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安市8个露地辣椒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1
作者 王改改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8期157-159,共3页
为筛选出适宜延安地区露地种植的辣椒品种,该研究选取了8个露地辣椒品种,分别为“德丰线椒王”“福美多”“冠军”“日月大陇椒”“日月216”“新加长3号”“月椒”和“农椒”,在延安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研究。通过系统... 为筛选出适宜延安地区露地种植的辣椒品种,该研究选取了8个露地辣椒品种,分别为“德丰线椒王”“福美多”“冠军”“日月大陇椒”“日月216”“新加长3号”“月椒”和“农椒”,在延安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研究。通过系统观测和数据分析,比较各品种的生育期、株高、果实特征和产量等关键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德丰线椒王”生育期为130 d,株高80 cm,单果重62 g,果实为细羊角形,中辣,抗病性好,产量2 532 kg/亩,可以自然挂红,一次收获;“日月大陇椒”生育期为135 d,株高75 cm,单果重90 g,果实为猪大肠形,中辣,产量3 206 kg/亩,市场认可度高,可以在延安适量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品种 比较试验 生育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地区优质高产绿豆品种(系)筛选
2
作者 樊永红 李倩 +3 位作者 姚贵军 王改改 邢燕 刘小进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17-20,共4页
为筛选出适合延安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绿豆品种(系),连续2年引进11个绿豆品种(系)开展了筛选试验,对其生育期、抗逆性、经济性状、产量等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1个绿豆品种(系)均能在延安地区正常生长。其中:品绿2005-353-1的平均生育期最... 为筛选出适合延安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绿豆品种(系),连续2年引进11个绿豆品种(系)开展了筛选试验,对其生育期、抗逆性、经济性状、产量等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1个绿豆品种(系)均能在延安地区正常生长。其中:品绿2005-353-1的平均生育期最长,2年种植产量在11个品种(系)中也最高;冀绿9802-19-2的平均生育期最短,仅74.0 d。郑绿9号、保200017-9、品绿2005-353-1、冀绿9802-19-2、潍绿2116、安07-3B、苏绿04-23具有较强的抗逆性。除安07-3B的粒色为黄色外,其余品种(系)粒色均为绿色。除白绿522(CK)、汾绿豆2号、洮9947-6、白绿8号的株型是半直立型外,其余7个绿豆品种(系)的株型均为直立型。在实际引种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绿豆品种(系)进行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品种(系) 生育期 抗逆性 经济性状 产量 陕西延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链视角下延安谷子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3
作者 李星星 周雪 +6 位作者 苏乐平 韩芳 牛宏伟 郭玮 袁宏安 邢燕 李志洋 《中国种业》 2025年第4期63-67,共5页
谷子是延安地区重要的杂粮作物之一,其产业发展与该地区农业经济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背景下,通过实地调研、查询资料等方式,分析延安市谷子的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在产业链视角下剖析今后谷子的发展方向及谷... 谷子是延安地区重要的杂粮作物之一,其产业发展与该地区农业经济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背景下,通过实地调研、查询资料等方式,分析延安市谷子的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在产业链视角下剖析今后谷子的发展方向及谷子产业链的构建,针对性地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建议,以期为该地区乃至全国的谷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产业现状 产业链 延安小米 品牌建设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延安地区七个甘蓝品种比较试验
4
作者 姚昕言 樊永红 +1 位作者 王改改 周军 《西北园艺》 2025年第6期80-82,共3页
选取富绿55、甘蓝F1、绿色铁头、美翠二号、完美甘蓝、紫悦和绿硕紫玉等7个品种,在陕西省延安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比较各品种生育期、叶球形状和颜色、株高、外叶数、开展度、紧实度、产量等关键指标。结果表明,绿色... 选取富绿55、甘蓝F1、绿色铁头、美翠二号、完美甘蓝、紫悦和绿硕紫玉等7个品种,在陕西省延安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比较各品种生育期、叶球形状和颜色、株高、外叶数、开展度、紧实度、产量等关键指标。结果表明,绿色甘蓝品种“甘蓝F1”和紫色甘蓝品种“紫悦”露地种植产量高,生育期适中,建议作为延安地区甘蓝主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品种比较 生育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地区玉米适宜密度及高产品种筛选
5
作者 曹文权 张翠红 +5 位作者 姚贵军 杨霞 云延梅 马欣 闫俊 石磊磊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1期19-22,共4页
为筛选适宜延安地区的玉米种植密度以及高产栽培品种,本研究以“大丰26”“延科368”“万瑞168”等10个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2个不同种植密度(4500株·667m^(-2)、5500株·667m^(-2))为处理,对各品种产量构成要素以及产量进行对... 为筛选适宜延安地区的玉米种植密度以及高产栽培品种,本研究以“大丰26”“延科368”“万瑞168”等10个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2个不同种植密度(4500株·667m^(-2)、5500株·667m^(-2))为处理,对各品种产量构成要素以及产量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益农2020”在种植密度4500株·667m^(-2)条件下,产量最高为770.48kg·667m^(-2),适宜推广;“延科368”“科河669”“均隆1217”在种植密度5500株·667m^(-2)条件下表现良好,可作为高产品种在延安市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 玉米 密度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延安市薯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太波 闫俊 +3 位作者 李媛 高瑞 党菲菲 邓长芳 《中国马铃薯》 2023年第2期179-182,189,共5页
延安市是陕西省薯类作物(马铃薯、甘薯)主产区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95万hm2,产量达52.25万t。薯类作物在推动延安市农村经济发展、加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深入挖掘薯类作物生产潜能,助推其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更大... 延安市是陕西省薯类作物(马铃薯、甘薯)主产区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95万hm2,产量达52.25万t。薯类作物在推动延安市农村经济发展、加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深入挖掘薯类作物生产潜能,助推其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通过对延安市薯类产业深入系统的调研,明晰了延安市薯类作物生产现状,分析了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并针对产业实际提出了发展思路及对策,以期为延安市薯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 薯类作物 生产现状 发展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延安市谷子覆膜增产增收种植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霞 王飞 王剑 《农业工程技术》 2023年第4期69-69,71,共2页
近年来,随着延安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谷子种植面积逐渐增加,但传统生产中,谷子生长发育阶段易受干旱气候影响,导致产量和品质难以提升。为有效解决此问题,当提推广应用了覆膜栽培技术,该文总结了播前准备、播种管理、田间... 近年来,随着延安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谷子种植面积逐渐增加,但传统生产中,谷子生长发育阶段易受干旱气候影响,导致产量和品质难以提升。为有效解决此问题,当提推广应用了覆膜栽培技术,该文总结了播前准备、播种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期收获等种植要点,以期降低不利气候造成的影响,确保谷子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覆膜栽培 增产 增效 技术要点 延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谷子育种发展成效、面临挑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苏乐平 周雪 +5 位作者 李星星 韩芳 牛宏伟 郭玮 袁宏安 樊晨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0期38-41,共4页
谷子是陕西省的主要杂粮作物,在居民生活中占据主要地位。为加快陕西省谷子育种发展步伐,概述了陕西谷子育种成效及近年来发展状况,针对当前陕西谷子育种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了加强政府引导,加大育种科研投入、加深科企合作,实现谷子... 谷子是陕西省的主要杂粮作物,在居民生活中占据主要地位。为加快陕西省谷子育种发展步伐,概述了陕西谷子育种成效及近年来发展状况,针对当前陕西谷子育种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了加强政府引导,加大育种科研投入、加深科企合作,实现谷子种业振兴、确立育种目标,顺应谷子产业发展等对策建议。为今后陕西谷子新品种选育和陕西谷子产业高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育种 陕西 种业发展 品种转化 问题 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沟壑区不同荞麦品种区域比较试验研究
9
作者 曹艳 王改改 +3 位作者 刘小进 李倩 延荣 邢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0期16-18,21,共4页
为挖掘和利用优异的荞麦种质资源,筛选适合延安地区种植的荞麦品种,为当地荞麦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以引进征集的7个甜荞品种资源为试材,通过连续3年不同区域试验,对其物候期、生育期、农艺性状和经济产量等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 为挖掘和利用优异的荞麦种质资源,筛选适合延安地区种植的荞麦品种,为当地荞麦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以引进征集的7个甜荞品种资源为试材,通过连续3年不同区域试验,对其物候期、生育期、农艺性状和经济产量等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生育期为63~85 d,均属于中早熟品种;株高为60.0~141.7 cm,主茎分枝为1.9~3.6个,主茎节数为6.4~16.0节。株型均为紧凑型,粒色为棕色、褐色和黑色。参试品种单株粒重为1.4~10.5 g,千粒重为26.3~42.0 g,产量658.5~1792.5 kg/hm^(2)。通过比较不同试验点的产量表现,发现在宝塔区、安塞区和甘泉县试验点,产量最高的荞麦品种分别为TQ10-05、TQ10-04和TQ10-06,这些品种在当地的种植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产量性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种质资源 品种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南瓜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改改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7期158-160,共3页
为了筛选出适宜延安地区种植的南瓜品种,该研究选取了4个南瓜品种,分别为“美人鱼”“银圆”“绿甜蜜”和“尚品黑贝”。在延安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研究,旨在通过系统观测和数据分析,比较各品种的生育期、瓜形、瓜皮颜... 为了筛选出适宜延安地区种植的南瓜品种,该研究选取了4个南瓜品种,分别为“美人鱼”“银圆”“绿甜蜜”和“尚品黑贝”。在延安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研究,旨在通过系统观测和数据分析,比较各品种的生育期、瓜形、瓜皮颜色、瓜肉颜色、单株坐瓜数、平均单瓜重和产量等关键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美人鱼”和“尚品黑贝”综合表现良好,口感佳,可在延安地区推广种植。其中,“美人鱼”生育期110 d,单株坐瓜数1个,平均单瓜重1.8 kg,产量1 600 kg/亩;“尚品黑贝”生育期85 d,单株坐瓜数5个,平均单瓜重0.3 kg,产量1 330 kg/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品种比较 生育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延安地区5个露地茄子品种比较试验
11
作者 王改改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22期28-29,共2页
为筛选出适宜延安地区露地种植的茄子品种,该研究选取5个茄子品种“夏卡”“圣龙”“极品茄霸”“墨冠”和“好又多”,在延安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圆茄中“圣龙”综合表现较好,长茄中“极品茄霸”表现较好,... 为筛选出适宜延安地区露地种植的茄子品种,该研究选取5个茄子品种“夏卡”“圣龙”“极品茄霸”“墨冠”和“好又多”,在延安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圆茄中“圣龙”综合表现较好,长茄中“极品茄霸”表现较好,可以在延安适量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地种植 茄子 品种 比较试验 生育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生态型基质栽培品种筛选研究
12
作者 王改改 姚贵军 +2 位作者 周军 宋云 范园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6期47-49,共3页
筛选适宜生态型基质栽培的草莓品种可为草莓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以妙七、红玉、章姬、妙三、红颜、京郊小白和圣诞红7个草莓品种为试材,以羊粪、菇渣、秸秆和草炭按1∶1∶1∶1的比例混配的基质为栽培基质,对比分析不同草莓品种... 筛选适宜生态型基质栽培的草莓品种可为草莓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以妙七、红玉、章姬、妙三、红颜、京郊小白和圣诞红7个草莓品种为试材,以羊粪、菇渣、秸秆和草炭按1∶1∶1∶1的比例混配的基质为栽培基质,对比分析不同草莓品种的适应性、营养生长情况和对白粉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草莓品种红颜成活率最高,营养生长旺盛,对白粉病的抗病性最强;其他品种适应性相对较差,尚待进一步试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生态型基质栽培 品种筛选 适应性 生长情况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个鲜食玉米品种在延安地区的对比试验简报
13
作者 王改改 《西北园艺》 2024年第9期66-67,共2页
为筛选出适宜延安地区春季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选取6个鲜食玉米品种(斯达糯54、斯达糯59、斯达糯59黑白、斯达糯44号、延科甜528、奥甜一号),在延安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系统观测分析各品种的生育期、株高、果穗性状等... 为筛选出适宜延安地区春季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选取6个鲜食玉米品种(斯达糯54、斯达糯59、斯达糯59黑白、斯达糯44号、延科甜528、奥甜一号),在延安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系统观测分析各品种的生育期、株高、果穗性状等关键指标。结果表明,奥甜一号综合表现突出,生育期90 d,株高250 cm,籽粒黄色,穗长22 cm、宽5 cm,抗倒伏,鲜食口感甘甜爽口,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宜在延安地区作为春季鲜食玉米品种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品种比较 生育期 延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苹果老园改造实践、问题与对策
14
作者 高明 孙延飞 +1 位作者 高鹏 云延梅 《西北园艺》 2024年第4期5-7,共3页
苹果是延安富民强市的首位特色产业,在拉动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实现整体脱贫、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紧跟高质量发展形势和任务要求,加快推进老园更新改造成为延安苹果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基于延安老果园生... 苹果是延安富民强市的首位特色产业,在拉动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实现整体脱贫、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紧跟高质量发展形势和任务要求,加快推进老园更新改造成为延安苹果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基于延安老果园生产情况,探讨了老园改造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老园改造 对策 延安苹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茅草间作对猕猴桃园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含量的影响
15
作者 常小箭 张星 +12 位作者 段志龙 陈浩 赵科刚 李方向 张晨阳 王涛 马建斌 侯婷婷 李铜 雷同 苏梅 张婕 陈妮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2期29-34,共6页
【目的】探究猕猴桃园间作鼠茅草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群含量的影响,以期为鼠茅草间作改良果园土壤环境和鼠茅草果园栽培技术应用与推广提理论依据。【方法】以鼠茅草为供试材料,设鼠茅草间作与清耕2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含... 【目的】探究猕猴桃园间作鼠茅草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群含量的影响,以期为鼠茅草间作改良果园土壤环境和鼠茅草果园栽培技术应用与推广提理论依据。【方法】以鼠茅草为供试材料,设鼠茅草间作与清耕2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养分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猕猴桃园间作鼠茅草均能提高各土层土壤含水量,其中在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提升效果最为显著,与清耕相比,种植鼠茅草后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提高了32.63%~44.23%。猕猴桃间作种鼠茅草能够降低土壤容重和提高土壤孔隙度,其中0~20 cm土壤耕层差异最为显著,与清耕相比,种植鼠茅草土壤容重下降了3.79%~7.91%,土壤孔隙度提高了2.05%~5.33%。猕猴桃间作种鼠茅草对0~20 cm、20~40 cm土壤pH值调节效果显著,间作处理pH值比清耕处理分别降低了11.05%、13.05%。间作鼠茅草对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效果最为显著,比清耕处理提高了5.45%。鼠茅草间作对0~20 cm土壤耕层的氮、磷、钾养分含量影响最为显著,全氮和碱解氮分别增加了19.35%和10.8%;全磷和速效磷分别增加了129.41%和3.72%;全钾和速效钾分别增加了28.95%、16.98%。猕猴桃园微生物数量以细菌为主,放线菌次之,真菌数量最少,果园间作鼠茅草后,0~20 cm土层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都显著提高,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比例逐渐增大,与清耕相比,4月30日到8月30日细菌数量从7.73%增加到93.94%,真菌数量从172.37%增加到231.79%,放线菌数量从5.6%增加到52.5%。【结论】猕猴桃园间作鼠茅草能有效调节果园土壤pH值,并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营养成分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数量,其中0~20 cm土壤耕层提升和改善的效果最佳,是适宜西安地区猕猴桃果园的生草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茅草 猕猴桃园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微生物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添加与淋洗对盐碱土团聚体结构的影响
16
作者 李祥东 郑彩雪 +4 位作者 党菲菲 刘冲 邓健 毛娜 魏孝荣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91,共8页
[目的]探究有机物添加和淋洗等混合措施对盐碱化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孔隙结构的影响,为盐碱化土壤改良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土柱培养试验,设置秸秆添加、淋洗处理、淋洗-秸秆共同处理以及对照组4个处理,结合显微CT扫描、... [目的]探究有机物添加和淋洗等混合措施对盐碱化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孔隙结构的影响,为盐碱化土壤改良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土柱培养试验,设置秸秆添加、淋洗处理、淋洗-秸秆共同处理以及对照组4个处理,结合显微CT扫描、图像处理技术和室内理化分析技术,探讨秸秆添加和淋洗处理措施对盐碱土盐分和团聚体结构改良的效益。[结果](1)秸秆单独添加对土壤电导率和可溶性盐分含量无显著影响,淋洗和淋洗-秸秆组显著降低31.1%和33.5%土壤可溶性盐分总量;10—20 cm土层土壤电导率和可溶性盐分含量高于0—10 cm土层。(2)土壤团聚体以<0.25 mm微团聚体为主;除单独秸秆添加和淋洗处理降低10—20 cm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外,秸秆添加和淋洗处理对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以及土壤团聚体孔隙度、孔隙数量、孔隙直径、孔隙分形维数、孔隙球形度和连通度等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3)土壤盐分指标、团聚体稳定性指标和团聚体孔隙结构指标间无显著性相关关系。[结论]秸秆与淋洗对盐碱土团聚体结构影响较小,节水灌溉背景下应关注秸秆添加量和灌水总量在不同地区的适应性以及亚表层土壤盐分累积问题,同时综合评估长时间尺度下多种改良措施对盐碱土土壤盐分、养分和团聚体结构等指标的综合改良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添加 淋洗 团聚体稳定性 团聚体孔隙结构 CT扫描 盐碱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园绿肥巢菜属品种资源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17
作者 段志龙 李会科 +5 位作者 李静 马欣 王元基 周军 樊晨 常小箭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2期39-44,共6页
【目的】通过对果园绿肥巢菜属品种资源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筛选出适宜在黄土高原地区种植的绿肥品种,为北方果农根据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绿肥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对巢菜属(Vicia L.)绿肥苕子(Vicia L)和箭筈豌豆(Vicia sat... 【目的】通过对果园绿肥巢菜属品种资源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筛选出适宜在黄土高原地区种植的绿肥品种,为北方果农根据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绿肥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对巢菜属(Vicia L.)绿肥苕子(Vicia L)和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的20个品种资源中铁、锌、锰、铜、硼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个巢菜属绿肥品种中微量元素含量排序为铁>锰>锌>硼>铜;野豌豆的花期植物体内5种元素含量最高,总量达到4.862 g·kg^(-1),铁含量(4.568 g·kg^(-1)),锰含量(0.165 g·kg^(-1))在20个品种中均最高;中粒苕锌含量(0.094 g·kg^(-1))、铜含量最高(0.015 g·kg^(-1));九叶光苕中硼含量最高(0.050 g·kg^(-1))。【结论】初步认为在黄土高原果园绿肥中对土壤微量元素补充能力最强的是中粒苕和野豌豆,其次是九叶光苕,本研究为黄土高原果区绿肥种植选择适宜的种质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绿肥 黄土高原 果园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个谷子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雪 苏乐平 +4 位作者 李星星 牛宏伟 郭玮 袁宏安 韩芳 《中国种业》 2025年第2期95-100,108,共7页
为筛选出适宜延安市种植的生育期适宜、产量高、田间表现较好的谷子品种(系),以25个引进及自育谷子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进行新品种(系)的比较筛选试验。通过综合考量各参试品种(系)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抗倒伏性等,利用主成分分析... 为筛选出适宜延安市种植的生育期适宜、产量高、田间表现较好的谷子品种(系),以25个引进及自育谷子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进行新品种(系)的比较筛选试验。通过综合考量各参试品种(系)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抗倒伏性等,利用主成分分析,选取累积贡献率前三的主成分评价参试谷子品种(系),计算综合得分后筛选出6个得分较高的品种(系),即延2017-23、K281、中谷19、长农47号、延谷14号和承谷20号,生育期在132~136d之间,株高适宜,抗倒伏性强、产量较高,适宜在延安市示范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市 谷子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延谷14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19
作者 周雪 韩芳 +5 位作者 牛宏伟 郭玮 苏乐平 李星星 袁宏安 程汝宏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56-60,共5页
“延谷14号”是以春谷品种“长农39号”为母本,夏谷兼抗阿特拉津和烯禾啶除草剂“冀谷24/冀谷31”的后代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方法育成的具有烯禾啶除草剂抗性的谷子品种。该品种2018-2019年参加全国谷子联合鉴定西北中晚熟组试验,两年平... “延谷14号”是以春谷品种“长农39号”为母本,夏谷兼抗阿特拉津和烯禾啶除草剂“冀谷24/冀谷31”的后代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方法育成的具有烯禾啶除草剂抗性的谷子品种。该品种2018-2019年参加全国谷子联合鉴定西北中晚熟组试验,两年平均产量5494.5 kg/hm^(2),较对照长农35增产19.32%,而且表现出中矮秆、抗倒伏、抗病害、优质等优良性状,是春夏谷融合育种的有益尝试。该品种于2023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谷子(2023)610027。该研究论述了“延谷14号”的选育过程,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延谷14号 抗除草剂育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盖渗水地膜对旱作大豆田土壤水热效应、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20
作者 张明君 邓长芳 +5 位作者 张强 杜娟 王波 邹亚亚 云延梅 梁福琴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0-1021,共12页
旨在研究旱作大豆田土壤环境因子和产量的变化,综合评价覆盖渗水地膜的田间应用效果。通过2 a田间试验,设置T1(PPC生物降解渗水地膜)、T2(普通渗水地膜)、T3(PE地膜)3个覆膜处理,以CK(裸地不覆膜)为对照,分析了不同地膜类型下土壤水分... 旨在研究旱作大豆田土壤环境因子和产量的变化,综合评价覆盖渗水地膜的田间应用效果。通过2 a田间试验,设置T1(PPC生物降解渗水地膜)、T2(普通渗水地膜)、T3(PE地膜)3个覆膜处理,以CK(裸地不覆膜)为对照,分析了不同地膜类型下土壤水分、温度、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和产量差异,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处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T2处理全生育期耕层土壤平均含水量提高3.46%~4.82%、9.25%~12.27%;关键生育期平均土壤贮水量T2处理最高,T1较T3处理显著提高苗期和开花期贮水量;覆膜处理田间耗水量T1>T3>T2,T2处理较CK减少3.76%~7.23%。覆膜处理全生育期内增温效果T2>T3>T1,较CK土层平均温度提高0.59℃~1.58℃;开花期之前T1、T2较T3处理平均温度分别提高0.41℃~0.54℃、1.23℃~1.31℃,开花期之后各处理间土壤温度差异逐渐减小。T1、T2较T3处理土壤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1.36%~6.88%、0.47%~2.60%,较CK处理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降低1.86%~2.66%、3.58%~4.43%。T2处理有效改善了大豆产量构成因子,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较CK显著提高17.36%~19.31%和24.03%~25.07%。主成分分析表明,各试验处理中T2综合得分最高,显著高于T1、T3处理。因此,建议将普通渗水地膜作为目前本区域大豆生产中主要的地膜类型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水地膜 水热效应 土壤酶 大豆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