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落实“六改三精准”关键技术推进小麦高质高效生产
- 1
-
-
作者
秦世伟
曾庆涛
-
机构
延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出处
《河南农业》
2025年第9期60-61,共2页
-
文摘
延津县地处豫北平原,为黄河故道区,千百年来,黄河冲积形成了深厚的土层,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与生态环境,以及悠久的精耕细作农耕传统,造就了延津小麦优异的品质。延津县常年种植小麦近6.67万hm^(2),目前,建有3万hm^(2)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与茅台共建酒用有机小麦原料基地0.53万hm^(2),高标准农田累计建成5.33万hm^(2)。
-
关键词
高质高效生产
小麦
六改三精准
延津县
-
分类号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豫北地区高产有机小麦栽培技术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李万龙
-
机构
河南省延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6期38-39,共2页
-
文摘
从选建基地、整地、施底肥、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和收获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豫北地区高产有机小麦栽培技术,以为该地区稳定提高有机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提供技术参考。
-
关键词
有机小麦
栽培技术
豫北地区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有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郭培宗
-
机构
延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河南农业》
2014年第8期43-44,共2页
-
文摘
小麦是我国北方种植面积和总产最大的粮食作物,是我国北方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产量的高低不仅跟农民朋友的收入有关,更关乎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结合延津县2009年至2013年的有机小麦生产实践,从基地选择、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收获管理和运输几个方面对有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
关键词
有机小麦
高产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豫北地区绿色食品麦套花生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李万龙
-
机构
延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河南农业》
2014年第11期43-44,共2页
-
文摘
豫北地区的气候生态及生产条件非常适合麦套花生生产,为生产出合格的绿色食品花生及制品,笔者自2011年起,在对延津县延花绿色有机种植生产专业合作社建立的0.13万hm2绿色食品麦套花生生产基地的农技服务过程中,经过多次试验、示范、调查研究,总结出豫北地区绿色食品麦套花生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该基地依据该技术所生产的花生果供应给延津县延花味真植物油加工厂,该厂加工的食用花生油,分别于2012年10月、2013年8月经河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委托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验,各项指标均合格,被准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
关键词
绿色食品标志
麦套花生
管理技术
豫北地区
高产栽培
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花生生产
专业合作社
-
分类号
S565.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豫北地区高产优质小麦灾害成因及应变技术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李万龙
-
机构
河南省延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5期97-98,100,共3页
-
文摘
总结了小麦种植中各种灾害发生的原因,并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变技术,以期为减少豫北地区小麦灾害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小麦
高产优质
灾害
成因
应变技术
豫北地区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豫北地区高产有机花生生产技术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李万龙
-
机构
延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河南农业》
2014年第14期50-51,共2页
-
文摘
从花生的选种基地、栽培技术、病虫害草害防治、收获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豫北地区有机花生的高产技术,为豫北地区有机花生的高产提供参考。
-
关键词
豫北地区
有机花生
高产技术
-
分类号
S565.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豫北地区绿色小麦高产栽培与管理实用技术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李万龙
-
机构
延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河南农业》
2014年第8期46-48,共3页
-
文摘
结合绿色小麦生产实践工作,通过多次试验、示范、调查研究,从选建基地、栽培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管理等方面,总结出豫北地区绿色小麦的高产栽培与管理实用技术,以为该地区稳定提高绿色小麦产量和品质提供技术模式。
-
关键词
绿色小麦
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
模式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豫北夏播玉米田莎草的发生规律及化除技术
- 8
-
-
作者
郭培宗
-
机构
河南省延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6期235-236,共2页
-
文摘
豫北夏播玉米田莎草发生在高温、多雨季节,加上玉米田肥料的大量使用,为其生长、繁殖提供了充足营养,造成玉米田莎草大量发生。由于人们对莎草的发生规律、施药时期、施药方法认识不够,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我们从2010年开始,对夏播玉米田莎草的发生规律及其化除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效果显著。
-
关键词
夏播玉米田
莎草
发生规律
化除技术
-
分类号
S451.22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