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延安地区耐寒竹种栽培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作军 王一循 +5 位作者 曹崇文 李军航 陈周峰 周永梅 张世杰 温润泉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3期36-41,共6页
陕北地区竹类引种栽培试验是在楼观台国有生态实验林场几十年“南竹北移”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向黄土高原延伸栽植的新尝试。采用耐寒性较强的13个竹种,在延安地区进行栽植试验。结果显示,延安地区栽植竹类,冬季防寒保暖措施至少应保持2... 陕北地区竹类引种栽培试验是在楼观台国有生态实验林场几十年“南竹北移”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向黄土高原延伸栽植的新尝试。采用耐寒性较强的13个竹种,在延安地区进行栽植试验。结果显示,延安地区栽植竹类,冬季防寒保暖措施至少应保持2年以上;在经历冬季-18~-23.8℃的低温后,竹株地上部分各器官不能正常越冬,第2年新笋能够正常出土,出笋时间比正常出笋时间推迟15~20 d,出笋期延长100 d;冬季低温使地下竹鞭尖端冻伤,竹鞭向前延伸缓慢,成林时间较长。试验初步认为,曲秆竹、筠竹、金镶玉竹、黄秆京竹、蓉城竹、早园竹、黄槽竹7个竹种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可在延安地区适当环境下推广栽培。各竹种在陕北地区的生长表现仍需进行长时间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竹北移 耐寒竹种 引种 适应性 陕西延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多年生草本根部导水策略空间异质性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宗善 陈颖 +7 位作者 董彦君 焦磊 李兆林 王聪 高光耀 石丽娜 张淑娟 白应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6443-6453,共11页
根据多年生草本根部导管解剖结构特征,分析了黄土高原两个气候区草本物种导水结构特征及导水策略对干旱气候条件的适应性特征。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年降雨量小于400 mm)草本物种平均年龄较大(7年),理论导管直径(33μm)、导管面积... 根据多年生草本根部导管解剖结构特征,分析了黄土高原两个气候区草本物种导水结构特征及导水策略对干旱气候条件的适应性特征。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年降雨量小于400 mm)草本物种平均年龄较大(7年),理论导管直径(33μm)、导管面积(680μm~2)和导水效率(1.56 kg m^(-1)MPa^(-1)s^(-1))数值较高,而导管数量(65个)和导管分量(6.2%)数值较低;黄土高原半湿润区(年降雨量大于400 mm)草本物种平均年龄较小(5年),理论导管直径(27μm)、导管面积(550μm^(2))和导水效率(1.12 kg m^(-1)MPa^(-1)s^(-1))数值较低,而导管数量(85个)和导管分量(7.5%)数值较高。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草本物种的导管直径较大、单位面积内的导管数量较少,因而导水效率较高,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趋向于采取效率优先的导水策略;黄土高原半湿润区草本物种的导管直径较小、单位面积内的导管数量较多,因而导水效率较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趋向于采取安全优先的导水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生草本 主根导管 导水效率 导水策略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南北样带尺度人工刺槐林对气候响应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宗善 陈维梁 +6 位作者 焦磊 李兆林 王聪 高光耀 孙婧雅 白应飞 温润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6454-6464,共11页
根据黄土高原南北样带尺度的人工刺槐林(Robinia pseudoacacia)的年轮宽度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刺槐树木生长趋势,以及刺槐年表对气候响应随降雨梯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延安以北的刺槐样点(绥德、神木)年轮指数近期趋于下降,树木有生... 根据黄土高原南北样带尺度的人工刺槐林(Robinia pseudoacacia)的年轮宽度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刺槐树木生长趋势,以及刺槐年表对气候响应随降雨梯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延安以北的刺槐样点(绥德、神木)年轮指数近期趋于下降,树木有生长衰退现象;而延安以南刺槐样点(延安、富县、宜君、永寿)年轮指数近期趋于上升,树木无生长衰退现象。气候响应结果表明,刺槐年表对气候响应均以延安样点最为敏感,表现年表与温度的负相关关系,以及年表与降雨和干旱指数的正相关关系,而延安以北和以南刺槐样点对气候响应敏感性均较低。黄土高原中部延安地区地处森林草原过渡带,刺槐生长对外界环境变化最为敏感,年表中气候信号也较强;延安以南地区地处森林植被带,气候条件较为适宜刺槐林生长,因而年表中气候信号较弱;延安以北地区地处草原植被带,气候条件比较恶劣,刺槐生长对干旱气候已有一定适应性特征,因而年表中气候信号也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轮 气候响应 降雨梯度 人工刺槐林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伐对黄土丘陵区刺槐林蒸腾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文慧 焦磊 +6 位作者 买尔当·克依木 李宗善 高光耀 王聪 白应飞 孙婧雅 温润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923-4934,共12页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建设已达到土壤水分承载力的阈值,需要对现有林分进行结构优化并提升其生态功能。不合理的林分密度是导致黄土丘陵区刺槐林土壤干化、生长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疏伐可以优化林分结构,并能够通过控制蒸腾耗水来调控土壤...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建设已达到土壤水分承载力的阈值,需要对现有林分进行结构优化并提升其生态功能。不合理的林分密度是导致黄土丘陵区刺槐林土壤干化、生长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疏伐可以优化林分结构,并能够通过控制蒸腾耗水来调控土壤水分,是促进刺槐林可持续生长的有效手段。疏伐对黄土丘陵区刺槐林蒸腾有何影响,目前并不清楚。研究基于树干液流法估算了4个不同疏伐强度(样地1:52%、样地2:48%、样地3:35%、样地4:未疏伐)下刺槐单株尺度的液流速率与林分尺度的日平均蒸腾量,并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阐明疏伐对黄土丘陵区刺槐林蒸腾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株尺度刺槐蒸腾速率(即液流速率)随疏伐强度减小(林分密度增大)呈现下降趋势(样地1:0.53 kg cm^(-2) d^(-1)、样地2:0.41 kg cm^(-2) d^(-1)、样地3:0.31 kg cm^(-2) d^(-1)、样地4:0.33 kg cm^(-2) d^(-1));(2)观测期林分尺度日平均蒸腾量随疏伐强度减小呈现上升趋势(样地1:0.90 mm/d、样地2:1.18 mm/d、样地3:1.04 mm/d、样地4:1.44 mm/d);(3)在半小时尺度与日尺度上,各样地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没有显著差异,半小时尺度单株液流速率均与太阳辐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0.883—0.908),液流速率日变化过程与环境因子日变化过程存在时滞现象;日尺度单株液流速率与饱和水汽压亏缺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0.843—0.913),样地间日尺度单株液流速率的差异性随着饱和水汽压亏缺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初步反映了疏伐导致的林分密度变化对刺槐蒸腾的影响,将为黄土丘陵区刺槐林的结构改造、功能提升和土壤水分调控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伐 刺槐 液流速率 林分密度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