对胰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免疫蛋白印迹实验检测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和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1A(P21)等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实验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可利霉素可显著抑制MIA PaCa-2、BxPC-3、Panc-1和PATU 8988细胞的增殖活性,且呈药物浓度与时间依赖性(P值均<0.01);4、8、16μmol/L可利霉素可显著降低PC细胞MIA PaCa-2(t值分别为2.378、4.984、18.970,P值均<0.05)及BxPC-3(t值分别4.879、6.089、9.521,P值均<0.01)的DNA复制能力;4、8、16μmol/L可利霉素处理PC细胞14 d后,MIA PaCa-2(t值分别为5.889、11.240、15.840,P值均<0.001)和BxPC-3(t值分别为6.717、15.800、18.850,P值均<0.001)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少。4、8、16μmol/L可利霉素处理后MIA PaCa-2细胞G1期比例(t值分别为9.071、12.280、19.360,P值均<0.0001)及BxPC-3细胞G1期比例(t值分别为3.061、4.962、8.868,P值均<0.05)均增加,MIA PaCa-2细胞S期比例(t值分别为2.316、4.165、5.562,P值均<0.05)及BxPC-3细胞S期比例(t值分别为2.424、3.264、5.744,P值均<0.05)均降低。Western Blot实验进一步证实,与对照组比较,周期相关蛋白P21在MIA PaCa-2(t值分别为5.437、6.453、8.799,P值均<0.001)和BxPC-3细胞(t值分别为25.130、44.750、52.960,P值均<0.0001)中的表达水平随可利霉素用药浓度增加而逐渐上调。划痕愈合实验结果显示,0和4、8、16μmol/L可利霉素处理12、24和48 h PC细胞MIA PaCa-2(P值均<0.05)及BxPC-3(P值均<0.05)的横向迁移能力明显减弱。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4、8、16μmol/L可利霉素处理后MIA PaCa-2(t值分别为2.388、4.899、5.819,P值均<0.05)及BxPC-3细胞(t值分别为2.533、5.836、6.774,P值均<0.05)中上皮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明显上调,4、8、16μmol/L可利霉素处理后MIA PaCa-2(t值分别为12.440、14.830、16.800,P值均<0.0001)及BxPC-3细胞(t值分别为5.039、5.893、7.725,P值均<0.01)中间质标志物Snail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4、8、16μmol/L可利霉素处理后MIA PaCa-2(t值分别为3.105、7.752、11.200,P值均<0.05)及BxPC-3细胞(t值分别为2.555、4.883、9.153,P值均<0.05)中间质标志物Vimentin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下调。结论可利霉素可有效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进程,从而发挥其抗肿瘤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3靶向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调控胃癌顺铂耐药性 被引量:10
6
作者 孟子琪 张睿 +2 位作者 吴旭微 金铁峰 张美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6-376,共11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联合顺铂(DDP)对DDP耐药细胞SGC-7901/DDP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SGC-7901/DDP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人参皂苷Rg3(40μg/ml)治疗组、DDP(1.40μg/ml)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采用MTT、EdU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联合顺铂(DDP)对DDP耐药细胞SGC-7901/DDP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SGC-7901/DDP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人参皂苷Rg3(40μg/ml)治疗组、DDP(1.40μg/ml)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采用MTT、EdU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SGC-7901/DDP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SGC-7901/DDP细胞凋亡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标志物的表达,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SGC-7901/DDP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和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结果与人参皂苷Rg3治疗组和DDP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显著抑制SGC-7901/DDP细胞的增殖(t=8.062,P=0.001;t=7.090,P=0.002)、克隆形成(t=8.062,P=0.001;t=6.144,P=0.004)和迁移能力(t=7.424,P=0.002;t=4.317,P=0.013),同时促进细胞的凋亡能力(t=5.530,P=0.031;t=6.036,P=0.026)。与人参皂苷Rg3治疗组和DDP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显著抑制EMT相关蛋白波形蛋白(t=24.450,P<0.001;t=14.750,P<0.001)、Snail(t=29.640,P<0.001;t=70.700,P<0.001)、Slug(t=89.230,P<0.001;t=87.360,P<0.00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t=84.540,P<0.001;t=67.120,P<0.001)、MMP9(t=19.010,P<0.001;t=10.890,P<0.001)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Wnt(t=35.480,P<0.001;t=14.670,P<0.001)、β-catenin(t=155.800,P<0.001;t=118.100,P<0.001)、C-myc(t=20.870,P<0.001;t=3.334,P=0.029)、细胞周期蛋白D1(t=5.007,P=0.008;t=8.347,P=0.001)的表达,同时显著上调上皮细胞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t=36.450,P<0.001;t=33.810,P<0.001)和ZO-1(t=37.060,P<0.001;t=37.030,P<0.001)的表达。结论人参皂苷Rg3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增强SGC-7901/DDP细胞对DDP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3 顺铂 增殖 上皮-间充质转化 Wnt/β-连环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亚基(G6PC)阻断AKT/mTOR通路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7
7
作者 邓春玲 朱坤 +1 位作者 刘涛瑞 陈丽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0-526,共7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亚基(G6PC)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性能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RNAi)沉默宫颈癌HeLa细胞中G6PC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效果.敲低G6PC,噻唑蓝(MTT)法和集落形成实... 目的探讨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亚基(G6PC)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性能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RNAi)沉默宫颈癌HeLa细胞中G6PC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效果.敲低G6PC,噻唑蓝(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TranswellTM实验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血管形成实验检测血管生成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snail、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mTOR(p-mTO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结果RNAi可有效下调宫颈癌HeLa细胞G6PC的表达,敲低G6PC能明显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和血管生成,同时抑制EMT进程以及AKT、mTOR蛋白的磷酸化.结论敲低G6PC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血管形成和EMT进程,与阻断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亚基(G6PC) 宫颈癌 细胞增殖 上皮间质转化(EMT) 血管形成 蛋白激酶B(AKT)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甲基腺嘌呤联合曲古霉素A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生长 被引量:5
8
作者 朱坤 徐明 +2 位作者 丁米娜 林贞花 陈丽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24-1527,共4页
目的:探讨自噬特异性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霉素A(TSA)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检测TSA对MDA-MB-231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 目的:探讨自噬特异性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霉素A(TSA)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检测TSA对MDA-MB-231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自噬相关蛋白的变化;MTT法检测3-MA联合TSA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TSA可有效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生长,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TSA抑制MDA-MB-231细胞的迁移能力,并诱导细胞发生自噬;3-MA可有效抑制TSA诱导的乳腺癌细胞自噬,并进一步抑制细胞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MA可明显增加TSA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生长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曲古霉素A 3-甲基腺嘌呤 自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人参皂苷治疗乳腺癌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常颖 隋金沅 +2 位作者 韩金松 金铁峰 张美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053-3057,共5页
目的基于Citespace对人参皂苷治疗乳腺癌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到的171篇人参皂苷与乳腺癌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5.8.R1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2005年至2021年国内外学者对人参皂苷与乳... 目的基于Citespace对人参皂苷治疗乳腺癌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到的171篇人参皂苷与乳腺癌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5.8.R1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2005年至2021年国内外学者对人参皂苷与乳腺癌治疗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人参皂苷与乳腺癌相关主题发文量逐年上升,其中DAIDI FAN在该领域发文量最多,Kim发表文献被引用次数最多,但大多数研究学者之间缺乏互相合作,现阶段还没有较高影响力的文献发表。研究热点以中药人参皂苷抗肿瘤血管生成、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抑制信号通路传导等为主,发展趋势为人参皂苷纳米粒子载体、人参皂苷Rh2单体。结论人参皂苷作为纳米载体可用于增强抗肿瘤治疗,可能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乳腺癌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