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安地区实用水文手册》计算设计洪峰流量初步检验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振平 《陕西水利》 2008年第4期68-69,共2页
《延安地区实用水文手册》自编制使用以来,为延安市各部门工程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通过水文站实测年最大流量系列所计算的设计洪峰流量,对《手册》中介绍的方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进行了检验,得出的结论是:用现行《手册》中的综合经... 《延安地区实用水文手册》自编制使用以来,为延安市各部门工程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通过水文站实测年最大流量系列所计算的设计洪峰流量,对《手册》中介绍的方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进行了检验,得出的结论是:用现行《手册》中的综合经验公式计算出的设计洪峰流量与实际值误差较大,已不能满足社会各部门的需求,需要对《延安地区实用水文手册》进行重新编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手册 设计 洪峰流量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水文局防汛测报体系建设探讨
2
作者 李百全 《陕西水利》 2002年第z1期124-125,共2页
本文通过对延安水文局测报现状分析,提出了防汛测报体系建设的新思路、新打算,以及信息社会化建设的四条关键措施.
关键词 水文测报 现状 建设思路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洛河流域中上游水文特性分析及防洪减灾对策 被引量:6
3
作者 崔文艺 王武成 《陕西水利》 2009年第3期43-44,共2页
北洛河是渭河左岸支流,为黄河二级支流、渭河最大的一级支流(按河长)。河长680.3km,集水面积26905km^2,河道平均比降1.98‰。北洛河划分为上、中、下游三段。河源至甘泉县道佐埠为上游段,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山大沟深坡陡,植被... 北洛河是渭河左岸支流,为黄河二级支流、渭河最大的一级支流(按河长)。河长680.3km,集水面积26905km^2,河道平均比降1.98‰。北洛河划分为上、中、下游三段。河源至甘泉县道佐埠为上游段,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山大沟深坡陡,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是北洛河泥沙源地;道佐埠至向水河口为中游段,主要为黄土塬区,其间有较大支流葫芦河和沮水汇入,北洛河水量主要来自中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洛河流域 水文特性 防洪减灾对策 中上游 黄土丘陵沟壑区 集水面积 水土流失 黄土塬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市45年降水变化趋势及突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马荣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95-99,共5页
根据延安市1971-2015年的降水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累积距平法、滑动t检验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该地区45年来的降水变化趋势及突变特性。结果表明:(1)降水量年际变化整体呈现下降趋势,降水较多年份主要集中在20世... 根据延安市1971-2015年的降水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累积距平法、滑动t检验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该地区45年来的降水变化趋势及突变特性。结果表明:(1)降水量年际变化整体呈现下降趋势,降水较多年份主要集中在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初。(2)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份,月降水最大值出现在7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3)春、夏、秋、冬季降水量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17%、57%、24%、2%。(4)春季、秋季、冬季降水时间序列均发生了突变:春季是2000年,为降水减少突变点;秋季是2000年,为降水增加突变点;冬季是1976年,为降水减少突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市 降水特征 趋势分析 突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流量法对北洛河刘家河水文站进行洪水预报的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段秋生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3期75-78,共4页
利用合成流量法有效地控制刘家河水文站上游北洛河干流吴旗水文站和一级支流周河志丹水文站不同时期洪峰流量.从而解决了上游有支流的合成洪峰流量问题.并且利用上游两站合成洪峰流量和洪峰涨率与下游刘家河水文站实测洪峰流量建立相关... 利用合成流量法有效地控制刘家河水文站上游北洛河干流吴旗水文站和一级支流周河志丹水文站不同时期洪峰流量.从而解决了上游有支流的合成洪峰流量问题.并且利用上游两站合成洪峰流量和洪峰涨率与下游刘家河水文站实测洪峰流量建立相关图.当上游吴旗或志丹水文站出现洪峰时,利用相关图迅速预报出下游刘家河水文站洪峰流量和到达具体时间.利用合成流量法能够在洪水到达刘家河水文站之前,争取2~7 h宝贵时间,对北洛河中下游地区抗洪抢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洛河洪水预报 合成流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BAPLUS35型雷达水位计在黄陵水文站比测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宝童 《陕西水利》 2015年第4期110-111,共2页
在黄陵水文站进行了SEBAPLUS35型雷达水位计的安装与使用研究,通过积累的自动监测水位数据与人工水尺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为水位计的推广应用选型提供依据。
关键词 雷达水位计 比测 分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市流域代表站降水系列代表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白作洁 聂志康 朱燕琴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2期75-77,共3页
以具有延安市最长降水实测系列的4个区域代表站为典型,采用数理统计法,对4个站的历年降水长系列和不同系列长度的代表性进行分析评价,为合理选用降水径流系列提供依据。
关键词 延安 降水 代表性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鱼测流系统在绥德水文站实际工作中的利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高远 《陕西水利》 2020年第10期15-16,共2页
简述绥德水文站新的铅鱼测流系统的构成、原理及工作流程,通过与该站以前的测流方式进行对比,分析该测流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适用范围等,总结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优缺点,为其他将使用铅鱼测流系统的相似站点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绥德水文站 铅鱼测流系统 流量测验 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对志丹水文站径流的影响
9
作者 杨洁 《陕西水利》 2019年第9期52-53,共2页
以志丹水文站1964年~2017年实测资料为基础,结合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系统地分析降水系列和径流序列,得出退耕还林后全区平均降水量平稳无变化,平均径流量却在减小;利用降雨径流双累积曲线法分析志丹水文站年径流量的趋势,绘制相同降雨... 以志丹水文站1964年~2017年实测资料为基础,结合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系统地分析降水系列和径流序列,得出退耕还林后全区平均降水量平稳无变化,平均径流量却在减小;利用降雨径流双累积曲线法分析志丹水文站年径流量的趋势,绘制相同降雨量和相同降雨强度下的流量过程线,得出2005年后洪峰及产流量明显较小。分析结果证明,退耕还林可有效减少大洪水的形成,避免山洪灾害的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河流域 志丹水文站 退耕还林 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对志丹水文站水沙量影响浅析
10
作者 赵弋茹 《山西建筑》 2010年第26期362-363,共2页
通过对志丹水文站径流量、输沙量的分析,探讨了退耕还林对志丹水文站水沙量的影响,并对志丹县退耕还林的可持续性等方面提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同时得到了沙量、水量变化规律。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水沙量 洪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水文站网工程建设管理措施探讨
11
作者 屈向荣 《陕西水利》 2002年第z1期-,共2页
本文分析了小型水文站网工程的设计特点和施工要求,并介绍了加强施工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 水文站网 建设管理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下游河道造床流量及过洪能力变化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冰洁 王灵灵 +1 位作者 薛亚莉 曲艳 《陕西水利》 2018年第1期8-9,11,共3页
选取渭河下游主要控制站咸阳站、临潼站、化县站,分别统计三站在渭河综合治理前(1974~2010年)和综合治理后(2011~2014年)水沙情况、河道造床流量及过洪能力等数据,通过综合治理前后特征数据对比的方法反映造床流量及过洪能力的变化情况... 选取渭河下游主要控制站咸阳站、临潼站、化县站,分别统计三站在渭河综合治理前(1974~2010年)和综合治理后(2011~2014年)水沙情况、河道造床流量及过洪能力等数据,通过综合治理前后特征数据对比的方法反映造床流量及过洪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综合整治后,随着堤防的加高培厚及新建,河道的造床流量和过洪能力大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 综合治理前后 造床流量 过洪能力 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氏试剂比色法在水体氨氮测定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瑜 《陕西水利》 2020年第11期117-118,124,共3页
研究水体中氨氮污染物的纳氏试剂测定方法应用策略。选择来自延河水质监测断面的8个断面水样,通过对水样采集、水样准备、纳氏试剂制备、反应过程进行技术优化,与液相色谱仪法对氨氮污染物的测定结果进行双盲比较。纳氏试剂比色法对氨... 研究水体中氨氮污染物的纳氏试剂测定方法应用策略。选择来自延河水质监测断面的8个断面水样,通过对水样采集、水样准备、纳氏试剂制备、反应过程进行技术优化,与液相色谱仪法对氨氮污染物的测定结果进行双盲比较。纳氏试剂比色法对氨氮污染物的测定结果与液相色谱仪法对氨氮污染物的测定结果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且无统计学差异,T>10.000,P<0.01。使用成本较低的纳氏试剂比色法进行氨氮污染物测定的方案,在严格控制实验过程的前提下,可以得到与成本较高的液相色谱仪测定无异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检测 氨氮污染物 纳氏试剂比色法 液相色谱仪法 双盲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模拟预报调度方法探索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树龙 姜胜利 《东北水利水电》 2018年第5期36-37,40,共3页
水库模拟预报调度主要依据当前的天气形势、气象预报信息、水库现实运行状态、上游河道水情情报,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提前做出的预报分析和水库防洪调度方式指引,使水库提前做好洪水防御做好准备,并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前期的依据。文中... 水库模拟预报调度主要依据当前的天气形势、气象预报信息、水库现实运行状态、上游河道水情情报,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提前做出的预报分析和水库防洪调度方式指引,使水库提前做好洪水防御做好准备,并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前期的依据。文中针对三道岭水库实际情况,在洪水预报方法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模拟预报 调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粒度分析仪在水利河道沉积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建红 邵红 刘红艳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2年第12期10-13,共4页
本文探究了YRCC·NKG-280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在水利河道沉积物分析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测定精度。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该仪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极高的精度,重复性和平行性测试误差统计分析结果均满足规定要求,可实现对不同沉积物具体... 本文探究了YRCC·NKG-280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在水利河道沉积物分析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测定精度。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该仪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极高的精度,重复性和平行性测试误差统计分析结果均满足规定要求,可实现对不同沉积物具体分布的测定。在其他设备辅助并增加重力管的方式下,可进一步提高分析结果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粒度分析仪 标定校准 沉积物 水利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W-1000型非接触超声波自记水位计比测试验分析
16
作者 张玉胜 郭银 雷成茂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7-8,共2页
对非接触超声波自记水位计进行试验分析。通过大量的比测试验及误差分析 ,得出了重要数据 ,提出了注意事项 ,获得了有益的经验 ,为实现水位遥测、无人值守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非接触 超声波 水位计 比测试验 误差分析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2017“7.26”暴雨洪水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胜利 田瑛 姜浩 《东北水利水电》 2018年第11期40-41,共2页
2017年7月25至26日,黄河中游区大范围出现强降水天气,之后许多支流相继发生洪水或大洪水,通过对暴雨及其产生的洪水情况进行分析后,得到了7月27日,在黄河龙门站出现的2017年第1号洪水。
关键词 暴雨洪水 分析 黄河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黄河流域延水雨水情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胜利 《东北水利水电》 2018年第5期41-42,共2页
甘谷驿水文站位于黄河中游,是暴雨洪水多发区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重要站,延水的控制站。2013年延水流域大范围发生了百年一遇的降水,延水甘谷驿站年降水量为1076.6 mm,是有记录以来的年最大。全年洪水次数较少,没有形成较大洪水,洪水... 甘谷驿水文站位于黄河中游,是暴雨洪水多发区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重要站,延水的控制站。2013年延水流域大范围发生了百年一遇的降水,延水甘谷驿站年降水量为1076.6 mm,是有记录以来的年最大。全年洪水次数较少,没有形成较大洪水,洪水在延水河道也没有形成较大灾害,通过对降雨、洪水的分析,说明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及流域、沟壑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 流域治理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渭河干流2010~2014年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灵灵 张冰洁 +1 位作者 辛琛 刘俊 《陕西水利》 2017年第5期55-57,共3页
2011年陕西省政府启动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2014年是渭河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的收官年,为评估渭河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的效果,针对陕西省渭河干流,分别在上、中、下游选取林家村、咸阳公路桥、华县3个水质断面,统计3个水质断面的CO... 2011年陕西省政府启动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2014年是渭河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的收官年,为评估渭河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的效果,针对陕西省渭河干流,分别在上、中、下游选取林家村、咸阳公路桥、华县3个水质断面,统计3个水质断面的COD和氨氮2010~2014年的浓度情况,并绘制浓度变化趋势线,进行2010~2014年水质趋势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4年渭河干流水质总体好转明显,三年"铁腕治渭"效果明显,渭河水质的持续好转也标志着陕西省黄河流域关中地区的水质呈逐年好转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渭河干流 水质变化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泾惠渠灌区地下水涵养可行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盼盼 高舒 《陕西水利》 2020年第2期44-46,共3页
针对泾惠渠灌区地下水严重超采问题,结合灌区水文地质资料,从调蓄水源、储水空间、调蓄涵养模式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和论证,选取不同水平年进行涵养效果预测,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涵养的可行性,并提出“以丰补歉,以渠养井,以井补渠,丰储枯用... 针对泾惠渠灌区地下水严重超采问题,结合灌区水文地质资料,从调蓄水源、储水空间、调蓄涵养模式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和论证,选取不同水平年进行涵养效果预测,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涵养的可行性,并提出“以丰补歉,以渠养井,以井补渠,丰储枯用,采补平衡”的涵养思路,对提高灌区地下水永续利用具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惠渠灌区 地下水涵养 调蓄研究 体积疏干法 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