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菲胁迫对泥鳅性腺hsp90和er基因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唐绪
明艳
+3 位作者
王佳
吴航利
蔡云
雷忻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44-50,共7页
为了研究菲(Phenanthrene,PHE)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性腺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及其相关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生殖内分泌干扰机制,本研究设置4个菲浓度组,采用静水实验...
为了研究菲(Phenanthrene,PHE)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性腺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及其相关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生殖内分泌干扰机制,本研究设置4个菲浓度组,采用静水实验和实时荧光定量法分别在4个不同胁迫时间检测泥鳅精巢组织、卵巢组织中HSP基因(包括hsp90α、hsp90β)和ER基因(包括erα、erβ)的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在菲胁迫下,泥鳅精巢组织中hsp90α表达量呈现显著上调,而hsp90β表达量呈现显著下调,两种er的表达均显著上调,其中erβ上调更加明显;在菲胁迫下,泥鳅卵巢组织中hsp90β表达量呈现显著上调,而hsp90α的表达量呈现显著下调,两种er的表达量均显著下调,其中erα下调幅度更大。上述结果说明,菲可能主要通过诱导hsp90α和erβ表达来干扰精巢HSP90-ER-E通路,而通过诱导hsp90β和抑制erα来干扰卵巢HSP90-ER-E通路,从而分别影响雌激素对雄性和雌性泥鳅生殖内分泌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
泥鳅
HSP90
ER
性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壬基酚对1月龄泥鳅的急性毒性及鳃、肝脏组织学损伤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戚珍珠
雷忻
+2 位作者
王静
李丽琴
行文珍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7-92,共6页
为了研究壬基酚(Nonylphenol,NP)对淡水鱼类幼鱼的急性毒性及相关组织的损伤效应,选取平均体质量6.0 g、平均体长9.2 cm的1月龄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受试材料,检测壬基酚对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按等对数间距法,将NP设置为1...
为了研究壬基酚(Nonylphenol,NP)对淡水鱼类幼鱼的急性毒性及相关组织的损伤效应,选取平均体质量6.0 g、平均体长9.2 cm的1月龄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受试材料,检测壬基酚对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按等对数间距法,将NP设置为1.69、1.95、2.25、2.60、3.00 mg/L共计5个浓度处理组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每组设3个平行样,每个样投放10条泥鳅,观察NP对泥鳅鳃、肝脏组织结构的损伤变化,并统计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结果表明,壬基酚对1月龄泥鳅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3.722、2.939、2.466、2.175 mg/L,安全浓度为0.550 mg/L。组织学切片观察显示,壬基酚高浓度处理使泥鳅鳃小片细胞脱落严重,鳃小片变细;泥鳅肝脏细胞出现空泡、肿大、核脱落等现象,细胞间隙变大,边界模糊。实验表明,壬基酚属于高毒性酚类污染物,对1月龄泥鳅的毒性作用随着暴露浓度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在高剂量暴露下可造成泥鳅鳃和肝脏组织的严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
泥鳅
急性毒性
鳃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环芳烃对水生生物生殖毒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萌
雷忻
+4 位作者
田鹏飞
张静静
程栋
安鹏
马万里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2期98-101,共4页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常见的环境有毒物质,具有持久性、半挥发性、难降解和生物富集性等特点。目前已发现的多种PAHs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PAHs可通过生物富集及食物链的放大作用,对海洋生物、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常见的环境有毒物质,具有持久性、半挥发性、难降解和生物富集性等特点。目前已发现的多种PAHs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PAHs可通过生物富集及食物链的放大作用,对海洋生物、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尤其是对动物的生殖系统造成严重损伤。本文对PAHs的概念、来源、污染现状以及生殖毒性作用进行综述,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为更好的控制PAHs污染、保护水生生物与生态环境提供理论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水生生物
生殖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金属铅、铬对泥鳅的急性毒性损伤
被引量:
3
4
作者
行文珍
雷忻
+2 位作者
田鹏飞
张静静
戚珍珠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00-103,共4页
研究了重金属铅、铬对泥鳅的急性毒性效应,为环境质量评价及环境监测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单因子急性毒性试验的方法,分别检测了不同浓度铅对泥鳅的急性毒性效应,观察了泥鳅中毒后的症状,统计死亡率,建立浓度与死亡率的Probi...
研究了重金属铅、铬对泥鳅的急性毒性效应,为环境质量评价及环境监测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单因子急性毒性试验的方法,分别检测了不同浓度铅对泥鳅的急性毒性效应,观察了泥鳅中毒后的症状,统计死亡率,建立浓度与死亡率的Probit模型,直接得出回归方程和2种重金属对泥鳅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结果表明,泥鳅在高质量浓度铅中16 h开始出现死亡,在高质量浓度铬中10 h开始出现死亡;2种重金属对泥鳅的毒性作用随其在体内积累质量浓度的增大、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铅对泥鳅24,48,72,96 h的LC50分别为944.06,909.01,868.96,818.46 mg/L,SC为253.60 mg/L;铬对泥鳅24,48,72,96 h的LC50分别为703.07,676.08,610.94,516.42 mg/L,SC为187.56 mg/L。可见,铅与铬均为高毒性污染物,且后者比前者的毒性更大,提醒我们在生产生活中对这2种重金属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
铬
泥鳅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苯并芘对泥鳅肝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7
5
作者
李婧
范培月
+2 位作者
王萌
赵鹿凯
雷忻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2期90-93,共4页
苯并芘(Benzo(a)pyre,Ba P)是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中毒性最大的一种强烈致癌物,为了评估Ba P对泥鳅(Misgunuis anguillicaudatus)肝脏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GPT)和谷草转氨酶(glutamic...
苯并芘(Benzo(a)pyre,Ba P)是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中毒性最大的一种强烈致癌物,为了评估Ba P对泥鳅(Misgunuis anguillicaudatus)肝脏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GPT)和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GOT)的影响,将泥鳅暴露于质量浓度为5、10、15μg/L Ba P溶液中饲养20 d,分别在5、10、15、20 d时取样,采用赖氏比色法测定肝脏中GPT及GOT活性。结果显示,在相同暴露时间,随着Ba P质量浓度的增加,GPT和GOT活性呈现出降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每个质量浓度组,GPT和GOT的活性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均呈现显著升高趋势。说明随着Ba P质量浓度的增加,最终对2种转氨酶活性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同时,在一定质量浓度下,Ba P对2种转氨酶活性诱导作用与暴露时间呈正相关。提示Ba P对GPT和GOT活性具有显著影响,可导致肝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芘
泥鳅
肝脏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百草枯对水生动物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6
作者
程栋
安鹏
+3 位作者
赵鹿凯
管融资
马万里
雷忻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1期77-81,共5页
百草枯的广泛使用虽然有效的减少了农田杂草的产生,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长条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是其对生物体而言存在较大的毒性效应;虽然现在百草枯已经大范围禁止生产和使用,但是前期残留的不易降解的百草枯对于土壤...
百草枯的广泛使用虽然有效的减少了农田杂草的产生,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长条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是其对生物体而言存在较大的毒性效应;虽然现在百草枯已经大范围禁止生产和使用,但是前期残留的不易降解的百草枯对于土壤以及水体的持续性污染仍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对百草枯及其使用概况以及环境污染现状进行简单概述,着重就百草枯对水生动物的急性毒性、生理毒性以及遗传毒性进行全面研究分析,并对其毒性缓解的研究进行概述,以期加强加深人类就百草枯对生物体毒性效应的认识,同时也为有效的缓解百草枯的毒性效应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水生动物
生理毒性
遗传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氧化乐果胁迫对泥鳅的急性毒性作用研究
7
作者
田鹏飞
张静静
+4 位作者
雷忻
戚珍珠
行文珍
王萌
程栋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61-63,67,共4页
为了研究氧化乐果对水生动物的毒性作用,采用96 h静水试验法检测泥鳅在不同浓度(24.67、30.41、37.50、46.24、57.02 mg/L)氧化乐果中暴露24、48、72、96 h时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氧化乐果对泥鳅的毒性作用是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和浓...
为了研究氧化乐果对水生动物的毒性作用,采用96 h静水试验法检测泥鳅在不同浓度(24.67、30.41、37.50、46.24、57.02 mg/L)氧化乐果中暴露24、48、72、96 h时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氧化乐果对泥鳅的毒性作用是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对泥鳅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76.91、51.17、46.03、35.89 mg/L,安全浓度(SC)为6.8 mg/L,属于高毒等级的水体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乐果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泥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菲对泥鳅幼体的急性毒性效应
8
作者
安鹏
马万里
+2 位作者
赵鹿钧
管融资
雷忻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4期54-57,共4页
为研究菲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幼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水实验法来研究菲对泥鳅幼体的急性毒性效应。以等对数间距法设置5个不同浓度(14.69mg/L、21.58 mg/L、31.62 mg/L、46.77 mg/L、68.39 mg/L)的...
为研究菲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幼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水实验法来研究菲对泥鳅幼体的急性毒性效应。以等对数间距法设置5个不同浓度(14.69mg/L、21.58 mg/L、31.62 mg/L、46.77 mg/L、68.39 mg/L)的菲溶液,观察泥鳅幼体暴露在不同浓度菲中24 h、48 h、72 h、96 h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菲对泥鳅幼体毒性随染毒时间的延长和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泥鳅幼体24 h、48 h、72 h、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8.57 mg/L、33.34mg/L、17.58 mg/L、14.45 mg/L,安全浓度(SC)为3.2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
泥鳅幼体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苯并芘污染现状及其生物毒性效应
被引量:
23
9
作者
管融资
吴航利
+4 位作者
王佳
安鹏
马万里
程栋
雷忻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3期49-54,共6页
多环芳烃是一类常见的环境有毒物质,苯并芘是多环芳烃中毒性最大的一种强致癌物质,可对动物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还会造成DNA的损伤,诱发细胞癌变。目前发现苯并芘通过对食品,水体,气体等多种途径危害生物的健康,同时对生物正常...
多环芳烃是一类常见的环境有毒物质,苯并芘是多环芳烃中毒性最大的一种强致癌物质,可对动物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还会造成DNA的损伤,诱发细胞癌变。目前发现苯并芘通过对食品,水体,气体等多种途径危害生物的健康,同时对生物正常的细胞周期、遗传物质、以及内分泌系统产生多种毒性作用。本文综述了苯并芘的概念、来源、污染状况和毒性效应,并展望其研究前景,以便更好地控制苯并芘污染,为保护生物和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芘
污染
生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施肥方式与施肥量对番茄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
5
10
作者
刘文希
雷忻
+1 位作者
王秀康
邢英英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1期39-47,共9页
针对陕北地区温室大棚存在施肥过量等问题,拟提出适合陕北地区的较优施肥制度。试验由施肥方式和施肥量2个因素组成,施肥方式为滴灌施肥(D)和常规施肥(C),施肥量为F1(N 240-P_(2)O_(5)120-K_(2)O 150 kg·hm^(-2));F2(N 180-P_(2)O_...
针对陕北地区温室大棚存在施肥过量等问题,拟提出适合陕北地区的较优施肥制度。试验由施肥方式和施肥量2个因素组成,施肥方式为滴灌施肥(D)和常规施肥(C),施肥量为F1(N 240-P_(2)O_(5)120-K_(2)O 150 kg·hm^(-2));F2(N 180-P_(2)O_(5)90-K_(2)O 112.5 kg·hm^(-2));F3(N120-P_(2)O_(5)60-K_(2)O75 kg·hm^(-2)),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番茄干物质量、叶绿素、产量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F1与F2处理的番茄产量显著高于F3处理;肥料偏生产力(PFP)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F1和F2处理的肥料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显著低于F3处理。土壤中硝态氮和速效钾表现为F1>F2>F3,D处理F1和F2土壤硝态氮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大,C处理F1和F2土壤硝态氮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则逐渐降低。土壤中有效磷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降低。上层土壤中速效钾沿土层深度降低,40 cm处达到最低。与C相比,2年D处理番茄干物质量增加17.54%和21.7%,产量和PFP增加13.87%和15.99%。相同土层深度C处理土壤中硝态氮是D处理的1.8~6.1倍。综上,DF2增大番茄的干物质量、叶绿素、产量、PFP和养分吸收效率,降低硝态氮含量,但没有显著降低生长生理指标,作为基于本试验条件下较适宜的施肥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施肥量
施肥方式
产量
肥料偏生产力
养分吸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分泌干扰物对水生动物的生殖生理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1
作者
吴航利
王佳
+2 位作者
管融资
安鹏
雷忻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03-107,共5页
内分泌干扰物是一种通过影响内源性激素的合成、分泌、运输、结合或排泄,进而干扰动物繁殖、发育和行为的外源性物质。本文首先对内分泌干扰物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概述了水生动物暴露于常见内分泌干扰物后,生殖生理以及遗传毒性的变...
内分泌干扰物是一种通过影响内源性激素的合成、分泌、运输、结合或排泄,进而干扰动物繁殖、发育和行为的外源性物质。本文首先对内分泌干扰物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概述了水生动物暴露于常见内分泌干扰物后,生殖生理以及遗传毒性的变化情况,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基础,更好的控制内分泌干扰物引起的污染,以达到保护水生生态系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动物
内分泌干扰物
生殖毒性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境污染物对斑马鱼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2
作者
王佳
吴航利
+2 位作者
管融资
安鹏
雷忻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2期97-102,共6页
斑马鱼是一种重要的水生脊椎动物,已经成为研究各类污染物的神经毒性作用的重要动物模型。本文就农药、临床药物、金属、阻燃剂等环境因子对斑马鱼神经毒性效应方面的主要成果和最新进展作了概述,综述了其对斑马鱼的神经系统毒性效应,...
斑马鱼是一种重要的水生脊椎动物,已经成为研究各类污染物的神经毒性作用的重要动物模型。本文就农药、临床药物、金属、阻燃剂等环境因子对斑马鱼神经毒性效应方面的主要成果和最新进展作了概述,综述了其对斑马鱼的神经系统毒性效应,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热点及待深入加强研究的方面进行了讨论和展望,以期为鱼类生态毒理学研究、水环境污染及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神经毒性
环境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增强型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理
被引量:
14
13
作者
尚雪
何钊全
张铜会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8-485,共8页
基于2005—2019年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数据,分析陕北地区E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理。结果表明,2005—2019年,陕北地区植被EVI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总体上表现为,东南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度较高,西北风沙区及城镇建设用地区域植被覆盖度...
基于2005—2019年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数据,分析陕北地区E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理。结果表明,2005—2019年,陕北地区植被EVI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总体上表现为,东南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度较高,西北风沙区及城镇建设用地区域植被覆盖度较低。2005—2019年,各环境因子对EVI的影响程度排序为:年平均降水量>干燥度指数>植被类型>地貌类型>≥10℃积温>土壤类型>坡度>年平均气温>高程>坡向。其中,年平均降水量和干燥度指数的解释力均在40%以上,是影响EVI变化的主要因子。各环境因子对陕北地区EVI变化的影响存在相互增强和非线性增强交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植被指数
环境因子
驱动机理
陕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分泌干扰物对鱼类性腺干扰的分子作用机制
被引量:
2
14
作者
杨超超
潘鹏涛
+2 位作者
谭婷
杨娜
雷忻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3期27-32,共6页
内分泌干扰物是严重危害生物及环境的化学污染物,探究其对生物的毒性作用是对其进行风险评价的基础。为深入了解其具体分子作用机制,对鱼类卵黄蛋白原、性类固醇激素、性腺发育相关基因干扰作用及其导致的性逆转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
内分泌干扰物是严重危害生物及环境的化学污染物,探究其对生物的毒性作用是对其进行风险评价的基础。为深入了解其具体分子作用机制,对鱼类卵黄蛋白原、性类固醇激素、性腺发育相关基因干扰作用及其导致的性逆转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待深入研究的方面进行展望,旨在为鱼类毒理学研究以及水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鱼类
性腺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对动物生殖系统干扰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5
作者
杨娜
吴航利
+2 位作者
王佳
管融资
雷忻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2期87-91,共5页
内分泌干扰物作为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污染物,对动物繁殖和人类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影响。本文从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入手,综述其对动物生殖系统的影响,重点介绍了农药对动物生殖相关基因的影响,并归纳总结了...
内分泌干扰物作为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污染物,对动物繁殖和人类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影响。本文从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入手,综述其对动物生殖系统的影响,重点介绍了农药对动物生殖相关基因的影响,并归纳总结了几个方面,包括调控促性腺激素相关基因、细胞增殖分化相关基因、性激素受体相关基因等。最后对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展望,认为细化信号通路介导机制、隔代效应、定量研究的深入都是仍需进一步开展的问题,以期能为有关动物生殖相关基因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
动物生殖系统
HPG轴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菲对水生动物生殖毒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6
作者
谭婷
潘鹏涛
+4 位作者
吴航利
杨超超
杨娜
王佳
雷忻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2期31-36,41,共7页
菲是一类在空气、水和土壤中广泛存在的多环芳烃类物质,是石油化工燃料和其他有机材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和释放的新兴污染物,可对水生动物的生殖、发育和繁衍产生一定毒性效应。菲作为典型的三环多环芳烃,长期胁迫下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
菲是一类在空气、水和土壤中广泛存在的多环芳烃类物质,是石油化工燃料和其他有机材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和释放的新兴污染物,可对水生动物的生殖、发育和繁衍产生一定毒性效应。菲作为典型的三环多环芳烃,长期胁迫下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水生动物生殖发育。本文介绍菲的来源、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对水生动物的性腺、激素水平、繁殖能力产生的毒性效应进行综述,并总结菲的动物生殖毒性的作用机制,旨在为控制多环芳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
生殖毒性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菲胁迫对泥鳅肝脏氧化毒性及可逆性研究
被引量:
1
17
作者
王琪
杨超超
+3 位作者
明艳
冯宇宇
唐绪
雷忻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61-68,共8页
为探究菲(Phenanthrene,Phe)对鱼类的生物毒性效应,本研究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受试动物,采用亚急性毒性方法将其置于0.15、1.33、1.77、2.36、3.13 mg/L 5个Phe浓度梯度分别暴露15、30、45 d,检测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
为探究菲(Phenanthrene,Phe)对鱼类的生物毒性效应,本研究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受试动物,采用亚急性毒性方法将其置于0.15、1.33、1.77、2.36、3.13 mg/L 5个Phe浓度梯度分别暴露15、30、45 d,检测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的含量,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基因Cu/Zn-SOD、CAT3的表达量,之后在自然水体中恢复驯养30 d后再次检测;采用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显微观察胁迫30 d泥鳅肝细胞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泥鳅肝脏MDA含量在Phe胁迫初期显著上升,恢复驯养后略有升高但仍低于胁迫组;在同一胁迫时间,8-OHdG含量随浓度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恢复期低于胁迫组;SOD活性与Cu/Zn-SOD表达量在胁迫期随浓度增加持续上升,恢复期含量低于胁迫组;CAT活性与CAT3表达量结果相似,在不同时期均显著上升,恢复期含量低于胁迫组;低浓度胁迫30 d,泥鳅肝细胞出现细胞轻微肿大,细胞核溶解、变形、细胞空泡化,随浓度增大细胞发生不同程度坏死。结果表明,Phe胁迫下会对泥鳅肝脏造成一定损伤,四种酶活性、Cu/ZnSOD和CAT3表达量均受毒性显著影响,恢复实验后虽有一定可逆性但并未完全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
氧化毒性
基因表达
泥鳅
可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镉胁迫对泥鳅氧化毒性及肝组织损伤效应
18
作者
雷忻
屈蓉
+3 位作者
杜妙柔
杨超超
谭婷
王琪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65-69,共5页
将泥鳅置于4种不同浓度镉中饲养,分别在暴露10、20、30 d后,取雌、雄性泥鳅肝脏组织,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钼酸铵比色法检测超化物氧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结构变化。结果显示,雌性泥鳅在...
将泥鳅置于4种不同浓度镉中饲养,分别在暴露10、20、30 d后,取雌、雄性泥鳅肝脏组织,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钼酸铵比色法检测超化物氧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结构变化。结果显示,雌性泥鳅在一定浓度Cd中暴露一定时间时,SOD活性显著升高,而雄性泥鳅在最低Cd浓度组暴露早期,SOD活性就极显著升高,并随Cd浓度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雌性泥鳅在最低Cd浓度组暴露早期,肝脏CAT活性就极显著升高,并随Cd浓度增大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雄性泥鳅CAT活性变化趋势类似雌性,但变化程度不及雌鱼剧烈;泥鳅肝组织出现细胞间隙增大、细胞肿大、空泡化、细胞溶解、核溶解等现象,且雄性泥鳅损伤更为严重。说明一定剂量Cd对泥鳅可产生明显的氧化毒性效应,对雄性泥鳅SOD诱导作用较雌性强烈,而对雌性泥鳅CAT诱导作用又较雄性强烈;Cd胁迫可对泥鳅肝脏组织结构产生明显的损伤效应,其中雄性损伤较雌性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
泥鳅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肝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菲胁迫对泥鳅性腺hsp90和er基因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唐绪
明艳
王佳
吴航利
蔡云
雷忻
机构
延安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44-50,共7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021JM-417)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202310719036)
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S202410719087)。
文摘
为了研究菲(Phenanthrene,PHE)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性腺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及其相关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生殖内分泌干扰机制,本研究设置4个菲浓度组,采用静水实验和实时荧光定量法分别在4个不同胁迫时间检测泥鳅精巢组织、卵巢组织中HSP基因(包括hsp90α、hsp90β)和ER基因(包括erα、erβ)的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在菲胁迫下,泥鳅精巢组织中hsp90α表达量呈现显著上调,而hsp90β表达量呈现显著下调,两种er的表达均显著上调,其中erβ上调更加明显;在菲胁迫下,泥鳅卵巢组织中hsp90β表达量呈现显著上调,而hsp90α的表达量呈现显著下调,两种er的表达量均显著下调,其中erα下调幅度更大。上述结果说明,菲可能主要通过诱导hsp90α和erβ表达来干扰精巢HSP90-ER-E通路,而通过诱导hsp90β和抑制erα来干扰卵巢HSP90-ER-E通路,从而分别影响雌激素对雄性和雌性泥鳅生殖内分泌调控作用。
关键词
菲
泥鳅
HSP90
ER
性腺
Keywords
Phenanthrene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hsp90
er
gonad
分类号
Q955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壬基酚对1月龄泥鳅的急性毒性及鳃、肝脏组织学损伤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戚珍珠
雷忻
王静
李丽琴
行文珍
机构
延安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延安市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7-9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40076)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2JM3012)
+4 种基金
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2SXTS03)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013JK0710)
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KS-15)
延安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YD2007-112)
生态学陕西省重点学科专项
文摘
为了研究壬基酚(Nonylphenol,NP)对淡水鱼类幼鱼的急性毒性及相关组织的损伤效应,选取平均体质量6.0 g、平均体长9.2 cm的1月龄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受试材料,检测壬基酚对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按等对数间距法,将NP设置为1.69、1.95、2.25、2.60、3.00 mg/L共计5个浓度处理组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每组设3个平行样,每个样投放10条泥鳅,观察NP对泥鳅鳃、肝脏组织结构的损伤变化,并统计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结果表明,壬基酚对1月龄泥鳅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3.722、2.939、2.466、2.175 mg/L,安全浓度为0.550 mg/L。组织学切片观察显示,壬基酚高浓度处理使泥鳅鳃小片细胞脱落严重,鳃小片变细;泥鳅肝脏细胞出现空泡、肿大、核脱落等现象,细胞间隙变大,边界模糊。实验表明,壬基酚属于高毒性酚类污染物,对1月龄泥鳅的毒性作用随着暴露浓度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在高剂量暴露下可造成泥鳅鳃和肝脏组织的严重损伤。
关键词
壬基酚
泥鳅
急性毒性
鳃
肝脏
Keywords
nonylphenol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acute toxicity
gill histology
liver histology
分类号
Q355 [生物学—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环芳烃对水生生物生殖毒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萌
雷忻
田鹏飞
张静静
程栋
安鹏
马万里
机构
延安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延安市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2期98-101,共4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2JM3012)
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2SXTS03)
+3 种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013JK0710)
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KS-15)
延安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YD2007-112)
生态学陕西省重点学科专项
文摘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常见的环境有毒物质,具有持久性、半挥发性、难降解和生物富集性等特点。目前已发现的多种PAHs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PAHs可通过生物富集及食物链的放大作用,对海洋生物、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尤其是对动物的生殖系统造成严重损伤。本文对PAHs的概念、来源、污染现状以及生殖毒性作用进行综述,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为更好的控制PAHs污染、保护水生生物与生态环境提供理论资料。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水生生物
生殖毒性
Keyword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aquatic organisms
reproductive toxicity
分类号
Q955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金属铅、铬对泥鳅的急性毒性损伤
被引量:
3
4
作者
行文珍
雷忻
田鹏飞
张静静
戚珍珠
机构
延安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延安市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00-103,共4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2JM3012)
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2SXTS03)
+3 种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013JK0710)
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KS-15)
延安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YD2007-112)
生态学陕西省重点学科专项
文摘
研究了重金属铅、铬对泥鳅的急性毒性效应,为环境质量评价及环境监测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单因子急性毒性试验的方法,分别检测了不同浓度铅对泥鳅的急性毒性效应,观察了泥鳅中毒后的症状,统计死亡率,建立浓度与死亡率的Probit模型,直接得出回归方程和2种重金属对泥鳅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结果表明,泥鳅在高质量浓度铅中16 h开始出现死亡,在高质量浓度铬中10 h开始出现死亡;2种重金属对泥鳅的毒性作用随其在体内积累质量浓度的增大、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铅对泥鳅24,48,72,96 h的LC50分别为944.06,909.01,868.96,818.46 mg/L,SC为253.60 mg/L;铬对泥鳅24,48,72,96 h的LC50分别为703.07,676.08,610.94,516.42 mg/L,SC为187.56 mg/L。可见,铅与铬均为高毒性污染物,且后者比前者的毒性更大,提醒我们在生产生活中对这2种重金属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
铅
铬
泥鳅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Keywords
plumbum
chromium
Misgurnus anguillicadatus
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s
safety concentrations
分类号
Q955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苯并芘对泥鳅肝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7
5
作者
李婧
范培月
王萌
赵鹿凯
雷忻
机构
延安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延安市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2期90-93,共4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2JM3012)
延安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2017HM-05)
+1 种基金
生态学陕西省重点学科专项
2017年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580)资助
文摘
苯并芘(Benzo(a)pyre,Ba P)是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中毒性最大的一种强烈致癌物,为了评估Ba P对泥鳅(Misgunuis anguillicaudatus)肝脏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GPT)和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GOT)的影响,将泥鳅暴露于质量浓度为5、10、15μg/L Ba P溶液中饲养20 d,分别在5、10、15、20 d时取样,采用赖氏比色法测定肝脏中GPT及GOT活性。结果显示,在相同暴露时间,随着Ba P质量浓度的增加,GPT和GOT活性呈现出降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每个质量浓度组,GPT和GOT的活性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均呈现显著升高趋势。说明随着Ba P质量浓度的增加,最终对2种转氨酶活性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同时,在一定质量浓度下,Ba P对2种转氨酶活性诱导作用与暴露时间呈正相关。提示Ba P对GPT和GOT活性具有显著影响,可导致肝功能受损。
关键词
苯并芘
泥鳅
肝脏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Keywords
benzo pyrene
Misunguis anguilicaudatus
liver
GPT
GOT
分类号
Q955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百草枯对水生动物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6
作者
程栋
安鹏
赵鹿凯
管融资
马万里
雷忻
机构
延安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延安市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1期77-81,共5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2JM3012)
延安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2017HM-05)
+1 种基金
生态学陕西省重点学科专项
2017年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580)
文摘
百草枯的广泛使用虽然有效的减少了农田杂草的产生,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长条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是其对生物体而言存在较大的毒性效应;虽然现在百草枯已经大范围禁止生产和使用,但是前期残留的不易降解的百草枯对于土壤以及水体的持续性污染仍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对百草枯及其使用概况以及环境污染现状进行简单概述,着重就百草枯对水生动物的急性毒性、生理毒性以及遗传毒性进行全面研究分析,并对其毒性缓解的研究进行概述,以期加强加深人类就百草枯对生物体毒性效应的认识,同时也为有效的缓解百草枯的毒性效应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百草枯
水生动物
生理毒性
遗传毒性
Keywords
paraquat
aquatic animal
physiological toxicity
genetoxic
分类号
Q955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氧化乐果胁迫对泥鳅的急性毒性作用研究
7
作者
田鹏飞
张静静
雷忻
戚珍珠
行文珍
王萌
程栋
机构
延安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延安市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61-63,67,共4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2JM3012)
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2SXTS03)
+3 种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013JK0710)
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KS-15)
延安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YD2007-112)
生态学陕西省重点学科专项
文摘
为了研究氧化乐果对水生动物的毒性作用,采用96 h静水试验法检测泥鳅在不同浓度(24.67、30.41、37.50、46.24、57.02 mg/L)氧化乐果中暴露24、48、72、96 h时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氧化乐果对泥鳅的毒性作用是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对泥鳅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76.91、51.17、46.03、35.89 mg/L,安全浓度(SC)为6.8 mg/L,属于高毒等级的水体污染物。
关键词
氧化乐果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泥鳅
Keywords
omethoate
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
safe concentration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分类号
Q955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菲对泥鳅幼体的急性毒性效应
8
作者
安鹏
马万里
赵鹿钧
管融资
雷忻
机构
延安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延安市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4期54-57,共4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2JM3012)
延安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2017HM-05)
生态学陕西省重点学科专项
文摘
为研究菲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幼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水实验法来研究菲对泥鳅幼体的急性毒性效应。以等对数间距法设置5个不同浓度(14.69mg/L、21.58 mg/L、31.62 mg/L、46.77 mg/L、68.39 mg/L)的菲溶液,观察泥鳅幼体暴露在不同浓度菲中24 h、48 h、72 h、96 h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菲对泥鳅幼体毒性随染毒时间的延长和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泥鳅幼体24 h、48 h、72 h、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8.57 mg/L、33.34mg/L、17.58 mg/L、14.45 mg/L,安全浓度(SC)为3.25 mg/L。
关键词
菲
泥鳅幼体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
Keywords
phenanthrene
juvenile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acute toxicity
semilethal concentration
分类号
Q955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苯并芘污染现状及其生物毒性效应
被引量:
23
9
作者
管融资
吴航利
王佳
安鹏
马万里
程栋
雷忻
机构
延安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延安市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3期49-54,共6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2JM3012)
延安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2017HM-05)
+1 种基金
生态学陕西省重点学科专项
延安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X201933)
文摘
多环芳烃是一类常见的环境有毒物质,苯并芘是多环芳烃中毒性最大的一种强致癌物质,可对动物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还会造成DNA的损伤,诱发细胞癌变。目前发现苯并芘通过对食品,水体,气体等多种途径危害生物的健康,同时对生物正常的细胞周期、遗传物质、以及内分泌系统产生多种毒性作用。本文综述了苯并芘的概念、来源、污染状况和毒性效应,并展望其研究前景,以便更好地控制苯并芘污染,为保护生物和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苯并芘
污染
生物毒性
Keywords
benzopyrene
pollution
biotoxic
分类号
Q955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施肥方式与施肥量对番茄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
5
10
作者
刘文希
雷忻
王秀康
邢英英
机构
延安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延安市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1期39-4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07379)
延安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D2021091,D2021095)。
文摘
针对陕北地区温室大棚存在施肥过量等问题,拟提出适合陕北地区的较优施肥制度。试验由施肥方式和施肥量2个因素组成,施肥方式为滴灌施肥(D)和常规施肥(C),施肥量为F1(N 240-P_(2)O_(5)120-K_(2)O 150 kg·hm^(-2));F2(N 180-P_(2)O_(5)90-K_(2)O 112.5 kg·hm^(-2));F3(N120-P_(2)O_(5)60-K_(2)O75 kg·hm^(-2)),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番茄干物质量、叶绿素、产量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F1与F2处理的番茄产量显著高于F3处理;肥料偏生产力(PFP)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F1和F2处理的肥料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显著低于F3处理。土壤中硝态氮和速效钾表现为F1>F2>F3,D处理F1和F2土壤硝态氮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大,C处理F1和F2土壤硝态氮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则逐渐降低。土壤中有效磷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降低。上层土壤中速效钾沿土层深度降低,40 cm处达到最低。与C相比,2年D处理番茄干物质量增加17.54%和21.7%,产量和PFP增加13.87%和15.99%。相同土层深度C处理土壤中硝态氮是D处理的1.8~6.1倍。综上,DF2增大番茄的干物质量、叶绿素、产量、PFP和养分吸收效率,降低硝态氮含量,但没有显著降低生长生理指标,作为基于本试验条件下较适宜的施肥组合。
关键词
番茄
施肥量
施肥方式
产量
肥料偏生产力
养分吸收利用
Keywords
tomato
fertilizer amount
fertilizer method
yield
fertilizer partial productivity
nutrient absorption and utilization
分类号
S275.6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分泌干扰物对水生动物的生殖生理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1
作者
吴航利
王佳
管融资
安鹏
雷忻
机构
延安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延安市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03-107,共5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2JM3012)
延安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2017HM-05)
+1 种基金
生态学陕西省重点学科专项
延安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X201933)
文摘
内分泌干扰物是一种通过影响内源性激素的合成、分泌、运输、结合或排泄,进而干扰动物繁殖、发育和行为的外源性物质。本文首先对内分泌干扰物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概述了水生动物暴露于常见内分泌干扰物后,生殖生理以及遗传毒性的变化情况,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基础,更好的控制内分泌干扰物引起的污染,以达到保护水生生态系统的目的。
关键词
水生动物
内分泌干扰物
生殖毒性
DNA损伤
Keywords
Aquaic animal
Endocrine disruptors
reproductive toxicity
DNA damage
分类号
Q955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污染物对斑马鱼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2
作者
王佳
吴航利
管融资
安鹏
雷忻
机构
延安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延安市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2期97-102,共6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2JM3012)
延安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2017HM-05)
+1 种基金
生态学陕西省重点学科专项
延安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X201931)
文摘
斑马鱼是一种重要的水生脊椎动物,已经成为研究各类污染物的神经毒性作用的重要动物模型。本文就农药、临床药物、金属、阻燃剂等环境因子对斑马鱼神经毒性效应方面的主要成果和最新进展作了概述,综述了其对斑马鱼的神经系统毒性效应,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热点及待深入加强研究的方面进行了讨论和展望,以期为鱼类生态毒理学研究、水环境污染及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斑马鱼
神经毒性
环境污染物
Keywords
Zebrafish
neurotoxicity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分类号
Q955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增强型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理
被引量:
14
13
作者
尚雪
何钊全
张铜会
机构
延安
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延安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延安市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西北
生态
环境资源研究院
出处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8-48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053,30972422,51669034,5180922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6706,2017YFC0504704)
博士科学研究启动项目(205040305)。
文摘
基于2005—2019年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数据,分析陕北地区E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理。结果表明,2005—2019年,陕北地区植被EVI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总体上表现为,东南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度较高,西北风沙区及城镇建设用地区域植被覆盖度较低。2005—2019年,各环境因子对EVI的影响程度排序为:年平均降水量>干燥度指数>植被类型>地貌类型>≥10℃积温>土壤类型>坡度>年平均气温>高程>坡向。其中,年平均降水量和干燥度指数的解释力均在40%以上,是影响EVI变化的主要因子。各环境因子对陕北地区EVI变化的影响存在相互增强和非线性增强交互关系。
关键词
增强型植被指数
环境因子
驱动机理
陕北地区
Keywords
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environmental factor
driving mechanism
northern Shaanxi
分类号
P901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分泌干扰物对鱼类性腺干扰的分子作用机制
被引量:
2
14
作者
杨超超
潘鹏涛
谭婷
杨娜
雷忻
机构
延安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延安市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3期27-32,共6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1JM-417)
延安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2017HM-05)
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1910719037)。
文摘
内分泌干扰物是严重危害生物及环境的化学污染物,探究其对生物的毒性作用是对其进行风险评价的基础。为深入了解其具体分子作用机制,对鱼类卵黄蛋白原、性类固醇激素、性腺发育相关基因干扰作用及其导致的性逆转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待深入研究的方面进行展望,旨在为鱼类毒理学研究以及水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鱼类
性腺
基因
Keywords
Endocrine disruptors
fish
gonads
gene
分类号
Q955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对动物生殖系统干扰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5
作者
杨娜
吴航利
王佳
管融资
雷忻
机构
延安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延安市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2期87-91,共5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2JM3012)
延安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2017HM-05)
生态学陕西省重点学科专项。
文摘
内分泌干扰物作为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污染物,对动物繁殖和人类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影响。本文从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入手,综述其对动物生殖系统的影响,重点介绍了农药对动物生殖相关基因的影响,并归纳总结了几个方面,包括调控促性腺激素相关基因、细胞增殖分化相关基因、性激素受体相关基因等。最后对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展望,认为细化信号通路介导机制、隔代效应、定量研究的深入都是仍需进一步开展的问题,以期能为有关动物生殖相关基因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
动物生殖系统
HPG轴
基因
Keywords
pesticide endocrine disruptor
animal reproductive system
HPG axis
gene
分类号
Q955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菲对水生动物生殖毒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6
作者
谭婷
潘鹏涛
吴航利
杨超超
杨娜
王佳
雷忻
机构
延安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延安市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2期31-36,41,共7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021JM-417)
延安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2017HM-05)
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1910719037)。
文摘
菲是一类在空气、水和土壤中广泛存在的多环芳烃类物质,是石油化工燃料和其他有机材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和释放的新兴污染物,可对水生动物的生殖、发育和繁衍产生一定毒性效应。菲作为典型的三环多环芳烃,长期胁迫下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水生动物生殖发育。本文介绍菲的来源、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对水生动物的性腺、激素水平、繁殖能力产生的毒性效应进行综述,并总结菲的动物生殖毒性的作用机制,旨在为控制多环芳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菲
生殖毒性
作用机制
Keywords
phenanthrene
reproductive toxicity
mechanism of action
分类号
Q955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菲胁迫对泥鳅肝脏氧化毒性及可逆性研究
被引量:
1
17
作者
王琪
杨超超
明艳
冯宇宇
唐绪
雷忻
机构
延安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61-68,共8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021JM-417)
延安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2017HM-05)。
文摘
为探究菲(Phenanthrene,Phe)对鱼类的生物毒性效应,本研究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受试动物,采用亚急性毒性方法将其置于0.15、1.33、1.77、2.36、3.13 mg/L 5个Phe浓度梯度分别暴露15、30、45 d,检测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的含量,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基因Cu/Zn-SOD、CAT3的表达量,之后在自然水体中恢复驯养30 d后再次检测;采用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显微观察胁迫30 d泥鳅肝细胞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泥鳅肝脏MDA含量在Phe胁迫初期显著上升,恢复驯养后略有升高但仍低于胁迫组;在同一胁迫时间,8-OHdG含量随浓度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恢复期低于胁迫组;SOD活性与Cu/Zn-SOD表达量在胁迫期随浓度增加持续上升,恢复期含量低于胁迫组;CAT活性与CAT3表达量结果相似,在不同时期均显著上升,恢复期含量低于胁迫组;低浓度胁迫30 d,泥鳅肝细胞出现细胞轻微肿大,细胞核溶解、变形、细胞空泡化,随浓度增大细胞发生不同程度坏死。结果表明,Phe胁迫下会对泥鳅肝脏造成一定损伤,四种酶活性、Cu/ZnSOD和CAT3表达量均受毒性显著影响,恢复实验后虽有一定可逆性但并未完全恢复正常。
关键词
菲
氧化毒性
基因表达
泥鳅
可逆性
Keywords
Phenanthrene
oxidative toxicity
gene expression
Loach
reversibility
分类号
Q955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镉胁迫对泥鳅氧化毒性及肝组织损伤效应
18
作者
雷忻
屈蓉
杜妙柔
杨超超
谭婷
王琪
机构
延安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65-69,共5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021JM-417)
延安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2017HM-05)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202110719021)。
文摘
将泥鳅置于4种不同浓度镉中饲养,分别在暴露10、20、30 d后,取雌、雄性泥鳅肝脏组织,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钼酸铵比色法检测超化物氧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结构变化。结果显示,雌性泥鳅在一定浓度Cd中暴露一定时间时,SOD活性显著升高,而雄性泥鳅在最低Cd浓度组暴露早期,SOD活性就极显著升高,并随Cd浓度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雌性泥鳅在最低Cd浓度组暴露早期,肝脏CAT活性就极显著升高,并随Cd浓度增大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雄性泥鳅CAT活性变化趋势类似雌性,但变化程度不及雌鱼剧烈;泥鳅肝组织出现细胞间隙增大、细胞肿大、空泡化、细胞溶解、核溶解等现象,且雄性泥鳅损伤更为严重。说明一定剂量Cd对泥鳅可产生明显的氧化毒性效应,对雄性泥鳅SOD诱导作用较雌性强烈,而对雌性泥鳅CAT诱导作用又较雄性强烈;Cd胁迫可对泥鳅肝脏组织结构产生明显的损伤效应,其中雄性损伤较雌性更为严重。
关键词
镉
泥鳅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肝组织
Keywords
cadmium
loach
superoxide dismutase
catalase
liver tissue
分类号
Q955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菲胁迫对泥鳅性腺hsp90和er基因表达的影响
唐绪
明艳
王佳
吴航利
蔡云
雷忻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壬基酚对1月龄泥鳅的急性毒性及鳃、肝脏组织学损伤研究
戚珍珠
雷忻
王静
李丽琴
行文珍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多环芳烃对水生生物生殖毒性的研究进展
王萌
雷忻
田鹏飞
张静静
程栋
安鹏
马万里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重金属铅、铬对泥鳅的急性毒性损伤
行文珍
雷忻
田鹏飞
张静静
戚珍珠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苯并芘对泥鳅肝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李婧
范培月
王萌
赵鹿凯
雷忻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百草枯对水生动物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程栋
安鹏
赵鹿凯
管融资
马万里
雷忻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氧化乐果胁迫对泥鳅的急性毒性作用研究
田鹏飞
张静静
雷忻
戚珍珠
行文珍
王萌
程栋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菲对泥鳅幼体的急性毒性效应
安鹏
马万里
赵鹿钧
管融资
雷忻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苯并芘污染现状及其生物毒性效应
管融资
吴航利
王佳
安鹏
马万里
程栋
雷忻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施肥方式与施肥量对番茄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刘文希
雷忻
王秀康
邢英英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内分泌干扰物对水生动物的生殖生理毒性研究进展
吴航利
王佳
管融资
安鹏
雷忻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环境污染物对斑马鱼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
王佳
吴航利
管融资
安鹏
雷忻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增强型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理
尚雪
何钊全
张铜会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内分泌干扰物对鱼类性腺干扰的分子作用机制
杨超超
潘鹏涛
谭婷
杨娜
雷忻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对动物生殖系统干扰机制的研究进展
杨娜
吴航利
王佳
管融资
雷忻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菲对水生动物生殖毒性的研究进展
谭婷
潘鹏涛
吴航利
杨超超
杨娜
王佳
雷忻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菲胁迫对泥鳅肝脏氧化毒性及可逆性研究
王琪
杨超超
明艳
冯宇宇
唐绪
雷忻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镉胁迫对泥鳅氧化毒性及肝组织损伤效应
雷忻
屈蓉
杜妙柔
杨超超
谭婷
王琪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