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向系统研究东北方言的第一步——评《简明东北方言词典》 被引量:6
1
作者 范庆华 李无未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2-46,共5页
三十年前,刘禾先生的《常用东北方言词浅释》作为当时方言普查和推广普通话的产物,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国内方言学界对东北方言词语特殊性的注意。此后,虽然也有零散东北方言词语研究论文发表,但基本处于沉寂状态之中。一九八八年八月,辽... 三十年前,刘禾先生的《常用东北方言词浅释》作为当时方言普查和推广普通话的产物,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国内方言学界对东北方言词语特殊性的注意。此后,虽然也有零散东北方言词语研究论文发表,但基本处于沉寂状态之中。一九八八年八月,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许皓光、张大鸣编著的《简明东北方言词典》。它以较高的学术价值赢得了东北方言学界的称誉,迈开了系统研究东北方言词语的第一步。 笔者经过研读,认为《简明东北方言词典》(以下简称《词典》)确实是近年来所见到的,具有一定特色的不可多得的方言词语工具书。《词典》所收词语比较全面。作者经过“认真筛选,确定了三千五百多条词语”,这些词语存活于东北人的口语中,地方色彩很浓。《词典》力求从几十年东北三省众多正式出版的书刊中鉴别东北方言词语,选择例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方言 方言词典 方言词语 系统研究 词语研究 普通话 浅释 口语 拉光 出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西、南、北”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10
2
作者 范庆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5-37,共3页
甲骨文、金文中的“东”,从形体上看,都象是两端扎起来的口袋。《汉语大字典》按:“甲骨文象实物囊中括其两端之间,为‘橐’的初文。后世借为‘东西’‘东方’之东。” “西”,《说文解字》解释说:“西,鸟在巢上,象形。日在西方而鸟棲... 甲骨文、金文中的“东”,从形体上看,都象是两端扎起来的口袋。《汉语大字典》按:“甲骨文象实物囊中括其两端之间,为‘橐’的初文。后世借为‘东西’‘东方’之东。” “西”,《说文解字》解释说:“西,鸟在巢上,象形。日在西方而鸟棲,故因以为东西之西。”甲骨文、金文中的“西”从形体上看均象鸟巢,小篆加曲线代表鸟形,是鸟落在巢上休息。商承祚《殷墟文字类编》:“今诸文正象鸟巢状。”左民安《汉字例话》:“西字本文就是‘棲’。” “南”,《说文解字》解释说:“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由字之形象而言,余以为殆钟镈之类之乐器……钟镈皆南陈,故其字孳乳为东南之南。”尚有人认为古文“南”形体似龟甲,本义为龟甲。“南”指南方,是假借。 “北”《说文解字》解释说:“北,(?)也。从二人相背。”唐兰《释四方之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内涵 甲骨文字 《说文解字》 鸟巢 纯方位 师尚父 殷墟文字 顺向 初文 成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围城》看钱钟书艺术创作的审美品格 被引量:5
3
作者 郑淑慧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10-116,共7页
叙事文学作品面对的是人的世界,因而必然以人物性格为中心或以主体自我创造的表现为中心。那么,从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其艺术传达的方式上就往往能窥见作者艺术创造的审美追求及作品的审美品格。本文拟就《围城》人物形象的创造与艺... 叙事文学作品面对的是人的世界,因而必然以人物性格为中心或以主体自我创造的表现为中心。那么,从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其艺术传达的方式上就往往能窥见作者艺术创造的审美追求及作品的审美品格。本文拟就《围城》人物形象的创造与艺术传达的方式及作者的学识、人格、气质、精神境界对其艺术创造的影响等方面的探讨揭示钱钟书艺术创造的审美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鸿渐 审美品格 钱钟书 艺术创造 精神围城 精神境界 艺术传达 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 人物性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居易《琵琶行》的多重文化意蕴 被引量:7
4
作者 刘雅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9-102,共4页
《琵琶行》具有多重文化意蕴 ,必须从多个角度切入进行解读。琵琶作为一种乐器 ,它的情感负载的内容基本是固定的 ,主要用于抒发幽怨哀伤的情感。琵琶生成期所形成的这种原始基因 ,在《琵琶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琵琶行》具有多重文化意蕴 ,必须从多个角度切入进行解读。琵琶作为一种乐器 ,它的情感负载的内容基本是固定的 ,主要用于抒发幽怨哀伤的情感。琵琶生成期所形成的这种原始基因 ,在《琵琶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一种传统的意念 ,它在《琵琶行》中转化为“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题。文学史上的悲秋的原型 ,也融入了《琵琶行》中 ,作者从色彩、声响、物象等方面渲染了秋夜的清冷 ,营造出凄凉的氛围。但是 ,融入《琵琶行》的各种原型并不是平列的 ,而是有主次之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论 白居易 诗歌 <<琵琶行>> 文化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族审美心理结构 被引量:3
5
作者 任范松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7-44,共8页
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作为心理过程的一个体系,可以分为构成它的意识层次与无意识层次。社会心理学讲的构成民族心理的稳定部分——民族的审美趣味与性格和动态部分——民族情感是构成民族审美心理结构的审美意识层次。审美意识做为自觉意... 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作为心理过程的一个体系,可以分为构成它的意识层次与无意识层次。社会心理学讲的构成民族心理的稳定部分——民族的审美趣味与性格和动态部分——民族情感是构成民族审美心理结构的审美意识层次。审美意识做为自觉意识,包括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的理性层次、审美趣味和审美理解的知性层次以及审美情感和审美想象的感性层次。集体无意识是构成民族审美心理结构的深层部分——潜意识。潜意识作为显意识的源泉与基础,在外部刺激和召唤之下能够升华为显意识。显意识也可以通过积淀转化为潜意识。因此,民族审美心理结构中的意识层次与无意识层次,不能人为地割裂、对立起来,应当看成有机的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心理结构 潜意识 审美趣味 民族精神 民族审美心理 集体无意识 意识层次 民族性格 显意识 审美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阳修在朝鲜文坛的影响考述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德彪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117-121,共5页
欧阳修的作品最晚于12世纪中期就传到了朝鲜,在那里广泛传播并产生了重要影响。文人们争相阅读、次韵、效仿其诗文,还从形式与内容方面吸收、借鉴其文学理论。批评家们分别从师法情况、成就地位、具体诗文等角度对其文学创作展开了以赞... 欧阳修的作品最晚于12世纪中期就传到了朝鲜,在那里广泛传播并产生了重要影响。文人们争相阅读、次韵、效仿其诗文,还从形式与内容方面吸收、借鉴其文学理论。批评家们分别从师法情况、成就地位、具体诗文等角度对其文学创作展开了以赞誉为主的各种形式的评价。此外,欧阳修的品格以及生活态度和情趣也对朝鲜文人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诗文 东传时间 朝鲜文坛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介词短语“在+处所”》补议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国玉 《汉语学习》 1988年第6期19-20,共2页
范继淹同志的《论介词“在+处所”》注一文阐述道:介词短语“在+处所”在句中有三个位置,构成三种不同的基本句式。 A式:pp+NP+vp(在院子里我种了几棵菊花儿) B式:NP+pp+vp(我在院子里中了几棵菊花儿) C式:NP+vp+pp(我种了几棵... 范继淹同志的《论介词“在+处所”》注一文阐述道:介词短语“在+处所”在句中有三个位置,构成三种不同的基本句式。 A式:pp+NP+vp(在院子里我种了几棵菊花儿) B式:NP+pp+vp(我在院子里中了几棵菊花儿) C式:NP+vp+pp(我种了几棵菊花儿在院子里) (NP代表名词短语,vp代表动词短语,pp代表介词短语。) 三种不同位置的“在+处所”可以在一个句子里同时出现,A、B、C三式可以合成一个总结构式: pp<sub>1</sub>+NP+pp<sub>2</sub>+vp+pp<sub>3</su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词短语 基本句式 名词短语 补议 句子 动词短语 结构式 并列关系 菊花 语义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选》在古代朝鲜半岛的传播及其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季南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45-50,共6页
被誉为"总集之弁冕""文章之渊薮"的《文选》伴随着中朝两国的文化交流传到古代朝鲜半岛。由于政治制度和文学观念的变迁,《文选》的地位在古代朝鲜半岛各朝代呈现出不平衡不稳定的状态。《文选》之于古代朝鲜半岛... 被誉为"总集之弁冕""文章之渊薮"的《文选》伴随着中朝两国的文化交流传到古代朝鲜半岛。由于政治制度和文学观念的变迁,《文选》的地位在古代朝鲜半岛各朝代呈现出不平衡不稳定的状态。《文选》之于古代朝鲜半岛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古代朝鲜半岛 传播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化对朝鲜朝梦字类汉文小说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惠欣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6-131,共6页
由于朝鲜与中国地理上唇齿相依,文化上血脉相连,几千年来,朝鲜对中国文化的接受是全方位的,并直接影响到文学作品的创作。在朝鲜古代小说中,以梦为素材,或者以梦幻构造为根基的作品占据了不小的比重,梦字类汉文小说是最具代表性的。这... 由于朝鲜与中国地理上唇齿相依,文化上血脉相连,几千年来,朝鲜对中国文化的接受是全方位的,并直接影响到文学作品的创作。在朝鲜古代小说中,以梦为素材,或者以梦幻构造为根基的作品占据了不小的比重,梦字类汉文小说是最具代表性的。这类小说在心态文化、制度文化、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都接受了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文化在域外传播的过程中,朝鲜民族对其的看法、取舍、评价及再创造,了解朝鲜民族的审美心理及其特征,这对正确把握朝鲜半岛汉文学的文化特征、所蕴含的社会理想和审美意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文化 朝鲜 梦字类汉文小说 接受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说“彼此彼此”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庆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9-40,共2页
“彼此”是由意义相对的“彼”与“此”联合构成的词,“彼此”,用于人与人之间表示“双方”之意。 在言语交际中,“彼此”经常叠用为“彼此彼此”。作为客套话,“彼此彼此”表示双方都一样。比如: (1)甲:“您辛苦了!” 乙:“彼此彼... “彼此”是由意义相对的“彼”与“此”联合构成的词,“彼此”,用于人与人之间表示“双方”之意。 在言语交际中,“彼此”经常叠用为“彼此彼此”。作为客套话,“彼此彼此”表示双方都一样。比如: (1)甲:“您辛苦了!” 乙:“彼此彼此。” (2)甲:“您真值得我学习!” 乙:“哪里,哪里,彼此彼此。” 笔者在和外国留学生交谈时,有这样一段对话! (3)老师:“你到中国来学汉语已经有多长时间了。” 留学生:“还不到一年。” 老师:“那你的汉语水平提高得可真快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留学生 汉语水平 套话 叠用 真值 汉民族 台甫 言语交际 拙荆 尊夫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诗人的赤壁情怀与诗歌创作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德彪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5-128,共4页
歌咏赤壁是中国文人创作的一个传统。朝鲜诗人也多将赤壁当成吟咏抒怀的对象,他们不仅创作了一些怀古诗以表达政治立场,还深受苏轼的影响,化用或改写《赤壁赋》原句,创作了一些在意象、语言、表现技巧等方面颇似《赤壁赋》的诗歌。许多... 歌咏赤壁是中国文人创作的一个传统。朝鲜诗人也多将赤壁当成吟咏抒怀的对象,他们不仅创作了一些怀古诗以表达政治立场,还深受苏轼的影响,化用或改写《赤壁赋》原句,创作了一些在意象、语言、表现技巧等方面颇似《赤壁赋》的诗歌。许多诗人欣羡苏轼舟游赤壁的情景,也与友人相约模拟,泛舟夜游,并创作了大量抒怀写意的诗歌。在朝鲜诗人的这些诗歌中,追溯战争历史、咏叹三国英雄是他们拥护统一、崇尚忠君爱国的儒家思想的表现;改写、引用、化用《赤壁赋》作诗,是他们对东坡文人雅兴的追慕;再现赤壁夜游情景则抒发了他们的道仙之乐。可以说,赤壁成为中朝文化的一个连接点,它已经由一个地理概念衍生为一种复杂的儒道释相融的文化,成为中朝文人共有的一种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诗人 《赤壁赋》 赤壁情怀 诗歌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其意而用之的广告词
12
作者 王克平 范庆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8-58,共1页
反其意而用之的广告词王克平,范庆华广告是一门综合艺术,而语言则是它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广告传播媒介的基本要素.因此,广告作者总是在广告语言上字斟句酌,以发挥语言的最具表现力、最有灵活性的特点.其中,运用一些变异手段,反... 反其意而用之的广告词王克平,范庆华广告是一门综合艺术,而语言则是它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广告传播媒介的基本要素.因此,广告作者总是在广告语言上字斟句酌,以发挥语言的最具表现力、最有灵活性的特点.其中,运用一些变异手段,反用某些字词的原意或语句的表面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语言 王致和 语言运用 广告传播媒介 表现力 电风扇 延边大学 消费者 修辞效果 保险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理解与心理因素
13
作者 范庆华 盛丽春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6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语义理解 心理因素 言语交际 说话者 否定形式 工作能力 “差点儿” 肯定形式 语言运用 心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音换字 巧用成语
14
作者 王克平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62-62,共1页
谐音换字巧用成语王克平广告宣传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告的语言。在一个家喻户晓的成语中换上一个同音字或音近字,生动地表现出产品的特色,有效地影响消费者,是近些年广告语言常用的一种手法。例如:①不同凡"享"──... 谐音换字巧用成语王克平广告宣传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告的语言。在一个家喻户晓的成语中换上一个同音字或音近字,生动地表现出产品的特色,有效地影响消费者,是近些年广告语言常用的一种手法。例如:①不同凡"享"──供娱乐的射击场的广告。②一举"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成语 染发香波 广告语言 同音字 热水器 电脑打字 巧用 广告传播媒介 延边大学 口腔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文气说”对中国文气理论的接受
15
作者 孙德彪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9-145,共7页
从朝鲜"奇人吐奇气"、"学诗养气"、"慕圣人气象"、"气骨"等方面分析朝鲜诗论与中国文气理论的关系,可见朝鲜的气论学说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文气理论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取得发展... 从朝鲜"奇人吐奇气"、"学诗养气"、"慕圣人气象"、"气骨"等方面分析朝鲜诗论与中国文气理论的关系,可见朝鲜的气论学说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文气理论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取得发展。作为与中国文论同源的朝鲜诗话,在借鉴和学习中国文论和文本(诗词文)的同时,也结合本国文学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新的观点。这些观点是对传统文论的延续与补充。促进了两国文学批评理论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 风格 诗词 养气 气与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使臣在明朝的文学交流
16
作者 王克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2-138,共7页
中国与朝鲜半岛同属于汉字文化圈,相似的文化积淀、相同的文学体式,以及诗赋外交这一极富特色的外交模式,都为朝鲜使臣在明朝的文学交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出使明朝的朝鲜使臣,又都是富于才学的文臣,有能力与明朝的皇帝、大臣乃至一般... 中国与朝鲜半岛同属于汉字文化圈,相似的文化积淀、相同的文学体式,以及诗赋外交这一极富特色的外交模式,都为朝鲜使臣在明朝的文学交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出使明朝的朝鲜使臣,又都是富于才学的文臣,有能力与明朝的皇帝、大臣乃至一般文士进行广泛的诗赋唱和及作品交流。双方的文学交流,对增进相互友谊、解决两国间出现的政治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使臣 明朝 文学交流 诗赋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现代地域文学的失重及原因
17
作者 王启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07-108,共2页
本文拟从地域文学的角度,以当代人(主要是新时期)的地域文学状态形成的辉煌成就为参照来探究现代时期地域文学的失重状况及形成原因。之所以用地域文学这个概念,是因为它最能概括中国文学的发展态势。因为只有它,才会代表中华民族的... 本文拟从地域文学的角度,以当代人(主要是新时期)的地域文学状态形成的辉煌成就为参照来探究现代时期地域文学的失重状况及形成原因。之所以用地域文学这个概念,是因为它最能概括中国文学的发展态势。因为只有它,才会代表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与永恒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学 失重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的悲凉命运——电影《未来水世界》的审美意蕴解读
18
作者 王启东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4-55,共2页
在美学意义上以审美的眼光来透视、分析影片《未来水世界》,会帮助我们进一步读解其深层意蕴, 即《未来水世界》中人类生存的尴尬照成的特有伤感介入;虽悲亦喜、虽喜欲悲的邪恶和正义、善与恶的双方对立中所确立的悲剧冲突而造成的美感... 在美学意义上以审美的眼光来透视、分析影片《未来水世界》,会帮助我们进一步读解其深层意蕴, 即《未来水世界》中人类生存的尴尬照成的特有伤感介入;虽悲亦喜、虽喜欲悲的邪恶和正义、善与恶的双方对立中所确立的悲剧冲突而造成的美感;影片在表面的激烈酣畅中所包含的深沉的哲学意义上的理性的内蕴;影片在艺术格调上的悲凉营设所表现出来的美学意蕴。从中可以折射出美国电影在选用题材及表现主题意蕴上的匠心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审美意蕴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浅出的语言文化教学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卓 《汉语学习》 CSSCI 1999年第4期54-55,共2页
本文从中级汉语多元化语言文化教学角度入手,试图对中级汉语教学方法有新的尝试,主张教学要多层次、全方位展开。
关键词 多元化 对外汉语 语言文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秘的文化符号“九” 被引量:3
20
作者 范克春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2-46,共5页
神秘的文化符号“九”范克春ξ0某些数字,因为汉民族的独特阐释,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以至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文化功能。这种现象,和其他文化语言现象一起,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汉民族的文化语言。这... 神秘的文化符号“九”范克春ξ0某些数字,因为汉民族的独特阐释,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以至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文化功能。这种现象,和其他文化语言现象一起,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汉民族的文化语言。这些数字所产生的文化功能和其他语言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符号 汉民族 文化功能 《周礼 语言符号 文化内涵 甲骨文 数字 帝王 自然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