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过程中并发支气管胸膜瘘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9
1
作者 侯俊杰 米旭光 +7 位作者 李孝男 李晓男 杨影 江显卓 周颖 倪志强 金宁一 方艳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3-517,共5页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过程中并发支气管胸膜瘘(BPF)发生的可能机制、临床表现和预防策略,及时鉴别出具有潜在风险的个体患者,为BPF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例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过程中并发支气管胸膜瘘(BPF)发生的可能机制、临床表现和预防策略,及时鉴别出具有潜在风险的个体患者,为BPF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例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治疗NSCLC过程中并发BPF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及归纳相关文献,总结出其发生的潜在风险。结果:患者,男性,62岁,局部晚期肺腺癌(驱动基因阴性),接受贝伐珠单抗和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后线化疗,经过2个周期的化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功能状态均有所改善,但并发急性BPF及继发胸腔内感染,被迫停止抗血管生成治疗和化疗,虽经过胸腔闭式引流、积极抗感染治疗和最佳支持治疗等,临床症状未能得到缓解,患者最终于2019年9月17日死于呼吸衰竭。结论:当病变同时侵及胸膜、气管和胸壁,且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过程中出现肿瘤空化效应或治疗前病变已存在癌腔时,应警惕诱发急性BPF。由于急性BPF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因此及时识别出具有潜在风险的个体患者对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支气管胸膜瘘 非小细胞肺 抗血管生成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和党参合剂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马天宇 姜国哲 +2 位作者 韩春姬 刘丽萍 俞笃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63-1170,共8页
目的: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探讨红景天提取物(RSE)与党参提取物(CPE)合剂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提高免疫功能的最佳配伍剂量。方法:采用3×3析因设计,制备9种不同浓度的CPE和RSE混合含药血清,在体外测定T、B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NK细胞... 目的: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探讨红景天提取物(RSE)与党参提取物(CPE)合剂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提高免疫功能的最佳配伍剂量。方法:采用3×3析因设计,制备9种不同浓度的CPE和RSE混合含药血清,在体外测定T、B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NK细胞活性,确定CPE和RSE的最佳组合剂量。用该组合剂量缩小2.5、5.0及10.0倍作为RSE+CPE合剂高、中和低剂量组,进行小鼠体内实验,检测T、B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和NK细胞的杀伤能力。结果:血清药理学实验,与空白组比较,RSE 200 mg·kg-1+CPE790mg·kg-1剂量组由ConA、LPS诱导的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5)。小鼠体内实验,与环磷酰胺组比较,RSE+CPE合剂中(RSE 40mg·kg-1+CPE 158mg·kg-1)和高剂量(RSE80mg·kg-1+CPE 316 mg·kg-1)组脾脏指数(SI)明显升高(P<0.05);与RSE+合剂低剂量(RSE20mg·kg-1+CPE 79mg·kg-1)组比较,合剂中剂量组白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与环磷酰胺组比较,CPE合剂高、中和低3个剂量组及阳性药物CVT-200(富含西洋参多糖的免疫增强剂)组ConA、LPS诱导的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NK细胞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与CVT-200组、合剂高剂量和低剂量组比较,合剂中剂量组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NK细胞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RSE和CPE合剂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RES 200mg·kg-1与CPE 790mg·kg-1组合的合剂为最佳配伍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 党参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皱术中防止眶上神经损伤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7
3
作者 崔林 金正元 金德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0-71,75,共3页
目的:为除皱术中防止眶上神经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0例防腐固定标本和5例新鲜标本,解剖观察眶上神经的走行、分布及毗邻,分析其分布特点及预防损伤的手术方法。结果:①按分布区域和解剖层次,眶上神经可分为外侧支(深支)、内侧支(... 目的:为除皱术中防止眶上神经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0例防腐固定标本和5例新鲜标本,解剖观察眶上神经的走行、分布及毗邻,分析其分布特点及预防损伤的手术方法。结果:①按分布区域和解剖层次,眶上神经可分为外侧支(深支)、内侧支(浅支);②外侧支包含眶上神经主干和多数分支,以2-3支从眶上孔发出,或以单一束支从眶上孔发出,在走行过程中逐渐发出2-3支。67.7%的内侧支为细小分支,22.3%为单一束支;③眶上神经外侧支的外侧边界可走行在上颞线上,外侧支主干分布在上颞线及其内侧(1.6±0.2)cm范围内。结论:(1)眶上神经位于眶上孔与同侧额结节、上颞线连线间的区域内;(2)在额部除皱术中,合理设计切口,避免在上述区域内的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层分离可预防眶上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上神经 除皱术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直肠癌并发直肠阴道瘘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5
4
作者 侯俊杰 米旭光 +7 位作者 李晓男 李孝男 杨影 江显卓 周颖 倪志强 金宁一 方艳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90-795,共6页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已形成直肠阴道瘘直肠癌患者的疗效,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1例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的晚期直肠癌伴直肠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治特点和过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已形成直肠阴道瘘直肠癌患者的疗效,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1例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的晚期直肠癌伴直肠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治特点和过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患者,女性,64岁,于吉林省人民医院行经腹直肠癌手术(Dioxon手术),术后病理为中分化直肠腺癌,阴道后壁侵犯及区域淋巴结转移(pT4bN2M0,ⅢC期,DukesC);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SH2(+)、MLH1(+)、PMS2(+)、MSH6(+)、S-100(-)和BRAFV600E(-),提示错配修复蛋白功能正常(pMMR);该患者发生N-和K-ras基因突变,术后4周辅助化疗前盆腔核磁成像(MRI)显示术后直肠阴道瘘,延期化疗,术后5个月疾病继续进展,被迫行姑息性一线、二线化疗,但疾病持续进展,三线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未加重直肠阴道瘘,且促进了瘘道愈合,并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针对肿瘤进展导致直肠阴道瘘且无法从西妥昔单抗治疗中受益的直肠癌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进行针对病因的治疗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贝伐珠单抗 辅助化疗 直肠阴道瘘 临床部分缓解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血栓素A_2及肺血管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安昌善 柳济承 +1 位作者 朴红梅 金元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41-1642,共2页
目的:探讨黄芪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肺腺泡内肺动脉结构重建及肺组织血栓素(TXA2)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1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对照组:室内空气正常饲养;低氧组:在常压低氧舱内(10±0.5)%饲养;治疗组:缺氧+黄芪(1... 目的:探讨黄芪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肺腺泡内肺动脉结构重建及肺组织血栓素(TXA2)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1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对照组:室内空气正常饲养;低氧组:在常压低氧舱内(10±0.5)%饲养;治疗组:缺氧+黄芪(12g/kg)。低氧30天分别用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放射免疫法测定肺组织中TXA2含量,计算MA、PMA、NMA比例及肺中、小肌型动脉相对中膜厚度(RMT)与相对中膜面积(RMA)。结果:低氧组mPAP、RVHI、TXA2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或P<0.05),治疗组较低氧组明显减少(P<0.05)。低氧组肺小动脉肌化程度、RMT(%)、RMA(%)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治疗组较低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慢性低氧可引起大鼠肺血管结构重建,黄芪注射液可降低肺组织TXA2含量,可部分逆转肺血管结构重建,降低肺动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泡内肺动脉 结构重组 血栓素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后继效应的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金京春 朴英实 汪及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8期686-686,共1页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药物疗法 三氧化二砷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血液透析法间接检测血中生化物质的含量
7
作者 李永淳 金贵善 朴英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53-554,共2页
在小动物失血性休克模型中,反复取血检测其生化指标的频度受到明显的限制。作者利用透析原理,测定血液透析液中葡萄糖(glucose,GS)和乳酸(lactate,LA)浓度,再除以回收率换算血中该物质浓度,旨在寻找一种在... 在小动物失血性休克模型中,反复取血检测其生化指标的频度受到明显的限制。作者利用透析原理,测定血液透析液中葡萄糖(glucose,GS)和乳酸(lactate,LA)浓度,再除以回收率换算血中该物质浓度,旨在寻找一种在小动物实验中,不经采血也能连续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液 生物化学检验 GS 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乳酸代谢基因的肺腺癌预后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侯俊杰 米旭光 +5 位作者 李孝男 李晓男 杨影 芦小单 方艳秋 金宁一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46-1554,共9页
目的:探讨肺腺癌(LUAD)组织中乳酸代谢相关基因以及基于乳酸代谢基因构建LUAD预后评分模型,阐明其预测LUAD预后的能力。方法:采用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筛选LUAD相关乳酸代谢基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及LASSO回归分析获得关... 目的:探讨肺腺癌(LUAD)组织中乳酸代谢相关基因以及基于乳酸代谢基因构建LUAD预后评分模型,阐明其预测LUAD预后的能力。方法:采用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筛选LUAD相关乳酸代谢基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及LASSO回归分析获得关键基因并构建LUAD的乳酸代谢评分模型,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验证,TIMER法评估该模型与患者临床特征和免疫细胞浸润丰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成功筛选出16个乳酸代谢基因并构建评分模型;生存分析,低风险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明显高于高风险组(P<0.01),且有较高的预测预后能力,ROC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0.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23个乳酸代谢基因是LUAD患者的独立的预后基因;乳酸评分与B淋巴细胞(r=-0.326,P<0.001)、CD4 T淋巴细胞(r=-0.196,P<0.001)、CD8 T淋巴细胞(r=-0.094,P=0.036)、巨噬细胞(r=-0.198,P<0.001)和树突状细胞(r=-0.119,P=0.008)百分率呈负相关关系。结论:乳酸代谢评分模型可以很好评估LUAD预后与肿瘤微环境(TIMER)的状态,可作为LUAD预后预测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癌症基因图谱数据库 肺腺癌 肿瘤微环境 预后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