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和体会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芳芳 金权鑫 +1 位作者 孟繁平 金桂花(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893-1895,1901,共4页
目前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研究将《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课程中的“肝炎病毒”章节以翻转课堂的形式,以学生分组讲授... 目前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研究将《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课程中的“肝炎病毒”章节以翻转课堂的形式,以学生分组讲授为主体进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颠倒课堂传授和知识内化主体,重新规划课堂时间分配,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师生角色,并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革新。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使课堂教学不再拘泥于形式,变教师讲授为师生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受益终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教学改革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叶党参的植物化学物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姜国哲 金润浩 韩春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57-262,共6页
轮叶党参是桔梗科党参属多年生蔓生草本,长白山珍贵的山野菜和中药材。轮叶党参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及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近年来其中的植物化学物及其生物活性备受关注。本文对目前轮叶党参中的植物化学物质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概况... 轮叶党参是桔梗科党参属多年生蔓生草本,长白山珍贵的山野菜和中药材。轮叶党参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及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近年来其中的植物化学物及其生物活性备受关注。本文对目前轮叶党参中的植物化学物质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概况进行概述,包括植物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生物发酵及生物活性,以期为轮叶党参资源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叶党参 植物化学物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和党参合剂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马天宇 姜国哲 +2 位作者 韩春姬 刘丽萍 俞笃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63-1170,共8页
目的: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探讨红景天提取物(RSE)与党参提取物(CPE)合剂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提高免疫功能的最佳配伍剂量。方法:采用3×3析因设计,制备9种不同浓度的CPE和RSE混合含药血清,在体外测定T、B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NK细胞... 目的: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探讨红景天提取物(RSE)与党参提取物(CPE)合剂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提高免疫功能的最佳配伍剂量。方法:采用3×3析因设计,制备9种不同浓度的CPE和RSE混合含药血清,在体外测定T、B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NK细胞活性,确定CPE和RSE的最佳组合剂量。用该组合剂量缩小2.5、5.0及10.0倍作为RSE+CPE合剂高、中和低剂量组,进行小鼠体内实验,检测T、B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和NK细胞的杀伤能力。结果:血清药理学实验,与空白组比较,RSE 200 mg·kg-1+CPE790mg·kg-1剂量组由ConA、LPS诱导的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5)。小鼠体内实验,与环磷酰胺组比较,RSE+CPE合剂中(RSE 40mg·kg-1+CPE 158mg·kg-1)和高剂量(RSE80mg·kg-1+CPE 316 mg·kg-1)组脾脏指数(SI)明显升高(P<0.05);与RSE+合剂低剂量(RSE20mg·kg-1+CPE 79mg·kg-1)组比较,合剂中剂量组白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与环磷酰胺组比较,CPE合剂高、中和低3个剂量组及阳性药物CVT-200(富含西洋参多糖的免疫增强剂)组ConA、LPS诱导的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NK细胞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与CVT-200组、合剂高剂量和低剂量组比较,合剂中剂量组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NK细胞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RSE和CPE合剂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RES 200mg·kg-1与CPE 790mg·kg-1组合的合剂为最佳配伍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 党参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衍生物AD-1对CD4^(+)T细胞亚群的调控及对DSS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薄琳 李芳芳 +6 位作者 陈一方 李佳威 金桂花 金权鑫 赵余庆 黄学洙(指导) 金丹(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696-1701,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人参皂苷衍生物AD-1对体外分化CD4^(+)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对DSS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小鼠CD4^(+)T细胞亚群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磁珠阴性选择法获得正常小鼠幼稚CD4^(+)T细胞,定向分化为Th1、Th2、Th17细胞、Treg,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新型人参皂苷衍生物AD-1对体外分化CD4^(+)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对DSS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小鼠CD4^(+)T细胞亚群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磁珠阴性选择法获得正常小鼠幼稚CD4^(+)T细胞,定向分化为Th1、Th2、Th17细胞、Treg,流式细胞术检测AD-1对其分化的影响。3%DSS三次循环法建立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AD-1药物干预后,流式细胞术、HE染色检测结肠、脾脏、肠系膜淋巴结中Th1、Th2、Th17细胞、Treg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和特异性转录因子。结果:细胞活化后,早期标志物CD69无显著变化;AD-1下调Th1和Th17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和IL-17A表达,上调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4和Treg转录因子Foxp3及表面标志物CD25表达。AD-1可通过下调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Th1和Th17细胞表达及上调Th2和Treg表达改善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结论:AD-1对CD4^(+)T细胞活化无影响,但可抑制Th1和Th17细胞分化,促进Th2细胞和Treg分化,同时通过调节CD4^(+)T细胞亚群改善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T细胞亚群 体外分化 人参皂苷衍生物AD-1 实验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胞衔接蛋白BANK在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金桂花 李红花 +2 位作者 李雪 藤本.学 张庆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54-1857,1861,共5页
目的:探讨B细胞特异性衔接蛋白BANK(B cell adoptor protein with ankyrin repeats)在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中的作用。方法:MOG35-55多肽免疫C57BL/6鼠和BANK缺陷(BANK-deficie... 目的:探讨B细胞特异性衔接蛋白BANK(B cell adoptor protein with ankyrin repeats)在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中的作用。方法:MOG35-55多肽免疫C57BL/6鼠和BANK缺陷(BANK-deficient,BANK-/-)鼠制备EAE模型,观察实验动物临床症状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学变化;提取小鼠脑组织及脾脏,经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枢神经系统及外周免疫器官中的CD4+T细胞、CD8+T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结果:BANK-/-鼠EAE临床症状评分明显高于C57BL/6鼠,且体重减轻明显(P<0.05);HE染色结果显示,BANK-/-鼠较C57BL/6鼠炎症感染灶明显增多。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相对于C57BL/6鼠BANK-/-鼠中枢神经系统中CD8+T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多,而脾脏中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明显减少,CD4/CD8比值倒置(P<0.05)。结论:B细胞衔接蛋白BANK的表达抑制EAE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 B细胞衔接蛋白 BANK EA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及人参皂苷改善炎症性肠病免疫机制相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肖瑶 金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2-F0003,共4页
炎症性肠病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肠道黏膜稳态失衡导致的肠道炎症反应的一种疾病,不仅在发达国家发病率高,近几十年来亚洲、南美洲和中东发病率逐年上升使炎症性肠病成为全球性疾病。炎症性肠病的治疗过程复杂,易复发,不但给患者造成经济负... 炎症性肠病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肠道黏膜稳态失衡导致的肠道炎症反应的一种疾病,不仅在发达国家发病率高,近几十年来亚洲、南美洲和中东发病率逐年上升使炎症性肠病成为全球性疾病。炎症性肠病的治疗过程复杂,易复发,不但给患者造成经济负担而且对其生活状态具有极其恶劣的影响。中药具有毒副作用小、多靶点、多种药理作用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被视为百草之王,人参皂苷及其代谢产物具有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功效。现将从多个方面对人参、人参皂苷及其代谢产物改善炎症性肠病的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人参皂苷 抗炎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15年我国已注册保健食品现状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李庆 金润浩 +2 位作者 姜国哲 全贞玉 韩春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2-298,共7页
目的:分析2006—2015年我国保健食品原料、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的使用和分布,以及功能声称的分布、多样性和聚集性,为保健食品研发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系统调查分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中2006—2015年... 目的:分析2006—2015年我国保健食品原料、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的使用和分布,以及功能声称的分布、多样性和聚集性,为保健食品研发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系统调查分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中2006—2015年各年度已注册保健食品信息,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5年期间注册审批的国产保健食品共计7 882个。2011—2015年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增加骨密度、缓解视疲劳等功能声称所占比率均显著增高(P<0.05),缓解体力疲劳、辅助降血糖、祛黄褐斑等功能声称所占比率均显著降低(P<0.05)。2011—2015年枸杞子、黄芪、人参、茯苓、决明子等的使用频率显著降低(P<0.05),而胶原蛋白、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辅酶Q_(10)等原料的使用频率均显著增高(P<0.05);2006—2015年总皂苷、总黄酮及总多糖作为功效成分的使用频率最高;VE、吡啶甲酸铬、氨基酸总量及10-羟基-2-癸烯酸作为功效成分的频率显著降低(P<0.05),而蛋白质、钙、氨基葡萄糖、花青素或原花青素、腺苷、辅酶Q_(10)等成分的使用频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2006—2015年国产保健食品发展态势良好,但产品原料和功能声称选择比较集中。有些保健食品的原料、功效成分与其功能声称的吻合度差,亟待增加相关的保健食品功能声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健食品 现状 数据说明 功能声称 功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解毒通络方对人肝癌HepG2细胞MMP-2、MMP-9表达及细胞侵袭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1
8
作者 张景洲 冯相伟 孟繁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2-544,共3页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通络方对肝癌HepG2细胞侵袭作用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s,MMP)-2、MMP-9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CCK8实验检测扶正解毒通络方对HepG2细胞活性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扶正解毒...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通络方对肝癌HepG2细胞侵袭作用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s,MMP)-2、MMP-9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CCK8实验检测扶正解毒通络方对HepG2细胞活性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扶正解毒通络方对HepG2侵袭能力的影响;ELISA法检测扶正解毒通络方干预HepG2细胞后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扶正解毒通络方对HepG2细胞意志呈剂量时间相关性。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2.65 mg/ml扶正解毒通络方对HepG2细胞侵袭力抑制率为52.45%(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扶正解毒通络方干预后HepG2细胞上清液中MMP-2和MMP-9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扶正解毒通络方可以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和侵袭,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MMP-2、MMP-9在肝癌细胞HepG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解毒通络方 肝癌HEPG2细胞 MMP-2 MMP-9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延吉市儿童和青少年超重/肥胖现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金润浩 徐忠福 +2 位作者 全贞玉 李庆 韩春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78-1085,共8页
目的:调查2016年吉林省延吉市城区儿童和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相关的生活方式,阐明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吉林省延吉市城区6~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42 132人进行身高和体质量测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采用问卷调查... 目的:调查2016年吉林省延吉市城区儿童和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相关的生活方式,阐明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吉林省延吉市城区6~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42 132人进行身高和体质量测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采用问卷调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参加体检调查对象中抽取10~14岁儿童和青少年1 523人,调查饮食习惯。采用中国肥胖工作组制定的标准筛查超重和肥胖,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方法筛选超重/肥胖影响因素。结果:2016年吉林省延吉市城区6~17岁儿童和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总体检出率分别为16.7%和18.4%,超重+肥胖检出率为35.0%。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18.6%,22.0%)均高于女生(14.7%,14.4%)(P<0.01)。7~13岁男生各年龄组超重检出率均高于同年龄的女生(P<0.05或P<0.01),男生各年龄组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同年龄的女生(P<0.01)。男生超重检出率在12岁达到高峰,在6~10岁肥胖检出率(23.8%~25.6%)均较高,11~17岁肥胖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每周吃烧烤食物≥3次(男生OR=1.767,P=0.010,95%CI:1.148~2.719;女生OR=2.205,P=0.002,95%CI:1.327~3.664)和节食减肥(男生OR=2.113,P<0.001,95%CI:1.456~3.065;女生OR=2.128,P<0.001,95%CI:1.430~3.167)增加儿童和青少年超重/肥胖风险,每周吃甜点心≥3次(男生OR=0.359,P<0.001,95%CI:0.226~0.573;女生OR=0.324,P<0.001,95%CI:0.186~0.565)和按时吃三餐(男生OR=0.683,P=0.028,95%CI=0.486~0.960;女生OR=0.624,P=0.016,95%CI=0.424~0.916)可降低超重/肥胖风险。自我评价体型在超重肥胖和每天按时吃三餐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结论:吉林省延吉市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日常饮食习惯和节食减肥是超重/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超重 肥胖 LOGISTIC回归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公英甾醇对2,4-二硝基氯苯诱导的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天怡 毛敏 +4 位作者 吴秋月 赵益 朴英实 金桂花 任香善(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60-2165,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蒲公英甾醇对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BALB/c雄性小鼠,采用2,4-二硝基氯苯构建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并灌胃低浓度和高浓度的蒲公英甾醇进行治疗,观察皮损情况、搔抓次数,测定脏器指数,进... 目的:初步探讨蒲公英甾醇对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BALB/c雄性小鼠,采用2,4-二硝基氯苯构建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并灌胃低浓度和高浓度的蒲公英甾醇进行治疗,观察皮损情况、搔抓次数,测定脏器指数,进行病理学HE染色、CD4^(+)免疫组化实验,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4、IL-6水平。结果:蒲公英甾醇能够显著降低小鼠的皮损程度、皮肤厚度、搔抓次数、脏器指数,减少炎症细胞浸润、表皮角化、棘层增厚,降低血清中TNF-α、IL-4、IL-6水平。结论:蒲公英甾醇能够改善小鼠特应性皮炎状况,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4、IL-6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甾醇 特应性皮炎 2 4-二硝基氯苯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B细胞与多发性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雪 张庆镐 金桂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96-1898,1906,共4页
B细胞主要通过分泌抗体在免疫应答中发挥正向免疫调节作用. 同时, B细胞还可以分泌IFN-γ、IL-6、IL-10、TGF-β等多种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协同B细胞表面的CD86、CD80、CD40 L等共刺激信号促进CD4+T细胞的活化. 此外, B细胞还具有递... B细胞主要通过分泌抗体在免疫应答中发挥正向免疫调节作用. 同时, B细胞还可以分泌IFN-γ、IL-6、IL-10、TGF-β等多种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协同B细胞表面的CD86、CD80、CD40 L等共刺激信号促进CD4+T细胞的活化. 此外, B细胞还具有递呈抗原、调节T淋巴细胞分化及树突状细胞功能等多彩的免疫学活性[1]. 近年来,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小鼠模型中都证实B细胞还具有负向免疫调节的作用,如Ⅰ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炎等[2]. 相对于效应性B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起负向免疫调节作用的这一类B 细胞被称之为调节性B 细胞.调节性B细胞的发现和研究不仅加深人们对免疫应答机制的认识,同时有助于阐明其在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is , MS )中的作用机制,可为MS 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B细胞 调节性 免疫调节作用 CD4+T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压身高比在吉林省延吉市青少年高血压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金润浩 徐忠福 +2 位作者 李庆 全贞玉 韩春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39-645,共7页
目的:探讨采用血压身高比(BPHR)筛查吉林省延吉市青少年高血压的最佳截断值,为了解吉林省延吉市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9—10月选取吉林省延吉市城镇23所中学和高中,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12~17岁学生共18 244人(男生9... 目的:探讨采用血压身高比(BPHR)筛查吉林省延吉市青少年高血压的最佳截断值,为了解吉林省延吉市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9—10月选取吉林省延吉市城镇23所中学和高中,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12~17岁学生共18 244人(男生9 567人,女生8 677人),测量其血压(BP)、身高和体质量,计算收缩压身高比(SBPHR)和舒张压身高比(DBPH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BPHR预测青少年高血压的最佳截断值,并评估该截断值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NPV)和阳性预测值(PPV)。结果:12~17岁朝鲜族和汉族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男生分别为12.8%和13.0%,女生分别为5.9%和6.2%;不同性别的2个民族调查对象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1,P>0.05;χ~2=0.295,P>0.05);总高血压患病率男生为12.9%,女生为6.1%,不同性别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072,P<0.01)。男生在15岁时高血压患病率达到高峰,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而变化的曲线呈突增突降趋势;随着年龄增长,女生高血压患病率变化较小。在12~17岁时,各年龄段男生高血压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女生(P<0.05)。男生的年龄与SBPHR呈负相关关系(r=-0.085,P<0.01),女生的年龄与SBPHR无相关关系(r=-0.018,P>0.05)。男生的年龄与DBPHR呈负相关关系(r=-0.080,P<0.01),女生的年龄与DBPHR无相关关系(r=-0.017,P>0.05),但相关系数均小于0.1,判定为无关联。在12~17岁时,采用SBPHR筛查SBP的阈值,男生为0.73 mmHg·cm^(-1)(敏感度为92.2%,特异度为88.9%,PPV为52.6%,NPV为98.8%),女生为0.75mmHg·cm^(-1)(敏感度为95.6%,特异度为89.5%,PPV为33.6%,NPV为99.6%);采用DBPHR筛查DBP的阈值,男生为0.49 mmHg·cm^(-1)(敏感度为91.6%,特异度为93.9%,PPV为35.3%,NPV为99.6%),女生为0.51 mmHg·cm^(-1)(敏感度为89.8%,特异度为94.3%,PPV为26.7%,NPV为99.8%)。结论:吉林省延吉市12~17岁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BPHR可作为筛查吉林省延吉市12~17岁青少年高血压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身高 青少年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通过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促炎因子的产生改善小鼠银屑病样皮肤炎症 被引量:27
13
作者 魏强 金权鑫 +6 位作者 金琳博 于然 李芳芳 李红花 金丹 孟繁平 金桂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3-548,共6页
目的:明确双氢青蒿素抑制银屑病样小鼠皮肤炎症反应,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双氢青蒿素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将5%咪喹莫特乳膏涂抹小鼠背部皮肤诱导银屑病样小鼠模型,双氢青蒿素于咪喹莫... 目的:明确双氢青蒿素抑制银屑病样小鼠皮肤炎症反应,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双氢青蒿素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将5%咪喹莫特乳膏涂抹小鼠背部皮肤诱导银屑病样小鼠模型,双氢青蒿素于咪喹莫特处理前1 h灌胃处理。结果:PASI临床评分和小鼠背部皮肤大体变化结果显示,双氢青蒿素可以明显抑制小鼠红斑、银屑和皮肤厚度,呈剂量依赖性,且PASI临床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双氢青蒿素明显抑制表皮增厚,钉状突起明显缩短,炎症细胞浸润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双氢青蒿素可以使小鼠皮肤中Ki67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相对于模型组,双氢青蒿素处理小鼠在银屑病诱导后的第3天和第6天小鼠皮损组织中的IL-1β、IL-18、IL-6以及CXCL-1表达显著下降,但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计量依赖性(P<0.05);免疫印迹试验结果显示,双氢青蒿素明显抑制银屑病小鼠皮损中NF-κB(p65)和p-p38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P<0.05),磷酸化ERK的表达在双氢青蒿素高剂量组表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氢青蒿素改善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肤炎症反应,其可能机制是通过MAPK/NF-κB信号通路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殖及其所分泌的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银屑病 角质形成细胞 NF-κB 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桦褐孔菌多糖通过NLRP3/NF-κB信号通路对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佳威 曲超 +5 位作者 陈一方 郑金娟 肖瑶 黄学洙 金丹(指导) 李芳芳(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7-442,共6页
目的:明确桦褐孔菌多糖(IOP)是否通过激活NF-κB和NLRP3通路阻止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CAC)的发生发展。方法:IOP处理SW620细胞,CCK-8测定细胞活力;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NLRP3/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蛋白及细胞凋亡相关基... 目的:明确桦褐孔菌多糖(IOP)是否通过激活NF-κB和NLRP3通路阻止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CAC)的发生发展。方法:IOP处理SW620细胞,CCK-8测定细胞活力;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NLRP3/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蛋白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水平。以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AOM/DSS)诱导CAC小鼠模型,记录小鼠体重及结肠腺瘤的变化;HE染色检测组织病理学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IOP可有效抑制SW620细胞增殖并诱导SW620细胞发生凋亡;NLRP3炎症小体和NF-κBp65磷酸化表达经IOP处理后呈增加趋势(P<0.05)。体内实验中发现,与模型组相比,IOP组小鼠体重有明显增加趋势,且结肠肿瘤和结肠病理组织形态得到改善;组织中IL-6和TNF-α基因表达降低,ASC、Caspase-1、NLRP3及NF-κBp65磷酸化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IOP抑制AOM/DSS诱导的小鼠CAC的发展,其机制可能与NF-κB和NLRP3信号途径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褐孔菌多糖 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 NLRP3炎症小体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炎症性肠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胜男 李芳芳 金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59-564,共6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起病缓慢、病情轻重不一的、易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当前认为是由包括环境、遗传、感染和免疫等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自噬可以通过参与病原体清除、影响免疫功能、调节...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起病缓慢、病情轻重不一的、易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当前认为是由包括环境、遗传、感染和免疫等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自噬可以通过参与病原体清除、影响免疫功能、调节炎症信号或抑制炎性体(inflammasome)等多种途径参与IBD的免疫应答。研究发现自噬相关蛋白16样分子1(ATG16L1)、免疫相关鸟苷三磷酸酶M(IRGM)、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蛋白2(NOD2)是与IBD有关的高度易感基因,基因的缺失和突变影响IBD的发生发展。我们总结了自噬及其相关基因在IBD中调节细胞因子分泌、调控免疫应答等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自噬相关基因 炎症性肠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抗肿瘤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于然 金琳博 +1 位作者 魏强 金桂花(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425-2428,共4页
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逐年增高,已成为人类主要死亡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中药单体化合物治疗恶性肿瘤具有靶点广、毒性低等特点,已成为研究热点。双氢青蒿素是青蒿素的衍生物之一,具有抗肿瘤、抗疟疾、抗炎等多种生物学功效,一方面... 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逐年增高,已成为人类主要死亡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中药单体化合物治疗恶性肿瘤具有靶点广、毒性低等特点,已成为研究热点。双氢青蒿素是青蒿素的衍生物之一,具有抗肿瘤、抗疟疾、抗炎等多种生物学功效,一方面依靠其分子结构中的过氧桥结构产生大量活性氧杀死肿瘤细胞,另一方面可通过调节肿瘤细胞内多种信号通路,抑制肿瘤转移和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本文对双氢青蒿素抗肿瘤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恶性肿瘤 抗肿瘤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胜男 李芳芳 金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40-945,共6页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除了与自身特性相关外,也与肿瘤所处的微环境相关。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作为肿瘤微环境(TME)中数量最多的免疫细胞之一,被募集到肿瘤部位后,受到TME中不同的信号刺激可分化为M1和M2两种...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除了与自身特性相关外,也与肿瘤所处的微环境相关。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作为肿瘤微环境(TME)中数量最多的免疫细胞之一,被募集到肿瘤部位后,受到TME中不同的信号刺激可分化为M1和M2两种不同亚型。结直肠癌早期TAM主要表现为M1型巨噬细胞,介导抑制肿瘤生长的免疫反应;在晚期阶段,TAM逐渐以M2型巨噬细胞为主,表现出免疫抑制、刺激肿瘤细胞增殖和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等能力。研究发现影响TAM极化可以调控其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肿瘤微环境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通过调节TGF-β/Smad通路改善小鼠接触性皮炎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鸣远 金权鑫 +3 位作者 张馨元 张琪 李芳芳 金桂花(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52-1857,共6页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HA)对小鼠接触性皮炎(CHS)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0.5%2,4-二硝基氟苯(DNFB)涂抹小鼠腹部连续2 d致敏,5 d后用0.25%DNFB涂抹左耳发敏,右耳涂抹丙酮和橄榄油混合液作为对照,于致敏前2 d灌胃给予DHA处理。HE染色观...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HA)对小鼠接触性皮炎(CHS)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0.5%2,4-二硝基氟苯(DNFB)涂抹小鼠腹部连续2 d致敏,5 d后用0.25%DNFB涂抹左耳发敏,右耳涂抹丙酮和橄榄油混合液作为对照,于致敏前2 d灌胃给予DHA处理。HE染色观察小鼠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小鼠耳部皮肤CD4^(+)T、CD8^(+)T细胞浸润情况,测定脾脏指数。ELISA检测血清IL-6、IFN-γ、IL-10、TGF-β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皮肤Smad2和Smad3磷酸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皮肤和脾脏免疫细胞浸润情况。结果:DHA可显著改善CHS小鼠耳朵肿胀、皮肤红斑及脾脏指数(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DHA处理可明显抑制CHS小鼠皮肤增厚和炎症细胞浸润。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DHA处理后皮肤和脾脏中浸润的CD4^(+)T细胞、CD8^(+)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显著减少(P<0.05)。ELISA结果显示,相对于模型组,DHA处理组血清IL-6、IFN-γ、TGF-β和MCP-1水平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DHA处理显著抑制皮肤Smad2和Smad3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DHA通过减少免疫细胞浸润和调节TGF-β/Smad信号传导抑制CHS,为治疗CHS提供了新的药物选择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性皮炎 双氢青蒿素 TGF-Β SMAD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