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罗健 段馥梅 +3 位作者 高伟 白明涛 王鹏远 李晓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为了筛选适宜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高产、优质、成熟期适中的大豆品种,选用齐黄34、中黄30、陕豆125等12个具有一定耐阴性和抗倒性的大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大豆与玉米行比为4∶2)下,... 为了筛选适宜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高产、优质、成熟期适中的大豆品种,选用齐黄34、中黄30、陕豆125等12个具有一定耐阴性和抗倒性的大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大豆与玉米行比为4∶2)下,齐黄34、秦豆2018、宝豆6号和汾豆93植株较高,株型收敛,丰产性好,产量分别为2595.45、1946.55、2041.50、1884.45 kg/hm^(2);效益较高,群体产值分别为39611.06、35314.25、34200.99、35010.92元/hm^(2),可扩大示范推广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大豆品种 农艺性状 产量 陕西延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密度梯度比较试验
2
作者 王鹏远 路娟 +2 位作者 赵莉 罗健 李晓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5-17,共3页
为筛选出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最佳模式,以玉米品种陕单650和延科288,大豆品种齐黄34为试验对象,设置6.75万、7.50万、8.25万株/hm^(2)3个玉米密度梯度,研究不同模式下作物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等。结果表明,综合考虑生育期... 为筛选出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最佳模式,以玉米品种陕单650和延科288,大豆品种齐黄34为试验对象,设置6.75万、7.50万、8.25万株/hm^(2)3个玉米密度梯度,研究不同模式下作物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等。结果表明,综合考虑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在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4∶2模式下,陕单650复合种植时适宜密度为7.50万~8.25万株/hm^(2),延科288复合种植时适宜密度为7.50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密度梯度 产量 经济效益 陕西延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市甘薯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3
作者 李晓艳 杨永春 +3 位作者 高延庆 王鹏远 罗健 曹岗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42-44,共3页
为筛选出适宜延安市种植的高产优质甘薯品种,引进15个甘薯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秦薯10179综合性状佳,丰产性好,粗纤维少,甜黏适中,食味性好,非常适合鲜食,建议作为鲜薯品种在全市大面积推广种植;南紫薯020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建议... 为筛选出适宜延安市种植的高产优质甘薯品种,引进15个甘薯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秦薯10179综合性状佳,丰产性好,粗纤维少,甜黏适中,食味性好,非常适合鲜食,建议作为鲜薯品种在全市大面积推广种植;南紫薯020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建议作为搭配品种适当推广种植;绵薯14丰产性好,单株结薯数多,适宜加工成薯条或薯片进行销售;烟薯25个头较大,商品性好,适宜蒸烤食用,建议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农艺性状 品质 产量性状 产量 陕西延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带型模式试验对比研究
4
作者 李晓艳 王鹏远 +1 位作者 罗健 曹岗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57-61,共5页
为探索适宜延安市应用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带型模式,2023年4~10月,以4∶2模式为对照,设置了6∶3模式、4∶3模式、4∶4模式三种带型模式,通过分析三种模式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优势和产量,筛选出最适宜延安地区的大豆玉米带状复... 为探索适宜延安市应用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带型模式,2023年4~10月,以4∶2模式为对照,设置了6∶3模式、4∶3模式、4∶4模式三种带型模式,通过分析三种模式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优势和产量,筛选出最适宜延安地区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带型模式,为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结果表明,4∶3带型模式玉米单产最高(598.38 kg/667 m^(2)),4∶4模式玉米单产最低(400.71kg/667 m^(2)),6∶3模式大豆单产最高(103.28 kg/667 m^(2)),4∶4模式大豆单产最低(45.32kg/667 m^(2))。通过试验结果分析,4∶4模式大豆、玉米667 m^(2)减产比最高,4∶3模式大豆、玉米667 m^(2)减产比较低且稳定,适宜在我市示范推广和种植,4∶2模式玉米667 m^(2)减产比较低,适宜在我市大面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大豆 玉米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作节水措施对延安不同地区玉米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杨永春 罗健 +3 位作者 高延庆 王鹏远 李晓艳 高伟 《农技服务》 2025年第5期26-31,共6页
探索适宜延安不同地区玉米高产栽培的旱作节水措施,为实现当地玉米节水密植高产种植,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保障延安粮食安全提供依据。在吴起、宝塔和富县等地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不同方式旱作节水措施〔T_(1),渗水地膜;T_(2),加厚地膜... 探索适宜延安不同地区玉米高产栽培的旱作节水措施,为实现当地玉米节水密植高产种植,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保障延安粮食安全提供依据。在吴起、宝塔和富县等地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不同方式旱作节水措施〔T_(1),渗水地膜;T_(2),加厚地膜;T_(3),渗水地膜+保水剂(3 kg/667m^(2));T_(4),加厚地膜+保水剂;T_(5),未覆膜+保水剂;T_(6)(CK),传统种植,未覆膜且未使用保水剂〕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并在延川县开展补灌措施对延安玉米主栽品种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2021—2023年各处理的玉米产量为474.8~768.4 kg/667m^(2),T_(1)~T_(5)较T_(6)增产18.3~163.8 kg/667m^(2),T_(3)和T_(4)较单一节水措施处理(T_(1)、T_(2)、T_(5))增产6.0~85.0 kg/667m^(2)。延安不同地区玉米主栽品种郑单958、强盛101、金园15和益农2020等的抗旱性较强;对具备补灌条件的区域,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各补浇水1次[浇水量为20~25 m^(3)/(667m^(2)·次)],可增产40.0 kg/667m^(2)以上,先玉1483增产最高(108.6 kg/667m^(2)),万瑞168次之(超过86.0 kg/667m^(2)),增产效果明显;郑单958、先玉1483、陕单650、金园15和益农2020等品种在水肥条件优越时具有高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旱作节水 高产高效 比较试验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市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玉胜 王玉芳 +1 位作者 曹莉 刘亚莉 《陕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5期90-91,共2页
分析了2002~2005年延安市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提出了今后无公害蔬菜发展对策:①大力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②优化无公害蔬菜生产环境;③加大宣传力度.
关键词 无公害蔬菜 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7
作者 罗健 赵莉 +3 位作者 李艳 王鹏远 李晓艳 曹岗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24-26,共3页
为进一步提高玉米单产水平,设置秋翻浅旋和秋深翻秸秆还田2种耕作方式,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地下害虫、玉米根系形态功能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秋深翻秸秆还田耕作方式有利于纳雨保墒,相较于秋翻浅旋,土壤含水量提高1... 为进一步提高玉米单产水平,设置秋翻浅旋和秋深翻秸秆还田2种耕作方式,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地下害虫、玉米根系形态功能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秋深翻秸秆还田耕作方式有利于纳雨保墒,相较于秋翻浅旋,土壤含水量提高1百分点以上;地下害虫虫口减退率35%以上,较秋翻浅旋提高20百分点左右;玉米扎根更深,根系分支数、侧根和根毛数量明显增多;相较于秋翻浅旋,玉米实收穗数增加750个/hm2以上,穗粒数增加10粒以上,产量增加450 kg/hm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耕作方式 土壤含水量 地下害虫 产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蔬菜预防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乔宏喜 姚贵军 +3 位作者 南斌成 赵莉 白明涛 张武科 《陕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6期101-104,共4页
日光温室蔬菜预防性栽培技术就是在重视打好高产高效栽培的棚、地、苗等基础上,通过优化温室性能、选择良种、健康育苗、棚室处理、合理定植、环境调控、植株调整和科学用药等技术实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 温室 蔬菜 预防 栽培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西瓜“四膜覆盖”早熟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乔宏喜 李洁 +4 位作者 韩向东 南斌成 曹莉 韩娜妮 鲁承晔 《陕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6期110-112,共3页
本文总结了延安市大棚西瓜“四膜覆盖”早熟栽培技术,通过提早扣棚,四膜覆盖、嫁接育苗,适时定植,科学合理的进行温度、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可将上市期提早25~30d,经济效益提高150%以上。
关键词 大棚 西瓜 四膜覆盖 早熟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乔宏喜 孔富军 +2 位作者 李洁 南斌成 王鹏远 《陕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124-126,共3页
通过石灰氮高温闷棚、合理选用良种、隔离培育健壮无病秧苗、科学棚室消毒与施肥、病虫综合防控等措施,成功避免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使番茄生产恢复到正常水平。
关键词 温室 秋冬茬 番茄 栽培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草莓促成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乔宏喜 南斌成 高丕将 《陕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10期137-138,共2页
合理选用种苗,于8月上中旬高垄定植于日光温室,等到最低气温降至8~ 10℃时扣棚升温,打破休眠,通过合理追肥浇水、温度调控、蜜蜂授粉等技术措施,可使草莓于12月初上市,经济效益较高。
关键词 温室 草莓 促成栽培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番茄土壤障碍综合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程国亭 王延峰 +5 位作者 姜文婷 林金水 冯晓东 常海飞 乔宏喜 梁燕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4,共9页
番茄适应性强,消费量大,经济效益高,是设施栽培中进行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首选的蔬菜作物,而连续多茬单一种植导致的土壤障碍是困扰设施番茄生产的世界性难题之一。本文从设施番茄土壤障碍产生原因、危害及防控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 番茄适应性强,消费量大,经济效益高,是设施栽培中进行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首选的蔬菜作物,而连续多茬单一种植导致的土壤障碍是困扰设施番茄生产的世界性难题之一。本文从设施番茄土壤障碍产生原因、危害及防控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缓解设施番茄土壤障碍机理研究和指导番茄生产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土壤障碍 自毒作用 土壤微生物 综合防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果实风味物质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3
作者 程国亭 娄茜棋 +7 位作者 栗现芳 孙会茹 徐成楠 李爽 赵继荣 乔宏喜 王延峰 梁燕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3-33,共11页
风味品质提升已成为番茄研究的热点之一。现代栽培番茄品种酸度和硬度较高,甜度和香气不足,难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番茄的需求。本文对番茄果实滋味和气味物质组成、含量变化、风味特征、对风味贡献度以及影响风味物质积累的因素等方面... 风味品质提升已成为番茄研究的热点之一。现代栽培番茄品种酸度和硬度较高,甜度和香气不足,难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番茄的需求。本文对番茄果实滋味和气味物质组成、含量变化、风味特征、对风味贡献度以及影响风味物质积累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番茄风味品质提升研究和美味番茄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风味物质组成 可溶性糖 有机酸 挥发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新品种引进及性状比较试验 被引量:5
14
作者 贺志军 罗健 +3 位作者 王鹏远 高伟 朱琳 曹莉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10-13,共4页
为延安地区引进优质、高产和适应性强的甘薯品种,研究通过对12个甘薯品种的产量、经济性状、农艺性状及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烟薯25鲜薯块干物率、淀粉率低,含水量大,产量高,综合性状好,可作为鲜食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普薯32丰产... 为延安地区引进优质、高产和适应性强的甘薯品种,研究通过对12个甘薯品种的产量、经济性状、农艺性状及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烟薯25鲜薯块干物率、淀粉率低,含水量大,产量高,综合性状好,可作为鲜食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普薯32丰产性、综合性状好,单株结薯数量多,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只是小薯率较高,适合作为搭配品种栽培;胜利100作为当地老品种丰产性一般,但大、中薯率高,鲜薯块干物率、淀粉率中等,黏度适中,口感好,非常适合鲜食,可作为当地特色品种扩大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品种 农艺性状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志丹县2017年谷子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鹏远 马岩 +1 位作者 高伟 杨丽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4期120-122,共3页
为了科学指导志丹谷子种植并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谷子地膜覆盖穴播免间苗机械化栽培种植与传统垄沟种植两种种植方式下的产量效益情况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穴播免间苗机械化栽培种植增收效益显著,可大力推广。
关键词 志丹 谷子 不同栽培模式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志丹县2017年谷子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岩 王鹏远 +1 位作者 王于菱 曹岗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3期86-89,共4页
为客观评价谷子品种特征特性及生产利用价值,为志丹县谷子品种布局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对参试的6个谷子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具有开发价值的特殊优良性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筛选鉴定。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张杂谷10号和张杂... 为客观评价谷子品种特征特性及生产利用价值,为志丹县谷子品种布局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对参试的6个谷子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具有开发价值的特殊优良性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筛选鉴定。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张杂谷10号和张杂谷13、张杂谷12号产量高、米质好、抗逆性强,建议在志丹县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丹 谷子品种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